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地图
永康市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把提升永康教育摆上重要位置,深入推进振兴教育“三大工程”,继续开展“万名家长评校长”活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新人民小学、实验幼儿园和教师进修学校附小投入使用,永五中一、二标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职技校实训工场主体结顶。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新增4家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减轻了群众医药负担。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举办第3届“新永康人”文化艺术节,6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市博物馆正式开馆,永康影城确定选址和建设模式,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基本完成。继续保持计生工作高压态势,人口普查上门登记阶段工作顺利完成。圆满完成四川青川骑马乡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一城两翼二组团”的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台金高速、永武二线、永童公路、永缙公路等一批重大公建设施投入使用,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积极推进解放街区块旧城改造和方岩核心景区综合整治工作,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平方米,城区纳污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扎实开展“三城联创”,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省级园林城市验收。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完成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准重点监管区“摘帽”。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广泛开展“三清四改”,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农村环境进一步好转。
景点
石鼓寮景区:是一个山青水秀、石怪峰奇、极具田园风光的景区,在群山环抱中有一湖绿水、静影沉璧、微波不惊。看,那石鼓、石钟、石笋、石桃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一进入石鼓寮景区,走在通往金锣寺的台阶上,我们就可见石狮、石象、石鼓、石钟,宛若置身于石林世界。这些奇岩怪石耸崖而立,形象逼真,令人目不暇接。入口处一边是昂首的雄狮,一边是憨态的大象,巍巍耸立,气势壮观,俗称狮象守门。再往里走,在同两边山崖上,石钟和石鼓相对而峙,“似闻钟鼓天上来”。观赏石鼓寮的石林,可以给人留下无穷的意味和无限的想象。那面硕大无比的石鼓印记着人间苍桑、饱含风霜的经历,石鼓寮的得名就来源于这面大石鼓。“石鼓摩挲惊旧梦”,听,蓬蓬蓬,憾天动地的大鼓又擂响了,留下回声悠扬久远。深山藏古寺。德清寺建在高敞轩豁的大石洞中,苍松掩映,翠竹婆娑,曲径幽深,走到洞口才可看见寺院。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迁到方岩五峰重楼办公时,省政府主席黄绍闳曾在此暂居。德清寺附近风光优美,寺两边有终年不断的飞珠瀑布。两侧悬崖上有二股瀑布,并驾齐驱,飞流直下,到下半部汇合,这就是著名的鸳鸯瀑。鸳鸯瀑落差有五十余米,气势壮观,其下有深潭,游鱼悠然自得。石鼓寮影视城是《天龙八部》剧组在全国仅有的两个规模较大的拍摄基地影视城之一。永康市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影视城的土地征用、场景建设等项目,按时完成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共72个单体建筑的影视城建设,为剧组顺利拍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天龙八部》在永康的顺利拍摄,以及方岩景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者,他们纷纷看好方岩石鼓寮影视城,《天龙八部》刚走,《有情鸳鸯无情剑》、《醉拳》、《名捕震关东》、《凤求凰》、《新五女拜寿》、《三言二拍》、《大汉天子》、《汉武大帝》等剧组又纷纷进驻,袁泉、刘烨、吴奇隆、袁咏仪、焦晃、陈保国、孙飞虎、焦恩俊等各路明星在这时演绎一出出情与仇、爱与恨的江湖恩怨。石鼓寮影视城有望成为继东阳横店后,又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影视拍摄基地。方岩石鼓寮影视城的一举成名,让永康的普通老百姓又多了一个与影视明星不期而遇的机会。在方岩的西面,穿过寿山门,就可见到寿山五峰,依次为鸡鸣峰、桃花峰、覆釜峰、瀑布峰,固厚峰,这就是美丽的五峰景区。五座山峰形态各异,形成了“山城围合如大环”的独特地貌。
经济状况
