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铜陵市地图 >
狮子山区地图
狮子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

铜、煤、硫、铁、石灰石等矿资源丰富,有100万吨金属储量的铜都铜业冬瓜山铜矿、储量2.8亿吨并居全国第二位的的新桥硫铁矿。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快速通道、铜九铁路、宁安城际以及铜都大道、陵江大道等穿境而过,与长江最近点仅距6千米。有乌木山八景、西湖公园、东湖湿地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

地理气候

处在青山与狮子山的夹谷地中。区内低山丘陵和天然冲谷杂呈。在山峦丘陵地区,因其大多为石灰岩构成,故常常形成极富于表现力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岩洞漏斗,落水洞、溶洞和地下暗河等。主城区狮子山街道西南部制高点老鸦岭245.53米,西北段青山成长垣状延长,标高150~180米,高处两侧侵蚀沟谷(标高40~50米)110~13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累年年均降水量为1384.7毫米,蒸发量1280毫米。

关于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2%;营业收入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32%;财政收入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招商引资安排4.5亿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就业再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目标。做好明年的经济和社会工作,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鼓励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二)突破瓶颈制约,全力化解发展难题。(三)服务重点工程,抢抓跨越发展先机。(四)突出规划先行,高标准抓城区建设。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以符合城市规划为建设和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好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项目建设审查力度,所有招商引资进区建设的项目,必须先报区建设(规划)部门审查,严禁违规建设、无规划建设。以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狮子山老城区分区规划为依据,加快芜铜路两侧、老城区五中后面地块的招拍挂进程。全面推进柳园小区、中南四期、过渡园区、立新旧城改造二期、区政府等地块的项目前期工作。做好东市开发区的土地置换工作,引导现有企业向开发区搬迁,逐步实现“退二进三”的目标,将市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尽快转化为现实资源。依托开发区建设,逐步完善老城区路网和配套设施。完成城区主次干道的路灯安装,积极争取狮子山北路、纬一路、青霞路等道路基础设施能纳入市政统一建设管理。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完成芜铜路路灯、公交站点建设,在狮子山老城区新建、改造1—2座垃圾中转站和1—2座收费公厕,初步建成龙湖路及相关配套公用设施,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推动新湖二期顺利实施,加快立新垃圾中转站建设步伐,早日投入使用。凤凰山、矶山等边远地区,积极争取市社区建设资金支持,编制一些项目,力争进入铜陵市政策资金的笼子。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亮化、美化城区道路。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队伍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以区执法大队为主导、镇街办联动的管理机制,实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管理全覆盖,并延伸到全区范围。继续实行开发建设会审制度,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违规开发建设现象的发生。按照现代小区建设的要求,跟踪落实东郊农民安置点及车站新区安置点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大对正在实施的旧城改造项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的督查落实。没有配套或配套不到位的项目,要求开发商按照规划要求落实到位,坚决制止开发商只建商品房不完善配套公建设施的行为。(五)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严格按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民住房,全部就近到农民安置点内安置。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农民安置小区。积极稳妥推进转户和“村改居”工作,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变。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通过留地安置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在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以外,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农民建房进行统一规划,成片建设。全面实施村庄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环境优美、适宜居住、配套完善的新村庄。二是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以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为龙头,形成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生态区建设步伐,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村活动,推进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三是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关注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城乡大病救助,就业援助、救急济难等救助作用,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不出问题。四是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对城乡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统筹安排布局,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实现。(六)完善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教育创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均衡教育。按照“学生城市化、管理规范化、条件标准化、制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初步对农村小学进行全面规划和改造。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集中财力对东山小学和金狮小学实施整体规划改造,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行“两免一补”,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和留守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探索发展社区教育、民办教育。加强科学普及,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疫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卫生信息网络覆盖全区。努力构建以西湖卫生院为主,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为基础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网络。2007年力争建成开源、铜霞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柴塘村卫生室。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保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和全民身体素质。加强新时期老龄工作,重视做好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不断丰富城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开采,坚决取缔违规、非法占有和使用资源的行为。严格新上项目“环评”制度,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环保“三同时”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区“十一五”规划要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奖惩力度,狠抓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范围内。(七)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狮子山区和谐发展。全面落实市里的各项惠民政策。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巩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完善新型城乡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增强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救助能力,健全廉租住房、贫困家庭子女助学、司法援助和残疾人救助等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机制。强化就业基地建设和就业岗位开发,引导和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密型和服务型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认真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劳务输出,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健全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责任体系。加强社会公共安全防范,健全和完善以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将信访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落实信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妥善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机制。建立综治委、公检法、信访、镇街办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真正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把矛盾化解在区域范围内,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积极做好国防动员、文明创建、民族宗教、档案保密、民政优扶、社会福利、志书修编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八)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水平。继续全面实行政府各项工作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全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公、检、法、综治、信访联动机制,为征地拆迁工作服务;继续深化区街分税制,进一步完善西湖镇、东郊办的财政税收体制,探索建立镇街办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更为宽松的环境,激发镇街办集中精力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积极性,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政府机关内控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高政府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大力提高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为重点的全民法律素质,提高基层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能力。探索建立司法监督和制衡机制,完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司法公正。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行绩效考核;继续完善政府聘用人才管理办法,为各项事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督查督办,促进机关作风切实转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积极推行电子政务;积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监察、审计监督职能,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努力建设廉洁、务实、服务的政府。积极做好区行政中心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力争明年启动建设。主动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以扎实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为着力点,抓好实事工程建设,忠实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区情简介

