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西安市地图 >
阎良区地图
阎良区相关地区地图:

名称来源

“包容大气,精致和谐,航空兴业,志在超越”这是阎良的城市精神,阎良的名称就是“闾阎良善”掐头去尾得来的据了解,今阎良区武屯就是秦故都栎阳,当时栎阳地处交通要塞,城内外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华之景,“闾阎”指的是平民生活的地方,“良善”说明了民风淳朴、安居富足,因此当时这个地方有了“闾阎良善”之称。后来,为保留文化韵味和寓意祥和,“闾阎良善”减缩成了“阎良”。”(此说有待考证)

发展规划

良好的基础,难得的机遇,是阎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我国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阎良,必将引起世界的关注,一个集飞机研究设计、试飞鉴定、生产制造、航空博览、航空教育、航空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化飞机城建设全面启动,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来阎良共创盛举。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8月批复设立,2005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的国内首家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2006年11月,航空基地被首批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007年10月,《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成为全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分为核心区和扩展区两部分组成。其核心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著名的飞机城——西安市阎良区。阎良区现拥有整机设计、制造、试飞鉴定等多家航空大企业,是我国航空产业体系最完整的研发制造基地。该区位于西安市东北,距西安中心约50公里,总面积为244.4平方公里;东与渭南市,西与三原县,北与富平县接壤,南以清河为界与西安市临潼区毗邻。扩展区为陕西关中地区,涵盖西安周边的航空企业。基地辐射陕西周边乃至全国的航空企业,带动我国航空及相关产业发展。阎良航空基地核心区布局按照阎良城区总体规划进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到2005年底,核心区已建成区域面积16.28平方公里,规划新建区域面积23.72平方公里。西安阎良航空基地的所有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努力工作,也企盼海内外有识之士慧眼识金,进驻中国惟一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创业、工作、学习、旅游和居住,共建中国“西雅图”。

医疗教育

1990年,辖区有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西飞一四一医院、试飞院职工医院、西铁阎良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机构34所,设病床1057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5.2张,比1978年增长1.2倍;有卫生技术人员1295人,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6.3人,比1978年增长14.2倍。农村除有地段医院、乡卫生院外,还有村医疗点157个,个体医疗点48个。许多企事业单位建有医务室。医疗网点遍布城乡。在防疫保健工作中,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99.61%。人口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40岁提高到1990年的71.59岁。各大医院拥有B超、麻醉机、钴60、内窥镜、500毫安X光机等先进诊疗设备,能进行肝功两对半、X线断层摄片等新的检查和诊断,能做喉切除、胸、脑外科等高难度手术。由于医疗设备比较齐全,医疗技术力量雄厚,不仅满足区内城乡人民就诊,而且为邻近富平、三原、临潼、渭南等县、市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1979年在全区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活动。1983年计划生育率85%,人口出生率14.5‰,人口自然增长率9.6‰,独生子女领证率95%。1984年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被命名为省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飞行试验研究院出席全国计划生育表彰大会。1987年成立各级计划生育协会64个,会员1500多人,计划生育中心户496户。1987~1988年,阎良区连续两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区。1987年区划扩大后,农业人口由14810人猛增到151570人。1990年全区计划生育率70.7%,人口出生率18.33‰,人口自然增长率13.58‰。阎良建区以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1990年城区有幼儿园7所,各乡小学开设学前班,教职工298人,在园幼儿5290名(含学前班3735名),比1987年增长2.5倍。全区有小学83所,教职工1221人,在校学生21009人,比1949年增长3.2倍,学龄儿童入学率99.55%,在校巩固率98.34%,普及率在97%以上。1990年9月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通过验收。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16所,教职工1087人,在校学生10778人,比建区前的1965年增长3.7倍。在校学生巩固率93.43%,毕业率91.6%。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0年,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1919人。1989年开始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辖区内有党校1所、工学院2所、中等技术学校8所,开办有电大、夜大、函大等教学班,许多单位还办有职工业余学校。七个乡都设立农技校,1988年受培训农民9768人次。在各类学校的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25人,中级职称682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区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94981人,占总人口45.4%;高中文化程度36911人,占总人口17.6%;大专文化程度7163人,占总人口3.42%。全区现有中小学校56所,在校学生3.2万余人,教师2506人;幼儿园27所,幼儿人数5700人;镇街农民文化技术学校7所。全区现有5个省级教育强乡镇,1个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1个国家级示范农技校,3个省级示范农技校,2个省级标准化高中,1个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个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3个省级文明校园,1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个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科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各类教育网络。电气化建设列全省各区县之首,城市气化率达90%以上,供暖率达94%,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医疗网络健全,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拥有完善的防疫、保健和医疗机构,拥有一批国内先进、渭北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一批医术精湛的各科大夫。