2010年永康市实现生产总值307亿元,年均递增12.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1.3亿元和22.4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和2.3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3倍;工业增加值位居金华各县(市)首位,达到183亿元,年均递增12.1%;进出口总额达到32.4亿美元,年均递增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1.7亿元,年均递增16.1%,金融存贷款总额超千亿元,增长2.2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被誉为浙中“最稳定的经济板块”,先后获得“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2.7%,年均增速高于生产总值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44.8亿元,年均增长25.4%;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任务。经济增长点培育取得突破,尤其是汽车产业异军突起,行业产值达到127.8亿元,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创牌工作硕果累累,11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2只、中国名牌产品8只、国家免检产品23只、出口免检产品1只。创立“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县级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地、全省21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社会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定位:“融千年古城之典雅、滨江城市之秀美、五金名城之恢宏于一体的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气息浓郁、市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国内外知名的五金之都”。2009年永康市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244.83亿元人均GDP43530元(6268美元)三次产业比重2.8:66.1:31.1工业增加值151.74亿元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39元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44.83亿元,年均增长16.2%,三次产业比重2.8:66.1:31.1;财政总收入31.4亿元,年均增长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年均增长12.3%。工业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7亿元。加快“两区”和镇街工业功能区建设,2003年以来向企业供地1113宗、供地面积12.7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骨干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集聚、成长型企业向城西新区集聚、配套型企业向功能区集聚。实施“五十百”工程,规模企业增加182家达到50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加30家达到87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国字号品牌实现零的突破,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只,中国名牌产品5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1只。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架构基本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增加32家达到5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达到2家,金华市级龙头企业增加8家达到15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农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认证,获得3大类31个检测项目认证资格。建成森林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山林实时监控面达到90%以上,被省政府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试点,2006年总保额达到3016万元。成功举办首届农展会。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房地产、商贸、信息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5亿元,年均增长,20.1%。五金城实现成交额260亿元,年均增长20%;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永康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2010年被评为金融生态城市。
宋置
