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广州市地图 >
天河区地图
天河区相关地区地图:

地名由来

天河区得名于区内的天河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始建于1984年7月4日,原址为天河机场。天河机场建成于1930年,因机场建在天河村的土地上,故名。天河村原名大水圳村,建于宋代,因村前有一条大水圳而得名(圳为河涌,指现在的沙河涌)。据村中父老回忆和村史记载,改名经过如下:民国时期,大水圳村李姓居多,与当时广州军阀李福林所在的河南(今海珠区)大塘村等五村为同宗。民国16年(1927年),李福林势力扩张,自以为可以独霸南方,于是将其出生地河南大塘村改为天池村,以寓天池出龙之意。接着,李福林派人到各村游说,以“天”字为头改村名,因大水圳村前有一河,即沙河涌,遂改名天河村。后来,李福林没落,天池村又改回大塘村。只有大水圳村改名后,人丁兴旺,而且“大水圳”读音不如“天河”顺口,天河村名遂保留至今。1984年7月27日,中共广州市委正式发文作出筹建天河区的决定。“天河区”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文件上。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发文同意设立天河区,天河区从此定名。
关于天河的历史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天河村里住着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儿子叫做李孝利,因为李的妈妈操劳过度,最终卧病在床。有一天,李孝利从别人那里听到用去了籽的木瓜来煮汤喝,对他妈妈的病情有帮助。于是,他立刻到田里挑了一个又大又好的木瓜。为了尽快能够煮汤,李孝利没有在田里把木瓜籽处理好,而是在回家的路上,随意地把籽扔到地上。碰巧,玉帝回宫路过此地,他因为老眼昏花,误把木瓜子当成稻谷,不由恼火中烧,心想:你这臭小子,还不知道住在你附近还有人连饭都吃不上吧,竟然如此浪费?为了教训一下李孝利,回到宫后,玉帝就跟电母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然后吩咐她去把李给处死,而且还要让该村的村民全部染上瘟疫。电母不好违抗旨意,只好照办。孝利妈妈知道后病情反而加重了。电母看此惨状,很不忍心,她觉得这件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电母再次来到案发现场,用电光灯一照,才发现那只是木瓜籽,并不是什么稻谷。她回去禀告玉帝,玉帝知道实情以后,为了顾及面子,没有当面认错,只是再派电母处理此事。电母来到天河村,把那条系在腰间的腰带解开向空中一抛,腰带瞬间变成一条小河。电母让李孝利和村民们喝上这水,李的命活了,村民们的瘟疫也治好了。由于这条是神仙开辟的河流,因此而命名“天河”,而且它的名字越叫越大,越叫越响,天河从此而闻名。根据这个传说,有人推断该故事里所指的天河,应该是今天的沙河涌。

