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地图
太康县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发展
太康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国家种子产业化试点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高级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中国波尔山羊之乡”、“中国黄牛之乡”、“中国常营油桃之乡”、河南省畜牧大县。依托丰富的资源,太康县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近两年来,陆续引资兴建投资1.2亿元的华夏外国语中学、小学,投资1.8亿元的龙源纸业,投资7000万元的台湾百吉利食品工业园等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的外来投资项目。今年元-十月份,全县与外地客商签约项目144个,签约金额28.26亿元。其中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项目59个。太康药业、民众生化、太康锅炉等一大批企业叫响中原,名扬海内外。太康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造纸、纺织、医药、化工、锅炉、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主导产业。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8.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亿元,增长4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1.5元,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2030元,增长43.4%。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75.15万吨,增长21.2%,被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棉花总产3.12万吨,增长105.3%。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优质小麦、优质棉、大棚油桃、辣椒、中药材、红薯、食用菌、林业育苗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组织开展“五强十先百村万户”和养殖状元评比活动,协调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加大对规模饲养的贷款力度,扶持发展养殖大户3万个、规模养殖场750个。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实施的绿色高效养殖、安全饲料项目,第一阶段试验示范工作进展顺利,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县畜牧业产值已达1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被命名为全省畜牧大县。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改制,全县23个国有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招商引资扩大增量,新上7个投资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业项目。年产5万吨高档箱板纸项目,已到位资金5180万元。从香港东衍有限公司引资,对太康药业公司进行技术改造,9月20日顺利通过GMP认证。郑州民众商贸有限公司收购了太康县亚东制药厂,增加技术改造投资,月产利福霉素7﹒5吨。年产80万套内胎轮扩建项目已开工奠基。全县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8亿元,增长22%;实现增加值3.8亿元,增长22%。工业用电量7002.7万千瓦时,增长54.6%。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年总投资公路建设项目3.07亿元,全长310公里。其中,马头至五里口公路改建工程基本竣工,民太路太康段正在施工,吴黄路太康段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太康经马厂至张集公路前期工作已经结束,“村村通”公路建设项目完成91个行政村。