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街道地图
新华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新华街经济快速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达两位数增长。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4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总产值107.47亿元,同比增长10.2%;税收收入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0%。
文化底蕴
新华街道人杰地灵,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清朝年间,这块沃土就孕育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洪仁玕、冯云山等英雄人物,他们创立“拜上帝会”,开展反封建专制,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斗争,谱写了近代农民革命史光辉的一页;辛亥革命时期,十八位新华籍的志士仁人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被载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名册;抗战后期,清潭村的“南阳基础小学”又成了我党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培育了大批革命青年;孕育了名震海内外的文化艺人白玉堂(毕村人)、黄君武(岐山村人)、徐小明(三华村人)等。还有被列为广东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岭南古建筑群——“资政大夫祠”,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洪秀全故居”和“洪秀全纪念馆”,还有新景点“圆玄道观”等。
街道概况
新华街道成立于1981年,辖区位于茂名市区的西部,东至油城二路文冲口、西至茂化路、南至工业河、北至化工一厂,面积约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驻人口有1.3万人,流动人口2000多人。辖区内交通四通发达,公路方面有油城一、二路、一级公路茂化线,省道素水线,县道公镇线贯穿境内,是市区通往化州、高州、信宜等地主要出口;铁路方面有连接大西南铁路网的河茂线和北上广州连接京广大动脉的三茂铁路。
城市管理
新华街道地处顺城区中心地带,有9条街巷路,街道从改善民生入手,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城市管理网格化、生活垃圾集装化、安全用药科普化等“三化”措施,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靓扮了宜居小区。城管网格化,实现全覆盖。2007年,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在新华街道全面展开。以网格化管理的形式将市、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派驻街道、社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工作运行模式。即把街道11个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由市、区、街三级10余名执法人员和社区干部组成队伍,对网格区域内的城市管理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督与管理。为了使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街道投入资金7万余元,制定了《巡查记录》、《居民投诉记录》等各类簿册30余本,安装“居民监督投诉公示板”等各类宣传板200余块,发放致居民一封信20000份,使广大居民充分了解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格化管理通过居民投诉、当日巡查等途径,发现有违建行为立即进行教育。说服不了的,第一时间向当事人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责令自行拆除,避免因违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网格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城市管理工作收到明显成效。居民投诉案件、市区转办案件比往年减少75%,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由条状管理向网格管理的“三个转变”。垃圾集装化,创造美环境。新华街道位于旧城区,辖区面积大,住户多,楼与楼之间密集,每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非常大,给社区的卫生环境带来诸多影响。为彻底改变卫生环境,新华街道历时1个半月的时间,对全街159栋居民楼5126个垃圾道进行了全部封闭,并进行药物消杀,实行垃圾集中装运。封闭后,楼道内的“四害”减少了,楼院内的软包装、生活垃圾也不存在了,居民的卫生意识增强了,彻底改变了居民不良卫生习惯。老百姓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啊,不但改变了环境,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了很大的好处”。呈现出人改变环境,环境造就人的良好局面。用药科普化,树立新观念。街道针对居民生活用药知识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及医疗法律意思淡薄等问题,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进楼院、进家庭、进单位、进学校等“五进”活动。举办了“提高饮食水平、增强用药常识”知识讲座,聘请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讲师为市十五中学全校师生讲解《用药常识》,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今年3月,新华街道再次在北站广场举行了“新华街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开展测血压、血糖、量身高和医疗常识等各类医疗义诊服务。发放“用药知识一封信”等宣传单5000张,安全用药知识小册子1000本,部分药房还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药品。活动中,新华街道11个社区还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国宝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主任张承绪一行五人在“食品药品进社区”活动检查中,对新华街道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济发展
新华街现有个体私营企业4,100户。年可完成总产值40,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增加值8,620万元,其中工业2,200万元;营业收入50,000万元;实缴税金1,400万元。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举足轻重。新华街所属同意村位于梅河口市北环路经济工业园区内,下辖7个生产小组。可利用土地1,426亩,有着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发展规模养殖业32户,其中养鸡8户,养猪24户;从事蔬菜大棚生产21户,总面积26亩,最大规模为3.6亩;从事水稻、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有20户。水田800亩以种植秋田小町为主,全部采用优质品种;旱田玉米570亩全部推广应用高产搞旱新品种。同时,有3户引进栽种绿化树苗“奥运树”2.5亩,有2户栽种杨树种苗20亩。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3145元。
经济发展
【街道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按照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认真研究分析街情,立足基础,着眼于建设与发展,制定经济奖励政策,动员全街干部群众认清形式、抢抓机遇、创新思想、扎实工作,结合街道实际,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2006年,街道三级经济总产值9048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工业总产值2228万元,比上年增长3.6%;上缴税金292万元,同比增长8%。
街道概况
新华街道是吉林洮北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位于市区东南部,平齐铁路线北侧,北临新华东大路,西接长庆南街,辖区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1.4公里,面积3.66平方公里。全街共有工人街、建设、新兴、民主、胜利、长青6个社区,总人口为45758人,总户数为16732户,是市区内最大的街道办事处。新华街道办事处机关编制8人,共设有党办、街政科、武装部、计生办、民政办公室、劳动保障事务所等科室。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范围是代表政府管理街道的各项工作,包括管理辖区内的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工作、劳动保障就业、司法调解、人民武装、招商引资等项工作。而街道党工委是区委则代表区委管理辖区内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群团等项工作。几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社区”、“党建综合示范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白城功臣单位”、“示范街道办事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