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地图
叶县相关地区地图:
叶县特产
1、叶县烩面其主要特色是:羊肉炝锅,采用优质面粉,细腻光滑,柔软筋香,滑润适口;烩面汤取新鲜的羊排、羊蹄骨,并放多味少许的五香调料熬制而成,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誉周边十几个县市。属风味特色类。2、马湾白桃产于邓李乡马湾村。其主要特色是:入口甘爽,色泽鲜亮,白里透红,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离核,种植面积大,历史悠久,曾远销前苏联、香港等地,远近闻名。属产地特色类。3、张集硬面馍产于洪庄杨乡张集村。传承数百年,历经兴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1993年,经张集村几位前辈重操旧业,加以改良,并由子孙后代承继下来,至今已有十七年的历史,其主要特色是: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洁白如雪,层层叠叠,底部微焦,香酥可口,畅销叶县及平顶山周边县区,远销郑州、开封等地,并被当做礼品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华人区国家,每年北方小年阴历二十三后,大批的买家都会开车齐集张集村,抢购硬面馍,常常会出现硬面馍还在锅里,就有人排起队等着硬面馍出锅的情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阴历二十八,属工艺特色类。4、湛河鸭蛋产于洪庄杨乡。其主要特色是:煮熟之后,蛋黄呈红黄色,外观油亮,口感浓香,且带沙瓤味,味道鲜美爽口,远近闻名,畅销四方,清朝时曾作为贡品年年上贡皇庭。属产地特色类。5、张武岗红薯产于辛店乡王文成村。其主要特色是:无须、甘甜,分层次,色质好,常吸引舞钢、舞阳、叶县及平顶山市民前来品尝选购。属产地特色类。自然特征
叶县所辖行政区版图,形似一个规则三角形,呈西南东北走向,全县山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1%;丘陵面积约为26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9%;平原及洼地83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0%。全县土地总面积208万亩,县内土壤主要有三个土类,其中黄棕壤土类169.5,占总面积的81%;砂姜黑土类14.2万亩,占总面积的6.9%;潮土类21.75万亩,占10.6%,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1.99亿立方米,地表自产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叶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4.8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0.1毫米。历史人文
概况:叶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周曾是应国国都,春秋为楚北方重镇,公元前576年许迁都于叶,公元前524年,楚迁许于淅,以叶封沈诸梁。叶公沈诸梁在治叶期间兴修的水利工程一东,西二陂(bei),至今遗址仍存。孔子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9年至叶,在叶县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叶县地处南北文化的结合部,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10多处。叶县地处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仅境内现存的古城遗址即有:霸王城、定南县城、叶邑古城、毋霸城、汝坟县城、红阳县城等10余座。同时还有叶公问政处、叶公墓、石门山、老县衙、文庙、澧河桥、昆阳古战场等名胜古迹。现文化名胜“叶公陵园”已修葺一新,每年有海内外的叶氏后裔到叶县寻根祭祖。新辟的“叶公文化旅游区”正加紧建设,护城河的治理和明代一条街的开发也在实施之中。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于谦等名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遗迹。叶县文化局保存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行书《幽兰赋》十二通碑刻,全国独秀。叶县名人荟萃,风景如画。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叶县古为豫州地,周为应候国,春秋时期属楚,公元前524年,楚以叶邑封沈诸梁,史称“叶公”,叶公是海内外叶氏之祖。孔子周游列国时慕名莅叶,叶公沈诸梁问政,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千古佳话。