阿深(阿荣旗-深圳)、周商(周口-商丘)、许亳(许昌-亳州)高速公路太康段建设进展顺利。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采取以地建城、以城建城、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新区道路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中框架,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3.79亿元,新上基础设施项目6个;投资1.2亿元,新上城建项目9个。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两基”水平持续提升。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投资534万元,改造D级危房23628平方米。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劲发展,建成民办学校36所、职业技术学校22所。文化事业再现亮点,太康道情《富裕之后》荣获国家计生委、文化部、电影电视总局、妇女联合会短剧金奖。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认真吸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的教训,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全年参加合作医疗79.9万人,参加率65%。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工作取得新进展,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申请国家专利项目2个,被命名为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县。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的管理。在广州、北京、深圳、青岛、新疆等劳务输入人员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联系处32个,与全国106个劳务中介机构建设联络关系,积极引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定向和订单培训。全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6万人,占农业从业人员的30%。实现劳务收入4亿多元。历史沿革
太康县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方城、槐寺、陶母岗等八处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农垦渔猎,繁衍生息。史料记载,夏王太康曾迁都于此,筑城定居,死后葬于城东南2里处,太康陵墓今犹存。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前224)始置阳夏县。隋开皇七年改设太康县,沿袭至今。?年,太康县辖6个镇、17个乡:城关回族镇、老冢镇、逊母口镇、马头镇、常营镇、朱口镇、高贤乡、高朗乡、城郊乡、转楼乡、杨庙乡、板桥乡、王集乡、张集乡、芝麻洼乡、符草楼乡、大许寨乡、独塘乡、马厂镇、清集乡、龙曲乡、毛庄乡、五里口乡。2000年,太康县辖10个镇、1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54680人,其中:城关回族镇67503人、常营镇59063人、逊母口镇64294人、老冢镇61988人、朱口镇80139人、马头镇79877人、龙曲镇36754人、板桥镇54565人、符草楼镇46300人、马厂镇75026人、城郊乡35287人、杨庙乡47640人、王集乡53850人、高贤乡49408人、芝麻洼乡49702人、清集乡49994人、独塘乡42311人、大许寨乡49645人、五里口乡42633人、张集乡53062人、高朗乡56798人、转楼乡46608人、毛庄乡52233人。2005年11月16日,原属于太康县的4个行政村(张集乡陈老家村、陈小庄、太康寺村、中营子村)正式归属淮阳县四通镇所管辖。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太康县辖11个镇、12个乡:城关回族镇、常营镇、马头镇、朱口镇、老冢镇、逊母口镇、龙曲镇、马厂镇、板桥镇、符草楼镇、毛庄镇;城郊乡、五里口乡、大许寨乡、独塘乡、芝麻洼乡、高贤乡、王集乡、转楼乡、杨庙乡、张集乡、清集乡、高朗乡。太康县的最著名的曲艺是太康道情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豫东南和安徽西部流行。行政区划
