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常德市地图 >
武陵区地图
武陵区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县十三:索(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常德市东北六十华里)、孱陵(今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澧县等县地)、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沅陵(今沅陵、泸溪、吉首、麻阳等县地)、镡成(今洪江市和黔阳、靖县、绥宁、会同、通道、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潕阳(今芷江、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迁陵(今保靖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辰阳(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等县地)、酉阳(今永顺、龙山、古丈等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义陵(今溆浦县地)、佷山(今湖北长阳县地)、零阳(今澧县、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地)、充(今大庸、桑植县地)”。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西汉:武陵郡治,历来有二说。一曰治索县,持此说者、如:宋欧阳忞《舆地广记》、清段长基《历史沿革表》、同治《武陵县志》。他们持此说,或许是据《汉书·地理志》,武陵郡所领十三县,索县置于诸县之首。按该书惯例,郡治亦多置于辖境各县之首,故以索县为武陵郡治。二曰治义陵。持此说者,如:唐魏王泰《括地志》、唐颜师古《汉书注》、《嘉庆常德府志·舆图考沿革表》、《湖南省通志·地理志》,新编《常德县志》、《常德市志》。笔者亦同意此说。理由是:西汉武陵郡为汉高帝改原秦黔中郡地所置。据《元和郡县志》云,秦黔中郡治,在今辰州沅陵县西二十里。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该城遗址。秦黔中郡,本是在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为黔中郡。在此之前为楚黔中郡。秦置黔中郡,主要是从军事、政治上加强对巫、黔中及江南地区的控制。把郡治设置在沅陵县,是因沅陵处于沅水中游,上溯可达贵州牂牁,下游可迳入洞庭,沅、澧二水及湘西、北地区都在掌握之中。从经济方面讲,贵州丽水的黄金、湘西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麻阳等县丰富的铜、锡、铅等矿产,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资资源。黔中郡设置在此,对经营整个西南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汉取黔中郡后设置武陵郡,把郡治设置在离沅陵县不远的溆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对前朝在这里所作的一切,都将取而代之。颜师古注《汉书》,汇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注释。他学识渊博,又有秘书省藏书可资利用,所注《汉书》,深为学者所重。他在《汉书》注释中说:“旧治义陵,非郡名义陵也。”肯定是有依据的。或许是他对前面所讲的此中奥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旧治义陵”的论断。不过,我又认为索县改汉寿县作荆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过一段武陵郡治,时间也许是在义陵县作郡治之后。因为它若未作过郡治,不具备设置较大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条件,刺史治也不会迁移在那里的。关于武陵郡设置的时间,《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虽《史记·高祖本纪》所记,“高祖二年,项羽弑义帝于江南,三月为义帝发丧”。与武陵郡改名“义陵郡”,似乎时间较吻合。但从当时楚汉战争形势分析,高祖二年,汉王刘邦的主要力量,是将攻占之地,设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关之外,置河南郡(治洛阳)、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汉王自己进兵东下,在彭城灵壁东,被项羽打得大败,连父母妻子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好不容易陆续收聚士卒,加上诸将所率和关中的兵力,才于荥阳破楚兵于京、素之间。而对南方或西南地区设郡,此时根本无法顾及。至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在这一年里,项羽自杀于乌江;汉王即皇帝位,都洛阳;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越王无诸为闽越王。此时,在原秦黔中郡故地设置武陵郡,可谓顺理成章,适得其时。
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元,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
