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地图
伊春市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伊春市辖1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伊春市面积39017平方千米,人口132万(2003年)。伊春区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编153000。南岔区面积3088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邮编153100。友好区面积2366平方千米,人口7万人。邮编153031。西林区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25。翠峦区面积1560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13。新青区面积1181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36。美溪区面积2259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21。金山屯区面积1850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26。五营区面积1040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033。乌马河区面积1254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011。汤旺河区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037。带岭区面积1041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106。乌伊岭区面积316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邮编153038。红星区面积304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邮编153035。上甘岭区面积1461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邮编153032。铁力市面积6620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152500。市人民政府驻铁力镇。嘉荫县面积7273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邮编153200。县人民政府驻朝阳镇。历史沿革
伊春市,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伊春,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伊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朝,时为肃慎族的活动区域。战国到南北朝时为貉、扶余、寇漫汗和豆莫娄属地。隋唐时期,属黑水靺鞨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和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辽宋时期属东京道女真五国部属地。金代,伊春为上京会宁府蒲与路所辖。元属辽阳行省水达达路。明朝为奴尔干都司屯河卫辖区。清初,为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地。1662年(康熙元年),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伊春地属之。1683年,宁古塔将军所辖西北地区设置黑龙江将军,伊春在其辖境内。1698年,黑龙江将军之下设置齐齐哈尔副都统,伊春为其辖境。清末民初,划归汤原县管辖,为原始森林地区。东北沦陷后,1941年11月建成绥佳线铁路后,于1942年7月修建汤林线铁路南岔至伊春段,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进行掠夺式地乱砍滥伐。1945年春,伪汤原县公署于伊春设立伊春街。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隶属汤原县南岔区管辖,1949年10月设置伊春镇。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下设南岔等5个森工分局。为了适应森林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松江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7月报请设置伊春县。同年9月29日,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函告:“经中央内务部批示,同意将汤原县伊春林区划出,成立伊春县,县府设在伊春街”。全县共7.5万人,为丁等县。12月1日,伊春县政府正式成立,由松江省直辖。1954年7月,将小白、朗乡两镇划归铁力县管辖。同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由于森林工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底,全县人口剧增到23万人,且政权组织与党的组织、经济组织不相适应,1957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县,设置伊春市(地级),以原伊春县的行政区域为伊春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伊春镇。伊春市由省直辖。同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原伊春县的伊春、南岔等13个镇和佳林乡的建制,分别设置伊新、南岔、双子河、五营、带岭、翠峦、美溪、浩良河8个市辖区。1958年2月13日,召开伊春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设置伊春市,撤销伊春县。同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0年增设新青、五星、大丰、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8个市辖区,全市共辖16个区。1962年12月,将16个区调整为11个区,撤销了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5个区。翌年4月,撤销五星区,并入五营区。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市,设置伊春特区,试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实行双层领导制度”,有关企业工作以林业部为主,有关地方工作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为主。