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太原市地图 >
小店区地图
小店区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优势

小店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农北商、高新技术密集、交通通讯便利,呈现空间大、前景好、后劲足的发展势。是太原市整体布局“南移西进”的主要扩张区域,又是太原市与晋中市联合开发的前沿阵地,境内有全省最大的航空港——太原武宿机场。区内公路连接全省八个地市和周边省市。区域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国家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国家级刘家堡万亩高效农业技术开发区都坐落在小店区,小店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工贸的重要发展基地。

文物古迹

圣安多尼教堂:圣安多尼教堂位于刘家堡乡西柳林村,该村是太原地区最早的天主教传播地之一。光绪初年,该村曾有一座教堂,面积约200平方米,于1900年8月16日被义和团焚毁。1905年春,耗银8310两,重建西式教堂,面积423平方米,主钟楼高27米。又经1992和2003年教堂再度改扩建,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主钟楼高56米,成为全国闻名、规模宏大的仿古教堂。
北极宫:北极宫位于黄陵街道办事处西吴村村中,宫南向,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963平方米,是小店区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北极宫前有木结构门楼,琉璃歇山顶,四柱三门三楼,门楼两旁有砖雕八字墙。正殿为悬山顶,前有廊,宽深各三间,呈方形。北极宫用以供奉北极大帝,又称北极星君,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中的第二位神,其地位仅次于最高尊神“三清”和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古人认为北极为“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皇帝所居称为“紫禁城”也是缘于此。现为小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庙碑:卧龙庙碑位于北营街道办事处黑驼村,碑身通高3.7米,有螭首、碑身、龟趺。碑文叙述诸葛武侯之功绩,兼以颂晋王朱棡。现为小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槐:古槐位于黄陵街办窑子上村,树干直径0.8m,总高15m,主干高2米。古槐已有800余年历史。
佛光禅寺:佛光禅寺位于小店街办范家堡村,原名关圣庙,又名关圣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座西朝东,建有大殿三间,南北耳房各一间,北房六间,南房六间,大门上方挂有关圣庙牌匾,殿内有关圣塑像,高约3米,8尊佛像,庙内有大钟一座,高约2米。在文革中曾遭毁损,现经重修,已恢复了原貌。
辛亥革命举义地:武昌起义前夕的正月十五,同盟会员杨彭龄就与八位下层军官聚会太原双塔寺,策划新军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胜利后,北方重镇西安率先响应,于10月22日成功暴动。山西巡抚陆钟琦感到新军不可靠,准备在28日前把他们调出太原。关键时刻,新军将领温寿泉、阎锡山、赵戴文、乔煦、南桂馨、黄国梁等人连夜开会,决定武装起义。1911年10月29日凌晨,大家公推的起义领袖姚以价在城外的狄村军营的大操场上发表誓言“要救我们中国,非推翻满清不可;我宁愿拚个死活,也不愿意当亡国奴!”大家振臂相应。义军从狄村出发,首先攻打新南门,一路上又有不少新军参加进来。天亮的时候,里面的内应打开了城门,大家蜂拥而入。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义军抢占了巡抚衙门,击毙了陆钟琦,夺取了军械局和弹药库,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天,起义军推举阎锡山、温寿泉担任正、副都督,并且成立了山西军政府。太原是继西安之后,辛亥革命中北方第二个成功起义的城市。事后,孙中山先生评价:“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当时,南方首义的武昌遭到清军疯狂的进攻,北方首义成功的西安非常孤立。太原起义,扩大了北方革命的胜利成果,支持了西安义举,切断了南北交通,使远在武昌前线作战的清军腹背受敌,促进了清政府的早日垮台。
郑村革命烈士陵园:郑村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北营西峰街北侧。因建于郑村境内而名。陵园坐北朝南,占地9.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陵园始建于1960年,园中立纪念碑,碑前有可容4000余人纪念的广场,纪念碑后中轴线两侧为墓区,埋葬烈士1251名,后部建圆形冢14座,埋葬无名遗骨280名,均为解放太原时牺牲的革命烈士。
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小店街办114小区,占地10亩,建有纪念碑一座和社区服务中心,有750平米的办公用房,是小店区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纪念碑于94年4月兴建,1995年8月完工,碑底侧刻有原太原市南郊区625名烈士的英名。1995年8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碑落成仪式,正式成立了南郊区革命烈士纪念馆,1998年更名为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自然环境

