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镇地图
桐木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该镇有大型茶厂1个,面积112亩,品种有绿荼、花荼、毛尖茶,远销省内各县市,年产值200万元。境内特产有湘珍珠葡萄、桐木土鸡、桐木河鱼等,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家禽家畜以饲养鸡、鸭、鹅、猪、牛、羊为主,种植业以柑桔、桃子、核桃等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养项目也有所调整,已具一定规模,桐木的1万亩湘珍珠葡萄已扬名三湘,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主持人李兵曾在2002、2003两度来到桐木。全镇有种植葡萄大户3855户,养殖大户320户。
工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桐木的花炮生产和煤炭开采两大传统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桐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规模不断壮大,效益节节攀升。到2002年,全镇个体私营花炮厂64家,生产基地153家,到2006年更是发展到了182家,截止到2010年12月31号止,全省花炮行业整改,桐木镇减至110家。全部以验收完毕。桐木镇的花炮产品多,有擦炮(据统计,全国百分之九十的擦炮来自于桐木,出口擦炮也占一定比例)、鞭炮、烟花、礼花等。劳力资源充足,结合机械化操作,不但时效快、产量大且安全系数高,销售渠道广,畅销全国各地及欧美各国,到2006年,该镇境内不仅有多宗宽敞的土地可供选择,而且有几个占地面积500—1000亩的工业园区供外商投资兴业。取得合法开采证件的煤矿11家,采矿16家,砖厂5家,以及一批小水泥、食品、印刷企业,2002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020万元,是1982年的62.5倍,全年实现工商税收1640万元。
历史文化
该镇农民勤劳,民风纯朴,境内农民均系汉族,主要姓氏有:唐、向、杨、高、黄、潘等,其中以唐、向、杨为主,占全镇比例32%。境内绝大部分群众酷爱唱山歌、源歌、船工号子等传统文艺,逢年过节有舞龙灯、舞狮之爱好。由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该镇有许多名胜古迹。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桐木镇楠木铺村,后人为了纪念,把此路叫红军路,两旁所栽的古树称红军树。古建筑有唐氏宗祠,坐落在上丰坡村,有古树70余棵,古道观、古寺4处,均极具旅览价值。
廉政建设
一是强化村级党风廉政的意识,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监督流程图来加强民主理财和完善监督机制,让广大村民知晓制度的具体内容,从而规范村干部的施政行为。二是多渠道扩大村务公开的范围,不断推进村务向更深方向发展。凡是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的山林、土地、水塘等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的经费支出,都必须通过召开投标的方式或实行民主决策,同时在村组公开栏中进行公开,杜绝了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问题。三是丰富载体,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力度,强化村民反腐倡廉意识。通过向干部群众发放宣传单,组织村级业余文艺队开展演出,利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廉政文化活动进乡村,提高了广大群众反腐倡廉意识,使廉政文化建设进农村收到很好的效果。
招商引资
2008年以来,桐木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经济上台阶”,营造环境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本镇的资源和产业优势,选出了一条特色招商引资新路。1、扶持龙头,彰显产业优势。桐木镇花炮是支柱产业之一,为做强做大做优龙头企业,2008组建了金坪花炮工业图。2、科学规划,致力打造吸引项目的“磁石”。2008年,党委政府结合桐木实际,打造了农贸市场的整体设计规划,开发。3、优化环境,致力打造推动项目的引擎优越的发展环境是项目胜存的土壤,是推动项目的根本,2008年以来,桐木镇坚持真心真诚真意服务客商,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采取超常举措,攻坚破解,为桐木客商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
截止到2008年,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l所,村完小9所,固定教学点15所,县职业技术学校1所,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镇成立有“八会一社”,八会即:商会、新闻协会、老人协会、钓鱼协会、体育协会、盆景协会、果蔬协会、养猪协会,一社是桐江诗社。有镇级图书馆1个,藏书1.3万册;村级图书馆4个。有灯光球场48个,露天舞台21个,组建村级男女篮球队58队,业余文艺队20支。有县医院驻桐木一个,镇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0所。2002年底止安装程控电话4200部,手机9000部,IC卡电话亭65个,实现了全镇村村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