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地图
咸安区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建设
交通运输:咸宁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位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6、107国道中段,区位适中,交通便捷。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并存,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基本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为龙头,以国省二级公路为主干,以县乡公路为分支的四通八达的区域公路网络体系。现有106、107、316等3条国道285.775公里,省道10条,为武赤线(原武蒲线)、横路线、咸通线、白界线、沿横线、仙崇线(原蒲洪线)、崇赵线、南大线、咸合线(原咸潘线)、红牌线,共计466.261公里,基本实现了国省道“二级化”、县乡道“黑色化”、乡村道“通达化”。全市现有69个乡镇(区),1405个行政村,实现了100%乡镇、89.6%的行政村通公路。全市现有客运站30个,货运站4个;客运站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7个,三级站7个,四级站9个。“十五”期间我市新建了嘉鱼和崇阳客运站2个二级客运站,咸安、通城、赤壁等3个货运站正在建设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规范、设施配套的客货运站场网络。目前拥有营运客车3079辆、41081座位,营运货车3533辆、14163吨,其他机动车2233辆、3486吨。开通客运线路359条,日发班次3137个,已通达9个省份。水路运输主要依托境内长江干流、长江支流及内河、水库湖泊,现有通航里程564.4公里,其中长江干流航道长118公里。除长江黄金水道外,另有省级内河航道三条:陆水、富水、金水,主要湖泊有西凉湖、斧头湖、黄盖湖。全市拥有港口12个,其中长江港口6个(赤壁、陆溪口、石矶头、鱼岳、潘家湾、牌洲),陆水内河港口3个(赤壁、陆水主坝、天城),富水库区港口3个(七里冲、慈口、燕厦);共有生产用码头58座,泊位85个(其中交通部门码头53座,泊位83个),年货物吞吐量134.02万吨,旅客吞吐量7.3万人次。城市建设:咸宁市到2004年,咸宁已经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城镇发展网络,确立起以咸宁市区为中心的市域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91平方公里,拥有城市人口9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7%。市区规划区面积为317.7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4万人。城市路网四通八达,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全市城区拥有城市道路总长53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8.7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78万平方米,人均面积3.2平方米;下水道总长315公里,覆盖率为每平方公里2.9公里。市区共有城市道路60余条,其中主干道9条,构成了“二纵七横”的道路网络,道路总长17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9.4平方米。淦河大道、银泉大道、咸宁大道、长安大道、文笔大道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的下水道、绿化带、人行道逐步配套,人行道面积115万平方米,人均面积5平方米,下水道85公里,覆盖率每平方公里3.7公里。公用事业稳步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全市共有燃气企业83家,贮气量达2100吨,城市用气人口46万人,燃气普及率达到61%。市区共有液化气站13家,温泉城区6家,咸安城区7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市液化气公司和市液化气中心两家,贮气总量达480吨,用气人口15.3万人,普及率达到65%。城区燃气工程已完成招商引资、施工图设计和网管招投标工作,不久将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市民用气问题。全市城市供水能力达37万吨/日,供水普及率96%,供水水质合格率98%。市区投资1.6亿元的长江引水工程已经竣工通水,日供水能力18万吨,人均用水量400升,供水普及率达到98%。城区供水主管网改造已完成文笔大道、咸宁大道、银泉大道、咸宝街等路段的铺设任务,铺设主管网18公里,占整个工程量的75%。全市城市道路清扫面积348万平方米,日垃圾清运量1200吨。市区清扫面积142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250吨,拥有垃圾场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5%。城中处处花丛锦簇,绿树成荫。全市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181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16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7平方米。市区园林绿地面积99公顷,绿化覆盖率为25%,人均拥有绿地面积9.58平方米。先后建成岔路口转盘、一号桥头小游园、行管局小游园、咸安桂花广场和人民广场等街头景观、小游园和城市广场20余处。淦河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成了新老二桥滨河公园,淦河休闲旅游风景带初显端倪。市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公园有5个,其中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97公顷,香吾山公园占地面积35公顷,十三潭公园占地面积60多公顷,双龙山公园占地面积140公顷。