境内现存有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文王(姬昌)化行南国遗迹和霸王城(项羽筑)、箫王城(光武帝筑)等秦汉历史遗迹;西汉末年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昆阳之战就发生于此;叶县县署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明代县衙,她和叶邑古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县县署和叶公陵园还双双入选平顶山市“鹰城外八景”。许多历史名人履及于此,李白、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于谦等名人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遗迹。叶县县衙博物馆珍藏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行书《幽兰赋》十二通碑刻,腾跃跌宕,气势雄伟,意趣横生,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昆阳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诗句盛赞叶县优美风景。漫步澧水,是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纵横昆阳,是波澜起伏的历史烟云。宠辱不惊的明代县衙独树一帜,高梧参天的叶公古陵昭示千秋,古色古香的明代老街底气绵长,行云流水的幽兰赋天下无双;飞檐斗拱的大成殿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的文昌阁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的愤乐亭巧夺天工;维妙维肖的望夫石重操守节,远离尘嚣的西唐山水幽深婉约,风侵雨蚀的古桥遗址斑驳厚重,遮天蔽日的千年银杏生机无限,南竹北移的井岗竹园勉志励人,烟雨迷蒙的沙河碧水诗情画意……一处处景观似珠矶撒在了叶县这个流光溢彩的大玉盘里,耀眼夺目,璀璨迷人。叶公文化: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公元前524年沈诸梁受封于叶,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叶公宰叶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对叶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专程到叶地拜访叶公,希望能得到叶公的重用。孔子在叶期间,多次和叶公谈论为政之道,并称赞叶公治叶经验为“近者悦,远者来”。叶公和孔子就何谓忠诚的为人标准进行讨论。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却不以为然地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由于叶公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一天,他便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即责怪子路说:“汝奚不对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因二人观点不一致,孔子的叶邑之行并未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于是他很快离叶北返。孔子的门人大为不满。后来,一些儒士借用叶公喜欢画龙的故事杜撰了《叶公好龙》的寓言,把叶公喻作伪君子。公元前479年,叶公已近耄耋之年。当时,身居吴楚边境的重臣白公胜在楚国都城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叶公闻讯后,不顾年迈,毅然出兵平叛,立下定国之功。叶公因平定白公胜之乱迎惠王复位,官至令尹、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他却在平定边夷,整肃朝政后,让位于他人,自己还归叶邑,身老于叶。叶公临终时留下遗言:“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叶公以一生的行动,表达了对百姓的爱及对国家的忠,赢得了世人的敬慕。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
叶公后裔:“世叶会”春秋时期属楚,称“叶邑”。公元前524年,楚以叶邑封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身兼,令尹和司马的重臣沈诸梁,并赐予叶姓,史称“叶公”。叶氏由此起源,叶县成为天下沈姓、叶姓祖地,位于该县境内的叶公陵园是全球叶姓始祖沈诸梁陵寝所在。自2000年首届世界叶氏联谊会在叶县召开以来,不断有叶氏后裔从世界各地到叶县寻根问祖、交流联谊。第一届10月11日至14日在位于叶县旧县乡的叶公陵园内,叶公塑像正式揭幕,第二届10月10日至13日在文化路东段隆重开幕.共500多名叶公后裔组成31个代表团再次聚首祖地叶县,第三届5月15日至18日在平顶山会展中心举行1200多人,组成46个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行政区划
