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地图
五常市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设施
城镇基础设施:城镇商品房开发突破了35万平方米;采取多渠道融资办法,对建设大街、体育场进行了整体改造;建设天宝热力公司,集中供热面积达70万平方米,北部新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了5.6万平方米休闲广场并投入使用;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区界定为100平方公里,结束了城市建设没有规划的历史,建设了三中荷花池公共绿地;开通城北新区供水干线,铺设了建设大街供水主干线,完成排水管道铺4230延长米。拉林、山河、小山子等乡镇也加大了投入,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设施:全市境内现在国道黑大路38.5公里(二级黑色路面),省道黑大路五常支线(拉林至五常)45.9公里(三级黑色油路),省道铁通路65.3公里(三级砂石路),国省道里程为149.7公里。现有县级路7条272.3公里,其中蜚拉路16.4公里,拉双路25.9公里,五向路43.1公里,小向路82.6公里,冲三路24.3公里,红响路22.1公里,寒小路57.9公里,县级路均为三、四级砂石路。乡级路总计27条554公里,重点乡级路有南环路、中环路、北环路、五二路、石龙路。村屯路总计为134条720公里。全市拥有公路货运运输车1330车,总吨位3578吨,完成货物运输量2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完成货物周转量22366万吨公里;全市拥有旅客运输车2695辆,总座位21400位,完成客运量294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24860万人公里。
通信设施:全市邮政和通讯业发展迅速。全年邮政、电讯业务总量12114万元,函件31.1万件,特快传递4.3万件,增长10.3%;长途电话384万次;电报155份,下降18%;报刊发行347.3万份,下降3.5%;小灵通45859户,移动电话9.96万户,市内电话43074户,农村电话用户112946户。
社会事业
科技:五常以“科技兴市”为战略。2004年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其中:创新基金项目1项。坚持依托科技,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全面合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先后与14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科研经费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1.1%,已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教育: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46577人;小学362所,在校学生57867人;幼儿园51所,在园10780人;2004年全市高考升入大学本科1252人,升入大学专科716人。
文化:全市共有文化管理机构1个,文化馆(站)12个,音像娱乐场所57处。电视转播台35座,发射机动率4038千瓦,卫星地面接收站102座,电视覆盖率达100%,24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有线收视,入网户达3.8万户。
卫生:全市各种卫生机构发展到35个,拥有病床940张,专业技术人员742人。农村卫生所251个,从医人员1303人,全市个体诊所43个,医生136人。
人口与社会:截止2004年末全市人口为967684人,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4.9‰。全部人员年平均工资6076元,全部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271元;全部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001元,全部在岗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542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人5117元,农民人均纯收人3899元。
自然地理
综述:五常市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有林地面积29.3万公顷,主要品种有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杨、椴、桦、红松等,是全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野生动植物繁多,有东北虎、紫鼠、狐狸、黑熊、野猪、狍子、鹿、獾、貉、狼、田鸡等珍稀野生动物;有人参、党参、平贝、黄芪、元胡、天麻、刺五加、黄枘柏等300余种野生药材;蕨菜、刺嫩芽、黄花菜、薇菜等多种山野菜;木耳、地蘑、黄蘑、榛蘑、猴头菌生植物;山葡萄、猕猴桃、山丁子、野玫瑰等野生浆果;松籽、山核桃、榛子、橡子等大量木本商料、淀粉果实。全市除自然河流、泡沼外,还有人工兴建的大小水库43座,不仅可以保障农田灌溉、发展水电,而且盛产多种鱼类与河蚌、河虾等水产品,年水产量达2800多吨。五常市南部为火山岩地带,属有色金属远景区;北部位于松花江边缘,为燃煤和石油远景区;中部为地堑构造,有第三季煤出露;河谷平原区约有近亿立方米的草炭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沿河流域有大量的工程砂资源,纯度高,含土低,深受用户欢迎。气候:五常市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短冬长,寒暑悬殊。初春来临,祖国南方已绿满枝头,这里依然白雪皑皑,直至5月初,大地始出现初春气息。全市平均气温3--4℃,7月气温较高,平均为23℃,最高达35.6℃,1月气温较低,月平均为零下19.1℃,最低达零下45.4℃。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
土地:五常市在地理构造上,属大兴安岭与长白山小兴安岭两个褶绉之间的一个坳陷部。境内地层的构成岩石种类繁多,成土母质复杂,主要类型有:残积物、河湖相沉积物、淤积物,黄土状母质等。土壤种类有11个土类33个亚类,主要土壤有暗棕色森林土、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暗棕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区、丘陵地带,全市共有384.7万亩,白浆土主要分布于丘陵和山前洪积台地,全市有262.6万亩。适合于发展林业。黑土主要分布在漫岗和坡地上,全市有127.6万亩,黑土层厚,基础肥力高,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岗间洼地及拉林河、忙牛河两岸的漫滩地、低级地上,全市有234.5万亩,改造后适合种植水稻。水稻土主要二、矿产,分布在拉林河、?忙牛河等河流两岸,地势平坦,排灌便利的地区,土质肥沃是水稻的主产地块。五常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20余种。金属类有磁铁、钛铁、黄铜、黄铁、铬、镍、沙金、汞;非金属类有石英、长石、褐煤、水晶石、石英砂、石墨、石棉、粘土、耐火土;建材类有大理石、建筑石、优质工程砂、河流石;化工原料有蛇纹石、兰铁、草炭等。
山林:五常境内多林密,山地面积占总面积近60%,长白山系张广才的主峰老爷岭(俗名大秃顶子)坐落在五常东南边境,海拔1696米,是我省最高的山峰,全市有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271座。林地面积206673公倾,活立要总蓄积量达1225万立方米;有人参、平贝、黄芪、刺五加等野生药植物300余种,蕨菜、薇菜、黄花菜等山菜10余种,还有木耳、元蘑、黄蘑等菌生植物,山葡萄、猕猴桃等浆果植物,松子、榛子、橡子等野生油料、淀粉植物。野生动物有东北虎、紫貂、鹿、熊、狍子等和鸟类共200余种。
农业:五常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2004年,全市粮食喜获丰收,粮豆薯总产实现31.63亿斤,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称号。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43万亩,其中水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0万亩,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称,已成为全国水稻生产的五强县之一。玉米种植60万亩,大豆种植38万亩,薯类2万亩。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6%。
水利:五常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年径流总量为35亿立方米,人无水占有量达4200立方米。境遇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溪浪河、牤牛河等河大小河流397条,自然泡沼400多个,河流总长约2240公里。位于牤牛河上游的龙凤山水库是全国大中型水库之一,蓄水2.7亿立方米,水面4万亩,灌溉面积的40万亩.拉林河水源充足,位于源头的磨盘山水库工程是哈市是最大的水利项目,蓄水可超过4亿7千万立方米,这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河、库、塘适于水产养殖,有鲤、鲫、草、鲢等淡水鱼和草虾、河蚌等水产品50余种。
旅游:五常旅游资源丰富,南部有以凤凰山、磨盘山、七峰山为重点的生态旅游线,北部的拉林京旗文化,古迹繁多,有我国金代古城遗址、古墓葬群,明清时代的石羊、石人、和石刻贞节牌坊,“历母山”、“三缘寺”、“享安宫”钟声悠扬,旧石器晚期的人类遗址和猛玛化石的发掘地更令中外专家关注和向往。目前正在向游人开放的旅游景区有龙凤山、月牙湖、石刀山、背荫河山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