科教文体
科技:2005年,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2%,其中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0%,创建高新技术企业5家;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骨干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和相应的技术储备,重点行业具备关键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开发和掌握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农业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优反品种覆盖砷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民收入有明显提高;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体制、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依托“三线”建设“三带”,即依托长江沿线、106、107、京珠公路线的区位优势,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带、星火技术密集带。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重点建设和发展温泉开发区工业园和通城县隽水工业小区等4个工业科技园区,使之尽快发挥其经济和科技两个“中心”的功能。二是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带。通过资源开发和科技开发,基本形成三大产业区域,即沿江沿湖以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带,南部山区以畜牧、药材、雷竹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带。三是星火技术密集带。在全市沿江沿铁路、公路线的20个重点集镇中,选择一批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的集镇,建设和发展一批星火技术密集区,重点抓好赵李桥省级星火密集区和贺胜桥红黄壤改良示范区的建设。教育:咸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24所,在校学生605353人,教职工29130人。其中:普通高校1所(咸宁学院),在校学生10785人,教职工1088人。高职2所(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6099人,教职工1082人。电大1所(咸宁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2951人,教职工130人。中等职业学校18所,在校学生27596人,教职工1312人。普通高中30所,在校学生51396人,教职工3535人。普通初中15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在校学生194264人,教职工8544人。职业初中3所,在校学生2713人,教职工99人。小学915所,在校学生277897人,教职工11941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259人,教职工91人。幼儿园93所,在园幼儿31393人,教职工1308人。全市上下坚决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基本实现“普九”目标,“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基本完成了“普九”这一宏伟基业。1998年,咸安区通过省政府验收;2000年,通山县通过省政府验收。五年来,各地依法多渠道筹措经费,累计完成投资67028.89万元。咸宁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已成功组建。二是开展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近年来,全市改扩建学校327所,撤并学校162所。三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招生数和毕业生数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高中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中在校学生由1995年的15945人,上升到2004年的5.2万人。