概况:叶县辖7个镇、1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昆阳镇、任店镇、保安镇、仙台镇、遵化店镇、叶邑镇、廉村镇、城关乡、夏李乡、常村乡、马庄回族乡、田庄乡、辛店乡、龙泉乡、水寨乡、邓李乡、龚店乡、洪庄杨乡。各乡镇下辖村庄:昆阳镇代码:4104221002006年,辖7个居委会:东菜园居委会、北关居委会、北大街居委会、南大街居委会、南关居委会、西菜园居委会、西李庄居委会任店镇代码:4104221012006年,辖36个村:任店一村、任店二村、任店三村、任店四村、寺庄东村、寺庄西村、双河营村、后营村、前营村、尚武营村、秋河村、刘岭村、新营村、郭营村、高营村、宋营村、灰河营村、柳疙瘩营村、燕庄村、平李庄村、屈庄村、瓦店村、汪营村、中其营村、朱李庄村、史营村、月庄村、岳庵村、古路湾村、毛庄村、胡庄村、辉岭营东村、辉岭营西村、刘口村、大营村、克庄村保安镇代码:4104221022006年,辖32个村:一村、二村、三村、陈岗村、牛庵村、杨四庄村、河套寨村、寨后村、东余庄村、大辛庄村、寨王村、暴沟村、蔡屯村、文井村、冯庵村、前古城村、南寨河村、夏元村、花阳村、李吴庄村、魏岗铺村、吕楼村、柳庄村、李湾村、白庙村、文寨村、东官庄村、庙岗村、辛庄村、花山吴村、罗冲村、杨令庄村仙台镇代码:4104221032006年,辖50个村:西南拐村、西北拐村、东南拐村、东北拐村、马庄村、小辛村、耙张村、王吉庄村、刁庄村、扁担李村、李庄村、吴庄村、火山铺村、邱庄村、吴哲庄村、西董庄村、王老君村、老程庄村、阁老吴村、娄庄村、布杨村、柳树王村、罗庄村、北庞庄村、崔王村、贾庄村、贾刘村、东寨村、西寨村、前王村、孟王村、杨庄村、大孙庄村、老范寨村、韩庄寺村、后司村、辛楼村、东董庄村、刘建庄村、坡魏村、盐西村、盐东村、楼刘村、草寺杨村、黄李村、董寨村、辛堂村、丰王村、潘庄村、南庞庄村遵化店镇代码:4104221042006年,辖24个村:张楼村、遵化店村、周湾村、孙庄村、裴庄村、温庄村、闫村、节张村、桑庄村、北陈庄村、张村、北屈庄村、戴庄村、霍张村、西赵村、汝坟桥村、祁营村、北大王庄村、张寨村、韩庄村、蒲楼村、溪庄村、张庄村、石灰厂村叶邑镇代码:4104222052008年,辖43个村:常庄村、朱岗村、中村、樊庄村、安庄村、沈湾村、兰庄村、思城村、李公甫村、北村、杜庄村、盆杨村、邮仃村、宋寨村、大陈庄村、万渡口村、孟庄村、八里园村、双庄村、夏庄村、竹园村、东刘庄村、北水城村、金湾村、倒马沟村、水郭村、段庄村、汪寨村、止张村、大王庄村、同心寨村、梅湾村、收金店村、西王庄村、东毛庄村、蔡庄村、连湾村、老鸦张村、大乔村、南水城村、吴圪当村、南村、高道士村廉村镇代码:4104222092008年,辖53个村:廉村、姚王村、湾张村、沙渡口村、王丰贞村、王卜如村、老段庄村、王店村、前崔村、东张庄村、大刘庄村、后崔村、牛王庙村、桥陈村、乔庄村、沟孙村、南吕庄村、余庄村、邵庄村、任庄村、齐贤王村、东水郭村、庆庄村、袁庄村、齐庄村、高柳村、二郎庙村、汪庄村、老龚庄村、辛顾村、东马庄村、韩庄村、刘宋庄村、阎庄村、韩桥村、谷店东村、谷店西村、纸陈村、王三寨村、后王村、瓦赵村、路庄村、刘店村、黄谷李村、坟台徐村、甘刘村、葛刘村、肖马村、申王村、赫杨村、台李村、台杨村、穆寨村城关乡代码:4104222002006年,辖37个村:程庄村、大桥村、潘寨村、三里湾村、聂楼村、孟丰店南村、孟丰店北村、大王庄村、沟王村、陈庄村、大林头南村、大林头北村、秦赵村、张圪当村、韩丰村、典庄村、西北杨庄村、堤郑村、邱寨村、程寨村、孙湾村、问村、东卫庄村、刘庄村、焦庄村、余庄村、胡村、郑庄村、草厂庾村、李村、曹庄村、堰口村、徐庄村、沟李村、新湾李村、新李寨村、河阴店村夏李乡代码:4104222012006年,辖31个村:夏北村、夏南村、江元村、雷草湾村、小河郭村、葛庄村、前董村、郭庄村、小集村、苗庄村、坟沟村、先庄村、滹沱村、向阳村、彦岭村、油坊头村、岳楼村、侯庄村、丁庄村、牛头李村、十二里村、孙安村、官庄村、许岭村、杨庄村、田庄村、曹王村、下马村、岗马村、张庄村、董湖村常村乡代码:4104222022006年,辖37个村:文庄村、文集村、月台村、栗林店村、养凤沟村、孤山村、府君庙村、石院墙村、毛洞村、和平岭村、刘东华村、瓦房庄村、常村、西柳树王村、下马庄村、暖泉村、艾小庄村、李家庄村、金沟村、金龙嘴村、大娄庄村、大毛庄村、柴巴村、五间房村、响堂村、黄湾村、西刘庄村、孤古岭村、葛河村、中马村、杨林庄村、南马庄村、李九思村、马顶山村、罗圈湾村、赵岭村、尹湾村马庄回族乡代码:4104222032006年,辖8个村:马庄村、李庄村、水郭村、雷庄村、大陈庄村、习娄村、张庄村、小河赵村田庄乡代码:4104222042006年,辖28个村:田庄村、张申庄村、道庄村、牛庄村、西孙庄村、黄营村、粱寨村、张林庄村、大张村、尤潦村、东李村、英李村、后党村、孙娄庄村、半坡常村、前党村、武楼村、千兵营村、金岗李村、后李村、东杨庄村、三官庙村、柏树李村、岗马村、康台村、宋庄村、邵丰街村、邵丰店村旧县乡代码:4104222052006年,辖43个村:常庄村、朱岗村、中村、樊庄村、安庄村、沈湾村、兰庄村、思城村、李公甫村、北村、杜庄村、盆杨村、邮仃村、宋寨村、大陈庄村、万渡口村、孟庄村、八里园村、双庄村、夏庄村、竹园村、东刘庄村、北水城村、金湾村、倒马沟村、水郭村、段庄村、汪寨村、止张村、大王庄村、同心寨村、梅湾村、收金店村、西王庄村、东毛庄村、蔡庄村、连湾村、老鸦张村、大乔村、南水城村、吴圪当村、南村、高道士村辛店乡代码:4104222062006年,辖31个村:辛店村、李寨村、新杨庄村、柿园村、赵沟村、东白庄村、桐树庄村、胡张村、油坊李村、遂庄村、杨八缸村、赵寨村、东房庄村、东柳庄村、汴沟村、大徐村、岗王村、岗底村、张寺滩村、新丁庄村、龚庄村、田寨村、中邢沟村、大竹园村、常楼村、杨庄寨村、西徐庄村、郭岗村、常派庄村、新蒋庄村、铁佛寺村、王文成村、南房庄村、大木厂村、刘文祥村、南焦庄村、蕾草洼村、杨茂吴