东汉:监元县复称临沅,孱陆复称孱陵,建平郡复称武陵郡。领十二县:临沅、汉寿[西汉索县,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荆州刺史治至此]、孱陵、零陵、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临沅县南境置,即今桃源县地,故城在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古城山]、作唐(分西汉孱陵县置,今安乡县地,故城今安乡县北)。郡治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水经注·沅水》云:“临沅县,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此后,临沅一直为历朝郡、州、路、府治。
历史事件:“武陵”一名的来历,据梁刘昭注《先贤传》曰:“晋太守赵厥问主簿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于是改名焉。”(见《方舆览胜·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于《左传》与《诗经》,始于汉初,后改“义陵郡”’;东汉时复称“武陵郡”。潘京的对话没有说完全。也许是仓促间对话,忘了说出最初取名,经过改名又复名的全过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荆州刺史治汉寿,清顾祖禹《读史书舆纪要》载,汉寿,今常德府东四十里有汉寿故城。(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襄阳,旧领郡国七,今领郡七(即: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相当于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广东、广西、贵州省一部分广大地区。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汉寿城,县东北六十里,本汉索县城,武陵郡治焉,汉顺帝更名汉寿,移荆州刺史治于此,俗名“崆巄城’,悉为居民田业,遗址尚存”。据《常德文物志》记载:索县汉代城,位于常德市东门外30公里处的断港头乡城址村。城址遗迹至今犹存。城由大、小二城组成,总面积54万平方米,城垣残高3—4米,宽12—1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四角有高7—10米的暸望台,城外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护城河,城内残存汉砖汉瓦,遍地皆是。城外东南方有汉墓群14。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一诗,即写此处。
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将原汉寿县改名吴寿县,又在西部分零陵、充县地设溇中县、分孱陵县地设南安县、建立天门郡,治所在溇中县(今慈利县西和大庸县地)。此时,荆州治所已由汉寿迁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辖只有沅水流域的临沅、吴寿(辖今汉寿县西部和鼎城区东部)、龙阳(分东汉汉寿县地,辖今汉寿县东部)、沅南、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潕阳等县,而不再辖有澧水流域各县。
西晋:时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辖地区基本上无大变化,东吴时的吴寿县此时已恢复为汉寿县旧名。
南朝:刘宋(420—479年)时期,武陵郡所辖地区仍无大变化,只是武陵郡原隶属荆州改为隶属郢州(州治武昌县)(见《宋书·州郡志》);萧齐(479—502年)时期,武陵郡治迁往沅陵,(见《南齐书·州郡志》),萧梁(502—557年)时期,武陵郡治仍迁回临沅,并升武陵郡为武州。(见《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陈朝(557—589年)时期,析原武陵郡所属中上游地区的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潕阳设置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区的临沅、沅南、汉寿、龙阳4县为武陵郡,郡治临沅。其间,陈太建七年(575年),曾将梁在武陵郡地区设置的武州改称沅州,下辖武陵、南义阳和南平等郡。西汉到陈朝,武陵郡的辖区已大为缩小。此后,隋唐朗州、武陵郡、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的辖区,基本上都与陈朝武陵郡相同。据《隋书·地理志》载,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废陈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为朗州,并临沅、汉寿、沅南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设置之始。朗州辖武陵、龙阳二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旧唐书·地理志》云: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朗州,天宝元年(724年)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朗州。属山南东道,旧领县二: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地)、龙阳。又据《文献通考》记载:唐昭宗时,以澧、朗二州为武贞军。
