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陇南市地图 >
武都区地图
武都区相关地区地图:

区域经济

“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达到109392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23.1%,比“九五”末增长85.7%,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8%,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5.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5%;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3%,达到6637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19.4%,比“九五”末增长7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比“九五”末增加2546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9元,占“十五”计划的87.3%,比“九五”末增加324元,年均增长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9400万元,比“九五”末增加139400万元,年均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800万元,占“十五”计划的104%,比“九五”末增加7519万元,年均增长9.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3%;计划生育率达到88.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8‰。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

特色旅游

武都,古称阶州,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陇南经济、文化中心。地处甘肃南部,陕、甘、川交界地带,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的支脉东西向横贯全境,境内高山、河谷、溶洞、丘陵、盆地交错,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气候垂直分布,地理差异明显,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良好的气候资源使这块沃土终年树常绿,四季花不败,八节有鲜果,山山出奇珍。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现已查明,金区有景观228个,其中自然景观194个,人文景观34个。现已开发的景区(点)可用“11234567”来表示。“1”即一江、一区。一江:白龙江风情旅游、一区: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即两原:千坝草原、马营草原;“3”即三寺:清真寺、清凉寺、邬金寺;“4”即四山:五凤山、宣阳山、青龙山、米仓山;“5”即五洞:万象洞、水濂洞、朝阳洞、黄草洞、黄爷洞;“6”即六沟:大湾沟、山墩沟、民族沟、东岳沟、八铺沟、梓柏沟;“7”即七园:裕河茶园、北山植物园、南山森林公园、将军石油橄榄示范园、汉王高科技农业开发示范园、滨江公园、广严园(甘肃省唯一宋代古建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旅游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据考证,武都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窖文化遍存全区,历代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阴平古道东西向贯穿武都境内,三国古战场、古栈道、烽火台、古城堡及战场遗迹随处可见。我区地处兰州、成都、西安的中心,距三处省会所在地都在450公里的范围内,是西安、宝鸡、天水、汉中、广元方向游客进入九寨沟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是品位等级高。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775—1999国家标准,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珍稀特四个方面的评估,区博物馆收藏大小文物1000多件,国家1级珍品就达14件之多。不少旅游资源的品位达到了国家二级,部分达到一级。其中国家AAA级景点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旅游定点单位11个,主要旅游景区万象洞在全国870多处溶洞中名列第四,有“江北第一洞”、“华夏一奇观”和“地下文化长廊”之美称,是我区旅游的一大品牌,也是全市旅游的一个亮点。三是景物类型多,区域特色浓。自然景观中,山、水、林、峡、洞、滩、瀑、寺等景观各异,高山、丘陵、谷地、草甸错落相间,远处山峰白雪皑皑,近处花树竹影摇曳;高山草原牛羊成群,川坝沃野稻谷飘香。人文景观既有炎黄的遗迹,西域的洞窟,佛道的仙山,又有李商隐、邢澍的诗作和题记。从历史的顺序看,既有先秦文化的古悠、汉唐文化的辉煌、三国蜀道文化的神奇,又有古氏、羌藏民族的文化和纯朴民俗的遗风。四是气候温暖,旅游功能全。我区环境气候非常适合旅游,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120天至284天,有“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冷热有序,干湿有度,草原古林,水青石秀,林荫浓密,翠绿清新,自然生态风情旅游,农家乐休闲娱乐,旅游功能完善,这在全省、全国也不多见。经过多年的开发,我区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区域经济极具潜力的新的增长点,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以来,全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04.8万人次,其中2001年接待游客9.6万人次(外国游客134人),创旅游综合收入69万元;2002年接待中外游客16.7万人次(外国游客271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万元;2003年接待中外游客18.7万人次(外国游客139人),创旅游综合收入189.7万元;2004年接待中外游客23.8万人次(外国游客240多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区GDP的3.8%,2005年接待中外游客3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70万元,占全区GDP的4.1%。现有旅行社三家,宾馆(饭店)38家,农家乐107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518人。武都万象洞,武都万象洞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武都县西1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人称北方第一洞。洞内钟乳石万象林列,琳琅多姿,步入洞中,步移景换,如入仙境。自北周以来,游人不断,题记甚多。武都水濂洞,位于城北2.5公里处的真武山麓,楼阁悬空立柱,嵌于石崖峭壁之上。传说善良的红女在此得到成神,塑像建祠,后又叫红女祠。红女祠琼阁精舍俨然仙居,斗拱飞檐惊险奇特。武都朝阳洞,又名仙人洞,位于武都县城西35公里处陈家坝的仙人崖上,座西朝东谓之朝阳而得名。该处自然风光险秀,飞檐斗拱艺巧精雕的古建筑群,龛在悬崖峭壁的半山腰,很是惊险独特。洞前风景林中两株前年古青杨树,栖息着珍禽仙鹤,更使洞窟显得神秘幽静。

人口民族

武都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汉、回、藏、蒙古、彝、壮、朝鲜、满、士家、纳西等10个民族,总人口51.72万人。除汉族以外的10个少数民族人口1378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7%。武都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的宗教。