村、南王庄村龙泉乡代码:4104222072006年,辖35个村:龙泉村、权印村、郭吕庄村、北大营村、牛杜庄村、全集村、娄凡村、慕庄村、铁张村、大何庄村、冢张村、南曹庄村、小河王村、小河郭村、大湾张村、大来庄村、赵庄村、齐庄村、王楼村、彭庄村、碾张村、贾庄村、草厂街村、南大营村、沈庄村、武庄村、雷岗村、白浩庄村、莫庄村、节楼村、辛单庄村、李明己村、卸营村、胡营村、单营村水寨乡代码:4104222082006年,辖33个村:夸子营村、水寨村、留侯店村、伍刘村、灰河郭庄村、董刘村、东屈庄村、桃奉宋村、桃奉村、南坡王村、东盆王村、孤佛寺李庄村、黄庄村、张侯庄村、河北赵庄村、只吴村、余寨村、杜楼村、关庙沟村、高庄村、军王村、后白观村、前白观村、老街村、蒋李村、霍姚村、关庙李村、丁华村、小庄王村、太康寨村、徐王村、蔡寺村、天边徐村邓李乡代码:4104222102006年,辖32个村:邓李村、后邓村、丁杨村、康营村、军张村、庙王村、东徐庄村、构树王村、中彭村、后彭村、璋环寺村、碾张村、尚闫村、銮场李村、董平村、雷辛庄村、杜杨村、马湾村、何马村、许庄村、妆头村、湾李村、吕庄村、孙寨村、杜谢村、泥车村、郝庄村、大魏庄村、魏王村、张高村、庙李村、后炉村龚店乡代码:4104222112006年,辖29个村:龚西村、耿湾村、汝汾店村、叶寨村、前棠村、后棠村、贺渡口村、楼马村、金庄村、余王村、余营村、王营村、泥河张村、坡宋村、台刘村、苏科村、边庄村、支刘村、姜庄村、司赵庄村、水牛杜村、蒋庄村、史堂村、十里铺村、小辛庄村、龚东一村、龚东二村、常李村、节庄村洪庄杨乡代码:4104222122006年,辖24个村:洪西村、洪东村、蒋湾村、河北高村、小庄村、裴昌村、石王村、桑树贾村、翟杨村、湛河董村、炼石店村、唐马村、焦庄村、洛南村、王湾村、观上村、姜渡口村、洛北村、张集村、曹李村、白庄村、麦刘村、王庄村、张徐村
中国岩盐之都
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岩盐之都――河南叶县”授牌仪式暨盐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获悉,中国“名牌矿业城市”又添新军,河南叶县被授予中国岩盐之都称号。来自全国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共同出席了授牌仪式。河南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盐田展布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远景资源储量达3300亿吨,作为一个以县域为单位的资源开发区,目前探明储量在全国位居第一,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2006年,叶县盐产量达到304万吨,实现产值36.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4.4%。与会专家指出,作为中国的盐都,叶县要发挥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资源的有效开采利用为原则,做好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规划,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推进循环经济建设,避免由于盐化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中国盐业发展探索一条生态、环保、高效的产业发展道路。近年来,随着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叶县的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现年产精制盐和工业用盐15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之一。六家上市公司和一家跨国公司已入驻叶县,投资258亿元的平煤集团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投资145亿元的神马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河南盐业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正在兴建,具有健康理疗、娱乐功能的中原盐湖即将动工,叶县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原盐都”和中国中部盐化工业城。叶县民营工业发展迅速,是全省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皮鞋生产基地、农用三轮摩托车生产基地、最大的粮食深加工基地和机电零部件加工基地。从历史走来的叶县,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历史厚重,盐都建设日新月异,在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叶县县域经济发展迅猛,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外界了解叶县,让叶县走近八方宾朋、走向全国、融入世界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文化教育