皇祜五年(1053年),于康山黄峒设羁縻永康土县,治所今广西扶绥县旧县村,属邕州。明成化八年(1472年),永康土县改土归流。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升永康州。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永康州改为永康县。3年(1914年),永康县改名同正县。
行政区划
2000年,永康市管辖15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5706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古丽镇178187、石柱镇23807、前仓镇14542、舟山镇10253、芝英镇51855、方岩镇21528、胡库镇19196、古山镇30469、桥下镇19437、西溪镇14112、四路镇14437、唐先镇28478、清溪镇34203、象珠镇15636、花街镇22418、永祥乡6868、新店乡16066、新楼多7578、柏岩乡6774、棠溪乡4038、中山乡7156、八字墙乡10029。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1年7月13日,(1)撤销舟山镇、前仓镇、新店乡建制,与石柱镇合并。石柱镇辖105村、5居,驻石柱村(原址)。(2)撤销胡库镇、方岩镇、新楼乡建制,与古山镇合并。古山镇辖113村、4居,镇政府驻世雅下街。(3)撤销唐先镇、清溪镇、中山乡建制,将原唐先镇、中山乡及清溪镇一部分与象珠镇合并。象珠镇辖113村、4居,驻荷沅村。(4)撤销桥下镇、四路镇、西溪镇、柏岩乡、棠溪乡建制,合并设立龙山镇。龙山镇辖82村、5居,驻龙山大道。(5)撤销花街镇、八字墙乡建制,原八字墙乡和原花街镇一部分合并设立新的花街镇。新的花街镇辖62村、2居,驻倪宅村(原花街镇址)。(6)撤销古丽镇、芝英镇、永祥乡建制,与原清溪镇、花街镇其余部分改由永康市直辖并设4个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管理直辖区中部,辖44村、12居,驻望春东路;西城街道办事处:管理直辖区西北部,辖70村、12居,驻城西路;江南街道办事处:管理直辖区西南部,辖49村、11居,驻广场路4号(原古丽镇政府驻地);芝英街道办事处:管理直辖区东部,辖78村、6居,驻后城大街149号(原芝英镇政府驻地)。调整后,永康市辖石柱镇、古山镇、龙山镇、象珠镇、花街镇5镇,城区设东城、西城、江南、芝英4街道。2001年7月22日永康市举行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将原有22个乡镇撤并为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理处,分别是古山镇、象珠镇、花街镇、石柱镇、龙山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和芝英街道及方岩风景区管理处。2002年,永康市辖4个街道、5个镇,27个社区、34个居民区、717个行政村: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芝英街道、花街镇、石柱镇、古山镇、象珠镇、龙山镇。2004年底,永康市辖4个街道、5个镇,17个社区居委会、26个居委会、715个村委会,面积104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18人/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康市辖4个街道、5个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芝英街道;花街镇、石柱镇、古山镇、象珠镇、龙山镇。2006年5月2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6]59号)同意:设立前仓镇建制。将石柱镇前仓、馆头、麻车店、璋川、善塘、罗桥、枫林、小王元、川塘、世彰、朝川、宅树下、溪坦、法莲、石角、白岩、斗潭、和乐、光瑶、大坑、麻塘、新下、榭垛、大处、界牌、金斗、大坞、石塘、本扎、豆岭、后郑、荆州、后吴、大陈、历山、塘头、石雅、杨横坑等38个行政村、前仓居民区划归前仓镇管辖,镇政府驻前仓村。设立舟山镇建制。将石柱镇舟山一、舟山二、舟山三、坦郑、端头、台门、白岩下、沅口、石塘徐、洪茂、杨溪王、下东桥、陆宅、上桥、前村、申亭、白沙、花古、大塔、溪塘、后畈、清源、道坦、马关等24个行政村、舟山居民区和古山镇大路任、下丁、铜山、陈山头、方山口、高寮、方丘、凌宅、上溪里、上丁、西岸、槐花、新楼、高下杨、渠口、山坞、里木坦、外木坦、洋溪等19个行政村、新楼居民区划归舟山镇管辖,共辖43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舟山二村。设立方岩镇建制。将古山镇岩上、岩下、橙麓、岩后、杏桐园、西村、井头、灵岩寺前、可投胡、大园、金竹降上、金竹降下、后山头、长坑、可投应、下邵、古竹畈、仙岩、两头门、派溪、戈阳、葩陌、先盆、铜坑、柘岭下、定塘、庙口、象鸣畈、象瑚里、堂慈、独松、上胡坑、下宅、双瑶、文楼、上里叶、高峰、后浅、橙里王等39个行政村、方岩、派溪2个居民区划归方岩镇管辖,镇政府驻橙麓村。设立西溪镇建制。将龙山镇西溪、下里、桐塘、上塘头、寺口、西山、石江、玉川、马坞、金园、上坛、西塘、青山口、丁坑、莲屋、洪塘、潘坑、大川、寨口、柏东、柏西、上卢、下赵、下徐、董坑、孔村、贾处、黄溪滩、壶坑洞、上马横沿、楼山坑、柘溪、棠溪、上弄口、道门、上徐、尚黄桥、义门、百念秤、上马、上蒋、后岗头等42个行政村、西溪、柏岩、棠溪等3个居民区划归西溪镇管辖,镇政府驻西溪村。设立唐先镇建制。将象珠镇唐先一、唐先二、唐先三、唐先四、石湖坑、谏庄、桐溪、岩前、唐东、清塘庄、金畈、新村、上仁、石桥头、前溪、石湖口、唐下舒、上孝、龙山、前山、塔儿头、格山沿、云路、新河、上新屋、岩洞口、岩渡里、大后、下田、泽塘、唐上、三儿头、汪村、叶宅、横洋、凤山寺口、官英堂、仁坛、夏杜曹、雅堂、上厅、象牙里、白莲塘、长塘头、前渡金、后力坑、中山、安坑、山端头、箬岭下、下位、金坑、周坑、长川、里岭脚、明星、泮川、古竹城等58个行政村、唐先中山2个居民区划归唐先镇管辖,镇政府驻唐先三村。