石门镇地图
石门镇相关地区地图:
7、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
简介:石门镇位于浙江桐乡市中部,东距梧桐镇10公里。总面积43.2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镇地处京杭运河畔,交通便利,明清时工商业兴盛,尤以蚕桑贸易、榨油业著称。历史:石门为浙北古镇,春秋时吴越相争,“置石门为吴越限”(清光绪《石门县志》卷一),故名石门。唐设石门驿。南宋时于石门驿中设行幄,为皇帝往来之行宫。又设酒务、税务。元置巡检司,明设课税局,成为运河上军事要地和交通重镇。明宣德五年(1430)桐乡建县后,镇以寺弄为界,东称石湾,属桐乡县,西称石门,隶崇德县。清康熙时(1662~1722),改崇德县为石门县,石门镇改称玉溪镇。民国3年(1914),石门县复称崇德县,玉溪镇复名石门镇。民国时期,石湾、石门仍分隶桐乡、崇德两县。1950年5月,石门、石湾合为一镇,称石门镇,属崇德县。1958年10月,隶于石门公社。1959年6月,又为桐乡县直属镇(桐乡、崇德两县于1958年11月合并)。1987年2月,并石门乡入石门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8年10月,撤销安兴乡建制,并入石门镇。石门湖羊交易市场始建于1992年9月,占地18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营业用房60余间。市场设有管委会、检疫办公室等机构,仓库、宿舍等服务设施齐全。1998年,交易肉羊16万头,羊皮20万张,交易额7200万元,湖羊远销上海、江苏、广东、福州、温州、新疆等省市,进场交易客商来自新疆、上海、江苏、山东及省内各地,具有较大的知名度,成为杭嘉湖及江浙交界地区最大的商品湖羊交易市场。
经济:石门镇以市场为导向,以“一优、二高”农业为目标,以效益农业为核心,积极推广“名、特、优”农产品,一批新兴的种、养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陆家庄村的养猪,天星村的桂花,石门、民联村的葡萄,民联村的树苗,余墩村的“五秧”,四星片的菊花等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一村一品”,成为石门镇农业的显著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桐乡新星杭白菊制品有限公司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目前国内最大杭白菊加工出口企业。迄今,全镇已建立粮食、蚕桑、杭白菊、湖羊、葡萄、生猪、树苗、蔬菜、桂花、水产等10个农产品基地。石门镇是桐乡市西北部的中心城镇、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辐射面涉及毗邻的各个乡镇及湖州郊区等地,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先后辟有湖羊、木材、小商品、蔬菜副食品等专业市场。城镇建设以运河航运改造工程为契机,进入加快建设与发展阶段。石门大桥、新南高桥、新东高桥相继建成,一个以中心路为轴心,以中兴路南段综合区,中兴路中段商贸旅游区、中兴路北段经济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城建格局已全面展开。一轴(中兴路为主轴)二区(运河南北两岸两个居住小区)三片(城镇东北、东南、西部三大工业仓储集中区)的城镇总体布局初步形成。石门镇年产杭白菊700余吨。建国前,石门镇杭白菊已直销粤、港、澳及东南亚。现在,逐渐注重对杭白菊的深加工,新星杭白菊制品有限公司和石门食品饮料厂,年加工2500多吨杭白菊,进一步提高了出口市场的占有率。
文化:该镇为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丰子恺故乡,其故居缘缘堂1985年重建落成,丰子恺漫画馆1998年开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琴秋诞生于此。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位于镇区东北部2公里,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云南省云龙县石门镇
石门镇位于狮尾河下游两岸,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带形小集镇。民国18年(1929年)县治从宝丰迁至石门,1949年城区面积有0.15平方公里(包括居民区内狮尾河),居民住房沿狮尾河南北山坡呈阶梯形建造。1950年以后,向西北方向发展。至1989年城区面积扩大为2.7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统计年报石门镇总人口为12225人(其中:男6460人、女5765人)。6、河北省卢龙县石门镇
