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朔州市地图
朔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十七、城市荣誉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2009中国经济最具创新力城市,▲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2011中国最佳投资城市,▲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山西省园林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

六、交通通讯

市区公共交通:
公交车:共9路,2、5、6、7、8、9、11以及南环、北环,车费为1元;
出租车:有达维,大禹,中宇,利民,山西汽运(朔运)五家公司,约1000辆出租车。车型为铃木羚羊、夏利、捷达、桑塔纳志俊、雪铁龙爱丽舍,车身颜色统一为上部为薄荷青色,下部为珍珠银色,车牌为晋F-T,起步价5元/2公里。
公路铁路: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复线、大运二级公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平万公路、朔蔚公路,大运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穿越朔州的荣乌高速公路山西段正在规划中。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是山西省第一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地级市,每万人拥有公路量位居全省第一,等级公路居全省第二,乡镇油路通达居全省第一。
航空:朔州机场(在建),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迁建复航的建设内容为:飞行区等级4C级;新建一条2600米×45米的跑道和一条垂直联络道,站坪机位数4个,新建5000平方米航站楼和进场路、停车场等,项目总投资7.9亿元。
通讯:朔州通讯事业发展速度,数字微波干线直达、程控自动交换、国际国内直拨、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已全部开通使用。目前,固定电话用户20.6万户,移动通讯用户85.6万户,宽带业务接入户13.1万户。

十二、风俗特产

旺火: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山西朔州盛产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朔州考古证实:在古代煤炭就已渗透到选先民们的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后来在朔州地区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旺火,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比如冬季或正月里室外唱戏,就生旺火,让观众烤旺火;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比如:农村人们在结婚时生旺火,新娘绕着旺火转,类似南方的“跳火盆”。在朔州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十余米,可谓规模庞大。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万事如意”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来年万事如意,平安吉祥,心想事成。朔州旺火,是民俗胜是民俗,它就象发展中的朔州经济一样,年年兴旺,蒸蒸日上!
骡驮轿:“骡驮轿”迎亲的热闹、喜庆场面,又激起了都市人们的“怀旧”心情。“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轿有一至五乘之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鲁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轿。“所使用的两头骡子,是训练有素骡子,体质壮、毛色好、听“骡夫”的话。“骡驮轿”的花轿作功考究、木料结实、雕刻细腻、结构严谨;它同其他花轿最大的区别是结实牢固。“骡驮轿”的花轿装饰其图案皆具有喜庆吉祥和成双成对的意思,如双凤凰、双蝴蝶、双蝙蝠上下盘旋,两两相对组成,含有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之意;也有双鱼和双兔等,俗称“滑鱼急兔”。“骡驮轿”的花轿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件是“轿杆”,它长而结实、架设在花轿两侧,“轿杆”两端绑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达腰”,“驮”的力点就在这里。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好的“骡夫”即使道路崎岖,他们也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不饱尝颠簸之苦,所以“小红包”往往新娘子送“骡夫”的必需品。
朔州黄酒:初创期:西汉时期。原料:黄米、白酒、曲。工艺:以朔州黄酒为酒基,以本地白酒为原料,加曲进行糖化,然后经压榨后,过滤去渣质即成。特点:入口甜润滑软,味道香醇浓郁,酒精含量低。功用: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养生活血之功,特别适合妇女、老人饮用。
沙棘汁:以平鲁和右玉的沙棘汁最为出名,已和著名品牌汇源果汁合作,批量生产。
朔州秧歌戏:朔州秧歌戏是融舞蹈、戏曲、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早期在广场、街头表演。其中以舞蹈为主的秧歌戏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祝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戏为主的秧歌戏称为“大秧歌”,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九、名胜古迹


崇福寺,雁门关
应县木塔,峙峪旧石器遗址,马邑汉墓群,广武古城
杀虎口:神头海,李林烈士陵园

十六、朔州与走西口

2009年央视开播了《走西口》,反映了山西商人的艰苦朴素。同时也为朔州市带来了好的宣传。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十四、魅力朔州

煤炭之都:朔州市近两千平方公里均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储藏量430亿吨,2008年煤炭开采数量、产量和销量在全国名列第二,仅次于鄂尔多斯。可以说是中国地级煤都市。煤炭对经济的贡献在60%到70%之间。第二产业中,煤炭,的比重占到了整个第二产业的70%以上。近几年来,朔州市坚持“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的方针,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推动煤炭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促进了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和采煤方法改革,加快了一批大型矿井和大型洗煤厂建设,逐步向新型煤炭工业基地迈进。平朔煤炭工业公司2个露天矿和2个井工矿生产能力4500万吨,全市原煤生产能力已达到11250万吨,实现了亿吨煤炭产能的突破。煤炭深加工进一步延伸。煤炭行业运行呈现出产量适度增长,销售进一步扩大,效益明显改善的特点,成为我市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
电力之城:朔州市拥有整个华北最大的火力电厂:神头第一电厂、神头第二电厂,这两个电厂同处一个地方总装机容量在350万千瓦,在华北地区是第一大火力发电厂集聚区。2004年又建成大唐神头电厂。截至2009年底,朔州拥有11座电厂运营,装机容量455.1万千瓦。目前,正在建设的电厂有17座,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建成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到843.1万千瓦。150万人口人均计算,发电量名列全国第一,年发电量在250亿吨,就单独的地市来看,朔州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几年来我市电力工业坚持“上新上大、内外并举、煤电联营”的方针,积极推进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加快以低热值煤为燃料的超临界发电机组和煤矸石电厂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发电。电力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市共有发电企业9家,总装机容量470万千瓦,在建企业8家,总装机容量35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火力发电企业达到9家,煤矸石发电企业达到6家,风能发电2家。火力发电、风能发电、煤矸石发电多头并进,我市的电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陶瓷之地:近年来我市陶瓷行业大力技术工艺,逐步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迈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全国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形成生产能力10.5亿件,2007年陶瓷产量完成4亿件,完成工业总产值4.4亿,占全市的2.3%。
乳品之乡:我市乳品行业发展迅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乳品业的发展,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积极扶持、培育乳品企业。近年来通过引进伊利、蒙牛等国内知名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内农区较大的乳品加工基地。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乳品企业9户,拥有44条液态奶生产线,生产能力近50万吨。2007年全市乳制品产量完成44.1万吨,完成工业增加4.46亿元,占全市的2.7%。
路丁茶原产地:山西路丁茶的发起地以及路丁茶的领军品牌赵氏路丁牌发起于朔州。赵氏路丁茶第六届国际茶叶博览会获奖产品,同时是中央及中直机关采购中心审核通过产品。在中国高血压及茶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朔州在国际及国内高血压治疗及茶文化争得不少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