太康县辖11个镇、12个乡:城关镇、常营镇、逊母口镇、老冢镇、朱口镇、马头镇、龙曲镇、板桥镇、符草楼镇、马厂镇、毛庄镇、城郊乡、杨庙乡、王集乡、高贤乡、芝麻洼乡、清集乡、独塘乡、大许寨乡、五里口乡、张集乡、高朗乡、转楼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城关回族镇4116271002006年,辖8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北关居委会、南街居委会、建北居委会、建南居委会、大吕居委会、东关村、南关村、鲁庄村、五里杨村、小郭村、赵庄村、程桥村、牛庄村常营镇4116271012006年,辖36个村委会:常西村、常南村、常北村、何常村、苏老家村、前河村、会城寺村、葛家村、黄集村、八里庙村、黄岗村、赵寨村、马集村、内岗村、靳庄村、后姚村、前赵村、后刘村、魏家村、大昌村、老官王村、牛城岗村、刘庄村、瓦子村、寇家村、陈大庄村、张小庄村、洼李村、丁村口村、和寨村、高寨村、五子李村、五子王村、邓家村、万寨村、新庄村逊母口镇4116271022006年,辖39个村委会:西街村、东街村、北街村、贾庄村、温庄村、邵庄村、兰子陈村、高庄村、月凤村、井付村、郭庄村、斜地张村、三里口村、前店村、前席村、湾赵村、大吴西村、大吴东村、叶北村、现李村、叶南村、姜庄村、三官庙村、白庄村、程楼村、小吴村、魏庄村、陶母营村、梁堤口村、前屯村、于营村、黄堂村、谢营村、刘桥村、孙岗村、安岗村、老古庙村、候陵寨村、五所楼村老冢镇4116271032006年,辖40个村委会:西村、东村、北村、李屯村、刘寨村、王立中村、李庄村、柳叶村、代庄村、胡庄村、李楼村、刘屯东村、刘屯西村、娄庄村、前岗村、后岗村、范港村、孙洼村、张楼村、蔡白村、港李村、樊庄村、程楼村、孟庄村、三王村、土楼村、干张村、新李村、王顶村、大沃张村、李凤村、张庄村、西许村、候庄村、大司村、拐张村、沙沃卢村、谢堂村、后石村、中岗村朱口镇4116271042006年,辖52个村委会:东村、大顾村、石寨村、郭庄村、李菜园村、大秦村、李庄村、牛庄村、汪庄村、查庄村、大宗村、甄楼村、乔庄村、刘庄村、先锋村、周庄村、新张村、朱大千村、崔古同村、大张村、前庙村、曹庄村、曹店村、东风村、洼陈村、大石村、赵庄村、韩楼村、王窑村、炉李村、大朱村、二李村、焦庄村、周寨村、杜堂村、刘楼村、小李村、戴河村、红星村、邓庄村、坡谢村、孙窑村、大蔡村、咸庄村、小王村、大杨村、连庄村、后邱村、大卢村、西村、王集村、窦庄村马头镇4116271052006年,辖58个村委会:马东村、马北村、马西村、小孙店村、马庄村、王庄村、大孙店村、舒屯村、大王店村、小王店村、柳河村、湾子桥村、袁桥村、邱庙村、柳岗村、王寨村、后砦村、丁庄村、大吴村、郭寨村、吴振刚村、草寺村、洼李、王崇古、石堂、郑庄、于元村、增福庙村、河沿张村、后坡村、后庙村、前坡村、余元村、前坝王村、任屯村、宋屯村、沙沃张村、张堂村、薛庙村、彭楼村、尤庄村、刘庄村、贾庄村、后坝王村、袁庄村、小彭村、刘楼村、闫庄村、四所楼村、东坡村、陈集村、刘店村、李伯敬村、渠庄村、刘城村、张庄村、孙化村、菜洼村、后杨村、潘路口村、孔屯村、曹屯村、小吴村龙曲镇4116271062006年,辖27个村委会:龙东村、龙西村、龙南村、河坡村、郑寨村、牌坊杨村、段庄村、幼学李村、张山村、付楼村、大东村、大西村、良种场、冯洼村、楚张村、丁庄村、潮坡村、可杨村、料城村、轩庄村、王泽村、黑李王村、李寨村、董庄村、龙北村、于庄村、聂庄村板桥镇4116271072006年,辖34个村委会:板桥村、冢子杨村、大朱家村、陈楼村、店子李村、付寨村、张君白村、轩堂村、郑庄村、业寨村、丁集村、河沿张村、马庄村、后席村、大王庄村、崔庄村、王公府村、杜店村、董张村、王门村、杨门村、西张村、影张村、谷羊寺村、罗家村、谢家村、永宁岗村、大梁庄村、大陆岗村、河沿刘村、菜园村、庞赵村、双陵寺村、施庄村、兵马张村符草楼镇4116271082006年,辖35个村委会:付东村、付西村、皇王村、张坤楼东村、陆湾村、老屯村、岳庄村、宋庄村、双李村、于王村、西元村、钱庄村、贾庄村、王国贞村、王楼村、大时村、冯堂村、谭桥村、岳油坊村、岳西村、岳东村、张老庄村、新庄村、槐寺村、小吴楼村、明光村、刘清占村、李彩村、汪郑村、李庄村、周庄村、岳集村、谢堂村、张坤楼西村、郑老庄村马厂镇4116271092006年,辖43个村委会:马厂村、黄庄村、后陈村、武庄村、张桥村、水牛陈村、大施村、王老家村、小朱村、撞寨村、李麦村、顾楼村、赵堂村、杨庄村、高店村、林洼村、李楼村、顶集村、王三位村、老刘庄村、前何村、田楼村、常楼村、卢庄村、王楼村、欧庄村、姬庄村、闫口村、大李村、大良村、聂楼村、廖庄村、孙桥村、任庄村、赵楼村、双周村、前屯村、后屯村、陈集村、滩上村、于庄村、徐庄村、李洪印村(大张小张蔡庄李洪印李白庄王店)毛庄镇411627110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毛庄村、大刘庄村、后凡村、前凡村、三里桥村