五代时期:据《十国春秋》、《五代史》,梁开平二年(908年)升朗州为永顺军,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改为武顺军,同光元年(923年)改为武贞军,后改武平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升为朗州大督都府。领县三:武陵、龙阳、桥江(今益阳市沅江县地,从岳州划入朗州)。五代晚期,湖南的割据势力,马殷的后代马希萼,其部将周行逢,在帮助马氏兄弟争夺权柄的火并战争中,凭藉“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于(公元956年取得胜利)。此后,周行逢控制了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权(956—963年)。周行逢将首府由潭州移至朗州,这样,常德在五代后期遂成为湖南的政治中心。周行逢并在朗州城中修筑自己的府第和官署。
清:同治《武陵县志》载:宋乾德二年(964年),军降团练,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州(本唐、五代朗州)改鼎州(注:“鼎州”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武陵县境,在沅澧二水汇合处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故以名州)。政和七年仍于(鼎)州置常德军(注:常德军,是“常德”一名在历史上的最初出现。据《方舆览胜》等书记载,是沿《诗经·大雅》、《常武》诗序中:“有常德以立武事”一句而命名。)18乾道元年(1165年),升州为常德府,均以县隶焉(以武陵县为其属县)。又据《宋史·地理志》建炎四年(1130年)升鼎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治鼎州,领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1162年)罢。乾道元年(1165年)以孝宗潜藩升府[注:潜藩:旧称皇帝即位之前曾寓居或做过官的地方为潜藩。《嘉靖常德府志》载:“绍兴十七年(1147年),孝宗初以普安郡王授常德军、节度使”。是说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即位之前为普安郡王时,曾在鼎州任常德军节度使。故鼎州为“孝宗潜藩”。孝宗即位后便将鼎州升格为“常德府”]。八年(1172年)依旧提举五州(鼎、澧、辰、沅、靖州)三县(武陵、桃源、龙阳)。[《元丰九域志》载:乾德元年(936年)析武陵县地置桃源县”。]南渡后增县一:沅江。府治武陵县。元、明、清时期,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总管府。常德路,领县一:武陵,州二:桃源州、龙阳州,州领县一:沅江。属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明史·地理志》载:“常德府,元常德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明太祖即帝位之前的公元1364年)为府,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嘉庆常德府志》、《大清一统志》载: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南布政使司,领县四: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府治在武陵县。
民国时期:《常德县志》载: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
新中国成立后:1988年6月前武陵区称常德市,系1949年8月5日常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常德县的县城析出成立。此后经过10多次区划调整,于1988年6月,更名为武陵区。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1)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2)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县级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姆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到1997年为止,武陵区辖6个街道、1个镇、8个乡:三岔路街道城东街道城北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德山街道河洑镇丹洲乡东江乡东郊乡护城乡芦荻山乡河洑乡南坪岗乡德山乡,到2000年为止,武陵区辖6个街道、1个镇、7个乡。总人口509940人,各乡镇人口:城东街道49568、城南街道35434、城西街道46095、城北街道51484、三岔路街道73904、德山街道44499、河袱镇19437、芦荻山乡32006东、郊乡20704、东江乡14558、护城乡17305、丹洲乡28753、南坪岗乡27673、德山乡29910、武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虚拟街道13115、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虚拟乡5495。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到2002年为止,武陵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70个居委会、103个村委会。到2004年为止,武陵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70个居委会、103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武陵区位于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邮政编码:415000,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陵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1个度假区