2004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7497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2068人,普职招生比例基本达到6:4,在全省处于前三位。全市充分发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咸安区已成为省级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小学改革评价制度,初中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有突破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目前,我市有省级教育科研实验学校7所,市级教育科研学校18所,填补了我市一直没有市级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的空白;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国家级7个、省级156个、市级736个,其中22个课题被确定为湖北省“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5个课题结题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2002-2003年,我市有100余篇论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其35篇获得一等奖,另外还有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02年,我市5位青年教师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优质课竞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实现了我市课堂教学在全国获奖零的突破;我市有4所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6人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全市加快职成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前,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6所,9个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全市中职学校就业率显著提高,2004年全市中职学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二是开展教育兴农工作。全市通过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和学校的示范基地,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市有国家级先进成校1所,省级示范乡镇成校16所,省教育兴农示范基地4个。全市每年培训农民16万人次,培训职工4万多人次。今年,全市完成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2万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组织应届初中毕业生全员接受10-20天的农村实用科技的培训。咸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6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古桥、古塔、古民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咸宁创编的民间歌舞节目曾夺得全省6个金奖,诗乐舞《夜幕下的忠诚》获全省“楚天群星奖”金奖,小品《打工干部》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大型新编历史剧《娘娘千岁》获全省第四届文学剧本一等奖及全国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社会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设施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有国家一级图书馆一个(崇阳县),二级图书馆两个(咸安、赤壁),三级图书馆一个(咸宁),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一个(崇阳县提琴戏)。中华诗词之乡一个。乐舞琴行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
特色饮食
1.冲糯米粉:各里巷间,有很多挑担卖冲糯米粉者,现冲现卖。除糯米粉外,还有豌豆粉、藕粉之类,谁喜欢哪种便可冲哪种。冲粉子不仅方便可口,营养价值也较高,人们常以此为“过中”食品,2.鸡蛋麻花-酥心.麻花,都晓得,就是把面和好、搓熟,然后那么一绞,放进锅里一炸,黄金亮色,干脆干脆,蛮好吃。麻花哪儿都有,但湖北嘉鱼(东吴古镇六口)的鸡蛋麻花却别具一格,它的特点是:色泽金黄透亮,折断后,里外颜色一个样,里面呈蜂窝状。一根麻花只有两寸长,短而漂亮,入口脆、酥、香,当地有句歇后语:六溪口的麻花———又娇(焦)又酥。麻花有三种: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还有一种是粘上芝麻的,最具特色。无论哪一种,都具有上述特点,能当点心吃,也可拧碎炒鸡蛋、打汤,还可以将碎麻花用来拌皮蛋,加上酱油、麻油等调料,成为一种特殊风味的下酒菜。3.