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地图
原州区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
原州区位于暖温带半干旱区。由于地处内陆,地势高亢,又受亚欧大陆及清藏高原气团控制,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境内年平均气温约在6℃—6.2℃,最冷处六盘山顶1℃左右,最暖处七营7.7℃左右。常年最冷月1月,均温-14.3℃,极端最低温-28.1℃;常年最热月7月,均温24.7℃,极端最高温34.6℃。境内因地形、海拔不同,区域温差很大。大陆性气候很强,因此昼夜温差很大,境内多晴朗天气,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518.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7.3%。12月日照百分率最高达7.%,9月最少仅47.3%。日照时数由北向南递减,北部清水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可达全日照:西南六盘山区和东北丘陵区,因山丘阻挡日照时数减少。境内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两个降水特点:一是由北向南降水逐渐增多,至六盘山形成降水中心,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为本县地表水的来源区;二是地形复杂,昼夜温差大,加之受西北冷空气侵袭,暴雨频繁,降雨迅猛,山洪较多。
下辖区域
2006年,原州区面积496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编:756000。代码:640402。区号:0954。拼音:YuanzhouQu。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政府街。
中山街道辖15个居委会:北环社区、中山北街社区、北关路社区、靖朔门社区、文化巷社区、中心路社区、南寺社区、工农巷社区、宋家巷社区、中山南街社区、西城路社区、西塬社区、军民路社区、清河路社区、火车站社区。
三营镇辖2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第一、第二;东塬村、西台村、戴堡村、唐湾村、海塘村、孙家河村、赵寺村、老三营村、新三营村、华坪梁村、鸦儿沟村、马路村、黄铎堡村、老庄村、金堡村、甘沟村、农科村、曹堡村、白河村、何家沟村、北庄村、黄湾村、南城村、羊圈堡村、张家山村。
七营镇辖13个村委会:五营村、张堡村、马莲村、南堡村、七营村、柴梁村、马堡村、下套村、北嘴村、杨堡村、盘河村、高崖村、八营村。
黑城镇辖11个村委会:小河村、四营村、红城村、黑城村、唐堡村、六窑村、苋麻村、辽坡村、戴店村、团庄村、坪路村。
清河镇辖37个村委会:城郊村、和平村、西关村、饮河村、大堡村、长城村、明庄村、海堡村、郭庄村、什里村、郑磨村、乔洼村、东郊村、高红村、沙窝村、薛庄村、东峡村、高坊坪村、程儿山村、水泉村、庙台村、石庄村、李岔村、共和村、阳洼村、张洪村、东红村。
开城镇辖24个村委会:峡口村、青石峡村、二十里铺村、和泉村、彭庄村、大马庄村、小马庄村、双泉村、寇庄村、吴庄村、深沟村、羊坊村、南关村、上青石村、下青石村、史磨村、黑刺沟村、海沟村、开城村、三十里铺村、马场村、冯庄村、郭庙村、柯庄村。
张易镇辖22个村委会:张易村、上滩村、王套村、毛庄村、贺套村、田堡村、三湾村、阎关村、黄湾村、黄堡村、南湾村、石嘴村、上马泉村、盐泥村、陈沟村、大店村、马场村、黎套村、毛套村、驼巷村、宋洼村、红庄村。
彭堡镇辖15个村委会:姚磨村、硝沟村、申庄村、闫堡村、彭堡村、蒋口村、河东村、吴磨村、撒门村、臭水沟村、石碑村、里沟村、别庄村、杨忠堡村、曹洼村。
头营镇辖26个村委会:头营村、二营村、胡大堡村、南屯村、徐河村、马园村、石羊村、农科村、杨河村、张崖村、冯洼村、坪乐村、双台村、杨郎村、蒋河村、马店村、南塬村、大北山村、陶庄村、杨庄村、大疙瘩村、铁家沟村、穆滩村、马庄村、陈庄村、三岔村。
中河乡辖12个村委会:中河村、庙湾村、油坊村、丰堡村、黄沟村、高坡村、曹河村、小沟村、红沟村、硝口村、上店村、红崖村。
河川乡辖12个村委会:店河村、康沟村、寨洼村、上台村、明川村、骆驼河村、黄河村、吕坪村、上黄村、母家沟村、上坪村、海坪村。
官厅乡辖5个村委会:后川村、官厅村、高庄村、大岔村、刘店村。
甘城乡辖12个村委会:双井村、乔畔村、石景村、久坪村、吴渠村、甘城村、严湾村、周掌村、高台村、阳洼村、千石村、张套村。
炭山乡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炭山村、红沟村、石湾村、新山村、古湾村、南坪村、三台村、武塘村、砖窖村、丘陵村、学梁村。
寨科乡辖14个村委会:东塘村、新塘村、北塘村、大台村、湾掌村、蔡川村、李岔村、刘沟村、中川村、教场村、马渠村、营畔村、长壕村、吕套村。
地质
境内地跨中朝准地台和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远在加里东运动期,纵贯境内南北的古陆梁随同地槽褶皱断裂上升,并在梁脊两侧产生大断裂。自中生代以来,经过多次隆起、沉积,尤其新生代第三纪末喜马拉雅运动,六盘山褶皱拔地而起,形成境内地体框架。境内地层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外,其他各时期地层均有出露,如:震旦长城系、震旦蓟县系、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下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尤其第四系发育很广,约占总面积的90%。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仅有零星出露。如侵入辉绿岩、侵入云煌岩。原州区地跨地台和地槽两个构造单元。以石景河至蒿店大断裂为界,以西属祁连山褶皱系走廊过渡带,以东属中朝准地台鄂尔多斯台坳。经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结束了本区地槽历史。特别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导致新的构造强烈。境内有多种矿藏,可分为燃料矿、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工原料矿四大类15种,多数尚未加以开发利用,但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现,将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交通通讯
交通便利,信息快捷。原州区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交汇处,境内有101省道、312、309国道三条公路交汇,宝中(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贯通,银武高速公路明年境内通车。移动电话覆盖全境,光纤程控、计算机、可视图像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得到了普遍运用。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可通车,村村通电视、通电话。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
土壤
全县土地总面积5826048亩,其中土壤面积5461526亩,河沟、道路、城镇、村庄及积水面积364522亩。全县土壤分8个土类,20个亚类,37个土属,119个土种。黑垆土属半干旱草原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广布于黄土丘陵地区,面积4313566亩,约占总面积的74%。土层深厚,成土母质为第四纪黄土。土质颗粒以粗粉沙为主,属中壤和轻壤土。分普通黑垆土、浅黑垆土、侵蚀黑垆土、草甸黑垆土和黑垆土性土五个亚类。草甸土属水成型土壤类,分布于清水河滩及有长流水的沟河旁。面积16838亩,仅占总面积的0.3%。分耕种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沼泽草甸土和沼泽型草甸土四个亚类。新积土是近期洪积、冲积、风积而形成的一类土壤。因沉积时间短,尚无明显成土过程,基本保持原沉积时的母质特征。面积34248亩,分洪积新积土、冲积新积土、风积洪积新积土、堆垫新积土和新积土五个亚类。灰褐土又称山地灰褐土,是本县主要垂直地带性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砂岩、页岩残积和堆积物,局部地带也有黄土、红土母质。面积1066708亩,占总面积的18.3%,仅次于黑垆土。分中性灰褐土、石灰性灰褐土、暗灰褐土、侵蚀灰褐土、灰褐土性土五个亚类。另外还有山地草甸土、山地粗骨土、盐土和岩石裸露等土种。