行政区划

天河区辖21个街道(五山、员村、车陂、沙河、石牌、兴华、沙东、林和、棠下、猎德、冼村、天园、天河南、元岗、黄村、龙洞、长兴、凤凰、前进、珠吉、新塘)。

交通规划

天河区是广州的新中心城区,该区交通系统发达。近年来,天河区重点扩建了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广汕公路、大观路、沙太路等道路,新建了广园东快速干道、华南快速干线、广深高速公路和广州市外环路等道路。此外,地铁一号线和地铁三号线从该区出发,纵贯区内繁华地段。新建多座大型桥梁,如华南快速干线经过路段的立交桥以及环城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经过路段的立交桥,以及广州大桥、华南大桥、东圃大桥、琶洲大桥等多座跨江大桥。目前,天河区的主干道有:天河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广园路、先烈路、广州大道、广汕路、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路、广园快速路等。广州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的始发站均设在天河区,在该区设有体育西路、体育中心、广州东站、林和西及珠江新城站等站点,轨道交通发达。目前广州地铁实行的是分段计价,即每相邻两站之间为1个区间,每3个区间为1个段,起价2元,每进入下一段加收1元。天河区用有目前中国最现代的火车站之一的广州东站。广州东站隶属于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高速的起始站,也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口岸站。广州东站毗邻天河体育中心和中信广场,站前广场、客运楼、塔楼、站场四部分组成,共有16条股道,旅客站台5个。广州东站担负广深线、广九线、广梅汕、梅坎线、三茂线、京广线以及京九线进入广州地区的旅客列车始发和终到,日始发终到列车87对。其中广深线58对(广州东至深圳运行时间“新时速”列车只需55分钟、准高速列车60分钟),广九线7对(广州东至九龙运行时间“新时速”列车只需92分钟、准高速列车97分钟、KTT列车102分钟),长线列车22对。广州东站总占地面积41公顷,是广州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及对内联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天河区是广州市新的交通枢纽,该区用有天河汽车客运站、东圃汽车客运站和天河大厦汽车客运站等大型汽车客运站。其中,天河汽车客运站是广梅汕公路及其沿线的中心站场,线路覆盖全国十七个省、直辖市。目前有省际线路67条,省内线路70条。天河站1,600多台参营班车,高、中档车辆超过80%。东圃客运站毗邻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该站开设城市公交线路及部分广梅汕、广深方向、两市两区的营运班车,并承担流花车站、广州汽车客运站班线调整客源分流的疏导任务。

历史事件

六运会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天河设区之前“六运会”已经确定在这里举行,第一次承办如此重大的全国体育盛事,广州市专门在天河划出了5.2平方公里的地方建设天河体育中心。而建区不久的新天河人,也很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迎接“六运会”活动。许多高校师生和市民都自告奋勇,参加修建天河体育中心、修筑和拓宽道路的义务劳动。每天都有大批天河人自愿来到新的体育中心清理淤泥、种树、种草等。很快,新培的黄泥上就披上了“绿装”。六运会的吉祥物为山羊。吉祥物设计从该届开始。
九架战机浴血卫广州:走在天河体育中心具有亚热带风情的园林里,阵阵微风吹拂,不时有小孩欢笑着从身边跑过,生活的轻闲蔓延开来。欢乐祥和总是来之不易,60多年前,同是这一片土地,蔓延的却是血雨腥风。为保卫广州,广东空军仅有的9架霍克-III战斗机,从南京总部飞驻天河机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战。1937年8月的最后一天,日军首次空袭天河机场,6架三菱96陆攻轰炸机呼啸而来,我们的战士没有躲避,从天河机场强行起飞,追上了刚投完弹正准备返航的敌机。由于广东空军在开战前只进行过飞行、地靶和夜航训练,没有进行过格斗空战和空靶射击,因此虽有还击,但命中率甚低。直到飞过虎门,才有所斩获,成功地击落两架敌机。日军恼羞成怒,于9月下旬出动近30架轰炸机再次空袭广州,天河机场9架飞机全数起飞迎敌。这一次,日方是有备而来,从云中偷袭得手,我方4架飞机被击落,飞行员关孟祝成为第一个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广州主权而牺牲的空军飞行员。1938年10月,天河机场沦陷。日军拆民房,占农田,大肆扩建机场,增建飞机库,并以此为基地对广州市区进行轰炸。现在的黄华路据说就是当年侵华日军轰炸的地点之一。