城东街道:辖:牯牛岗、庆丰、楠沙、半边街、红卫、新东街、红庙、盐关、竹园、东苑10个居委会。
城南街道:辖:方家巷、东湖巷、高山街、府坪巷、青阳阁、百街口、体育东路、四眼井8个居委会。
城西街道:辖:新村、光明巷、贾家湖、新光、朝阳路、滨湖、长胜桥、西园、穿紫河、鸿升10个居委会。
城北街道:辖:丝瓜井、北正街、芷兰、柏子园、常乐、光荣路、北堤、建民巷、紫桥9个居委会。
三岔路街道:辖:西堤、落路口、长家山、临江路、富强、北站、新建巷、惠家坪、长冲、浦沅、芙蓉、长庚路12个居委会。
德山街道:辖:邱家窝、老码头、洞庭北路、乾明寺、陈家岗、罗家岗、茅湾、晒谷岭、沿河路、窑场河、东田碑、龙虎桥、莲花池、蒿草湖、苏家渡、龙甲山、演舞堆17个居委会。
河洑镇:辖:犀牛口居委会;杨桥、青林、岩桥、三星当、白鹤庵、全美、朱湖、南湖、雷坛岗、洪流、合兴11个村委会。
德山镇:辖:莲心、五一、樟木桥3个居委会;民建、檀树坪、皮家冲、龙潭庵、河家坪、永丰、七星庵、二里岗、茶叶岗、枫树岗、株木山、益阳冲12个村委会。
芦荻山乡:辖:芦山、祠堂寺、岩桅子、金狮堤、毛坪里、社木铺、蓼子坪、天井港、玉带桥、大关庙、观音寺、双往当、苗儿港、李白溪、伍家坪、张家堰、台家铺、石公庙、小井港、熊家坪、罗家岗21个村委会。
东郊乡:辖:甘露寺、皇经阁、楠竹山、三闾港、高坪头5个居委会;和平、皇木关、赵家昏、唐家溶4个村委会。
东江乡:辖:新安、新坡2个居委会;关天坪、白龙、浮桥、东江、靳家湾、驮古堤6个村委会。
护城乡:辖:张家台、皂果、高车、仙源、西郊、三岔路6个居委会;岩坪、聚宝2个村委会。
丹洲乡:辖:高泗、夹街、楠木、垢湖、石灰、泽远、荷花、明月、太平、沙湖、丹砂、义渡、三湖、长湖、阳湖、坪湖、桑场17个村委会。
南坪岗乡:辖:南坪岗、沙港、东风3个居委会;白马湖、竹根潭、金家坪、岩子堰、高丰、腰路铺、万寿、双桥、泉水桥、花山10个村委会。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辖:柳叶湖、戴家岗、七里桥3个居委会;渔业总场。

风土人情

武陵戏,曾称常德班,还称沅河戏、常德戏、常德湘剧、常德汉剧,直到1980年,才正式定名为武陵戏。武陵戏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等地为基础,广泛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观众面甚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艺术实践中,武陵戏形成了丰富的颇具特色的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演出剧目600余出。根据声腔的不同,这些剧目可分为高腔剧目、低、昆腔剧目和弹腔剧目三大类。其中高腔剧目的50余出,低、昆腔剧目20余出,弹腔剧目多达500余出,占整个剧目数的90%以上。高腔剧目早期有包括目连、观音、三国、岳传等12本在内的“48本目连”和大量传奇。到本世纪40年代,大部分高腔剧目失传,仅留下为数不多的整本戏和一些精彩的折子戏。新中国建立之后,挖掘整理恢复上演了《祭头巾》、《思凡》、《金殿配》、《葵花井》、《赐马挑袍》、《松林收女》、《闹酒馆》、《三怕老婆》等30余个剧目。低、昆腔剧目本来不多,流传中更是日渐稀少。仅存《天宫赐福》、《大封相》等吉祥戏。弹腔剧目众多,一般分为“江湖戏”与“一家戏”两类。所有戏班都能演的戏,称为“江湖戏”。主要有《打渔杀家》、《宋江杀惜》、《翠屏山杀海》、《八义图》等剧目。“一家戏”是指那些当时四大名班戏路不同而各有特长的剧目。如瑞凝班擅长演的隋唐戏和《乌龙院》、《浔阳楼》等“背时的宋江戏”,以及《黄君洞》、《芭蕉洞》、《琵琶洞》等“五洞戏”。文华班以演宋江上梁山之后的故事,《岳飞传》、《西游记》以及《一令关》、《双蝴蝶》、《三招安》、《泗水关》、《五凤吟》、《六打华府》、《七星灯》等“十大名剧”为拿手戏。同乐班则拥有《齐星楼》、《八卦阵》、《紫金山》、《木养阵》、《嘉桂岭》等“八大名剧”和《施公案》、《彭公案》等“山头戏”。天元班则以表现三国、两汉、封神故事的一批剧目和《百花诗》、《金凤寨》、《宝莲灯》、《清风亭》等剧为保留剧目。武陵戏的音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由高腔、弹腔、昆腔三大声腔和一些民间杂腔小调组成。武陵戏的高腔以弋阳腔为基础,揉进了青阳腔的因素,地方特色颇为浓郁。有30余种基本腔和70余种曲牌,形式上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很有特点,分一唱众合的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大锣大钹的唢呐帮腔两种,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并融入了大量的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武陵戏中的昆腔曲牌约有200余支,现已用得较少。除用于一些喜庆戏之外,大多作为伴奏。弹腔,包括南路、反南路、北路、反北路、南反北、四平调等6种腔调,都有成套板式,自成系统。以北路和南路为大宗。另有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也颇有特色。武陵戏音乐的主奏乐器为唢呐、胡琴。高腔是唢呐加锣鼓;低、昆腔是唢呐加大锣钹;弹腔则是胡琴加月琴、三弦、大筒,也常有锣鼓配合。打击乐中,土、苏、京三套锣鼓并存,根据需要分别使用。小鼓、云板、课子等领奏乐器和小锣、云锣为通用,北路弓马戏常用沉雄粗犷的土锣鼓伴奏,南路戏中多用流丽清脆的苏锣鼓,武戏大开打场面时,则用高吭激越的京锣鼓。武陵戏的表演艺术亦有特色。