石门镇地处卢龙县西南部与滦县、昌黎相接是秦皇岛的“西大门”,镇域面积89.94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全镇15303户,总人口4.4万人,205国道与京哈铁路从镇区穿过,交通发达,2000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城镇建设示范镇,2004年被定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代码:代码130324105:~201石门街村~202李庄坨村~203刘庄坨村~204尤庄坨村~205张庄坨村~206宣庄坨村~207东阚村~208西阚村~209南阚村~210贾背口村~211孔家沟村~212霍家铺村~213霍家沟村~214王家沟村~215钓鱼台村~216塔子峪村~217唱石门村~218孟石门村~219铁石门村~220张石门村~221胡石门村~222李石门村~223南祖石门村~224高各庄村~225李官营村~226常庄子村~227团山子村~228刘士营村~229孟团店村~230杜团店村~231付团店村~232莫台营村~233胡黄岭村~234刘黄岭村~235王黄岭村~236李黄岭村~237马黄岭村~238杨黄岭村~239阎大岭店村~240尤大岭店村~241卢大岭店村~242齐大岭店村~243马大岭店村~244炮石岭沟村~245西马山沟村~246西安村~247马北寨村~248孙北寨村~249贺北寨村
沿革:1953年建石门街乡,1958年属木井公社,1961年置石门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90.3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辖李石门、张石门、胡石门、南祖石门、高各庄、东阚、西阚、南阚、王家沟、钓鱼台、李庄坨、刘庄坨、尤庄坨、张庄坨、宣庄坨、贾北口、孔家沟、霍家铺、霍家沟、塔子峪、唱石门、孟石门、铁石门、李官营、常庄子、团山子、石门街、刘土营、孟团店、杜团店、付团店、莫台营、胡黄岭、刘黄岭、王黄岭、李黄岭、马黄岭、杨黄岭、阎大岭店、尤大岭店、卢大岭店、齐大岭店、马大岭店、炮石岭沟、西马山沟、西安、马北寨、孙北寨、贺北寨49个行政村。
经济:几年来,该镇的各项事业都有长足发展。不管是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小城镇建设,还是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在全县名列前茅。镇内民营企业达到645家,从业人员4336人,年创产值1.1亿元。该镇已形成以镇政府为核心的商业服务中心;以东北部学校为核心,发展职业教育为主的东北部文化区,以以建材小区为重点的西北部建材工业区的“一核两翼”小城镇发展格局。农业上形成以东阚、西阚和孟团店为中心的核桃基地,以高各庄为中心辐射周边十个行政村的食用葡萄基地,以唱石门生猪养殖、胡石门蛋鸡养殖、孟石门獭兔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和甘薯种植基地。
3、陕西省岚皋县石门镇
石门镇位于岚皋县城西部。相传,早年有一僧背负铁佛,先极轻,至该地忽重,不能移步,即在此建铁佛寺。因此,曾叫铁佛,后因境内横溪河与岚大公路交界处两山壁立,形似石门,故改名石门。清代,岚皋行政区划为东、西、南、北4乡,计50保,铁佛寺为西乡。中华民国(1912年),废清制,设东、西、南、北、中5区,计32保,铁佛寺为西区。1939年,联保改乡,设铁佛乡.。皋解放后,废民国乡镇制。1949年12月始相继设7区,铁佛以区公所驻地命名为铁佛区。1982年,省地名委员会批准铁佛区更名为石门区,辖铁佛乡、立新乡、榨溪乡、八一乡、小沟乡。1996年11月,经省市县委批准撤区并镇,更名为石门镇,将原石门区的铁佛乡、立新乡、小沟乡和官元区的红光乡划并为石门镇。原石门区管辖的榨溪乡、八一乡划归民主镇和堰门乡。全镇现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864人,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10、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
概况:石门镇位于江津区西部,长江北岸,距江津城区51千米,西与永川区接壤。面积99.5平方千米,人口4.7万多人(2007年)。辖平等社区,白坪、李家、永安、金龙4个行政村。成渝铁路、吴朱公路过境。长江边第一大佛石门大佛寺摩岩造像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山森林公园为重庆市级风景区。沿革:1950年前后为石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65.5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凉亭、白坪、银石、中合、安胜、长堰、金石、金龙、花园、埂上、玉林、石砌、石沟、桐坪、半坪、柴林、李家、文滩、河口、三利、官道、羊石、寿增、罗、土地、小林26个行政村和石门街道1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