社会保障

在部分乡镇受灾严重的情况下,分批下拨救灾款210万元,保证了1.2万“三无户”、5.7万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在16个乡镇23个村实施灾民建房1337间,解决了432户1906人的住房困难。同时,围绕“三条保障线”,发放养老金517万元,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59.3万元,通过多途径使1151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会事业: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科技工作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包乡驻村送科技为重点,广泛开展农作物丰产栽培、经济林果综合管理、畜禽防疫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推广,新建各类科技示范点260个,培训乡村干部4500人次,培训农村科技明白人9.5万人次。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比上年增长1.5%、13.1%和4.2%,普通高校录取新生735人,增长30%,新建教学楼13栋,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计划生育工作以“五个一次性”为目标,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基层服务所建设明显改善,优质服务乡镇和“自管小组”、“自治村”建设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基本实现,顺利通过了省、地考核。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市场整顿取得初步成效。卫VⅢ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县疾控网络建设逐步健全,全民公共卫生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广播电视通村入户覆盖率和信号传输质量明显提高。城乡文化、体育、旅游繁荣发展,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成功举办了春节城区文化活动、中小学生运动会、首届南山桃花艺术节和首届千坝草原生态观光旅游节,促进了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及时报告政府重大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工作中注意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高度重视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278件提案和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办结率为100%。召开政情通报会4次,适时听取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两错”责任追究制,在县直22个主管局开展了行风评议,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积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全面推进,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四五”普法进展顺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认真办理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重视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防范体系,消防和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积极开展从政道德教育,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勤政务实意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民政、劳动、人事、统计、物价、地震、信访、地税、国税、国土资源管理、民族宗教、金融保险、质量监督、卫生防疫、武装、双拥等工作卓有成效,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地震受灾情况: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级地震,地震波及全区全境,震感强烈,经测定为7.6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初步调查统计,全区36个乡镇684个村、15个社区受灾,涉及12.36万户54.84万人,其中:29个乡镇478个村、15个社区共计107323户478787人严重受灾,截止5月15日下午5时,全区死亡99人,失踪2人,受伤457人,倒塌房屋3.01万户10.56万间211.2万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2.1万户147.84万平方米,砖木结构0.6万户42.25万平方米,砖混结构0.3万户21.11万平方米),造成危房4.1万户14.05万间281万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危房2.87万户9.84万间196.7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危房0.82万户2.81万间56.2万平方米,砖混结构危房0.41万户1.4万间28.1万平方米),3万户9万间194万平方米房屋出现裂缝;倒塌校舍10089平方米,65624平方米校舍墙体裂缝或屋顶塌陷,毁坏学校厕所726平方米、大门17座,损毁电力提灌134处190台、渠道及管引工程278处、人畜饮水工程231处、堤防工程44条21.5公里、水窖1.78万眼,山体滑坡、公路塌方普遍发生,造成212国道、江武公路、大姚公路和龙昌公路等交通主干道严重阻塞,供水、供电、通讯一度中断,严重影响了城乡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卫生事业:一、医疗机构概况,1、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全区现有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741所,其中区级7所,中心卫生院9所,乡(镇)卫生院27所,乡(镇)级卫生所9所,村级卫生所689所。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人员1564人,其中区级550人,乡级325人,村级689人。在人员总数中,区、乡两级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04人,其中,按学历分大专以上113人,中专635人,无专业学历56人,分别占14%、79%、7%;按职称分副高级10人,已聘任10人,中级238人,已聘152人,未聘86人,初级404人,已聘138,未聘266人,员(士)级152人,分别占1.2%、29.6%、50.2%、18.9%。区、乡两级卫技人员中按技工管理有的283人,其中高级工42人,中级工106人,初级工130人,技师2人,普工3人。2、业务用房现状,全区区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业务用房34840平方米,其中区级16500平方米,乡镇级18340平方米。业务用房中危房11760平方米,占业务用房总面积的33.75%。3、医疗设备现状,全区区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千元以上医疗设备362台(件),其中区级214台(件),乡镇级148台(件);共有病床5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0.96张,其中区级309张,乡镇级206张,农民每千人拥有病床0.42张。二、公共卫生机构概况,我区现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未单独设立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内设防疫科、卫生科、结核病防治科、消杀科、检验科等科室,承担着全区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结核病防治、卫生监督检验监测及卫生宣教等工作。现有在职职工68人(不包括离退休8人),其中:男34人,女34人;干部43人,工人25人;大学3人,大专24人,中专35人,高中4人,初中1人,小学1人。专业技术人员58人,其中:中级17人,助理级27人,员士级14人,占职工总数的85.29%;非专业技术人员10人,占职工总数的14.71%。现有房屋2处(不包括已建成待验收的疾控中心综合办公大楼),占地面积不足1亩,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业务用房仅48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0%。
体育事业:武都区体育场地面积,11586.91平米,人均活动场地面积约为0.209平米。体育工作基础扎实,特别是近年来,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居民体质明显改善,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保持在全市前列,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体育产业有所发展,体育法制体系逐步健全,校园体育、机关体育、企业体育、军营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同步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城区晨晚练点13个,全民健身路径5条,大型体育场1个,游泳池2个,武术馆3个。迪斯科、老年秧歌、信鸽、乒乓球、武术协会相继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开展辅导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区总人口的50%以上。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学生体育达标实施面积为98%,体育达标率为94%。特别是在全市第六届运动会中取得了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二的优异成绩。连续举办了三届《体彩杯》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三元杯篮球运动会,黄河嘉宝杯乒乓球运动会成效显著,在社会各界影响颇大。体育产业有了新发展,在原有产业以保龄球,健身房,游泳池、台球室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近几年来。体育彩票销售方兴未艾。2006年销售达到270万。创历史新高。业余训练有了新的起色,有体教结合和运动员集中训练两种训练体系,开办了乒乓球、篮球、武术、田径4个训练项目。有省级传统项目学校2个,市级传统项目学校3个,县级传统项目学校8个。

