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临汾市地图 >
翼城县地图
翼城县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特征

翼城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本县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降雨量550毫米左右,河川径流量0.87亿m3,水资源总量为1.476亿m3。本地区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90天。

翼城山水风景文化

城内关帝庙:关帝庙所祀之神是三国时的蜀国大将关羽。位于需、城内村南大街西侧的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七年,重修于1988年,是临汾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翼城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关羽,谷称“关公”,字云长,山西解州常平村人。他忠义勇武,名播天下,历代帝王便把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作为样板,大加吹捧和封赏,用来“教化”臣民。宋代封其为“义勇武安王”,明万历年间特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清顺治元年封为“关圣大帝”。明清时代,关羽不仅是一位义结千秋、忠贞不二的英雄好汉,而且还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由于关公成了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祗,因此佛道两家争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门充当护法神,以壮声威。正是由此,民间各行顶礼膜拜,历代统治者也以其为偶像,用来“教化”臣民,以维护其统治。这就是修建关帝庙或武庙的原因所在。城内关帝庙是我县古建筑最具特色的风景之一。在其中轴线上,南为过路戏台、石坊,中为过殿,最后为春秋楼。南部东西为两列长廊,后部左右造三座配殿。全部面积1470平方米。春秋楼,因塑有关羽坐观《春秋》像而得名,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平面方形,建筑在条石砌筑的1.6米高的高台上,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重檐十字歇山顶,二层楼阁式,总高十七米。四根冲天柱直通向二层斗拱下,支撑着顶部荷载。上下两层四周设围廊和勾栏。下层石制、上层木制,各层以二十根廊柱支撑檐出,檐下额枋部分雕饰的华替、斗横和二龙戏珠等,玲珑剔透,精巧至极。一二层廊柱之间三面砌有楼身墙壁,前面为六抹隔扇。下层楼中供奉着帝王装的关羽坐像与身着铠甲、手持大刀的周仓和手捧玉玺的关平立像,威严肃穆。关羽坐像则身着乡龙刺凤战袍,怒目远视,右手抚捋长长美髯,左手垂放右腿上,气宇轩昂,威风凛凛。上层为关羽便装“夜观春秋”坐像。春秋楼高耸云表,登楼环廊一周远眺,翼城的山川美景可尽收眼底。城内关帝庙自清乾隆年建造以来,时有世人顶礼膜拜。每逢初一、十五或较大的民谷节日,许多人都要带上香纸、供品,跪拜叩头,祈祷神灵庇佑,消灾避难;有的还虔诚地许愿还愿,以求心想事成。八十年代至今,县文管所设在此庙内,并将散落在全县各地的石雕、石刻、陶器等文物聚集于此,到此观光者络绎不绝,关帝庙成为翼城的重要我胜之一。
佛爷山景区:佛爷山是翼城县东部的一座名山,属中条山脉,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北纬35°,海拔1800余米,面积约万余公顷,山上最高气温20℃,最低—10℃,雾期不超过一个月,这里森林茂密,覆盖面积达80%以上,除有大面积的松树林外,还有许多奇花异草,自然风景十分优美。佛爷山风景区内,东面有辽寨河,西面有张马河,常年流水潺潺。山顶有一清泉,水质甘冽,清澈透明,景区空气清新,没有污染,主峰佛爷山,西面有娘娘岭,南面有七座仙女峰,北有五龙山,东有尖山。从主峰向四面眺望,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在秋高气爽的晴朗日子,登上佛爷山可以看日出,滚动的火球从峦峰间突突升起,蔚为壮观。此处是翼城境内,除舜王坪之外的又一处集避暑、度假、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千年云杉:在距离舜王坪顶二公里处的路边,有一棵两米多粗,高十余米的大树,据专家讲这就是云杉树,这棵树的树龄有千年了,在树上分岔处可以同时坐五个人,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凡路经此地的人都要拜上一拜,以求带来好运。云杉树是南方的树种,可在历山舜王坪的脚下生长着这个树种,说明这里还有暖温带的其它植物。传说这是舜王爷当年取手杖之处,此树千年而不衰,仍枝叶茂密。
翔山:翔山为中条山支脉,位于翼城县城东南15公里处,雄伟的翔山顶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峰顶有一古庙,庙前有一古塔,站在峰顶举目远望,浍水如带,弯曲而下,故城水库犹如一面明镜,银光四射,翼城、绛县、曲沃,多姿多彩的山川河流和美景如画的园林化大地,尽收眼底。夕阳西下,站在故城水库尾向东望去,整个翔山被晚霞映照得一片红色,绚丽多彩,天空的白云被夕阳染成了红色,光彩夺目,格外艳丽,向西望去,水库周围的树木、大坝以及即将落下的夕阳倒映在水库中,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
历山风景区:历山位于县城东南隅70公里处的翼城、垣曲、沁水三县交界处,属中条山脉。历山风景区面积37.2万亩。雄踞翼城境内的舜王坪是历山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2358米,坪顶面积260万平方米,年均气温15℃。盛夏时节,最高气温20℃。历山因舜王当年驾象躬耕时,在此编制了黄河流域物候历—《七十二候》而冠名。这里层峦叠嶂,群峰对峙,流水潺湲,古木参天。广阔的原始森林,素有“华北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珍禽异兽,生息其间,药材矿藏,满山遍布。奇峰、怪石、清涧、溶洞、冰帘并称“五绝”;林清、山风、冰雪、雾雨、光影、古迹、植物、动物、药材、村庄共名“十胜”。历山可供游人观赏的自然景点有百处之多,实为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天然公园”。特别是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山舜坪奇峰高耸,峡谷清幽;溶洞深邃,草甸广袤;潺潺溪流,碧波涟涟;祥云瑞霭,紫气升腾。须晴日,近眺黄河,遥望日出,令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历山已被列为山西十大风景旅游区之一。