冯如坠机: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恩平人冯如(1883-1912)在美国奥克兰组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试制飞机。光绪三十四年,自制成功第一架飞机,参加了国际飞行协会在美国的飞行比赛,荣获第一名。之后毅然回国,在沙河燕塘开设广东飞行器公司,装配和研制飞机。辛亥革命爆发后,冯被任命为革命军飞机长。1912年8月25日,呈请广东军政府批准,冯如在燕塘大操场作飞行表演。不幸在表演中失事,飞机坠毁于沙河,伤重身亡,葬于黄花岗。为纪念冯如,现立有“冯如坠机处纪念碑”
日军袭击新塘火车站:新塘是东江北岸增城县的一个圩镇(今属天河区),也是广九铁路日军物资供给站,日伪军1个连守卫。民国33年11月上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独立第二大队决定于11月11日晚,由副大队长郑卫灵、政训部主任杨步尧率领100人夜袭新塘火车站:郑卫灵亲率一个中队和手枪队,组成突击队,攻击新塘火车站;陆仲亨中队和爆破班埋伏新塘镇外围,阻击仙村、永和的日伪军增援。11日夜,独立第二大队由禾望村中共支部书记卢章容带路,从油麻山石径出发,进至乌鸦望。郑卫灵令尖兵班剪断铁丝网,开辟突破口。接着,吴晃、周应芬带领突击队越过铁路,向火车站急进。两名突击队员突然冲进碉堡,生俘哨兵。周应芬带领突击队员9人,冲进新塘物资供应站办公室,生俘日军物资供应站长阿南中佐及翻译等。随后,吴晃带领突击队员冲进联防连营房,一枪未发,生俘副连长以下10余名。此时,新塘火车站北面山坡上的伪军,依托工事,向突击队射击。突击队员及时还击,毙伤伪军10余人。后因仙村、永和日伪军增援,郑卫灵令部队撤出战斗。突击队撤离时,将敌仓库焚毁。此次战斗,共毙俘阿南中佐以下日伪军30余名,缴获长短枪30余支。独立第二大队伤亡12人。此次战斗,致使日军控制的广九铁路半个月不能通车。
首届女子足球世界杯:1991年11月16日,举世瞩目的第一届女子足球世界杯赛在广州天河体育场隆重开幕,中国开创了世界女子足球运动的新纪元。首届女足世界杯赛有12支国家队参加,最后进入四强的是3个欧洲队和1个北美洲队,这个比例和结局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女足在世界各地区开展情况和实际水平的分布。美国队最终取得冠军,成为首度捧起世界杯的幸运儿。本届比赛,25场共攻入95球,平均每场3.8个,高于近几届男足世界杯的入球率;观众48万多人次,平均每场观众近两万人。夺冠大热门中国队占有东道主之利,但在淘汰赛中,不慎被瑞典一球淘汰,止步于四强之外,令人扼腕。在此次女足世界杯成功举办的推动之下,女足运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从1996年起还被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此次杯赛世界足球历史新的一页,是世界女足历史的第一乐章。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2001年11月11日20时32分,江泽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开幕。五彩礼花随即绽放天空,数千只气球同时飞向空中,全场一片欢腾。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河区的广东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举行开幕式。江泽民、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及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了开幕式。比赛于11月12日全部展开,25日结束。这是新千年我国举办的第一个规模盛大的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她象征着中国人民迈向新世纪的开始,展示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自然地名