同年12月,设置乌敏河、上甘岭、友好、东风、红星5个区,全市共为15个区,基本上是1个林业局1个区,“政企合一”。1965年4月,撤销伊新区设置伊春镇和伊东区。1966年4月,撤销伊东区并入乌敏河区。1967年5月5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伊春市革命委员会,伊春特区随之撤销。同年设立乌伊岭区,将伊春镇改为伊春区。1969年10月,设置西林区;撤销浩良河区,并入南岔区;撤销双子河区,并入友好区。1970年4月1日,设置伊春地区,实行地市合一。同时,将黑河地区的嘉荫县和绥化地区的铁力县划归伊春地区管辖。伊春地区由省直辖。是时,伊春地区共辖15区、2县。1979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地区,恢复伊春市(地级),由省直辖。原伊春地区的嘉荫、铁力两县仍归伊春市领导。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乌敏河区更名为乌马河区,东风区更名为汤旺河区,大丰区更名为金山屯区。1988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铁力县,设立铁力市(县级),由伊春市代管。至此,伊春市共辖15个区,领导1个县,代管1个市。1992年,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纵贯小兴安岭山脉。东邻鹤岗市和汤原县,南接依兰县,西南与铁力市毗连,西与庆安、绥棱县接壤,西北与逊克县分界,东北与嘉荫县相连。全市总面积19655平方公里。全市共辖伊春、南岔、带岭、西林、金山屯、美溪、翠峦、乌马河、友好、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乌伊岭15个市辖区。1992年末全市(不含所辖县市)总人口8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9万人,占92.7%。市政府驻地伊春区。邮电通讯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9321万元,同比增长4.5%。全市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77.7万门,当年新增交换机容量4.2万门,光缆线路长7830公里;城市电话用户37.1万户,下降6.5%;乡村电话用户6.4万户,下降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9.5万户,增长17.1%。全市电话(固话+移动)普及率达到5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54645户,下降11.7%,其中:宽带用户47506户,增长26.5%。人口信息
截止2009年9月30日(计划生育统计年度),全市总人口为106.26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96%,人口出生率为3.4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7‰,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104.67。连续8年呈现人口负增长态势。饮食文化
炝蕨菜,蕨菜生长在山中低湿地带,初春时节是最佳采集时机。此道菜清淡可口,味香色浓,全天然,保健功能强,深受日本及韩国客人青睐。主料:蕨菜500克。配料:水发木耳25克、干辣椒3只、清汤25克。调料:食油50克,葱、姜、精盐、味精各适量。制作:将蕨菜去杂洗净,控净水,在沸水锅中焯一下,然后在四五成熟的油锅中过一下。辣椒切成节,炒锅留热油50克,用辣椒节炸锅,随即将蕨菜和调料下入快速翻炒,烹入清汤,出锅装盘即可上桌。功效:蕨菜具有清热、滑肠、降气、驱风化痰等功效。蕨菜配以木耳,可起开胃、理气、化痰之作用。常人食用可健脾益胃、润肺化痰。山蘑炖山鸡,有名的东北菜,以野生草蘑、榛蘑、榆黄蘑与山鸡和炖。这道菜野味浓厚,肉香菇滑,口味独特
美溪"三股流"血肠:杀猪菜是伊春林区的特色菜之一,而美溪"三股流"血肠更是远近闻名。将新杀猪的肠衣洗净,把新鲜猪血佐以姜末、酱油、蒜末、味素和花椒等调味料灌入肠中,煮熟后食用。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边叙家常边吃血肠,浓浓的乡情会使您感到北方人的好客和林区人的热情。
炖山珍,这道菜的原材料有五花肉、蕨菜、木耳、榛蘑、刺嫩芽、银耳、鲜蘑、胡萝卜以及花椒、大料、葱、精盐、味素和酱油等调料。将五花肉煮熟切成薄片,其它野菜洗净切段备用。将葱姜、花椒、大料炸香,加入鲜汤,放入主配料,大火烧开,小烧炖制入味即可。
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加快新区道路规划及给排水管线工程设计,完成新区回龙湾大街、飞龙路、红松路、兴安路、仙翁山大街延长等一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完成了星光路、青龙路、永庆路拓宽、松林路、永红路、兴安路、景观路(沙滩浴场——山珍路)、新兴大街(军分区——八大局)人行道改造等一批老区道路建设和改造规划。为10万株大树进城做好了地块落实规划。完成了沿河公园规划、水上公园强排泵站改造规划、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规划、锦山电厂扩建等市政工程规划;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地形图测绘及规划审批工作;为改善水上公园水环境质量,完成了新区引水工程规划。完成了景观大道(山河大道东、西段完善)、回龙湾大街(环保局——新区)景观道、天保广场、新区林都大街两侧、汤旺河石林度假村等共计13个项目的园林绿化规划工作。指导设计并实施了市图书馆、市广播电视局、市青少年宫等的立面改造规划,凸显了城市特色。亮化美化工程:2006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5亿元,增设路灯2013盏。中心城区突出生态园林城市特色的景观建设,完善了永红生态园建设,更换了新兴中路步道板,对主街两侧建筑物进行了造型改造,完成广电楼、市图书馆和通河路北住宅楼等临街建筑物外墙面的装饰装修,新建特色景观兴安吊桥、生态旅游观光路,将市区的景点连为一体。新建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雕塑,树立了伊春品牌形象。园林绿化工程确定了突出北方季节特点,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和植物造型为理念的绿化方式,实施大树进城工程,坚持针阔混交、乔灌杂植的多层次、立体式覆盖绿化风格,完善了新区资源馆广场和市委后院绿地。完成了回龙湾大街的路灯建设及科技楼的灯饰亮化,安装了哈伊公路乌马河至翠峦段路灯,使路灯亮化工程贯穿伊春区——乌马河区——翠峦区,加快推进了四区连片建设进程。将亮化工程向背街、巷道和偏僻、边缘地带拓展,新安装和更换了玉玺大桥、和平东路、制材路、兴安路、育才路、临河路路灯。