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全县经济出现强劲增长态势: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完成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不含一次性收入),力争突破7亿元;现价工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450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500元,比上年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计划生育试点);空气质量严格控制在三级以内,力争二级天数达到180天以上;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有根本性好转。翼城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优化:积极取缔关停低效能高污染的企业,在浍河两岸、以县城为中心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在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建设了百里百米经济林带。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空气自净能力增强,环境容量加大。

本地潜在主要商品

铁矿(储藏量近1亿吨)、石灰石、铜、铝、石膏、硫磺。

古代防御建筑-翼城

古代军事防御构建筑。位于城门,指与城墙连为一体,加强侧射火力的构筑物。一般处于瓮城一侧。

翼城“十大碗”

翼城十大碗:它来自晋南民间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品,是晋南独有的民间风味,做法讲究,口味独特,色泽搭配合理。
十大碗包括:1、鱿鱼汤:自发的鱿鱼,因为它是用碱面发的,所以少;特点是:鲜,香,润口。2、丸子汤:它不是普通的丸子汤,它是用精纯的五花肉配上馒头炸成的,再配上自制的调料熬,特点就像乒乓球飘在汤上,与众不同。3、红白豆腐汤。4、糯米糕(不是糕点,像大饭一样的)。5,红薯汤。6,银耳汤。7,黄焖肉。8,雪花肉:因为它是白色的,看起来像雪花,所以叫雪花肉。它的做法是:生瘦肉切成片,拿鸡蛋清裹住,再加上面粉,淀粉,先水煮一会儿,然后再蒸,必须蒸一个小时才能好,最适合老年人吃了,特点是:口感好,嫩,滑。9、清汤牛肉10、肚丝汤。
其他相关:(补充一下:十大碗在以前的时候是穷人家里吃的,吃宴席的时候最低最低要出十大碗,因为以前穷点,只好吃十大碗,什么菜都没有,只是十碗汤。现在呢,十大碗都不是上面的那个样子了,都改了很多,现在也不是10碗了,最多8碗。至于是哪8碗,每个饭店里的也不是一样的,还有以前的十大碗具体是什么哪个十碗饭,也不知道,上面的内容少一碗,也不知道是哪碗,就是在吃宴席的时候也看不出来少哪个。现在席面上有东西的叫法:八八的,六六的,十五圆等,其中八八的是最好的宴席,好像是取八八六十四圆满吧。然后是六六的。)

工业发展

翼城环境宽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矿业开采与生铁冶炼。汉武帝时还于翼城置铁官,督办本县冶铁事宜。改革开放以来,翼城采矿、炼铁业迅猛发展,煤炭,冶炼已成为县域工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该县的动力煤巨大储量和开采能力,成为发展火力发电、煤化工业的绝佳选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翼城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炼业。“翼城生铁”凭借含硫低、纯度高、品质优饮誉大江南北。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韩国、日本。进入21世纪,致力传统产业转型,内引外联,促成一批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形成了年产国际优质生铁300万吨的产业规模。另外,翼城还把加快煤炭转化列为全县工业调产的战略重点,并积极申批落实投资55.43亿元的2×60万千瓦坑口火力发电及与发电厂相配套的年产300万吨的大型动力煤煤矿项目。近年来,翼城县以建设全省“钢铁大县、铸造强县、果菜名县、煤电重县”为目标,突出工业科技调产。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财政支持、人才引进、引资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凹地”效应,使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在翼城落户并投产:2002年,总投资18亿元,集炼铁、轧钢、轧材、焦化为一体的年产百万吨铁、百万吨钢、百万吨材的山西宏阳钢铁公司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全国组合机床行业“龙头老大”大连机床集团投入巨资将其主导产品通用机床的组装移师翼城,建起了万台机床生产基地;丰昆、福旺、振浍、华尔、华乐等铸造企业生产的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铸造项目相继投入批量生产,形成了年产铸件50万吨的产业规模。目前,全县已建起城东钢铁工业、封比汽车制动铸造、华尔车床铸件加工、浍史精密铸造、里砦生铁冶炼等五大工业园区。一个以冶炼、煤炭为主,食品加工、铸造、机械、建材为辅的工业体系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