、顾尧村、蒋店村、龚楼村、刘化匠村、段庄村、黄郭村、西张村、王隆集村、石庄村、老龙沃村、耿楼村、陶母岗村、杨庄村、魏湾村、小刘庄村、蒋埠口村、许楼村、小新村、叶庄村城郊乡411627200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前王村、陈庄村、池庄村、五坝口村、塘坊村、薛庄村、蒋湾村、大于村、花园村、高庄村、王荆玄村、白塔李村、王东月村、七里河村、谢庄村、蜜蜂刘村、高桥村、洪庙村、小康村杨庙乡4116272012006年,辖31个村委会:西街村、孔楼村、吕庄村、葛庄村、西张村、南街村、祁楼村、韩庄村、曹庄村、小河村、大王庄村、马庄村、庞楼村、陈庄村、后店村、东街村、陈留张村、军营村、耿庄村、小祁村、北街村、王湾村、前街村、洪庙村、牛王庄村、后街村、铁佛寺村、格针园村、李大庄村、柳庄村、后大庄村王集乡4116272022006年,辖37个村委会:王东村、王西村、斧头岗村、前岗村、焦堂村、任庄村、陈楼村、徐庄村、方城村、城寺头村、后李村、江楼村、新店铺村、平岗村、李占荣村、赵楼村、张大庄村、李小桥村、石山村、无良阁村、张帝臣村、东轩村、西轩村、坝王村、前进村、田庄村、琅琊岗村、丰收厅村、韩楼村、葛岗村、李庄村、梅岗村、姚庄村、尤桥村、张大夫村、肖庄村、朱子岗村高贤乡4116272032006年,辖29个村委会:高南村、刘寺岗村、高西村、高东村、漳北村、田店村、漳西村、张庄村、肖庄村、南洼村、南北六村、南村岗村、大杨庄村、洼刘村、潘寨村、周岗村、漳东村、刘河村、小郭村、汪庄村、尖庄村、炉坊村、小楼村、前程村、考主岗村、保渡村、王庄村、张寨村、具台岗村芝麻洼乡411627204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芝东村、芝西村、王庄村、王桥村、孔庄村、南岳岗村、任砦村、苑砦村、邢楼村、东丁花村、西丁花村、东李庄村、张庄村、陈砦村、西楼村、接花村、桐城村、太武村、孔寨村、牛家村、施楼村、白庄村、张合营村、皮箱杨村、花庄村、刘桥村、三所楼村、李庄村、枣村洼村、陈庄村清集乡4116272052006年,辖35个村委会:清集村、西贾村、东扶村、西扶村、高刘村、李佰实村、范庄村、柳元张村、朗城铺村、张杜村、彭庄村、洪山庙村、二郎庙村、万庄村、衣东村、衣西村、王庄村、将军营村、李兴营村、张子影村、申庄村、东贾村、苇元村、黄口村、黄岗村、李庄村、杨桥村、孙庄村、桂岗村、高桥村、赵楼村、杨庄村、史刘良村、邓禹台村、常合营村独塘乡4116272062006年,辖34个村委会:程楼村、独东村、独中村、独西村、马快村、官桥村、景集村、十里铺村、万堂村、许大楼村、宋楼村、许庄村、康庄村、郭楼村、王湾村、安庄村、铺张村、赵胡同村、轩庄村、聂庄村、和庄村、西程村、赵庄村、龚营村、葛屯村、董楼村、白龙王村、刘庄村、石贵营村、张汉楼村、大王庙村、毛堂村、袁桥村、杨庄村大许寨乡4116272072006年,辖34个村委会:大许寨村、张楼村、罗古洞村、李楼村、盖庄村、赫庄村、马楼村、游庄村、陈灯村、韩店村、陈楼村、大陈村、洪山庙村、葛花李村、候庄村、王庙村、花元村、胡楼村、四柳树村、何桥村、刘英寺村、贾堂村、洼李村、君赵村、王堂村、元明寺村、赵楼村、刘化王村、台集村、贾千楼村、黄岗村、三冢集村、刘庄村、吴敬西村五里口乡4116272082006年,辖24个村委会:五东村、五西村、包庄村、吴庄村、刘店村、刘庄村、新集村、桂李村、郭楼村、格大李村、范楼村、杨庄村、王寺安村、邵楼村、申庄村、王庄村、李公玉村、马小庄村、轩尧村、墩埠村、常岗店村、何楼村、郑庄村、李大庄村张集乡4116272092006年,辖25个村委会:张集村、刘庄村、背座堂村、李庄村、夏楼村、冉庄村、蔡集村、韩庄村、冯庄村、前高村、温良村、曹楼村、马才元村、大崔村、张庄村、梁庄村、蒋堂村、王楼村、王庄寨村、赵堂村、葛楼村、宋庄村、张楼村、田古堆村、朱港村高朗乡4116272102006年,辖41个村委会:高西村、高北村、高东村、石庄村、王坟村、枣元村、安庙村、张庄寨村、官庄村、王庄村、林场村、高庄村、前庙村、周寨村、后高朗村、张车岗村、党村、前岗村、刘寨村、九岗庙村、孙庄村、马庄村、后刘村、彦庄村、玉皇岗村、小石村、车店村、大黄村、华庄村、平庄村、赵寨村、中黄村、张寨村、闫庄村、焦桥村、郭寨村、晋堂村、程庄村、马图河村、双庙村、轩庙村、铁榍村转楼乡411627211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转楼村、商岗村、程庄村、李保真村、李屯村、黄岗村、罗洼村、冯小桥村、褚庄村、袁庄村、路口村、郭庄村、大营子村、郭桥村、前楼村、油坊庄村、李皋村、张仪彬村、大祁村、大赵村、王集村、孙北村、台寨村、孙南村、王庙村、张屯村、宋庄村、门楼张村、谢庄村、刘李堂村、朱庄村、和张村、耿楼村、王名杨村、姬庄村其它太康农场代码:411627400石油堪探局太康农场代码:411627401太康培训中心代码:411627402园艺厂代码:411627404农科所代码:411627405畜牧良种场代码:411627406王立中村:位于老冢镇东南方向,距老冢约1.5公里,全村姓王,人口约1200太康县特产
