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川镇地图
向阳川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向阳川镇的文教卫生等其他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2004年,全镇开展农村寄宿制集中办学,新建中学教学楼一栋2740平方米,宿营舍楼一栋1500平方米;小学机关报建教学楼一栋1807.5平方米,宿舍楼一栋1425平方米,食堂一座,面积312平方米,总投资达700余万元,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镇卫生保障设施完备,镇村居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为活跃农村文化,镇内建起了全市最大的农民文化宫,1999年向阳川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镇”的荣誉称号。基础建设
向阳川镇位于富锦市城东25公里处,福前铁路、同三公路贯穿境内,镇内有火车站、汽车站,交通条件良好,现有32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2万亩,繁衍生息着3.8万人。向阳川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这块宝地中走出一位中将将军,两位市长。2000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视察三江时在向阳川火车站下榻5小时。小城镇建设
向阳川镇在小城镇建设上大搞推进,在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乡镇以来,攻坚克难,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真正实现小城镇绿化、亮化、净化和香化的标准。历史沿革
向阳川镇名源于向阳川村名。因其地处向阳坡平川地,故称“向阳川”。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始成村落,隶属同江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9年设向阳川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第四区,1948年改为向阳川区。1949年2月,划归富锦县管辖,同年6月改为第八区。1956年4月,并村划乡,设置向阳川乡。1958年9月,将原富民、择林和兴隆乡并入,成立红旗人民公社。从1961年至1965年,相续分设富民、择林、兴隆3个公社,并将红旗公社改为向阳川公社。1984年改为向阳川乡。1985年6月,改设向阳川镇。经济发展
农业:向阳川镇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乡镇,这里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是富锦主要的产粮区。这里盛产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等和各种蔬菜瓜果。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面积,全镇共建烤烟、白瓜、草莓等8个经济作物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总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27%以上。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2.5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比上年增加18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镇重要的支柱产业。2004年,全镇黄牛饲养量为3870头,羊的饲养量为2.35万只,猪的饲养量达2.2万头,畜牧产值达1500多万元。同时,我们充分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本地优势,重点建设“奶牛畜牧小区”,拉动全镇畜牧业的跨越发展,形成了“镇里有小区、区里有大户、各户有项目”的新格局。
农民增收:向阳川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加大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渠道,1992年开设了向阳川镇贸易大集,1997年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2000年又新开辟了商贸“一条街”,2004年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600多人,通过内引外联,吸引了周边市县商贾云集镇内,活跃了农村经济,调动了农民跳出“农门”求发展的积极性,如今,全镇拥有各类企业户563户,每年贸易成交额都在5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