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山区地图
铜官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运输
水、陆两路交通便利,东临南京、上海,西望武汉,南距黄山仅180公里、距九华山仅80公里,北至合肥160公里。公路、铁路网络发达,每天有多班次沪铜、杭铜客列直达,马芜铜沿江快速通道已经贯通,铜九铁路、合铜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沿江高速公路也在积极的筹划之中,通讯、供电、供水条件完备。铜陵火车站、汽车站、铜陵港、铜陵长江大桥坐落于内。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涵盖周边十县市、近千万人,是皖中南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铜官山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区。
风景名胜
铜官山区处于皖南的丘陵地带,以境内一峰“铜官山”得名,呈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风景秀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城区绿树成荫、鲜花簇拥,别具一格的铜雕塑随处可见,天井湖、笔架山、螺丝山、铜都广场等休闲景点星罗棋布,山、水、城浑然一体,呈现出古老厚重而又青春焕发的青铜特色。“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正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铜官山区风景如画、流连忘返的不朽咏叹。铜官山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发达,硬件设施完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铜陵市委、市政府主要单位座落于辖区内。境内盛产金、银、铜、铁、硫等矿产资源和绿茶等自然资源。
经济建设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9%,2005年总量是“九五”末的3.3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2005年总量是“九五”末的3.7倍,首次迈上亿元台阶,实现历史性跨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1.1%,2005年总量是“九五”末的5.6倍,实现跳跃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6.3%,五年累计投资5.1亿元。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4亿元,增长56.2%;完成财政收入1.03亿元,增长38.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增长31.9%;实现工业总产值6.83亿元,增长38.3%,规模工业产值5.89亿元,增长51.5%;新增就业4226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2%;农民人均纯收入4426元,增长7.5%。全年完成招商引资5.1亿元,其中市外资金2.65亿元。
街道简介
石城路街道:石城路街道始建于1990年12月,下设8个社区居委会街道,1个社区党委,7个社区党总支,面积约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人。石城路街道位于铜陵市铜官山区东北部,东靠风景秀丽的螺丝山,南与繁华的义安路,淮河路毗邻,西与铜陵市最大的交通枢纽汽车站火车站相接,北与开发区相连。有市委党校、铜陵学院、中国银行、铜峰电子集团、三佳集团、省重点高中铜陵市一中等65家企事业单位坐落在辖区,宽阔的北京路、石城路穿越其间,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是铜陵市政治、经济、教育和交通中心。长江路街道:铜陵市铜官山区长江路街道位于铜陵市主城区繁华地带,东以义安北路为界,南以家得利超市旁铁道线为界,西与铜陵县接壤,北至北斗山粮库,辖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共2万户、约8万人。街道内设9个科室(党政办、招商办、经济发展科、民政办、计生办、社保所、司法所、城管中队、文明办),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有2个社区党委,9个社区、村总支委员会,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有3300多名党员,是铜陵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商贸中心。铜官山街道:铜官山街道位于铜陵市区东南部,是铜陵市的发祥地。铜官山街道成立于1959年,1969年改名为东方街道,1975年10月恢复铜官山街道。街道东起尼姑岭,西至义安南路,南起铜官山铜矿,北至石城路;辖人东、商南、长江、笔架山、友好、劳动、解西、绿云八个社区,面积3.7平方公里,总人口43140人;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50多家。2005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官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优化社区发展环境为主线,以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落脚点,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杨家山街道:杨家山街道地处铜陵市铜官山区西南部,东至过境公路、西至胜利路、南至铜港路、北至朝阳路,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下设铜官社区、世界花园社区、鹞山社区、铜庄社区、露采社区、金口岭社区、金牛社区、杨家山社区、爱西社区、杨东社区、朝阳社区11个社区。扫把沟街道:扫把沟街道位于铜陵市西南部,毗邻长江,地处城乡结合部。下辖6个社区(铜化、跃进、红光、江边、机厂、金山社区)、2个居委会(兴隆、后冲居委会)、1个村委会(新民村)。辖区面积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万。横港街道:横港街道位于市中心以南12公里处,东抵桂家湖,南到羊山矶,北至横港与扫把沟街道办事处毗邻没,西临长江大堤,隶属铜陵市铜官山区管辖。街道下辖一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户数1540户,常住人口4974人。横港街道是铜陵市南部交通枢纽,沿江快速通道贯穿南北,临近铜都大道,区内拥有铜陵市重要的水运港口,交通十分便捷。
历史沿袭
铜官山区的建置几经变迁。1950年设立铜官山办事处,1953年成立铜官山区,均隶属铜陵县。1956年成立铜官山市,铜官山区撤销,1958年恢复成立铜官山区。1959年撤销铜官山区,1960年恢复成立铜官山区。1963年再次撤销铜官山区,1969年成立向阳区,1980年改称铜官山区至今。
基础教育
铜官山区现有区共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18087人,教职工886名。其中省实验小学1所(实验小学),省特色示范小学2所(杨家山小学、建安小学)。全区共有托幼园所30所,在园(所)幼儿5389人,其中公办幼儿园4所,教职工128人;民办幼儿园17所,企业办园8所,托儿所1所。30所托幼园所中,省一类一级幼儿园2所(人民幼儿园、师范附幼),市一类幼儿园6所,全国优秀民办幼儿园1所(石城幼儿园)。近年来,铜官山区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原则,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校园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教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以来,先后被确定为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省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区、省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示范实验区和省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示范区。信息化建设走到全省小学前列,新课改工作多次得到省市乃至全国有关专家的肯定,各校园特色办学意识强,办学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