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哈尔滨市地图 > 五常市地图 >
向阳镇地图
向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简介

向阳镇位于县境中部,东连六排镇、坡结乡,西接燕来乡和下老乡,南与纳直乡、八腊乡和百色乐业县接壤,北与贵州省罗旬县毗邻,“两河一线”(即红水河、布柳河、省道20343线)贯穿境内。镇政府驻地向阳街,距天峨县城33公里,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站位于该镇境内。

城镇建设

1980年4月,向阳因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级建制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乡”,1986年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首批小集镇建设试点乡镇之一,目前,已建成镇区面积1.3平方公里,加上原广兴的2.1平方公里,总共建成镇区面积3.4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为6平方公里。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改变镇容、镇貌,打造良好投资环境,镇党委、政府把集镇建设纳入议事日程,2005年投入360余万元,进行了集镇的改造,如今集镇面貌大为改观。

气候资源

向阳镇地势属半丘陵地区,多黄土坡地,仅有少量低洼平坦黑土地块。全镇大至呈西高、东低地势,属大陆性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短暂炎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3、9℃,平均降水量590毫米,无霜期136天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向阳镇资源丰富“三道河”由南向北流经境内,辖区内有拦河水库一座,小型水库一座,有林地2743公顷,其中农田防护林1219公顷,荒山荒地1524公顷,林木蓄积242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4%。科铁、榆五公路纵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向阳镇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豆、高梁、杂粮和薯类,新经济组织创新实现14个,其中专业协会9个,涉及1000户,各类合作社5个,涉及620户。

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认真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土、环保、文教、卫生、工、青、妇,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全镇人民多年的共同努力,向阳镇先后荣获“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四川省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四川省文化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出了浓厚的氛围。

简介

向阳镇隶属五常市管辖。位于市境南部,拉林河北岸,南邻吉林省舒兰市。镇政府驻地距城区50公里。向阳镇名源于驻地向阳山屯名。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垦,逐渐形成村落,清末属五常府崇礼乡。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五常县第三区。东北沦陷后,始设第四保,后为向阳联合保,1940年改设向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1月,划归新设置的山河县管辖。同年11月,撤销山河县,划归吉林省舒兰县管辖。1948年6月,划回五常县,隶属第十一区。翌年,从第十一区中划出设置第十三区。1956年3月,并村划乡,分设向阳、民主、榆树3个乡,向阳乡为中心乡。1958年秋,合并成立向阳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为向阳乡。1986年7月,改为向阳镇。

经济发展

向阳镇全境地处丘陵山区,东部最高山峰摩天岭,海拔769米。拉林河流经镇境南端,1965年以来建有多座小型水库和小河里、向阳两个水电站,是五常市农村较大的水力发电站。全镇总面积253.6平方公里,有耕地4.97万亩,其中水田2.4万亩,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镇办工业有农具厂、联合厂、造纸厂、采石场、砖瓦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000万元。全镇共辖建国、群富、三好、三中、中原、爱国、五家桥、长岗、永明、齐船口、日光、致富、新丰、九三、丰产、实验站等16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25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约占16%。镇政府驻地建国村向阳山屯。

农业工作

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运、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武装、社会化服务。现已形成以青水屋为龙头的蔬菜生产基地,以米老头食品公司、天马罐头食品公司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以江南村牛市为龙头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以四川路桥绿化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花木生产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06年全镇实现农业增加值11092万元,农民纯收入43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