地理交通

地理位置,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长江流域嘉陵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陕、甘、川三省交通要道,陇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东与康县相接,南连陕西省宁强县、四川省青川县和本市文县,西接文县、舟曲县、宕昌县,北邻宕昌县、礼县、西和县,东北与成县隔水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2°47’~33°42’、东径104°34’~105°38’,总面积为4683万平方公里。交通,武都区交通较为便利,现有国道G212线,省道江武路、大姚路、马龙路4条干线公路,跨越境内307.5公里,与县乡公路纵横交错连成网。全区公路里程为3115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66.5公里,其中主干线公路4条308公里,县乡公路24条437公里,专用道7条38.4公里,乡村公路350条2319公里,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目前,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公路即将投资修建。

行政区划

所辖城关镇、城郊乡、东江镇、汉王镇、两水镇、龙凤乡、角弓镇、石门乡、坪垭乡、蒲池乡、三河镇、桔柑乡、外纳乡、磨坝乡、郭河乡、玉皇乡、甘泉镇、佛崖乡、鱼龙镇、黄坪乡、安化镇、柏林乡、马街镇、汉林乡、隆兴乡、龙坝乡、马营乡、池坝乡、洛塘镇、琵琶镇、月照乡、枫相乡、三仓乡、五库乡、五马乡、裕河乡。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收入达到5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3%;粮食总产量达到10765.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79万元,增长16.3%;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2%;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1%;计划生育率达到81.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面对接连发生的自然灾害,各级组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行政推动、科技带动、效益拉动、全民齐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增加值完成29313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224.3公斤。农田水利建设以坡改梯、水浇地建设、集雨节灌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全年完成坡改梯3.25万亩,占任务的108.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160亩,占任务的103%;发展集雨节灌面积7305亩,占任务的100.1%。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坚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完成退耕还林6万亩,荒山造林4万亩,新发展经济林15.08万亩。以百个示范村为重点的“退一兴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整地10.53万亩,种草1.41万亩,投放种羊2531只。花椒、油橄榄、茶叶、核桃、蔬菜及山野茶、畜牧业、中药材产业开发势头良好,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有了较大提高。12个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村社干部报酬得到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及其它收费进一步规范,为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城市经济运行良好。按照年初确定的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挖潜改造、开拓市场,城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势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370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8674万元,同比增长16.1%,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完成10696万元,同比增长3%。完成增加值5462万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06万元,同比增长8.7%,限额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2556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销售收入16133万元,同比增长5%。主要产品产量:原煤完成3.9万吨,同比增长30%;水泥完成7.01万吨,同比持平;发电量完成13200万度,占年任务的101.5%,同比增长20%。水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工业财政建设项目正在积极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6户企业进行改制,商业、粮食、石油等流通企业效益回升。非公经济持续增长。以城区商贸中心、沿川经济带为重点,通过放宽政策、优化环境、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协调服务,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完成总产值46177万元,同比增长19%;实现增加值10250万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润3239万元,同比增长24.6%;上缴税金985万元。新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826户,新增从业人员2478人,新建扩建续建项目40个,完成投资2654万元,同比增长7%。积极组团出外招商,参加“兰洽会”、“西交会”和“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资金43326.9万元,其中履约资金26206.9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财政金融稳中有增。面对运转艰难的财政形势,狠抓增收节支和“三保一挂”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实现了财政增收目标,确保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兑现了政策性增资。完成财政收入6248万元,其中,大口径考核收入完成5480万元,占本年5286万元的103.7%,增收1125万元,增长25.83%;财政支出18276万元,占年度17973万元的101.7%,增支303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87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21万元,增长19.75%;各项贷款余额1139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745万元,增长20.96%。住宅、教育、文化和旅游消费趋旺。扶贫开发全面推进。围绕稳定解决温饱、分步向小康迈进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集中攻坚,实施项目覆盖、帮扶到村、扶持到户、整村推进,全年投入扶贫资金3582.1万元,在39个乡镇的240个贫困村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在24个项目乡镇的384个村实施了世行项目,移民1267人,占任务的126.7%,输转劳务6.2万人次。又有1.2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2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