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亭圩镇地图
邮亭圩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
邮亭圩镇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规模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走出了一条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去年,全镇发展订单农业5.6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比上年增加380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1)扩大规模引订单。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把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与虎岩粮库、亚华种业、岳纸集团等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姻签订生产、购销合同。通过领导示范,大户推动,订单种植优质稻2.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2万亩,栝蒌O.15万亩,速生杨1万亩。(2)依靠科技促订单。为了提高订单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该镇加大了科技兴农的力度。一是加大科技投入。该镇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3万多元,先后弓I进了栝蒌、速生杨、优质稻等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二是加强培训。该镇依托农科教、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2004年共举办科技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500多人次。三是积极服务。该镇通过科技讲座、田间授课、送科技下乡等活动,解决农民发展订单农业遇到的难题。(3)优化环境稳订单。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和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形成产销对路的诚信环境;鼓励镇干部主动跑订单、跑销售,担当农户与企业的中介人。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其工资不减,福利照发,收入由个人支配,并监督订单严格履约。从签订订单合同入手调解产销矛盾,严格督促公司与农户双方履行订单合同,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农户与企业双方的经济利益。全镇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和栝蒌生产等订单产销率100%,促进了农民收入稳步上升。
地理区位
全镇总面积325平方公里,耕地4925公顷,13209户,53139人。阳明山余脉延伸境内,原始森林资源丰富,山上竹木并茂,山下楠木源、黄江源、大木源、小木源四溪汇于黄溪河,流经祁阳,注入湘江,两岸土质肥沃,闻名的福田大垌连绵10余公里,有上、中、下福田垌之称,盛产稻谷。省属福田茶场位于全镇中心,出产九嶷牌茶叶,远销国外。永连公路、衡枣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系通往广东、广西的交通要道。
沿革
清朝年间,因南街口建有“邮亭”而得名。境内丘陵起伏,西侧岿山,似金字塔,黄溪河南来北去,溪流清澈,是古零陵县发展最早的集镇之一,又是当时最大的米市。解放初,境内属五区,共11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并为福田、邮亭圩、集义、梅溪四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置大同、卫星、光明3个公社;1961年恢复区的建制,为邮亭圩区,辖白塘、集义、邮亭圩、杨家巷、福田、桐梓坪、梅溪、郑家桥8个公社;1984划出白塘乡归冷水滩伊塘镇;1995年划出集义乡归接履桥镇;1995年6月撤区并乡,将梅溪、郑家桥、福田、桐梓坪、杨家巷五乡和原邮亭圩镇合并为邮亭圩镇。1998年10月为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新镇址搬迁至太平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