春鱼赤壁市新店镇的新溪河出产一种奇特的小鱼,名曰“春鱼”,成为新店镇一种神奇稀有而名贵的特产。春鱼每年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河段上悄悄地来,也悄悄地消失,时间、地点、数量均有一定规律。据每年人们所能捕捞到的,一般不过2500公斤(干品)。春鱼体小幼嫩,身长1.5厘米至2.5厘米。以当地渔民捕捞经验,按时间分为“三水”:头水鱼最小,长约1.5厘米,质最佳,量最多;二水鱼稍长,约2厘米,质次之,其量与头水鱼相似;三水鱼较二水鱼大,长约2.5厘米,量也较少。4.腊肉用柴火曛烤的香,用节日堆积的情,捻一块,想念至今。5.赤壁肉糕肉糕是咸宁地区一道名菜,赤壁人对它则独有情钟,吃肉糕成为赤壁的一种世风。民间红白喜事宴席上少不了肉糕,且上第一道菜先上肉糕。在民间有“无糕不成席”的说法。提起肉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相传楚王嗜鱼成性,但又时常被刺卡喉咙而恼火,许多厨师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后来,有一赤壁厨师在剖鱼时意外发现鱼刺很容易和肉分离开来,于是把分离出来的鱼肉和猪肉参与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块型。楚王食之,惊喜不已。肉糕从此问世,而且名声大震。从那时起,厨师告老还乡把技艺传流到民间后,人们把肉糕捧为“天子宴席”的佼佼者,所以赤壁人直到现今喜爱吃肉糕只兴不衰。6.嘉鱼麻糖是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食品,有一千多年历史。嘉鱼牌嘉鱼麻糖选用优质纯黑白芝麻仁、糯米、蔗糖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方,精心制作而成,营养丰富,老少咸宜。7.贺胜鸡汤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地处鄂南,以当年北伐时叶挺将军在贺胜桥一战而闻名全国,贺胜桥气候温和,本地饲养的“土鸡”肌肉丰满,皮薄肉嫩,油脂较多,味道鲜美。南来北往的客人吃后赞不绝口。贺胜鸡汤的制作方法是:第一步宰杀、去毛。把鸡杀死,血放净,趁鸡身尚温时,把鸡放入58℃至60℃的热水中。将鸡毛去净后,再放人清水中冲洗,做到鸡身无细毛,无朦皮;第二步开膛、加工。在去净毛的鸡脖子上方开一小口,露出气管和食道管,再用手抽出鸡嗉一同割掉,再在臀部和两腿之间割一小口,把鸡尖划破,肛门冲开,用清水冲洗,再掏出鸡的内脏,冲去内脏污浊;第三步配料煮鸡,净全鸡放人高压锅中,放入精盐、料酒、姜片,添上清水,置于旺火之上清炖高压,使其佐料浸透鸡肉,约半小时后,将高压锅放气揭盖,再放人小火慢煨使肉汤味匀透,再放入本地特制的苕粉线,待其滚沸飘香,油汤泛黄后,盛入碗中即可食用。这样制作出来的贺胜鸡汤色黄、味醇、汤鲜、肉嫩,营养价值很高,最适宜老人、儿童、孕妇和病后滋补,有壮阳、补血、利脾、健身之效。尤以旅宁、和平、正宗三酒店特制的“贺胜鸡汤”最为有名,南来北往的旅客到贺胜就餐的络绎不绝,现在,在武商量贩店即可买到已经包装好的贺胜鸡汤。8.南山猪脚南山猪脚是咸安城区南山贸易市场旁的“大排档”、“靠背摊”人们吃夜宵的“美食”,因地点在南山,因而取名“南山猪脚”。南山属永安新老城区的结合部,地处交通十字路口,商业繁烧豆瓣鱼用料:鲢鱼1条(6阗克左右),青蒜段15克,熟猪油25克,豆瓣辣酱50克,酱油15克,料酒20克,白糖15克,醋10克,味精1克,湿淀粉15克,葱花20克,蒜片15克,姜片10克,花生油100克(实耗75克)。制法:1.将鲢鱼去鳞、鳃,开膛去内脏洗净,再在鱼身两侧每隔1.5厘米切上一个斜刀口,深度至骨,然后把鱼下人七至八成热的油内,炸至外皮微硬、呈浅黄时捞出,倒去油。2.将原锅内加入熟猪油和豆瓣辣酱,煸炒至油色变红,再加入姜片、蒜片、葱花,随即加入清水750克、酱油、料酒、白糖、米醋、味精及炸好的鱼,用旺火烧开后,转小火烧20分钟左右,待鱼熟透,取出放人盘内。9.咸宁土菜系列,泥鳅炖豆腐渣:必须是土泥鳅,豆腐渣必须纯黄豆做成的,纯豆腐渣的加工方式:黄豆先隔夜沥水,再用磨砂机磨.要把水汁留住.这样的豆腐渣用来做菜味道是很棒的。猪仔粥:乡下人拉的油面,干金针,干虾米,黄豆,腊肉,油干籽,猪血,猪大肠.油面必须是手工做成,油面本是做出来就是咸的,其他的配料先放在锅中炒熟再加一些香料,再和面条一起同煮,煮出来要带一点汤水.乡下八十年前的土菜。打头道:是乡下几十年前结婚时才能吃到,现在会做能做这道菜的人很少了。主要材料有包坨,猪前脚,香菇。捶肉:猪排上的里介肉这样的肉无筋,准备精制苕粉,先用刀把肉切成薄片,再用木锤把肉捶成和纸一样薄片,再捶的时候一定要加苕粉,不然肉会成为肉酱。汽水肉:原料:肥瘦相夹的猪肉250克,盐3克,葱花2.5克,姜末1.5克,胡椒0.5克。烹制:(1)将肉洗净去皮骨和筋络,剁成肉茸入钵内,掺入细盐搅拌上劲,再掺入少量葱花、姜末和胡椒,加入适量的冷汤汁或水,搅拌均匀后装入碗内。(2)连碗上笼,蒸15分钟即成。营养:此菜约含蛋白质23克、脂肪149克、糖2.2克、热量1.450千卡、钙15毫克、磷252毫克、铁3.5毫克、硫胺素1.3毫克、核黄素0.3毫克、尼克酸10毫克。是贫血、结核病、肝炎、神经炎、心脏损伤、浮肿、舌炎、皮炎、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患者及孕妇、乳母、老年人的佳肴。10.宝塔肉咸宁“宝塔肉”的正宗做法是将半肥半精的上好猪肉汁熟现出红色,切成二寸长八分宽的梯形立方体;将豆腐元子捏成与肉块一样大小的纺锤形,炸成金黄色。依次一个元子一块肉装入碗中,一层一层交错摆满,使之自然形成宝塔状;再放入蒸笼中大火蒸上片刻,不仅肉中的油汁美味与豆腐的清纯淡雅互相渗透溶合,而且形体上也更加紧密,即使码得再高也不坍塌。11.合菜面咸宁合菜面是一道独特民间风味,是农村办红白喜事时不能少的一道美食。合菜面的做法:先把面条炒熟,放入适当水量烧开,再加入豆腐泡丝、青菜丝、榨菜丝、肉丝等一起煮,直到面熟就可以食用了。12.