太康咸牛肉:产于河南太康。太康咸牛肉是以本地黄牛宰杀后的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佐料腌制而成。宰杀时血要放净,以保证肉色鲜红;剥皮时要细心,以保持肉块完整。皮剥下后,要把整个牛体卸开,一般每头牛卸10块。也就是前腿两块,脖头两块,肋条两块,腰窝两块,后腿两块,全部卸下来后,要用清水洗净,晾透,而后下缸。下缸时,放一层肉,撒一层盐。盐与肉之比为1:20,并且盐里最好加少量的火硝,这样能使盐往肉里渍得快。缸装满后,每天翻摔两次。以使牛肉色鲜透明,过盐快而均匀,连续翻摔十几天后,盐水全部浸渍到牛肉块内,把两块牛肋挑出来盖在上面,何时煮何时捞。如果不煮,千万不要再翻动,如果一翻动,肉色由红变绿,味道就不好了,但最好的时机是头年农历10月到来的正月。煮时,一般用老汤。要滚锅下肉,冷水下肉易中毒。下肉时,肉面朝下,肉泡在水中不能露出水面。花椒、大茴、良姜、豆蔻、白芪、鹿桂等佐料要装在小布袋内,与牛肉一起下锅,先用大火烧,逐步变小火。一小时翻一次,五个小时后肉可煮烂,再翻一次停火。焖两个小时,待肉汤降到50℃时,把汤里的油盛出来,而后捞肉块即可。它以红色透明、肉烂味鲜而闻名于世。太康道情
几代艺人突破:乡间小戏新生: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鱼鼓和简板。清代后期,约在1860年前后,道情从沈丘、郸城一带传入太康。20世纪初受河南梆子、越调等地方戏曲影响,道情艺人开始尝试对口演唱和群口演唱,题材突破了原先的道教故事,扩大到家长里短、才子佳人的范围;演员大体分角色,但不化妆,也无明显行当,时称“座摊道情”,这是道情戏的孕育阶段。1905年,太康县老冢镇干张村艺人张广志(约1875年-1930年),组建了第一个道情戏班。他是太康道情戏的最早开拓者,早年从事说唱道情,并能演唱河南梆子戏,后来尝试“座摊道情”。1922年前后,他又首创道情科班,收徒20人。1924年7月,张广志的道情戏班在太康县洪山庙、五里口等村开始化妆登台演唱,将道情戏首次搬上了舞台。同时在演出伴奏中增添了坠子弦和成套打击乐器,采用了河南梆子的声腔板式和表演形式。这是道情戏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的一次成功突破和飞跃,从此使道情由曲艺形式一跃而成为戏剧舞台上一个崭新的独立剧种???道情。当时登台演出的除张广志之外,还有科班出身的张的养女张大妮(张文秀),她是道情戏的第一位女演员。还有科班出身、张的得意门生李继广(1905年-1972年),艺名“大白鞋”,专攻旦角。他们唱腔新鲜,唱词通俗,表演极富乡土气息,演出轰动一时,乡民奔走相告。但因其服装道具简陋,终未进入城市演出,而活跃于太康、淮阳、西华三县边界乡村。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该道情戏班流散。但这之后,道情之火并未泯灭,而且有了燎原之势。一些道情艺人如范炳(范炳成)、李继广、龚长法(翻毛鸡)、郭大连、张六顺、周传江等,相继在李兴营、西华营(原西华县)、郭楼等地组建了道情班,郭大连、龚长法还成立了科班。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中后期,马头集、常合营、四柳树、彭庄等地的道情班和科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发展到十几个。这些道情班因战乱和灾荒时断时续,有些一直坚持到解放初期。太康县是名副其实的“道情之乡”。唱腔表演别具一格:道情戏以唱为主,剧本多唱词而少插白,一板下来就是上百句唱词。其唱腔中板腔和曲牌兼而有之,主要板式有慢板、流水、裁板、大过、单过、双过、哭死、哭活、垛子、滚白等。曲牌有《锁落枝》、《老桃红》等。演唱时男女唱腔都用真嗓,咬字清晰。唱二八或流水时有重叠句,而且有“哪呼嗨”、“哪嗨依”的衬词,其曲调纯厚朴实,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里拴宝唱的“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脚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就是移植的道情唱腔。道情戏的伴奏乐器由原始的鱼鼓、简板,逐步过渡到以两把坠胡为主。但它的坠胡又与一般坠胡不同,它筒大杆短,中间有腰码,声似二胡。后来,伴奏又增添了皮胡、三弦、大胡、笙、唢呐以及一些民族弹拨乐器。上个世纪90年代又增添了电子琴、电贝司等电声乐器。道情的表演、化妆和服饰与其他剧种差别不大,主要区别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剧,其演员不习武功,科班也无武科;没有严格的行当区分,除生、旦、须为专行演员扮演外,净、丑、末则无固定行当。没有大花脸、黑面、铜锤、架子、花脸之类区分。丑角仅在声腔中加些滑稽的花腔衬字与灵巧的颤舌音。