全区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63~780米之间,以南部平川为主,东部地区为山区、丘陵地区。辖区内有汾河、潇河、五龙沟沙河、黑驼沙河等季节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水利灌溉条件十分便利。小店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暂凉爽。年均气温9.6℃,无霜期170天,年均日照时数2675.8小时,年降水量495毫米左右。

区域位置

小店区是太原市辖六城区之一,位于市区的东南部。晋中盆地的北端,东经112o24’至112o43’,北纬37o36’至37o49’,东与晋中市榆次区接壤,南与清徐县毗邻,西与晋源区隔汾河相望,北至南内环街与迎泽区相连,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原市碧波荡漾的汾河东岸。

规划定位

太原“十一五”提出:小店区要实现一个目标、全面完成“63”工程建设、建立“二核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形成六大区域产业特色”的未来发展规划。
努力实现一个目标,通过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商务、生态康居、文化教育、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农村示范五大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努力把小店区建成全省绿色经济高速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全省、生态环境良好宜人、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社会文明和谐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第一区,顺利跨入全国百强县区。简言之,就是到“十一五”期末,要把小店区建设成为“太原的浦东新区”、“全省第一区”,跨入全国“百强县”。
全面完成“63”工程建设,形成三大基地,即国家级镁铝合金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基地;打造三大示范区,即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教育改革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完成三大休闲园区建设,即东山旅游观光园区、学府公园、城南公园;力争建设三个千亩商住小区工程;建设三条景观大道工程;服务三个省市重点工程。
“二核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就是要按照太原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区实际,全面优化城镇空间和区域功能定位,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以小店城镇和经济区为核心,以建城区、东山地区、经济区及西温庄所辖地区、教育园区、南部地区为组团的“二核五组团”发展格局。
形成六大区域产业特色:以小店城镇区域为行政中心的文化、商贸、康住、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物流等产业区域;以经济区及西温庄所辖地区为经济中心的工业产业区域;以建城区为重点的现代都市服务产业区域;以东山地区为重点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区域;以南部地区为重点的城市农业、生态农业、副食品加工工业和养殖业区域;以教育园区为重点的文化教育产业区域。

区划沿革

1998年1月1日,太原市市辖行政区划调整新成立太原市小店区,由原太原市南城区坞城街办、双塔街办、北营街办和原南郊区亲贤乡、黄陵乡、小店镇、北格镇、刘家堡乡、西温庄乡、郝庄乡狄村组成;辖区面积2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7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事处2镇4乡,107个居委会和98个行政村,总人口37.2万,非农业人口23.2万。2000年,小店区对街道、乡镇区划进行调整,双塔街办更名为营盘街办、亲贤乡更名为平阳路街办、黄陵乡更名为黄陵街办,并对居委会设置进行了调整。2001年,小店镇更名为小店街办。2002年12月2日,为加快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太原市将平阳路街办殷家堡村、小店街办小马村划归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店街办城西、下庄、圪塔营,西温庄乡杨庄、化章堡、南畔、南黑窑村划归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小店区辖1镇2乡6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居委会,89个行政村,总人口50.3万,非农业人口35万人;辖区面积271.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33号)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设立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辖原南城区的坞城、北营、双塔3个街道,原南郊区的亲贤、黄陵、小店、西温庄、刘家堡、北格6个乡镇及原南郊区小店镇昌盛西街。1998年底,小店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07个居委会,6个乡、镇,98个村委会,112个自然村,全区人口35.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1.9万,农业人口13.6万,全区面积295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4.7平方千米。2004年,小店区辖3个街道、2镇、4乡,98个村委会、110个居委会。2000年,小店区辖5个街道、2镇、2乡。总人口491250人,各乡镇街道人口:坞城街道101757、营盘街道83002、北营街道37746、平阳街道74313、黄陵街道39257、小店镇60439、北格镇37196、西温庄乡25498、刘家堡乡32042。(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亲贤乡、黄陵乡、小店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调整后辖2乡1镇6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04年12月31日,小店区辖6个街道、1个镇、2个乡:小店街道、坞城街道、北营街道、营盘街道、平阳路街道、黄陵街道;北格镇;西温庄乡、刘家堡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