概况:叶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84所。其中,高中4所(含民办1所)、职业学校5所(含民办3所)、初中39所(含民办8所)、小学335所(含民办8所)、聋哑学校1所、幼儿园41所(含民办31所)。共有在校学生147835人,在园幼儿6762人,教职工7220人。近年来,叶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全县教育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成效显著。“两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1998年,扫盲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2004年11月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复查验收,叶县如期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目前,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81.3%,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自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6135.57万元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其中投资2880.02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危房改造面积81689.6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已基本实现了学校校舍楼房化。目前,危改工作已通过省政府危房改造验收团的检查验收;投入132万元,新增中小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35468件(台);投入3123.55万元,新增计算机3291台、图书4642877册、电子图书20389册。另外,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顺利,目前,全县383所列入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中小学校的前期准备均已就绪,达到了装机要求。
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3%、77.6%。小学、初中教师高学历比率分别达到27.4%、10.3%。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稳步实施:自2002年,确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来,不但保证了教职工工资按时逐月发放,而且压缩清退不合格人员1232人,撤并中小学校172所,超缺编学校对口支授360人次;积极推行聘任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累计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1245人。
高中阶段和幼儿教育发展迅速:该县现有普通高中4所(含民办高中1所)、职业类学校5所(含民办职业学校3所)。2005年全县10307名初中毕业生有5545人升入高中阶段学习,其中,升入普通高中3457人,升入职业类学校(中专学校)2088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53.8%;全县现有公、民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6762人。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积极鼓励、扶持民办教育,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20所,其中民办小学8所,在校学生2142人;民办初中8所,在校学生2535人;民办高中1所,在校学生550人,民办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3065人。另外,全县有民办幼儿园31所。
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叶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平顶山市前茅。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来,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42人,省级奖224人,市级奖1285人。此外,多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其中,叶县昆阳中学被确定为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昆阳镇三小被确定为河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