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镇地图
玉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玉山”的由来
玉山镇位于昆山市境南部,是昆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境内马鞍山(昆山属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区,境内一马平川、百里平畴,唯此山异峰崛起、一峰独秀,其形状似马鞍,故得名,别称“玉峰”、“玉山”)而得名。
一、陆海空交通
玉山镇东北距亚欧桥头堡——日照港90公里,岚山港35公里,东距连云港60公里,白塔埠飞机场40公里,西距临沂城60公里,临沂飞机场50公里,境内沭赣路(临沭——赣榆)横穿东西,唐湾路(唐岭——小湾子)纵何南北,南与327国道相关。全镇村村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已上程控电话5000门,达到电话镇的标准。移动、联通通讯公司都在镇驻地建立了通讯网站。交通运输极为便利,邮电通讯方便迅捷。
三、城镇建设
玉山镇严格按照规划,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大力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镇驻地街道改造以路要宽、楼要高、电要亮、灯要明、街要美的标准重建大街小巷。沿街村民,前门开店,楼上住人,后面办厂,别有韵味。近年来,玉山镇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来抓,投资两千万元,建起了集市贸易大棚3处,电信、农行、信用社、烟草、招待所、唐岭西街饭店营业楼、政府、民政、计生委办公楼、卫生院门诊楼、中学教学楼以及16幢个体经贸楼,开辟2公里商业街3条,硬化道路8公里,修环镇路、镇村路150公里,环山路14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工业开发园区内实现了“水、电、路、迅”四通,初步构筑了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框架,投资环境和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玉山的经历
2003年12月,在玉山西北部绰墩遗址上,发掘出十块六千多年前的面积约一百平方米的水稻田,惊动世界。这一重大发现说明至少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古人躬耕生活于此。夏商时期,玉山地属扬州。周朝时期,名“娄邑”,属吴国。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在此豢鹿狩猎,故玉山有“鹿城”之美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玉山设置娄县,属会稽郡,改称“玉山”。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设州于此。自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以来,玉山一直为县治所在地。
玉山的发展
玉山镇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是明朝富可敌国的巨商沈万三的故乡。早在宋代便已形成市心(在今宝月桥南)、后市(在今后市桥西)两个集市。明代,商业贸易区扩大转移到半山桥一带,据万历《重修昆山志》所载:“半山桥市在县治西侧,百物咸集,交易者日昃则散。”清光绪年间商业日渐繁荣,各业商铺相继开业。民国初期,自朝阳门向北延伸至县署,有大小商店179家。建国后,政府对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方针,保护私营商业的合法经营,市场物价保持长期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改革开放以后,玉山镇依靠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双向带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江苏省一流强镇。
镇情简介
100个村民小组,28000余人,镇区常住人口8000余人,其中非农业2000余人,农业人口2万人,农业劳动力1.35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0%。玉山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最高气温18.7℃,日照率为49%。玉山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通讯便捷,有关中环线101、107省道在本镇交汇通过,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是蓝田县重镇之一。许庙镇既是镇政府所在地,也是玉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平均交易额20万元。玉山镇依托地理位置优势以许庙集贸市场为载体,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小城镇框架已初具雏形,交通通讯、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齐全。
经济发展
涉及农业、工业、建筑、运输、贸易、旅游、餐饮服务等七大行业,玉山奶粉厂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了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畜牧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军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初露头角;招商引资企业西安葡萄酒庄园,不久将形成玉山经济又一亮点;前程村的柿子醋、柿饼、油辣香椿有望创名优特产。一乡一优一村一品已初步形成,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健康稳步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玉山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线,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22元。一手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落实了创卫长效管理机制,美化、优化人居环境。镇政府先后荣获县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先进单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推进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