风景名胜

中国航空城:阎良位于西安市东北部,距离市中心50公里。全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阎良旅游以航空科普游为主。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航空科技博览馆、飞机生产线、功勋飞机展览、航模俱乐部等景点特色鲜明;飞机模拟驾驶、航模制作、试飞等令人留连忘返。阎良境内自然环境优美。城区北部的荆山塬春季花红柳绿,金秋瓜果飘香,淳朴的农家人,可口的农家菜,趣味盎然的果蔬采摘让人难以忘怀。阎良文化特色宜人。阎良是黄帝铸鼎圣地,更是秦汉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历史故事“商鞅变法”即发生在阎良武屯镇境内的古栎阳城,秀丽多姿的明代古栎阳桥、风水宝地汉代太上皇陵等均是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走进阎良,优雅的城市环境、文明的社会新风、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您有回家的感觉。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位于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核心区,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是目前西北最大的航空科技馆,整体外观设计为充满动感的飞机造型,体现出现代航空产业和航空教育事业展翅腾飞的态势。航空科技馆以“放飞梦想航空报国”为主题,集航空科技普及、航空教学实训、航空产业宣传介绍和航空旅游等功能为一体,成为西安阎良航空城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航空科技馆以“放飞梦想航空报国”为主题,主要面向社会公众传播航空精神、航空文化,普及航空知识,是一所集航空教学、产业宣传、航空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航空科技馆。航空科技馆分为世界航空发展史和中国航空发展史两个专题馆。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歼5、运5等珍贵的实物飞机,以及多个中外著名机型的飞机模型和发动机。
栎阳遗址:古栎阳都遗址(现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新义、东西党家、南丁、花刘、汤家村战国~汉)1963、1980~1981年勘探、试掘。面积约4.2平方公里,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600米。城垣夯筑。南墙残垣1640米,高0.4~0.6米,基宽6米;西墙残垣1420米,基宽8~16米;东、北墙未见。角门址1座,西门址2座。城内道路13条,其中东西路6条,南北路7条,街宽15.7~17.7米,城内夯筑基址7处,呈长方形,最大者700米。有居住及作坊、水井等遗址15处。城东南、东北、西北为墓葬区,北城墙外还有一东西向渠道。历年出土有铺地砖、空心砖、绳纹筒瓦、板瓦,云纹、葵纹、素面瓦当、圆形陶水管、陶碗、盂、罐、甑、壶、缸、鬲、鼎、金饼、铜镜、釜、镞、“半两”、“五珠”、莽币、铲、石磨、石范、石夯头等。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都自雍城迁至栎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至咸阳。项羽三分关中,塞王都栎阳。汉刘邦初年亦都栎阳,至七年(前200年)始迁长安。十年(197年),更名栎阳为万年县。自战国至汉初的180年间,栎阳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要地,汉高祖刘邦之父的太上皇陵(万年陵)陵邑“万年县”即设于此,栎阳城和万年邑实际上是一城两名。
古栎阳桥:位于阎良区北屯乡与临潼区栎阳镇交界的清河上。距阎良城区7.5公里,是阎新公路一重要桥梁。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县北五十里清河上栎阳桥,明总督武志望倡建”。是一青石条拱桥,坚固耐用,宽7.5米,长30米,高8米。1994年,由陕西省公路局,在古栎阳桥上游150米处又建一新桥。新桥长166米,宽13米,为钢混式双柱,八孔。桥高15米,适应阎良南向交通需求。原桥已成为阎良已文物古迹而被保护。

行政区划

历史区划:宋、元时期,据宋敏求《长安志》载,北宋时,栎阳县分四乡:五陵乡在县东,清川乡在县西北,永丰乡在县东北,宁远乡在县西南。元代将栎阳县管辖之五陵、清川、永丰、宁远四个乡随栎阳县并入临潼县。宋、元时期,今阎良区辖地属永丰乡。明时期,据清顺治《临潼县志》载:明代临潼原为四乡五十五里。今阎良区辖地属临潼县永丰乡和陂阳乡。又据清康熙《临潼县志》载:明代乡下设里、里下辖村,其中在今阎良区境内有10里29村:相恭里黑市村、观底村、相恭村、万年村、张乐村、,万代里万钱屯,三田里三田村、良村,廉留里廉留村、姜王村、大东村、阎良村、田村,张北里康桥村、阿姑村,阜广里御宝屯、广阳屯、酒店屯、城屯,任村里康村、任村、孝村、罗村,义门里古塔村、也无村,安业里安业屯,东梁里界方村、阳盛村、罗广村,清时期,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载,清代县下设4乡,乡下设里,里下设甲。今区境内有陂阳乡的相恭里、万代里;永丰乡的义门里、安业里、东梁里、张北里、任村里、阜广里、三田里、廉留里。共10里、100甲。还有以镇附村的记载,其中在今区境内有4镇、21村:关山镇郭家村、邱家村、包家屯、官道堡、戴家堡,康桥镇金汤堡、太和堡、新军寨、丁家村、水北村,武家屯(镇)党家堡、御宝屯,阎良镇银刘堡、姬店堡、三田村、柳家村、绳张村、三镇堡、纪家村,另有相桥镇的粟邑庙和栎阳镇的李号堡也在今区境内。
今区划:阎良区辖5个街道、2个镇:凤凰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振兴街道、新兴街道、北屯街道、武屯镇、关山镇。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0个行政村,593个村民小组。全区常住人口26万人,其中在城区居住和生活的居民约10万人。有汉族、回族、壮族、黎族、白族、藏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哈尼族、苗族、满族、羌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情况

区内交通发达,西韩、西延、咸铜铁路在境内交汇,有四条省级公路与外界连通,地方道路“三横六纵”村村通油路,西安至阎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阎良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以列入陕西省“十五”规划。通讯便捷,万门程控电话可拨国内外,城区住户安装率达80%,位于全省榜首,农村达到村村通电话。列全省第一,数字移动通讯系统、模拟移动通讯系统及信息高速公路已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