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电子地图 > 宝坻区地图 >
新安镇地图
新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文化

新安丘陵为全县主要地形,分布于涧河南北二岭及畛河北岸等广大地区。这里岭坡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切割严重,多为黄土覆盖。一般海拔300~400米。面积83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8%。新安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农作物主要产区。除涧河岸川平地较为宽阔外,其余河谷均比较狭窄,一般海拔200~300米,川平地面积104.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黄河、畛河川平地现大都被小浪底库区蓄水所淹没。全县土地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折合174.05万亩,人均土地3.57亩。耕地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地带,总面积52.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4%,全县人均耕地1.1亩,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干旱,夏热雨大伏旱多,秋高气爽寒来早,冬冷风多雨雪少”。境内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也许诗人不会想到,自己饱含酸楚的一笔竟成为今日繁华的映衬和烘托。

新安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527男9085女8442家庭户户数5442家庭户总人口(总)17185家庭户男8832家庭户女83530-14岁(总)31210-14岁男15910-14岁女153015-64岁(总)1299415-64岁男679315-64岁女620165岁及以上(总)141265岁及以上男70165岁及以上女71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976

经济发展

截止2000年底,该镇有耕地面积23977亩,其中田18628亩,地5349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大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生姜、海椒、莲藕等。养殖业以生猪、桑蚕及鸡、鸭、鹅、兔为主,2000年出栏肉猪15920头,小家禽出栏77万只,母猪存栏2995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02万元,其中:农业344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8%。林业56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8%,牧业30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渔业65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全镇2000年粮食总产量12799吨,人均纯收入2473元,比上年增加158元。新安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万亩生态水果园区为支柱产业,同时新安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对乡镇企业进行存量资产的盘活,使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609万元,比上年增加20%,实现利润123万元。2001年新安镇党委、政府继续坚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依靠科技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搞好“万亩生态观光型优质水果园区”建设和管理。新栽优质早熟梨500余亩,使全镇达4500余亩。2001年4月组建了太白金果有限公司,完成了“太白金果’商标注册;2001年7月组团参加农业部农产品鉴定会,金果公司的“丰水梨”获四川省内唯一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2001年7月28日成功举办新安优质早熟梨品鉴会,近10万斤水果3天一销而空;2001年9月参加了绵阳农产品展销会,签订2002年80万斤的水果销售合同;二是抓好20万头仔猪工程基地。通过引进良种,淘汰低质母猪,以猪换猪等形式,使全镇新增存栏母猪1610多头,达到4910头,其中育能母猪3000余头产仔猪5万多头;三是抓好南山、黄土、古楼、杆岭四个村的蚕桑基地,新栽桑园500余亩,养蚕1909张,产茧50吨;四是利用1082口塘堰13座水库,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产成鱼971吨;五是发展小家禽养殖,出栏小家禽对多万只。

行政辖村

沙店村新安村西桥村石塘村东风村关湖村洪河村兴隆村桥南村马河村赵园村李庙村陈集村杨庙村杨楼村徐渡村关塘村方郢村土桥村迎河村田墩村枫庙村潘桥村鲍湾村小牛村迎水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5835男28866女26969家庭户户数15562家庭户总人口(总)54421家庭户男27803家庭户女266180-14岁(总)158280-14岁男87490-14岁女707915-64岁(总)3620515-64岁男1829315-64岁女1791265岁及以上(总)380265岁及以上男182465岁及以上女197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4324

旅游资源

琉璃泉:在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水井,名曰:“琉璃泉”。古往今来,观泉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那些前来观泉的华侨、港澳同胞用壶汲水带给远在他乡的亲友。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座落栈道旁,是路过边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辟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士常荟萃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官遭难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众在崖下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为此泉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自此,“来试名泉一勺甘”者蜂至。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竭,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没有煮过,饮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饮此泉,长寿者甚多。解放后,这里开辟了茶场,办起了供销社收购站、胶场、修通了公路。政府还拨了专款将琉璃井修葺一新,将“琉璃井”三个刚劲的大字刻在崖头上,使这一古老名胜恢复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