狮子山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战国时属吴、越之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采选铜历史绵延至今不断,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名士曾游历流连于此。铜陵学院等一批高校座落在本区内。狮子山区环境优美、清新质朴。人居环境良好、生态优美,辖区内有乌木山八景、西湖公园、东湖湿地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以及安徽黄金第一村——朝山村、省级生态村——农林村;民风淳朴、生活安康、治安良好、社会和谐。狮子山区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作为铜陵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铜陵市政治、文化、教育、物流中心;辖区内有铜陵东站这一综合交通枢纽,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快速通道、铜九铁路、宁安城际以及铜都大道、陵江大道等均穿区域而过,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日益凸现。狮子山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所属的西湖分区、车站分区将是铜陵城市新的名片,商贸物流园区、东部市场群、职教园区、体育公园、政务新区、博物馆、文体广电中心等重大项目均布局在本区域内。辖区内盛产金、银、铜、铁、硫等资源,有100万吨金属储量的铜都铜业冬瓜山铜矿、储量2.8亿吨并居全国第二位的的新桥硫铁矿。狮子山区朝气蓬勃、生机无限。处于铜陵城市发展战略北扩东进的前沿阵地,是铜陵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载体。狮子山区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创业兴区战略,坚持“招商、安商、亲商、富商”的理念,努力将狮子山区打造成为以新型文化教育区、新型工业化区、皖中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安徽省城市旅游创新示范区为功能标志的科教绿地、现代新区。

历史沿革

狮子山区是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工矿区。1961年置狮子山镇,1969年改名红星区,1980年改名为狮子山区沿用至今。2000年,狮子山区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4个街道:狮子山街道、新庙街道、凤凰山街道、矾山街道。区政府驻狮子山。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128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狮子山街道18999、新庙街道7072、凤凰山街道4041、矶山街道13364、经济技术开发区虚拟镇7804。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11月30日,铜陵市启动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将郊区东郊办事处区域天山大道(原七坝路)以西、铜芜路以南地区划归铜官山区管辖;天山大道南段以东、铜芜路以北地域划归狮子山区管辖。为便于联盟村行政事业的管理,将联盟村整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狮子山区在铜官山区内保留一块“飞地”),即除联盟村15、16、17、18村民组划入铜官山区外,联盟村其他地域全部划归狮子山区管辖。东郊办事处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将铜官山区所辖铜陵市第二人民医院块等“飞地”划归狮子山区管辖。2004年底,狮子山区辖4个街道、1个镇。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狮子山区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千载难逢,任务无比艰巨。为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深化改革、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新建项目为抓手,以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兴区和城市化战略,推进东向发展,呼应长三角,融入经济圈,实现率先崛起、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5%;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2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目标水平,城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城市化率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打造实力倍增的新型工业区:。把狮子山经济开发区建成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特色产业明显的新型工业区,成为牵引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增长极。在全区形成服装设计加工产业集群、阀门管件制造产业集群、电子配套产品产业集群、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新型电光源和节能灯具产业集群,工业优势更加突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打造活力充沛的现代商贸区:。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支撑的现代商贸区架构,即以车站新区为中心,西湖新区和老城区为支撑,以芜铜公路两侧商业街、车站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城东市场区为基础,建成功能完善、服务配套、市场繁荣的商贸新区。
打造人居适宜的生态文化区:。以西湖新区为依托,建成职教园和体育公园,文化氛围日益浓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更加宜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以凤凰山为依托的旅游区、以东湖和农林为中心的农业休闲观赏区。
打造和谐文明的铜都新城区:。依托车站新区、西湖新区建设,高起点规划设计,建设一片,美化一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