节庆活动
路神生日,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生态环境大改变
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有些是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还有一些是无法用数字来量化的。半个世纪以来,勤劳的原州区各族儿女,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艰苦奋斗,加快发展,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壮丽的原州建设史诗,成就了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新原州。经历了从固原县到原州区的撤县设区,2008年新的区划调整后,原州区所辖6镇5乡1个办事处,区域总面积为2755.77平方公里,42万人口,少数民族占45.9%。五十年来,原州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宁南山区其他各县之首。五十年来,原州区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9万元增长到12.8亿元,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8.4万亩,总产量达到15.3万吨。特别是近年来,畜牧业快速发展,产值由381万元增加到2.9亿元,增长了75倍,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2.7%,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良好格局。五十年来,原州区工业从无到有,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积极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淀粉加工、水泥预制、酿酒制造、饲料加工、矿产开发等一批优势支柱产业,扶持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经济成分趋于多元发展,经济发展的活力持续增强。五十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市区从“一条直通街、两片砖瓦房”变为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的商贸流通区。昔日脏乱南河滩,变成环境优美的半岛公园。城市新区建设日新月异,渐成宜居创业的热土。五十年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5周岁人口完成率99.5%,青壮年非文盲率99%。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五十年建设艰辛奋战,五十年巨变铸就辉煌。走进如今的原州区,福银高速公路架起原州区通向山外的彩虹;正在建设的六盘山支线机场将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劳务对口输出让山里人的致富梦想走出山门漂洋过海;互联网跨越了原州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昔日破烂拥挤的小街巷道已变成气派的通衢大道……原州区成为固原市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对此,原州区新一届领导班子挖掘和总结凝结着历届区委、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心血与智慧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把原州区倾力打造成宁南山区经济核心区、文化中心区、宜居创业首善之区三大目标,坚持生态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富区、改善民生、和谐发展五大战略,突出抓好草畜、马铃薯、劳务输出和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肉牛养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四大基地,深入实施教育均衡计划、少生快富计划、卫生惠民计划、生态移民暨危窑危房改造计划、扶贫帮困计划、创业带就业计划等六大民生计划,推动跨越发展。原州区正在抓住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努力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在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农业上坚持走“抓特色、上规模、打品牌、增效益”的路子。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今年是原州区设施农业建设全面启动、攻坚克难、奋力突破的关键一年。全区发展设施农业21360亩,其中日光温室4960亩。坚持以牛为主,多畜并举,着力培养养牛大户,扩总量、提效益、增收入。做大马铃薯产业,做强劳务产业。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产业优势,努力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肉牛养殖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争取在全市乃至全区形成特色优势、规模效益。二是在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二、三产业带动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充分利用原州区地处陕、甘、宁“三省通衢”和固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把服务业发展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引导市、区企业积极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鼓励支持农民从事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利用自治区把原州区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的机遇,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置业、创业,鼓励城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到农村“二次创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创新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和教育、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服务业生产力,努力在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提高服务业水平和深化服务行业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在实现民生工作由应急解难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建立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群众收入来源多样化、增收稳定化、分配公平化,逐步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解决原州东部山区发展问题,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原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问题,使党的建设工作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为原州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跨越五十年,原州区将以更加解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倾力打造宁南首善之区,为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