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头镇地图
唐自头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划分
唐自头镇(TangzitouZhen)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5千米,北部与天津市蓟县为邻。全境多山。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唐自头村。大秦铁路、玉遵公路(西线)纵横过境。1956年由小山王庄乡、三乐台乡合并为唐自头乡,1958年属彩亭桥公社,1961年析置唐自头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设唐自头镇。1997年,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唐自头、河心庄、大燕山口、小燕山口、大山王庄、小山王庄、桃花峪、小陵、东三乐台、西三乐台、仲家山、陈庄、蟒山定府、杨元帅营、李家团城、高家团城、石岭口、杨家团城、齐家团城19个行政村。名优特产
金丝小枣:孤树金丝小枣中心产地孤树村及其周围。枣皮朱红鲜艳,果形中等,肉厚核小,含糖分高,干枣拉抻可出金黄色韧丝,故誉为“金丝小枣”。生吃小枣,甜润鲜爽,香脆可口;晒干小枣,犹如软糖。蒸糕煮饭,放进小枣,熟后红白分明,米不染色。用酒醉枣,醇香清甘,引人入食。入药有补脾、养肝、健胃之功能。它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是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孤树金丝小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有“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有鱼盐枣栗之饶”记载。1986年全县产红枣50多万公斤,仅孤树乡产438750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87.75%。大多销往京、津、唐及东北各地。芦苇加工:南部地势低洼,盛产芦苇。据清光绪《玉田县志》记载,早在清光绪年间,兰泉河下游,渠河头一带,就曾“禾苇半焉”。随自然繁衍,面积逐年扩大,民国1925年(1930-1936)全县有苇田26000亩。50年代后,政府重视苇田发展,1956年扩大到39486亩。后改洼治水工程量增多,苇田有所削减。1985年有苇田34477亩,占年初实有耕地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潮洛窝、石臼窝、孟大庄、大丁庄、杨家板桥、林南仓等地。玉田唐自头镇芦苇分湖苇、坑苇、河苇3种,主要用做加工苇席、打苇帘、编茓子等。玉田唐自头镇苇席加工历史悠久,据西关、富乐村等地出土的战国到西汉的席纹砖证明,最少有两千年的编席历史。20世纪20年代初,苇席由自用发展到外销。30年代,全县织席户约2000左右,年产量约60万片,年外销50万片,销往京、津、唐及东北3省。50年代后,织席业逐年发展。80年代后,年产苇席130万片左右,年销量约为120万片。织席户主要分布在孟大庄、杨家板桥、大丁庄、渠河头等十几个乡。苇产品产值一般在1275万元上下浮动。
大白菜:玉田唐自头镇大白菜玉田种植大白菜历史悠久。据清光绪《玉田县志》载:“白菜、一名菘,有十数斤者,甘脆、甲他邑”。它具有耐贮藏、不抽苔、叶甜、嫩脆、不乱汤、产量高等特点,闻名中国。1974年跻身于全国农展会。60年代,年种植2万亩左右,亩产约1500公斤,总产一般在3万吨左右。70年代年种植约4万亩,亩产量提高到2500公斤,总产约10万吨。1978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8年种植6.7万亩,一般亩产5000公斤,高者达7500公斤。大白菜除当地自食外,历史上多行销京、津、唐及东北、西北各地。
其他:大葱:中心产地大安镇、彩亭桥一带。其葱棵大、味美,最大棵重0.5公斤许。年植万余亩,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多销京、津、唐及东北各地。紫皮大蒜:中心产地大安镇。其蒜瓣大、味鲜,具有杀灭大肠杆菌之功能。年植万余亩。多销京、津等地。紫心萝卜:中心产地东、西小淀。其皮青,心花紫。为冬季用菜,亦可代替果品。年植数千亩,亩产5000公斤左右。销津、唐一带。芥菜:中心产地鸦鸿桥一带,为腌菜类。年植数干亩,亩产5000公斤左右。多销往天津地区,民国年间曾出口朝鲜。
特色产业
农业:唐自头镇经济发展后劲实足。农业――南粮北果、东菜西果的农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粮经比例达到5:5。山前平原以种植小麦、玉米和裸地菜为主,山坡地多栽植林果树木,主要品种有苹果、安梨、柿子、核桃、桃,尤其是团城安梨以皮薄肉嫩口感好远近闻名。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涌现出了集养殖、种植为一体的大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河心庄养猪小区、李国永奶牛场等一些骨干养殖企业。矿产业:矿产业――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发展迅速,白云石、海泡石、石灰石、硅藻土、建筑石料开采、水泥、机砖等行业形成一定规模。
工业:工业骨干企业――燕山工业集团:下辖玉田县燕山塑料厂、华昌遮阳膜厂、王清任制药厂、卫生敷料实业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塑料制品、胶带遮阳膜、国药健身浴浆、中药饮片和纳米胶。玉田县第四水泥厂:主要生产32.5#矿渣标准水泥和275#矿渣砌筑水泥。北京化工厂玉田分厂:主要生产化学试剂等100多个品种。唐山玉宇塑料工业公司:主要生产塑料包装制品和灭菌类系列产品。玉田县兰泉水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各种铸铁水暖管件。此外,南洋油墨、华阳造纸、三溢泉饮料等企业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