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道情角色行当划分得也相当精细了。生行根据剧中人物年龄、性格诸方面的不同,被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旦行又分为青衣、花旦、彩旦、老旦、婆旦、闺门旦等;丑行分为小丑、老丑、官丑、丑婆、丑旦等。建立剧团创新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道情的发展。1953年,中共太康县委指示文化馆选拔道情中老年艺人29名,来县培训学习,排练节目。然后到农村演出。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发展,到1957年初,太康县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的一个道情专业剧团??太康县道情剧团。建团之初,编导和演员们对道情戏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三方面的整理和加工:剧本、音乐(唱腔)、表演。选择三个代表性剧目,即《张廷秀私访》、《王金豆借粮》、《双拜寿》,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其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对道情音乐和唱腔进行提炼、丰富和改革。如将原老艺人男唱腔用的低度弦(3、2、1)改为中度弦(7、6、5),以适应青年男女演员的唱腔。乐队配器保留道情坠胡,增加三弦、笙、笛、闷笛等拨弹乐器。根据道情特点,对伴奏方法及唱腔、过门、曲牌进行创造性加工,使其旋律、节奏更加优美动听。表演方面,导演精心构思,合理运用舞台调度,配合灯光、布景,将各种艺术综合得尽可能和谐、完美,致使舞台上妙趣横生,极富乡土气息。同时演员们经过勤学苦练,都提高了表演水平。三个月的艰苦奋斗,剧团完成了三个戏的排演任务。首场汇报演出,轰动城乡,观众席上击节叫绝,交口称赞。连演数场,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结队进城观看,剧院门口排队如长龙。走红大江南北堪称“天下第一”,初创告捷后,道情剧团相继排演出《撕蛤蟆》、《卖爱姐》、《陈三两爬堂》、《换亲记》、《劝邻》等传统戏,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获极大成功。在安徽界首公演时,连演十几场座无虚席。买不到戏票的群众,要求将演出实况用大喇叭传播出去。于是深更半夜大街上仍有上百人围坐在广播下面倾听。演员在街上行走,行人指点相告。遇到他们吃饭、照像、洗澡、理发,群众毕恭毕敬,拒不收钱。剧团离开界首时,卖包子的小贩,担着包子撵到演员乘坐的汽车前,硬往演员手里塞包子。在西华、漯河等地演出时,当地领导请剧团开座谈会,誉道情团为“百花园中的一丛新秀”,并赠送锦旗。在许昌、新乡、开封、郑州公演时,一天两场不能满足,改为一天三场,还是场场满座。道情建团以来确实是年年都有创新,硕果累累,喜讯频传。在舞台设备和新技术引进方面她连创几个领先,走在了县级剧团甚至地市级剧团的前面。1957年,剧团首先装备了舞台地毯;就在建团的当年,首先实现了自给有余,不要国家补贴。1958年,剧团首先使用了投影景灯;同时也首先实行了按“乐谱”排戏。1958年11月,太康道情剧团参加省现代戏汇演,演出《敢干的姑娘》荣获二等奖。1959年,剧团参加省戏曲汇演,《劝邻》一剧获演出二等奖,并灌了唱片;同年10月在开封相国寺剧场演出时,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临观看,并与演职员会见,合影留念。1960年,由道情剧团演出的《王金豆借粮》、《李天保吊孝》两出戏灌制了唱片。1961年,该团率先使用了幻灯字幕,把唱词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1962年,该团创造性地设计出柔美动听的道情《慢板》唱腔,深受观众喜爱,一直沿用至今。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祸及全国,也给太康道情剧团带来巨大的灾难,该团几经合并、解散,造成一段时间的空白。只是到了1972年,才算有了转机。当时,县文工团里只保留了十几个道情演员,演不成大戏。1972年,由韩锦超执笔创作,蔡清枝、岳振鼎主演的道情现代戏《前进路上》一炮打响,引起轰动。省内外有上百个文艺团体来太康学习并移植了这个剧目,1973年4月,《前进路上》剧组参加省现代戏曲调演,获得极大成功,省电台录了音,省电视台录了像,经常播放。一出小戏使太康道情一举闻名全国。