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的舞台语言。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基本角色为九人制,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武陵戏很强调演员的表演基本功的训练,在角色分行和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整套富于表现力的表演程式。如有内外之分的“八大块”功夫。“外八块”,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用嗓上,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表现方法。步法上,亦有踮步、呔步、提筋路、马路等多种表演功夫。演技上既有行当划分,又有互相借鉴,许多功技多从生活中来,摸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不少。扫台翎、阴阳眼、雌雄眼、反踢大刀、跪地踢腿、打叉等表演特技更是精彩异常。一些折子戏,经过多年锤炼,已成为艺术精品。新中国成立以后,武陵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零散的民间戏班,得到政府的扶持,流落四乡的艺人,成为新型的文艺工作者。各地先后举办演员训练班和戏曲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通过挖掘、整理,上演剧目更为丰富,演出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优秀剧目在各类会演中获奖。1952年,李福祥演出的《思凡》一剧,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员奖。1955年,《祭头巾》、《打督邮》、《程婴救孤》、《黄河》、《桃花装疯》等剧目和演员,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奖。1956年,邱吉彩主演的《祭头巾》一剧赴京汇报演出,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一批授奖的戏曲剧目之一。近年来,武陵戏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较大突破,创作了《发霉的钞票》、《姻缘错》、《元宝案》、《巧婚记》、《沉雷》、《芙蓉女》、《特别口令》、《黑犬案》等一大批现代戏,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发霉的钞票》一剧,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芙蓉女》一剧赴京演出,获誉而归。王阳娟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吸收现代艺术养分,活跃在武陵艺苑,深受观众的喜爱。武陵戏,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自然地理

武陵区大部分位于常德市区,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西部的河洑山为境内唯一大型山区。
河洑山:位于沅江北岸,紧靠常德城区,在郁郁葱葱的河洑山脚下。有座古朴风情的小镇。相传这里两千多年前便已为市,以前叫平山后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镇,如今只要你来到河洑镇便可看到,在的脚下高楼厂房掩映在绿荫之中,集市车水马龙,到处呈现着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
武陵山之余脉:河洑山武陵山之余脉,为自桃源高吾山延伸而来,有十里之长。古木参天,山势回还,乃是历朝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是常德抗日会战的主战场。山最高处名为美女峰,山峰奇秀,瑰丽多姿。民国年间,在山上太和观居住的杨道人,曾书写一联,将河洑山八景嵌入联中:“凿看卓刀泉,遥望五溪,戏出野鹿含明月;解渴崔婆井,高歌土凸,闻放犀牛逐白云。”联中八景,尤以卓刀泉、崔婆井、犀牛口、白云洞等景观流传甚广,人人皆知。
卓刀泉:又名清胜泉,相传三国名将关羽领兵至此,因口渴而用力凿地,遂涌泉不止,清澈无比,便得此名,1934年贺龙曾驻兵在此河洑山一带至今还流付着“贺龙饮马卓刀泉,红军威震河洑山”的歌谣。特别是崔婆井的故事在我们常德几乎是家喻户晓,相传是宋朝道士张虚白云游至此,欲饮酒无觅,便画地为井,并涌出香飘四野的好酒来。这里居住的崔婆常取之上市销售,如是就有了山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和民间传说的“井水当酒卖”的故事。白云间,相传张道人常饮崔婆井酒,一日卧于山上一洞口,口吐“仙气”笼罩洞口,后则形若白云,常聚不散。犀牛口亦名石骨渡口,在河洑山以西,有臣石弯环如牛角,山下有一石洞,状如犀牛张嘴,潜入水中,直通沅江,水涨则隐,水落则现,有一股流量较大的清泉,常年间经“犀牛口”流入沅江,犀牛口因此而得名。更为奇妙的是,在石洞暗流中,盛产一种头缀红点的鳊鱼,味道特别鲜美,每隔数年群游出洞,成为当地周期性的“鱼汛”。每逢“鱼汛”,方圆数百亩江面上,波光粼粼,蔚为壮观,下水捕捞时,最多可捕数千斤。此外还有南湖耕侣、高吾钓台、仙人洞、会仙桥、仙源关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历代许多文人骚客都在这讲学赋诗,举笔作兴。如晋人高吾、唐人刘禹锡、清人唐祚培等都曾在此留下墨迹。已存的唐祚培所写的《河洑山》:“孤峰直耸出层峦,水落平江第一关,鱼渡石梁清可数,帆如鸥立影相连,山光为我开生面,酒债频偿资仗钱,记得他时归隐处,小舟常泛月波前。”其诗永存文史,为河洑增添了无穷的风韵雅致。