1、瘦狗岭:位于广汕公路东侧。因山体形状略似瘦狗,故名。西北-东南走向,长1公里,宽0.5公里,面积0.5平方公里。海拔131.3米。由石炭纪石英岩组成,岭上岩石裸露,表层为红壤,坡地种有马尾松疏林。山有瓷土,在山南曾建有广州建筑陶瓷厂。
2、大和嶂:位于广汕公路东侧渔沙坦村,海拔391米,为天河区海拔最高处。山上有上世纪30年代侵华日军修建的大小碉堡各一个,2004年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山上建有机场卫星导航台。南麓于唐代曾建有石门古庙,“宝寺僧归”,曾为清代龙洞八景之一。该寺于上世纪30年代被侵华日军拆毁。
3、火炉山:曾名火罗岭。位于广汕公路和银屏岭以南,岑村、凌塘以北。山体面积6.25平方公里。因山体表层为红壤,以前山体绿化少,较光秃,在太阳照射下呈现红光,故名。该山近东西走向。主峰海拔322米,次峰(海拔235米)山顶有巨石,酷似昂首猪头,故名猪头石清代曾为龙洞八景之一“火罗夜月”。南麓风化层薄,曾有东升等石矿场在此采石。现坡地有马尾松,山下有泥窜水库、东大湖、南大湖等山塘。
4、洞旗峰:位于龙洞西北面,沙太公路以东,是天河区与白云区分界线。山体面积2.25平方公里,近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312.4米。山体由花岗岩组成,表层为红壤,坡地种有马尾松。因风化层薄,易采石料。
5、凤凰山:位于筲箕窝水库东南,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373.3米,山体由花岗岩和页岩构成,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顶上有一大草窝,传闻为凤凰栖息之处。凤凰山由此得名。
6、天平架:位于沙河以北、瘦狗岭以西、沙河旧广从公路一带,得名于神话故事:有仙人秤白云山和瘦狗岭的重量,便在两山之间建造了一座天平,遗留天平架子,故名。清朝时形成村落,现在是城市居民区。
7、龙眼洞盆地:位于龙眼洞一带。由车陂涌侵蚀而成,四周环绕花岗岩山丘。北起旺岗,南至华南植物园,与车陂涌相连,东至广州林业学校,西至大坦岭,面积约9.3平方公里。盆地底部平坦,地面海拔30~40米,边缘海拔40~50米和60米的二级台地,车陂涌流经东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砂壤土。曾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
8、瘦狗岭断裂:又称广州-罗浮山断裂。近东西走向的活动性断裂,西起三元里,向东经瘦狗岭、黄埔区、南岗镇、增城县至博罗罗浮山,长达80多公里,断面南倾,倾角50~60度,断裂带北盘为隆起区,长期上升遭受剥蚀,出露燕山期花岗岩和震量纪变质岩,形成孤立残丘,如鸡笼岗、茶山等;南盘表现为沉降区,形成白垩纪红层低台地和第四纪组成的三角洲平原。断裂至今还在活动,特别在广从断裂和文冲断裂交界处,常诱发小地震,但没有造成过灾害。
9、五仙桥:位于白云山东麓、兴华街广从公路西侧,属银河村。现为民居地。古时,这里是北方进入广州的要道,这里曾有5块长石板铺砌的山溪小桥。相传古代有五位骑羊持穗的仙人降临广州时,曾经过此处,故名。此处亦流传:“未有五羊城,先有五仙桥。”现溪水已无,石板桥已填埋在地下。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天河区按地势分为三个区域:北部是以火成岩为主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22~400米;中部是以变质岩为主构成的台地,海拔一般为30~50米;南部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冲积平原区,海拔大多只有1.5~2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三级地台。其中,丘陵约占十分之二,台地也约占十分之二,平原约占十分之六。中部台地区的地质较为复杂。2006年2月,地铁三号线工程在穿越天河客运站至华南师范大学地下时,先是遇到花岗岩残积土层,遇水极易软化崩解,一挖就塌,83米隧道竟挖了三年。后又遇到五山地下孤石群,硬度非常高,开始时一天才挖7厘米,致使停工半年,后采用多种爆破等世界先进技术才解决。在穿越瘦狗岭地下断裂带(现农科院幼儿园地下16米)时,出现地下水喷涌,地面崩塌。北部低山主要有筲箕窝(220米)、杓麻山(388米)、大和嶂(391米)、石狮顶(304米)、洞旗峰(312米)、火炉山(322米),在低处形成筲箕窝、龙洞和华南植物园等宽谷和盆地。中部台地从东到西分布有吉山台地和五山台地。五山台地中有突出的瘦狗岭(131米)。南部冲积平原分布在珠江沿岸的东圃、员村、石牌、猎德一带,并有七涌一湖。七涌从东到西依次为深涌(6.25公里)、车陂涌(27.8公里)、棠下涌(4.25公里)、程界涌(2公里)、谭村涌(2.2公里)、猎德涌(7.26公里)、沙河涌(15.12公里)。七涌基本上都由北向南流入珠江。一湖是天河公园中心湖(100亩)。南临珠江,江岸线11公里。1995年后,区内低山丘陵区的采石作业逐步停止,大部分山头开始复绿。同时,区内河涌也开始大规模整治,砌上混凝土堤岸。十年间,由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山丘成为民居,村中大量建房,致使河涌变窄,支流断流,湖泊缩小,池塘大部分被填平。如1996年沙河涌西支涌改成为下水道;1966年修建的长湴村田坑湖,面积65亩,平均水深2.2米,1996年因广汕公路扩建征用和建设长湴新村被填平;新塘村村名由来的“新塘”,原有面积达300亩,因为年年淤塞,终于在2000年完全被填平。2005年,天河区除东北部还有少量农田外,辖区内大部分已成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