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衡水市地图 > 深州市地图 >
魏桥镇地图
魏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建设

魏桥镇在魏桥创业集团的强力支撑和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膨胀,城镇定位实现了由邹平县二级中心城镇—省级中心镇—全国重点镇—邹平县域发展副中心的转变。特别是魏桥镇水、电、路、医、学、讯等基础设施完备。驻地距离黄河10公里,南水北调山东段从镇驻地穿过,水资源极其丰富;全镇拥有热电厂三座,年发电量75万千瓦;邹魏路、莱台路等干线公路穿越全境,由镇驻地30分钟可抵济南国际机场,二个半小时可达青岛海运码头;镇驻地建有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幼儿园、县级中心医院、各大银行分行、通讯邮政公司、公园、绿地广场、影剧院、体育广场等,城区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根据建设中小城镇,科学准确的定位和适度超前的规划原则。魏桥镇立足于建设邹平县域发展副中心的定位,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依托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业基础优势,突出发展油棉加工、纺织印染、热电铝业、纸业加工、冶金机械五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争到2010年建成驻地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中小城市。

新农村建设

魏桥镇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2006年确定魏桥、郭辛、楼子张等18个村为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引导其逐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稳妥做好全镇第三轮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镇财政出资55万元为群众参合;争取国家资金1000万元对马庄、崖镇责任区21个村10000亩涝洼地进行综合开发;扶持魏桥村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20套建筑面积404平方米的二层别墅楼和52户平均160平方米的公寓楼,已于2006年11月入住;2007年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600万元再建设5幢公寓楼,共150户,届时魏桥村将实现整体搬迁;力争2015年全镇82个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2004年,按照省级规范化标准投资8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实验学校,从而促进了全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并促使全镇形成了高中1处,初中1处,小学4处、幼儿园11处的教育教学新格局。并先后被省教学研究室评为“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单位”、荣获省级“科普工作先进镇”、市级“素质教育工作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魏桥镇在魏桥创业集团的强力支撑和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膨胀,城镇定位实现了由邹平县二级中心城镇—省级中心镇—全国重点镇—邹平县域发展副中心的转变。特别是魏桥镇水、电、路、医、学、讯等基础设施完备。驻地距离黄河10公里,南水北调山东段从镇驻地穿过,水资源极其丰富;全镇拥有热电厂三座,年发电量75万千瓦;邹魏路、莱台路等干线公路穿越全境,由镇驻地30分钟可抵济南国际机场,二个半小时可达青岛海运码头;镇驻地建有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幼儿园、县级中心医院、各大银行分行、通讯邮政公司、公园、绿地广场、影剧院、体育广场等,城区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根据建设中小城镇,科学准确的定位和适度超前的规划原则。魏桥镇立足于建设邹平县域发展副中心的定位,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依托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业基础优势,突出发展油棉加工、纺织印染、热电铝业、纸业加工、冶金机械五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争到2010年建成驻地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中小城市。

辖区代码

2006年代码:371626102~200田李勒村~201老王庄村~202印家村~203大坡村~204疯李村~205部家村~206范家村~207菅家村~208刘王庄村~209宋家村~210赵瓦村~211东码头村~212朱家村~213南辛村~214孟寺村~215宋辛村~216张平村~217堂子村~218西刘村~219东刘村~220郭辛村~221麻张村~222弭家村~223大田村~224临河村~225西码头村~226冢子村~227五龙堂村~228梁桥村~229吴东村~230小坡村~231康庄村~232朱官村~233孙家村~234周家村~235吴西村~236辛刘前村~237曹家村~238文家村~239苏家村~240小田村~241官牛村~242丁家庄村~243孔家村~244豆腐赵村~245吴庄村~246北于家村~247仇家村~248魏家村~249夏庄村~250楼子张村~251崖镇村~252张家村~253郭吕村~254北韩村~255位桥村~256吴家村~257苏庄村~258辛梁镇村~259洛庄村~260北杨村~261南郑村~262薛官村~263里八田村~264孙官村~265刘井村~266郝家村~267南杨村~268河沟崖村~269张家寨村~270大碾村~271王家寨村~272程河铺村~273刘聚桥村~274粉张村~275西马庄村~276西左村~277郑家村~278来牛村~279甜水村~280三官村~281崔八村