太和观:的兴败同时也标志着一个王朝的兴衰,这里曾是兵家征战的指挥所。可想太和观的地里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座北武,行北武。八月十五到河洑。”多年来每到八月十五朝拜的日子,平山上下,太和观前,人们都彻底不眠,热闹非凡。1943年,日军烧毁庙堂,古刹成了一片焦土。1946年,龙道人四处化缘,再次重修,有三百多级石板台阶,直达殿门,前殿供奉祖师爷、观音像、韦陀像、后殿供奉关帝像。有趣的是,庙内一反坐的佛像前,撰写着一副对联“问菩萨为何反坐,因世人不肯回头”。此处太和观画现仅残一角,但其古色古香之韵,仍让人流连忘返。河洑虽经数次洪水泛滥和残酷的战火硝烟,其名胜古迹已所存无几。不过该地风水依旧,每逢秋冬,山上红枫遍野,层林尽染。河洑山这颗沅江北岸的明珠,依山傍水,靠“山”之灵,托“水”之福,已日兴益的发展成人们休闲避暑之地,更让地里人青睐。境内湖泊有白马湖等,主要河流有穿紫河、姻缘河、三闾河。
穿紫河:穿紫河水系位于常德市城区北部,西起竹叶港,东至南昏。途经新河渠、费家湖、仁智当、李仁当、白马湖、长港、穿紫桥河、姻缘桥河、三闾港、沙河等沟港。全长17.3km,是常德市的一条环城水系。该水系的主要功能为接纳部分渐水、柳叶湖水及江北城区的降水,经南错闸排入沅水。历史上曾起到防汛、灌溉、水运和群众饮用水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城区西移北扩和防洪排水体系变化以及污水的管理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现状水系较差。部分河段出现封闭堵死的现象,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市容市貌,抑制着常德市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根据政协常德市委员会主席会议纪要》(二00一年第五号)会议精神,决定对该水系进行引水净化。
气候:武陵区居沅水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68-89%之间;冬季盛吹东北偏北风,夏季盛吹东南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时期,以偏北风居多。

经济概况

武陵区工业发展历史较早,在计划经济时代,武陵区以轻纺、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就较为发达。进入市场经济后,武陵工业经过了一段改革、调整、再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加工、机电工业和塑料制品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企业群体。同时,为了加快武陵区工业发展步伐,给企业、项目提供承载平台和发展空间,区委、区政府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实行“一区带二园”发展战略。一区即工业新区,是区本级重点发展的核心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00亩;二园即武陵工业东园和西园,由各乡镇工业园和工业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整合组成,各规划土地3000亩。一区二园产业分布合理,功能分区明显,实行资源共享、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区内有中央属、省属、市属、区属、民营大小企业2,000家,拥有机械、电子、冶炼、造船、造车、纺织、印染、化工、医药、制革、塑料、酿酒、卷烟、造纸、印刷、建材、服装、食品加工等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武陵区农业具有明显的城市农业特色,以蔬菜、养殖、花卉及休闲观光农业为主体,农副产品加工较发达。全区耕地面积12万亩,2003年农业总产值4.3亿元。休闲农庄面积超过2000亩,建成蔬菜基地5万亩,被评为全省首批放心菜基地区(县)。现有各种农业龙头企业公司20多家。武陵区是常德市的商贸流通中心、餐饮休闲中心、交通仓储中心。火车站综合大市场、甘露寺蔬菜批发大市场、兴隆装饰城、武陵农资交易大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遍布城区。其中火车站大市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批发大市场。2003年专业市场总产值达近10亿元。武陵发展经济的环境宽松、载体完善。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出口货物联运等对外经贸服务机构和设施一应俱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交通管理优秀城市”称号。2008年武陵区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62904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90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79265万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146849万元,增长12.1%。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上年的9.02%、28.34%和62.64%调整为5.4%、43.9%和50.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7∶27.7∶57.6调整为14.0∶30.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