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稀有剧种、剧目,扶植基层剧团,国家文化部于1992年7月在山东淄博市举办了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太康县道情剧团汇报演出了代表剧目《王金豆借粮》一鸣惊人,共获得演出、演员、导演、音乐设计、唱腔设计、舞美设计、灯光设计等八项大奖,名列各展演团体前茅,受到文化部领导和戏剧艺术家的称赞,使太康道情再次名扬四海。此后,太康道情多次应邀到鄂、川、晋、冀、鲁、皖等地城乡演出,深受各地广大观众所喜爱。太康道情已成为中华民族戏剧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时代的巨轮驶入21世纪,太康道情剧团与时俱进,又有了良好的开端。2000年11月24日,河南省农村小戏集锦《春满中原》进京汇报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亮相。观看了太康道情剧团演出的《富裕之后》,在京的戏剧界权威专家评价很高,认为“无可挑剔”,“音乐非常有特色,唱腔诙谐抒情,个性很鲜明……大量使用衬字,增强了喜剧色彩”。“演员浑身是戏,一招一式都是戏,戏中有戏”,“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具有泥土的芳香”。首都和省会各家新闻媒体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央电视台和河南卫视都播放了演出录像。2001年7月,河南省黄河音像出版社录制出版了道情剧团演出的六个传统剧目:《张廷秀私访》、《雷保同投亲》(上、下各一部)、《双拜寿》、《还粮》、《白玉楼》、《走娘家》等,并对全国公开发行。2002年,周口市首届戏曲大赛中,太康道情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戏《嫂娘》获多项大奖。这一年,该团下乡演出的场次突破400场。四十年成果丰硕生旦丑人才辈出40多年来,太康道情演出剧目上百个,其中《王金豆借粮》、《前进路上》、《雷保同投亲》、《张廷秀私访》、《春桃借牛》、《敢干的姑娘》、《劝邻》、《鸡婆》、《杀鸡》、《李天保吊孝》、《跪洞房》、《双拜寿》、《丝绸之路》、《田螺女》、《走娘家》、《富裕之后》、《嫂娘》等20多个剧目分别获全国和省、地戏剧比赛大奖,并被录音、录像、灌制唱片,有的被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戏剧光碟,发行全国,省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中央电视台也播放过《王金豆借粮》、《富裕之后》等节目。至于在河南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梨园春》戏剧节目里,道情唱段也不断能够听到,人们已耳熟能详。道情戏已成为标志河南戏剧大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剧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锤炼,道情艺苑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演员,现简要介绍几位:朱锡梅,女,太康县人,生于1940年,14岁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1957年调入道情剧团获长足进展,因其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深受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多次参加省级汇演、调演获奖,其主演的《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戏,先后被灌制唱片或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蔡清芝:女,太康县人,1951年生,自幼酷爱戏剧。1965年先后从事曲艺、豫剧、道情演出,因其唱腔浑厚甜润,表演凝重深沉,深得观众好评,以其《前进路上》春霞一角的精彩表演而蜚声剧坛,后在传统戏演出中专攻闺门旦,所主演的《王金豆借粮》、《跪洞房》等剧目和唱段,曾先后被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张天印:男,1962年生,戏校毕业,1980年进入道情剧团。1997年任团长。他多次率团进京演出,深受首都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2000年率团到广州参加了第十一届群星大赛,并夺取了金奖。除了这些中老演员外,一批道情新秀如吕清丽、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丁彩艳等也正茁壮成长起来,太康道情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