通山包砣又叫薯粉砣,是用薯粉或薯粉和芋头揉成外皮,用油炸豆干,竹笋、腊肉、大蒜等各种原料做馅,包成团圆状,和饺了一样煮法,也可煎可炸。小包砣就用精肉馅包,形似汤圆。不论大、小包砣,色、乡、味独特。轻咬一口,一股清香便喷薄而出,沁人心脾。凡是到过通山的客人,往往少不了品尝通山粑砣。通山"巴砣"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纯薯粉调制;另一种是薯粉加芋头调制.纯薯粉调制的"巴砣",皮软有弹性;薯粉加芋头调制的"巴砣",皮硬、脆,弹性相对较差。两种"巴砣",口感各一,前者主要通行于老通山片之大路、湄港、杨芳、厦铺、山界、横石等地,后者主要通行于老兴国片之大畈、黄沙、洪港等地。13.金沙泡菜崇阳美食金沙泡菜主要有红辣椒、鲜竹笋二种。红辣椒个大、肉厚、籽少、味鲜,老少皆宜,能开味增进食欲。鲜竹笋通过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制作而成,色彩鲜艳,香脆可口。14.甑蒸糕通城甑蒸糕素为通城小吃佳品,老少咸宜。此糕以粘米、糯米、红糖、芝麻为原料,香甜可口、别有风味。历史沿革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县,设立咸宁市(县级)。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咸宁地区和县级咸宁市,设立地级咸宁市。(2)咸宁市设立咸安区,以原咸宁市的行政区域为咸安区的行政区域。2000年,咸安区辖3个街道、10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675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温泉街道112756、浮山街道32562、永安街道107111、汀泗桥镇18168、向阳湖镇12168、宝塔镇15218、官埠桥镇21500、横沟桥镇37804、贺胜桥镇17932、双溪桥镇25520、马桥镇16268、桂花镇17396、高桥镇19697、古田乡7532、花纹乡5643、张公乡14009、担山乡20778、麻塘乡12042、南川乡13476、大幕乡20758、石桥乡6411、龙潭乡7901、奶牛场虚拟镇4948。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社会美誉
中国桂花之乡,八月桂花,芳香四溢,咸安区植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桂花的种植面积、古桂的数量、桂花的质量、产量及对桂花的加工利用均居全国之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均作过专题报道,邮电部在这里发行过桂花邮票一套四枚。今年国家林业局又正式将咸安区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同时咸安还是“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千桥之乡”。这里的楠竹以身高、节稀、茎粗、质厚的特点闻名华夏;这里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名茶层出不穷;这里的苎麻向为“中国名产”,咸安因此而被誉为“中国麻乡”。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片——“咸宁的桥”,我想您一定记忆犹新吧!武汉的后花园,咸安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北距省会武汉仅80公里,南临湘北重镇岳阳、东接避署胜地九宫山、西交三国古战场赤壁,均在几十公里以内。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长江潘家湾深水码头仅30公里,距天河国际机场90公里。咸安区东南枕幕阜山脉,西北濒西凉湖与斧头湖。这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特产丰富,人杰地灵。那香飘云外的桂花园林,令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碧绿无垠的星星竹海,浩瀚雄浑,幽静清新;那鸟语花香的潜山,使您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这里还有那保健治病的渤沸温泉,巧夺天工的澄水洞,“镇妖压邪”的笔峰塔,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太乙洞,赫赫有名的北伐战争旧战场汀泗桥,错落有致的宾馆、疗养院,热情好客的咸安人。这里是您商务旅游的黄金地,更是您休闲疗养的好去处。
投资的热土,创业的宝地,咸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这里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充足的电力能源,配套的服务设施,较强的工业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随着长江引水工程,新火车客运站,京珠高速公路南段,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的兴建竣工,将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商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深化改革,二次创业,励精图治兴咸安的同时,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来咸安观光旅游、洽谈贸易、投资兴业,在互利互惠基础上,与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