道路改扩建工程:新建维修道路71.6万平方米。改造拓宽了兴安路、卫校门前道路和山林路等道路,回龙湾大街、红松路、兴安广场路面铺装全面完工,完成了永红小区主巷道建设和山珍路修补、杜鹃路拓宽及市委后院道路等工程,初步形成了新老城区的交通网络框架体系。城镇绿化:2006年共栽植大树106788株;全市共栽植各种绿化树木26.1万株,各种灌木8.84万丛,其中全市移植大树14.1万株,中心城4个区完成移植大树10.68万株。全市新增绿地面积54.79公顷,绿地率增加了0.31个百分点;新增绿化覆盖面积53.03公顷,绿化覆盖率增加了0.3个百分点;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5.9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0.3平方米。至2006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112.95公顷,绿地率34.34%;城市绿化覆盖面积6626.36公顷,绿化覆盖率37.49%;公共绿地面积1713.14公顷,人均公共和绿地面积16.84平方米。北山公园建设:自建35平方米的鸽舍一座,对猴馆、鹿舍、熊舍的护栏、门窗、安全网进行加固,维修灯具45盏。观赏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得到发展。新引进骆驼一只,梅花鹿5只,猕猴25只,白孔雀2只,蓝孔雀5只,信鸽130只。全年孵化鸽子22只、孔雀2只。园内已有各种动物十余种,作为全市唯一一座综合性公园,动物观赏功能已初具规模。科学教育
高等教育:伊春市有一所高校,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伊春职业学院),开设本科、专科及成人教育。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自1993年开始招生,她坐落在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祖国林都、红松的故乡,世界十佳和谐城市,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伊春市。为黑龙江大学与伊春市政府联合办学。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固定资产2亿元,占地面积36.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万元,图书馆现有藏书40万册。学院建有文科教学楼、理科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音乐教学楼、工艺美术教学楼、学生服务大厦、高标准的学生公寓、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200米跑道训练场地,音乐、美术、体育专用场所,以及4个中心、25个实验室、2个校内实习工厂、24个稳定的校外教育和生产实习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411人,其中专兼职教师256人,专任教师210人,具有高级职称120人,讲师75人。学院经常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人士任客座教授,常年有外籍专家学者在院讲学,在全院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尤其是"黑龙江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本院的设立及"第四届全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本院的召开,进一步浓厚了学术气氛,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伊春职业学院坐落在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美誉的生态园林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林、文、理、工、经、管、法、艺、师兼容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伊春师范学校。1984年5月,黑龙江林业师范专科学校筹建;1993年9月,省政府同意学校以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名义招生办学。1999年7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伊春师范学校和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伊春职业学院。2000年9月,学院正式挂牌,但仍保留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校牌。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招生1133人,在校生2855人,毕业生人数648人;成人高等学校1所,本专科招生294人,在校生953人,毕业生人数257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5所,招生3436人,在校生7823人,毕业生人数2393人。全市普通高中13所,招生6892人,在校生19757人,毕业生人数6035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45.0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初中学校71所,招生13381人,在校生46405人。普通小学196所,招生9153人,在校生6409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分别为2.84%和0.75%。特殊教育学校招生28人,在校生19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147人。科技事业:2006年,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887人。其中事业单位13780人,企业单位32107人。实现科技项目46项。其中,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5项,经费支出316万元;市级重点项目31项,经费支出167.4万元。全年共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1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8项。全年受理专利18件,授权专利10件。技术市场比较活跃。全市共签定技术合同3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5.5万元。