调整后,石柱镇辖43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石柱村);古山镇辖55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世雅下街村);龙山镇辖39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桥下一村);象珠镇辖54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清渭街村)。永康市辖石柱、前仓、舟山、古山、方岩、龙山、西溪、象珠、唐先、花街等10个镇,城区设东城、西城、江南、芝英等4个街道。2006年5月30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金政发[2006]88号):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6〕59号)精神,现将永康市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设立前仓镇建制。将石柱镇前仓、馆头、麻车店、璋川、善塘、罗桥、枫林、小王元、川塘、世彰、朝川、宅树下、溪坦、法莲、石角、白岩、斗潭、和乐、光瑶、大坑、麻塘、新下、榭垛、大处、界牌、金斗、大坞、石塘、本扎、豆岭、后郑、荆州、后吴、大陈、历山、塘头、石雅、杨横坑等38个行政村和前仓居民区划归前仓镇管辖,镇政府驻前仓村。二、设立舟山镇建制。将石柱镇舟山一、舟山二、舟山三、坦郑、端头、台门、白岩下、沅口、石塘徐、洪茂、杨溪王、下东桥、陆宅、上桥、前村、申亭、白沙、花古、大塔、溪塘、后畈、清源、道坦、马关等24个行政村、舟山居民区和古山镇大路任、下丁、铜山、陈山头、方山口、高寮、方丘、凌宅、上溪里、上丁、西岸、槐花、新楼、高下杨、渠口、山坞、里木坦、外木坦、洋溪等19个行政村、新楼居民区划归舟山镇管辖,共辖43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舟山二村。三、设立方岩镇建制。将古山镇岩上、岩下、橙麓、岩后、杏桐园、西村、井头、灵岩寺前、可投胡、大园、金竹降上、金竹降下、后山头、长坑、可投应、下邵、古竹畈、仙岩、两头门、派溪、戈阳、葩陌、先盆、铜坑、柘岭下、定塘、庙口、象鸣畈、象瑚里、堂慈、独松、上胡坑、下宅、双瑶、文楼、上里叶、高峰、后浅、橙里王等39个行政村和方岩、派溪2个居民区划归方岩镇管辖,镇政府驻橙麓村。四、设立西溪镇建制。将龙山镇西溪、下里、桐塘、上塘头、寺口、西山、石江、玉川、马坞、金园、上坛、西塘、青山口、丁坑、莲屋、洪塘、潘坑、大川、寨口、柏东、柏西、上卢、下赵、下徐、董坑、孔村、贾处、黄溪滩、壶坑洞、上马横沿、楼山坑、柘溪、棠溪、上弄口、道门、上徐、尚黄桥、义门、百念秤、上马、上蒋、后岗头等42个行政村和西溪、柏岩、棠溪等3个居民区划归西溪镇管辖,镇政府驻西溪村。五、设立唐先镇建制。将象珠镇唐先一、唐先二、唐先三、唐先四、石湖坑、谏庄、桐溪、岩前、唐东、清塘庄、金畈、新村、上仁、石桥头、前溪、石湖口、唐下舒、上孝、龙山、前山、塔儿头、格山沿、云路、新河、上新屋、岩洞口、岩渡里、大后、下田、泽塘、唐上、三儿头、汪村、叶宅、横洋、凤山寺口、官英堂、仁坛、夏杜曹、雅堂、上厅、象牙里、白莲塘、长塘头、前渡金、大后、后力坑、中山、安坑、山端头、箬岭下、下位、金坑、周坑、长川、里岭脚、明星、泮川、古竹城等58个行政村和唐先、中山2个居民区划归唐先镇管辖,镇政府驻唐先三村。六、调整后,石柱镇辖43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任为石柱村;古山镇辖55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世雅下街村);龙山镇辖39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桥下一村);象珠镇辖54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清渭街村)。永康市现辖石柱、前仓、舟山、古山、方岩、龙山、西溪、象珠、唐先、花街等10个镇,城区设东城、西城、江南、芝英等4个街道,2007年新增两个新镇区:永康市经济开发区(五金工业区)、城西新区。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地理
永康区工商业、交通发达,统一企业总部、大成长城企业总部皆设在此;台湾前20名银行及各大知名餐饮业者皆有在本区设立多个据点。永康在1980年代前还是以第一、二类型产业为主之传统乡镇,后因中山高速公路完工后交通地位提升,以及同期的台南市区向东北扩张,永康吸引台南县各乡镇甚至其他县市移居,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山高速公路由中间贯穿,纵贯铁路亦设有数个车站。近年来随着台南都会区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为典型移民都市。1946年统计永康乡(今永康区)人口为18,062人,1977年人口67,763并超越县治新营镇(今新营区),成为台南县第一大乡。1993年突破15万并升格县辖市,2002年达成20万人口。永康区商业气息较强的聚落有数个:永康:旧名埔羌头,有区公所及永康车站,为旧市区,大桥-六甲顶:有大桥车站、南台科技大学、台南高工,六甲顶为台1线、台19线省道交汇处,拥有很多商业大楼和商圈,也是商业最发达区域,茑松:有永康交流道,盐行: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大湾:有昆山科技大学及大湾交流道(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