特色农业

魏桥镇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2006年确定魏桥、郭辛、楼子张等18个村为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引导其逐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投资16万元解决3个还未通自来水的村通上了自来水,全镇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积极稳妥做好全镇第三轮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镇财政出资55万元为群众参合;对敬老院进行维修,镇财政出资3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维修、扩建,扩建后集中供养率可达80%以上;争取国家资金1000万元对马庄、崖镇责任区21个村10000亩涝洼地进行综合开发;扶持魏桥村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20套建筑面积404平方米的二层别墅楼和52户平均160平方米的公寓楼,已于2006年11月入住;2007年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600万元再建设5幢公寓楼,共150户,届时魏桥村将实现整体搬迁;力争2015年全镇82个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建设

农业有粮食、果品、养殖三大产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果品、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万亩,养殖业以养鸡、猪、羊为主,鸡存栏200万只,猪存栏26000头,羊存栏15000只,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魏桥镇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全镇民营企业、工商摊点420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兽药是该镇的主导产业,同德药业和深州市兽药有限公司是该镇两大支柱企业,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纳税350万元,同德药业生产的兽用“杆菌肽锌”畅销国内外。此外,该镇的面粉、挂面、轧花、饲料、食品和橡胶配件等也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2003年全年完成税收500万元,连续5年被深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和“项目建设先进乡镇”。

经济建设

2008年,镇域工业总产值实现28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民营经济实现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财政总收入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483万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3%。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中国经济强镇、中国百强名镇、山东十大名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魏桥镇工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环境兴镇、工业强镇战略,以百万工程为总抓手,重点利用好镇域内的电、气、水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全国重点镇的政策优势,强力推进经济建设工业化进程,已形成了油棉加工、纺织印染、热电铝业、纸业化工、冶金机械五大产业。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魏桥创业集团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所属有棉花加工、纺织、印染、热电、电解铝等产业。魏桥镇工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环境兴镇、工业强镇战略,以百万工程为总抓手,重点利用好镇域内的电、气、水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全国重点镇的政策优势,强力推进经济建设工业化进程,已形成了油棉加工、纺织印染、热电铝业、纸业化工、冶金机械五大产业。全球最大的纺织企业——魏桥创业集团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所属有棉花加工、纺织、印染、热电、电解铝等产业,其棉业公司年加工能力达12万吨;三个纺织生产区拥有160万纱锭的生产规模;两个印染公司年生产加工能力1.1亿码,特宽幅印染公司二期工程投产后;可再增加8400万码的生产能力;三个热电厂年发电量达78.5万千瓦;电解铝厂年生产能力25万吨。整个创业集团2006年在该镇的年产值达到150亿元。镇域民营企业已达108家,规模以上企业24家,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产值79亿元。金桥纸业、天地缘纸业、清源纺织助剂、新成化工、振龙金属和远清金属制品等重点企业成为全镇民营经济的主力军,并逐步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魏桥镇将2007年确定为全镇“民营经济管理年”,旨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企业管理,以服务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使全镇民营经济在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年内魏桥创业集团投资50亿元的南部工业区建成投产,民营经济实现产值100亿元,引进外资15亿元,百万工程45个,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建成全市最大的铝材深加工、合成化工生产和纸制品生产加工三大基地。

民情风俗

魏桥镇曾是老齐东县城驻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以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为主的民间传统艺术,在全镇20余个村庄都已形成特色。每年冬春和重大节日,广大农民不需政府部署、组织,就自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内容健康、绚丽多姿,群众对文化活动热情很高,都积极踊跃参加。魏桥镇把文化推向了市场,通过招商、招标等多种形式建设影剧院、体育广场、游乐园、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许多群众也积极从事文化事业的开发,形成了镇驻地50余家图书音像专卖店、10余处书报停、3处滑冰场和2处健身房。2004年,魏桥镇总投资5800万元建设了实验学校一处,还将依托该校规划建设镇图书馆、博物(展览)馆等高档次文化设施,为人们创造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魏桥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82个行政村都建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室、篮球场、象棋队和文艺宣传队。村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各种体育器械。镇上以文化站为依托成立了体育协会、书法协会、京剧协会等各种协会组织。镇上每年都举办体育运动会,进行各项体育竞赛,1996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县级体育先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