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2006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艺术馆)18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53.3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4.6万户,广播覆盖率为97.2%,电视覆盖率为98.2%。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19个,其中市级2个,县区级17个,共存档案16.3万卷,77051件,已开放建国前档案1595卷(件),建国后档案98128卷(件)。卫生事业:2006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4个,床位4904张。其中医院34个,床位4482张;卫生院14个,床位357张。卫生技术人员5304人,其中医生2482人,护师、护士1665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273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32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4个,床位357张,卫生技术人员285人。体育事业:2006年,伊春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铜牌1枚。参加省级运动会获得奖牌158.5枚,其中金牌35枚、银牌44枚、铜牌79.5枚。向省级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0名。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3.4亿元。
重大事件
伊春爆炸:时间:2010年8月16日9时40分:地点:伊春市乌马河区。事件:伊春市乌马河区华利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伤亡:33人遇难,3人失踪,153人受伤。(死亡人数最后上升为100多人)
伊春空难:时间:2010年8月24日21时46分许,地点:黑龙江伊春。·事件:一架客机从哈尔滨飞往伊春,抵达林都机场降落时坠毁,该航班隶属于河南航空公司。·伤亡:42人遇难54人获救。·航班:VD8387。·机型:ERJ-190喷气支线客机。·机上人员:乘客91人,驾驶2人,空乘3人,共96人。初步原因分析:由于夜间能见度较低,飞机状态控制和寻找跑道都比较困难,在强行着陆时由于飞行员无法看到地面和跑道,导致飞机在跑道前方约1.5公里处接地。此时,由于飞机的速度可能大于正常着陆速度,飞机的姿态也不可能如正常着陆那样带有一定的仰角(6-—12度),在这样的姿态和速度下飞机触地必然会引起撞击破损,并且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高速向前滑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系好安全带和座椅脱落的旅客可能会从飞机破损口被甩出机舱外。燃油泄漏很快引起飞机着火,火势扩大甚至引起局部爆炸。旅客在飞机停稳后选择逃逸,飞机机体破损处成了旅客逃生的通道。
伊春国际蓝莓小姐总决赛:黑龙江新闻网讯2011“越橘庄园”杯国际蓝莓小姐大赛全球总决赛,将于8月3日晚在美丽的林都伊春市举行。全球总决赛产生的冠军获得者,将获得10万元美金大奖,并成为伊春旅游形象大使。“国际蓝莓小姐大赛”由伊春市委、伊春市人民政府、世界华人协会、国际蓝莓小姐大赛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办,黑龙江越橘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阳实业有限公司、三七盛世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哈尔滨华金汇广告有限公司承办。据介绍,2011国际蓝莓小姐大赛,是一次国际顶级赛事,于2010年8月8日启动。赛事共分三个阶段:省级分赛区总决赛、中国区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大赛以“促进世界和平、传播城市信息、推介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城市经济,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树立杰出女性榜样、帮助贫困弱势群体;选拔才貌双全、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优秀女性代表,通过她们将和平、友谊、爱心在世界发扬光大。”为宗旨。主题是:“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和谐社会”;口号是:“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从我做起”。本次大赛历时一年,经过省级分赛区总决赛和中国区总决赛的选拔,共选出30位佳丽参加全球总决赛。全球总决赛将于8月3日晚,在黑龙江省美丽的林都伊春市举行。期间,恰逢黑龙江(伊春)第四届蓝莓节开幕,因而大赛也将为今年的伊春蓝莓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全球总决赛选择在伊春市举行,有其深远的含义。近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富裕,森林生产替代产业的步伐越来越快。蓝莓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了伊春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之一,摆在了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经济转型的绝佳切入点、突破点、增长点的重要位置,蓝莓的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截止去年,伊春市野生蓝莓管护经营面积已达1.5万公顷;已经形成了蓝莓果酒、果干、果酱、果汁四大系列加工产品;加工企业已有12家,利税1460万元。伊春市在大兴蓝莓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蓝莓文化,2008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伊春兴安蓝莓节,今年将举办第四届。承办本次赛事,伊春更意在借用这一平台,向社会和公众展示伊春保护、开发、利用蓝莓资源的行动、成果与潜力。颁奖盛典将于8月7日在加格达奇举行。此次赛事,大赛组委会与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联手,共同为我省贫困妇女儿童募集善款,并决定将50万元善款,捐赠给我省农村一所希望小学以及这里的失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