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镇地图
辛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双汪庄村、高家屯村、李家屯村、北左泉后村、前埠后村、辛集村、何家村、北左泉前村、榆林子村、叶家村、刘家庄子村、小庄子村、蔡家村、白石泉子村、小沟村、李家林村、赵家八角汪村、荣民村、刘家八角汪村、郑家营村、满家店子村、涌泉村、张家八角汪东村、蔡家洼村、程家村、东南庄村、李家店子村、世和庄村、艾家村、城子庄村、宋家官庄村、黄疃村、永成村、郭家埠村、咸家八角汪村、王家村、秦家村、谢家村、张家八角汪西村、庙岭村、息讼庄村、房家庄子村、彭家庄村、东埠后村、库沟村、黄山沟村、常胜庄村、山子村、西望仙村、王家屯村、东望仙村、张家屯村、苗家曲庄村、茂盛村、后埠后村、于家村、永太庄村
产业发展
农业经济迅猛发展。辛集镇地貌以平原为主,局部丘陵,是沂蒙山区的优质蔬菜、稻米、花生之乡。农业以蔬菜、粮油、林果、桑蚕、养殖业为主,大棚蔬菜生产是支柱产业。到目前,全镇蔬菜面积已发展到2.6万亩,40余个品种。其中冬暖式大棚菜1.8万亩,蔬菜年总产量12万吨,是沂南县最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花生0.9万亩,林果1.8万亩,桑园0.25万亩。年生猪栏1.7万头,牛1.2万头,家禽150万只。苗家曲村“苗蛋”远近闻名,古代为朝廷贡品,现以着手开发,畅销全国各大超市;古迹信量桥为重点保护文物。素有“人间仙草”之称的名贵中药材--灵芝现已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产量居全省首位,注册的“蒙山”灵芝已畅销国内外。辛集镇是黄瓜生产重镇,黄瓜种植面积18000亩,年产各类蔬菜1亿公斤,大棚蔬菜12000亩,露地蔬菜6000亩。镇内建有年成交量1.5亿斤的大型蔬菜交易批发市场2处。该镇位于县城以东8公里处,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5.7万,投资1380余万元的沂南大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建于该镇,苗家曲村的“苗蛋”远近闻名,古为朝廷贡品,李店子村注册的“蒙山灵芝”畅销国内外。该镇地处沂河东岸冲积平原。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以小城镇建设和工贸园区为载体,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全镇工商业户已发展到800余处,年完成产值3.5亿元,实现利税320万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60余家。其中,塑料颗粒加工、建筑材料预制、皮革加工、肉类食品加工、蔬菜批发配送、竹木材批发、农副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集“农、工、贸”、“产、销、加”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体。沂南县辛集镇在发展民营企业工作中,喜新不厌旧,在积极抓好新上企业的同时,不忘对老企业的嫁接改造,使新老企业携手并进,使镇里的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镇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和建立高效灵活的运营机制,加大对畜禽产品加工的招商力度,使一大批蔬菜脱水、食品加工、肉鸡加工等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兴业,镇里在抓好众诚鸭业、宏福食品、子正玩具、鑫源鞋厂等10余个新上项目的同时,对原有停产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改变企业运行机制,先后对镇内的绿源食品、东方食品等三处老企业进行嫁接和升级改造,引导老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在产品深加工和二次开发等环节上下工夫,使老企业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扩张,企业效益同比增长了30%以上,使这些老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全镇4处重新启动的老企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概况
辛集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老子故里鹿邑县的最西部地区,与四通镇交界,311国道穿越全境,北邻唐集乡,南邻任集乡,东与试量镇、高集乡二乡镇接壤,西与淮阳县境毗邻。春秋时属陈,为“鸣鹿”故地。南北朝称虎乡城,明、清两代称护厢集,民众叫大辛集。1946年10月至1947年元月为鹿淮太民主县政府驻地。永安古寺坐落在村西南部,现扩建为辛集小学,并建有电影院、医院、粮管所、供销社及邮电所等。每日逢集,每月逢5、逢9的日期为物资交流会,为该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县西部主要贸易集镇之一。辛集镇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为57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5°03′一09′,北纬33°51′--54′。该镇有九沟十八洼,易遭旱涝。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烟叶等。
镇情概况
辛集镇是河北省辛集市府所在地,中国著名皮毛集散地。曾为“河北省第一大镇”。位于河北平原中部,石德铁路线上。面积51.79平方千米,人口60656人。辖顺城街、市政街、商场街、安定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佃士营、锚营、复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徐家庄、西范庄、抬头、六郎、撒马营、西良马、东良马、支家方碑、温家方碑、赵庄、杨家方碑、冯家方碑、孤马营、西石庄、东石庄、裴辛庄、陈马庄、林子里、胡合营、留双营、月耳营、都大营、旧垒头。
名吃
孔集卤鸡,原孔集特产“孔集卤鸡”味道鲜美,肉嫩不腻,鲜香可口,畅销省内外。辛集麻花,地方传统名吃,辛集麻花,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创始人张志彬,至今己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辛集麻花代代单传,做工业精细,工艺考究,用小磨香油和精制高强粉(传统石磨加工而成),产于辛集、唐集和柘城县的安平(原属鹿邑)。以辛集为好。其形如鸡抓,故又称“鸡抓麻花”。用小磨油掺和“三遍面”(精粉)做成鸡爪形,入油锅焦炸而成。颜色桔红,入品酥焦,清香舒口,传为“贡品”,进入明清宫庭,享誉海内。董事长张海燕是第十一代正宗传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工艺,优质原料,生产麻花,以优良的品质,远销国内十几省市。被海省,地,市评为历届名优传统小吃。
行政区划
辖顺城街、市政街、商场街、定安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复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旧垒头、徐家庄、锚营、抬头、西良马、东良马、六良马、六朗营、支家方碑、温家方碑、赵庄、杨家方碑、冯家方碑、西石庄、东石庄、裴辛庄、陈马庄、林子里、胡合营、留双营、月耳营、佃士营、撒马营、孤马营、都大营村委会;气缸盖厂、辛集化工厂、辛集中学、铁路宿舍、皮毛制革厂、粮食局、柴油五厂、建设局、建设集团、铁路三局、龙泉街、体育场、市府西大街、新开西街、新开东街、方北东大街、方北西大街、西华南路、西华北路、朝阳南路、康乐小区、康泰小区、康建小区、金城小区、西苑小区、铁路宿舍、建设东大街、车站街、棉麻街、路南街、束鹿东大街社区居委会
沿革
1946年10月解放。1949年建政为辛集区(鹿邑县第六区),1956年改辛集乡,1958年成立辛集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辛集区,1965年恢复公社,1983年废公社为辛集乡,1990年撤乡设镇。1997年,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夏庄、皇楼、大丁、东吴、朱楼、大陈、大尚、董楼、苗庄、杨寨、辛集、孔集、许楼、田集、孟寨、杨楼、许瓦、八性营、李寨、邹楼、蒋楼、李堂23个行政村。2005年11月16日,孔集村正式归属淮阳县四通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