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南乡地图
鸭南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鸭南乡自1999年二次综合开发以来,把发展绿色水稻生产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充优发挥资源,地缘优势,明确经济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乡绿色水稻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筹建了三个工厂化育秧基地小区,建成工厂化育秧大棚57栋,育秧面积21546平方米。2001年全乡绿色水稻总产750万公斤,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增收1200元。同进我乡也先后涌现出,朱万昌、张吉友、刘义等一批绿色水田千亩示范户。一些种旱田的贫困户,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示范户的带动下,也进行了旱改水,并按绿色水稻标准种植,达到了一步到位的目的,现在这些农户已基本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鸭南乡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绿色水稻生产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畜牧业养殖上,采取示点引导政策与支持服务推进相结合的方式使我乡黄牛达到320头,小尾寒羊及绒山羊达到2000只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并按规模化经营,科学饲养的方式,使我乡在畜牧养殖上有了新的、更大的突破。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坚持标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倡导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料,现有生态农业种植面积3.5万亩。随着社会的进步,鸭南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方面的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全乡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全乡教学质量水平也明显提高,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民每年受教育率为30%左右,他们通过学习,掌握了科学种田的本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得到经常性开展,卫生条件也不断改善,人们健康状况良好,精神面貌乐观向上。
人民生活状况
虽然鸭南乡建乡较晚,但国家的两次农业综合开发,给偏僻、荒漠的鸭南带来勃勃生机,通过开发绿色水稻,全乡中低产田改造33000亩,2001年农业总产值1915万元,人均纯收入2936元,国民生产总值2784.5元,全乡人民的消费水平,消费意识不断提高,砖瓦化结构的房屋已达到40%左右,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分别为46%、85%,全乡沙石公路50公里,绿化面积6800亩。
发展前景
鸭南乡土质肥沃,水阔草丰,沼泽、湖泡较多,树林茂盛,开发潜力很大,农业综合开发大有可为,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增、两稳、一减少”的调整战略,乡党委、政府将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畜牧业养殖业规模,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一是扩大绿色水稻基地面积,每年递增3000亩。并建立精制米加工厂,达到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以基地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二是扩大畜牧养殖业规模,建成畜产品养殖基地。三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争取“三还”即:还林、还草、还湿地。四是以开发“大泡子观鸟台”,建设“珍禽养殖旅游观光园区”为契机尝试发展旅游业。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开发绿色大米等有机食品和畜产品的出口为重点,发展对外、对俄贸易。
行政区划人口
鸭南乡1990年立项开发,1992年建乡,是抚远县最晚建立的乡,下辖六个行政村,全乡749户,人口2910人。这里长期居住的民族主要有汉族、蒙古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