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昆明市地图 >
寻甸县地图
寻甸县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寻甸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河口乡撒米罗溶洞群经比利时洞穴专家和国内专家考察,给予“西南第一洞”的美称,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游览价值;滇东北最大的天然湖泊高原明珠清水海,四面青山、草山环抱,是昆明理想的水源地;塘子镇有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诸葛亮南征遗址关索岭、会盟碑等遗迹;河口北大营万亩草山别具浓郁的澳洲情调,让许多游客惊叹不已;七星的凤龙湾景区绵延10多公里,有盼归山、小三峡、大滴水瀑布群等景点,山水环抱,景色迷人;长征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和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二、六军团先后经过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正实施红色旅游开发。

自然环境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东经102°41′—103°33′北纬25°20′—26°01′,在昆明市东北部,横跨金沙江、南盘江两流域之间。东临马龙、沾益、会泽,有公路穿山越岭相连;西与富民、禄劝相依;北与东川市、会泽县接壤,有东川铁路相通;南接嵩明,川原平衍。全县土地总面积3598平方公里,从东到西纵距80余公里,由南至北绵延60余公里。寻甸地形中部与北部偏高,西部与东南偏低。境内山脉起伏,沟壑纵横。东有小尖山,小凉山,凤梧山;西有大黑山,九龙山;南有老黄山;北有石老虎山等。有名的山峰90余座。位于中部的六哨乡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阿旺和金源两地交界处的巨龙梁子,高达3294米,突兀于群巅之上。位于西部的鸡街、马街和东南部七星、河口区,海拔在2500米以下。最低点是金源乡沧溪乡小树棵,海拔仅有1450米。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有大小不等的坝子80多个,点缀在群山与河谷之间。其中仁德坝子较大,面积有85.9平方公里。坝子里田地相连,村落依山傍水。水田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坝子,5个(仁德、果马、马街、鸡街、牛街),千亩以上的河谷槽坝有10个(七星、金所、河口、功山、金源、柯渡、先锋、尹武、可郎、摆宰)。这些坝子和河谷槽区的总面积2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是水稻包谷的主要产区。其余均属山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境内沿小江断裂带常有地震发生。据记载,1713年发生过6.5级强震。1927年,发生过6级强震。水源蕴藏量大,明溪暗流汇合,有大小20余条河流和一个天然湖泊——清水海。这些河流和湖泊,宛若镶嵌在绿树丛中的玉带和宝石,使江山生色。主要河流有牛栏江、柯渡河、四甲河、功山河、大白河等。最大的河流牛栏江是金沙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源于嵩明县嘉丽泽,自南而北,贯穿县境,长约70公里,经塘子、城关、七星、河口四个乡镇,流入会泽县。……

科教文卫

寻甸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1994年和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光荣称号,全县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团结蔚然成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显著增强,教育、科技、文体、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发展规划

“十一五”发展时期,寻甸将继续坚持“农业富民,工业强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路子,抓住建设现代新昆明“外延辐射”、“周边效应”机遇,发挥县域土地、水、生物等资源优势,重点培植粮、烟、畜、薯、果等特色农业,积极培育蔬菜、花卉产业,把全县建成现代新昆明“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依托资源,抓住昆明市加快北部五县区发展机遇,做强做大“煤—电—磷化”和“硫磷一体化”两条产业链,提升工业化总体水平,把寻甸建成现代新昆明“新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依托优越区位和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旅游业,把寻甸建成现代新昆明旅游经济圈中的新亮点。

土壤结构

岩石分布较多的是玄武岩、砂页岩、石灰岩。土壤多为红壤土、黄棕壤、水稻土、紫色土,土壤分布带性强。耕地总面积55.3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25%。

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寻甸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农业富民、工业强县”的发展路子,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通过实施“三化一调整”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全县经济迅猛发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累计签约项目22个,协议引资32亿元,启动实施项目10个,引进云南南磷集团、四川龙蟒集团等外来投资企业9户,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4亿元,比上年增长89.1%,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十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由9.5亿元增加到17.3亿元,年均增长10.4%,超过了“十五”预期增长目标。其中:一产业年均增长5.6%,二产业年均增长20.9%,三产业年均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由44.6:14.7:40.7调整到36.6:24.4:39。地方财政收入由7421万元增加到9830万元,年均增长5.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是前五年的2.5倍,年均增长29.8%。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连年获得好收成,烤烟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畜牧业快速发展,产值由2.4亿元增加到4.9亿元,年均增长13.4%,冻精改良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程度由20%提高到30%。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煤电磷一体化、农副产品加工、制药、建材等产业初具规模,工业总产值由3.98亿元增加到9.64亿元,年均增长2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8.4%提高到17.9%。旅游业发展迅速,累计接待游客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28万元,年均增长21.9%。所有制结构有新的改善,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由32.8%提高到46.1%。

历史人文

政府在红军长征驻扎过的柯渡丹桂村建成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以保存革命文物和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纪念馆里还增设历史文化陈列室,陈列各类古代文物百余件。至今尚存的易隆古驿道遗址、文庙、古城、古寺、文笔塔等古迹遗址近20多处。距县城东南20多公里的关索岭,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驻扎的大本营,曾立过“会盟碑”。相隔不远处的钟灵山有西南八大名寺之一的钟灵大寺遗址,密林中尚存30余座和尚陵塔,数量之多居全国第四位,钟灵山已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开发。这里既是旅游点,又可提供研究佛教历史、佛教建筑的实物资料,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城西14公里有清水海,是避暑游览胜地。位于县境东部的白石岩溶洞群,又称“撒米落溶洞群”,神奇壮观。据前来考察的国内外专家评价,认为其科学价值超过旅游观光价值,可以开展科学考察与探险。可对洞穴的形成及活动断裂、洞内恒温、恒湿等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开展特种医疗服务。境内历代突出的人物、事迹均载入史册,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明正德七年(1512)“立法陈纪,化夷变俗,拓土城以防寇,建学校以育士”,创养正书院。明嘉靖二十年(1541),“除奸革弊,疾恶任能,设馆牌以均徭役,立哨戎以防寇盗”。轻康熙二十九年(1690)绿化荒山,改造“火龙山”为“青龙山”。雍正二年(1724),改建塘子牛栏江大桥,增修各处水利;在城东南麦场后修渠引水排涝。民国24年(1935)4月和25年(1936)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寻甸。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寻甸留下光辉的足迹,中央军委在七星鲁口哨发布抢渡金沙江的命令,红二方面军在六甲激战,击退国民党滇军的围追堵截,一批各族儿女踊跃参加红军北上抗日。民国27年(1938)拆除城隍庙的菩萨,创办寻甸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8年(1949)5月,滇、桂、黔边区纵队副司令员朱家璧与云南省主席卢汉的代表龙泽汇在果马磨盘寺举行谈判,对争取云南和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滇桂黔边区纵队领导组建寻禄新区人民政府、寻甸游击大队、寻禄会巧山区支队、果马游击大队进行艰苦斗争,为推翻旧制度,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寻甸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省、地委的领导下,先后经历了减租退押、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寻甸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同时,寻甸也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大跃进”、“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了一定损失。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点由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寻甸县委、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地委指示,在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工业、商业、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