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地图
天元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概况
株洲新区是构筑在“一区三园两基地”的总体架构基础上,未来五年计划把河西建设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到2001年末止,有各类工业企业895个,工业总产值74.4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77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17亿元。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57家,产值65.33亿元。过10亿元企业2家;过5亿元企业家;过亿元企业10家。投资13.5亿元的宏元化学建材工业园和投资1.2亿元的国光宏生药业工业园也于当年选址建设。“钻石”牌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年产5.28万件;“钻石”硬质合金高精度模具年产3841套;“湘瑞牌”塑料建材年产6374吨;“时代”电器绝缘油漆年产331吨;春华实业锻件2079吨。另外,“立达牌”CB塑料磁力泵,“银雁牌”金汉字双向留言电话机,HDY-1数字中继仿真仪,HDY-2数字电话会议汇接机,激光全息磨压设备,“天蝉”高墙防潮装饰石膏板等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为国家级高科技产品,专利产品和名优产品。“轨道交通减震用高性能纳米复合弹性结构材料的研究”也已通过科技部“863”专家组评审。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地产开发、交通运输、商贸批发、金融保险、娱乐休闲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群体,拥有各类专业交易市场7个。市直各党政机关也大部分西移,日趋成为株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商贸、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株洲唯一的一家五星级涉外酒店---株洲长江美食娱乐有限公司坐落在河西桥头广场。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初具规模。申报“863”计划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软件企业5家。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进步城区。2001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产值65.17亿元,年创利税5.81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5%。技术合同成交额2649万元。有民营科技企业49家。全区耕地面积5万亩。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8.5亿元,农民可支配性收入达到3364元。随着城区的拓展,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未来五年将朝着旅游观光型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扩大到1.5万亩,建成2000亩观光农业园。教育事业正快速发展。做到超前规划,合理布局。文化广播事业繁荣,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卫生医疗机构齐全。株洲市伤科医院、市立一医院分院、河西长江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医疗机构正在抓紧完善配套。社区服务网络也已基本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成效显著,市民卫生意识强,天台山路被评为全省最美一条街。2002年河西(天元区范围内)国内生产总值为170708万元,占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7.58%,河东两园及进区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83503万元,占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2.42%。考虑到河东两园及进区企业国内生产总值较大的基数及发展潜力和空间,预测增长情况如下:2003至2005年:增长速度1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9.8亿元;2005至2007年增长速度10.5%;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48.54亿元;2007至2012年增长速度10%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80.5亿元;20012至2020年增长速度8%;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49亿元。河西部分(天元区范围内)预测增长情况如下:2003至2005年增长速度37%;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43.9亿元;2005至2007年增长速度29.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73.5亿元;2007至2012年增长速度28.2%;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255.5亿元;20012至2020年增长速度13.4%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701亿元。2008年,天元区生产总值为77亿元,增长1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1.79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32.53亿元,增长12.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财政总收入16.5亿元,增长27.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93亿元,增长33.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1.4%。从收入结构看,完成税收收入15.2亿元,增长20.34%,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快速增长,分别增长7.1%、7.8%、136.5%。财政支出5.9亿元,增长16%。区领导
谢高进:天元区委书记:谢高进,男,主持高新区党工委、天元区委的全面工作。1974.04-1976.03新田县茂家乡知青,1976.03-1984.03新田县商业局工作,1984.03-1985.04中共新田县委政研室干事、副主任,84.05转干,1985.04-1987.06中共新田县委政研室主任,1987.06-1989.07湘潭大学中文系秘书专业学习,1989.07-1991.04中共新田县委廉政办、农村社教办主任,1991.04-1993.07中共零陵地委办公室秘书科、文电科科长,1993.07-1994.09中共零陵地委办公室副处级秘书、党史办副主任,1994.09-1995.06中共零陵地委办公室副主任,1995.06-1996.03中共冷水滩市委副书记,1996.03-1997.08中共永州市冷水滩区委副书记(期间:96.04-96.06湖南省委党校县干班学习),1997.08-1999.12中共江永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1999.12-2000.10中共炎陵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期间:2000.04-2002.04中国政法大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0.10-2005.07中共炎陵县委书记(期间:2002.03-2002.07湖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2003.08-2005.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本科班学习),2005.07-2006.08中共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天元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2006.08-2006.11中共株洲市委委员,高新区工委书记,天元区人民政府区长,2006.11-至今中共株洲市委委员,高新区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
何剑波:
天元区人民政府区长:何剑波,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湖南宁乡县人,1985年6月入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文化,高级工程师。1979年9月-1983年8月,在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炼专业学习。1983年8月-1984年12月,在株洲冶炼厂三车间实习。1984年12月-1990年9月,任株洲冶炼厂一分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车间副主任、调度员。1990年9月-1992年8月,任株洲冶炼厂铅精炼分厂副厂长。1992年8月-1995年12月,任株洲冶炼厂铅精炼分厂高级工程师、厂长。1995年12月-1997年10月,任株洲市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期间1997年3月-1997年7月在湖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1997年10月-2000年12月,任中共株洲市石峰区委常委、副区长。2000年12月-2002年10月,任中共株洲市石峰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区长,2002年10月-2006年9月,任中共株洲市石峰区委书记。2006年9月,任中共株洲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天元区人民政府区长。
邓尚文:
天元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尚文,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湖南蓝山县人,1986年12月入党,1980年6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讲师。1976年9月-1978年3月,在蓝山县正市中学民办教师。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专业大学学习,理学学士。1982年1月-1987年9月,零陵师专数学系教师、讲师。1987年9月-1989年10月,零陵师专团委副书记兼机关团总支书记。1989年10月-1991年3月,零陵师专办公室副主任。1991年3月-1995年3月,株洲教育学院函授部主任。(期间:1992年2月-4月株洲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1995年3月-1996年8月,株洲外贸集团天丰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1996年8月-1998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友城科科长1998年12月-2003年10月,株洲市外事侨务办副主任、党组成员(期间:2000年9月-2003年7月,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2003年10月至今,株洲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天元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分管工作:负责管委会、区政府常务工作。协助分管建设、国土、规划、人防、法制、政务公开、公安、司法、国家安全、军事等工作。分管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区开发建设局、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分局、区重点办、区人防办、区法制办、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联系区人大、驻区军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