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贺州市地图 > 昭平县地图 >
樟木林乡地图
樟木林乡相关地区地图:

潮江风窟

在樟木林乡潮江村荔潭对面公路边的一座石山脚下,有一石洞。四季有风自洞内吹出,当地村民称之为“风窟”。风窟的洞口向东,分外洞和内洞。外洞较宽,可坐10余人,进入2米便是只容一人匍匐而入的内洞口。风窟的风,冬暖夏凉,天气愈热风愈凉,天气愈冷风愈暖,可谓一绝。炎夏,过路行人到洞口歇息乘凉,倦意全消,群众誉为“天然电风扇”。解放前,洞口还建有凉亭,专供来往旅客息,1956年因修公路而废。抗战时期,昭平县长韦瑞林先生因公务路过风窟,曾做诗赞曰“石洞横生草径边,行人来往暂休闲;暖风吐扫三冬雪,爽气吹凉五夏天。”,风窟为何四季有风吹出,而且冬暖夏凉?究其原因,该溶洞内部四处连通,另有几个洞口,至于风有冬暖夏凉之别,是由于洞内的通道曲折幽深,又在石山底层,洞内气温不容易受到洞外冷热天气的影响,气温比较恒定,常保持在20度左右,吹出的风,温度亦保持在20度左右,这样明显低于夏季洞外气温,人们便感到风是凉爽的;而冬季,洞外气温低于20度,这样人们便感到洞里吹出的风是暖和的。近年来,风窟以其奇异之风和幽深怪僻的洞穴,逐步吸引着外地的游客。今洞边设有小店,摆买小食品,方便游客。

樟木林八景

民国初年,樟木林乡名士叶万鹏字抟南,跑遍全乡山山水水,拟了个樟木林八景,这八景分别是:穿岩夜月、峡口朝晖、五岭残雪、双峰朵云、马河春涨、龙径秋荫、浮村桥影、古观钟声。同时拟写了八首诗对美丽景色进行了描绘。
穿岩夜月:穿岩就是读书岩,清初廪生林廷干教书讲学于此,可谓樟木林接受教育最早的有文字记录。自山下循萝径直上,约百来米,即到岩端。映入眼帘的“小嫏嬛”三大字,每字二尺见方,笔划挺拔秀丽、酣畅淋漓。岩分左右,先从左入,不数步,穿石门,其中洞然,如出神工鬼斧,临洞口远眺,马河水光彩夺目,圩镇村落,秩序排列,四山环碧,映入襟袖,真令人心旷神怡。过右岩,咫尺间,即古人读书的地方。岩前树木森森,俯看一落千丈,惶惶然有下坠之虞。春夏间,琅琅的书声伴着微风吹来纷纷而下的山花,加上石溜滴滴,如此清幽的环境,确为求学者不可多得。至夜,岩向东南,循岩四望,白露暖空,素月流天,对此良宵,或觞酌,或吟诵,或丝竹并奏,酒酣耳热,皎洁的月色引动诗情:“山牛玲珑一窍开,读书声度水云隈;夜深光照团圆月,当作燃藜入案来。”
合口朝晖:“一水盈溪绕径斜,白云深处几人家;林霏不散朝来旭,无限风光载客车。”说的是樟木林合口风光。合口,当地人称合口肚,或称峡口肚,左右两峰为五岭山和浪伞山,海拔分别是920米、1100多米,宛如耸立在东方的两座华表。日出时,虽无泰山日出的气势磅礴、海天日出的空阔辽远。但它浅玫瑰色的晨曦中透出明亮而柔和的光芒,撩去笼罩在整个樟木林垌的轻纱,却也别有一番情趣。诗人时代合口肚居住着丘、曹、赵、郑、植等十几户人家,有十余亩田地,几座油坊,三五间杂货店。溪流、桃林、芳草,整齐的房舍,垂阴的桑竹,十分的恬静,清新,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有那“一水盈溪”,还有那“白云深处”的“几人家”真是令人神往。解放后,在合口肚处筑起了大坝,建成了一座灌溉万亩良田的水库,今日的合口处是一汪清湖,又是另外一番迷人的风光。
五岭残雪:五岭和浪伞都是矗立在樟木林东方的两座高山,浪伞比五岭高出约200多米,叶万鹏在筛选八景时,何不选浪伞而择五岭呢?大概是因浪伞山挺拔,相对较远的缘故。五岭自八步区公会镇伸入,耸立五峰,列岫崔嵬、绵延磅礴。樟木林地处南亚热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五岭、浪伞海拔甚高,一入冬,山顶年年积雪或冰冻,若遇飘雪年份,高山各雪可达尺余,融雪时间延至一、二个月。睛天时,身披银盔银甲的五岭高入云表,益显得威武雄浑,大概是入选八景的原因吧。诗人作诗曰:“岭头残雪已无多,开到梅花冷若何?错讶他山好攻玉,少抛余屑散中阿。”
双峰朵云:挺立在樟木林西南的双峰,在五岭、浪伞、五点梅花诸峰的映照下,显得非常的小巧,两边的一字平坡簇拥着双双而起的峰峦,夕阳的余辉照射在山腰的白云上,宛如两个仙女在伴着霓裳羽衣曲在翩翩起舞。“两山横翠展娥眉,一朵睛云点缀时,好似美人并肩立,为鬟为鬓也相宜。”诗人把它比作深情相拥的恋人却也贴切,当地人多喻它为风流峰,造葬的向背有所讳忌。此双峰的秀美却也常吸引着人们前去攀爬,人常说,或许它蕴藏的正是一段情比巫山,爱如洛水,人神共舞、幻化成山的瑰丽神话呢?
马河春涨:樟木林的马河,源自五岭、浪伞、状元等诸峰,出合口肚,自东向西经樟林、新华两村汇招贤河,全河贯穿樟木林垌,供一万多人生活生产用水,是樟木林的母亲河。河里的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巨象,如鹅卵,水态也因石而异,因地而歌,冲击巨石,回流迸发,淌过浅滩,铮铮淙淙,如松涛,如竖琴,响彻两岸。但八景写的是春雨骤起,山洪暴涨的马河,“一江垂柳暗摇村,两岸波平没旧痕;到此有人伤逝水,不关送别也销魂。”雨过天晴,远山如黛,河柳似烟,长长的马河像一条狂怒的巨龙,在深谷间流出,挣脱群山的封锁,不停息地吼叫着。诗人望着身边汹涌的浊浪翻腾远逝,明亮的心底徒添惆怅,几十年随伍作幕的生活使他疲倦,青春和有为的岁月消磨在无谓的纷争中,如今垂垂老矣,流水如逝,时光如斯,不禁潸然泪下。
龙径秋荫:“两片青山十里边,诗人爱此驻吟鞭;半林红叶初摇落,领略秋光在眼前。”说的是樟木林北面龙口径的景致,“十里”言其径之幽深,“红叶”言此处山枫的烂漫。龙口径——径口窄小,两边高高的石山盛气凌人。进得径来,山路窄得像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时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湿湿漉漉的。径深林密,太阳照不进来,黑阴阴的。深秋枫红季节,诗人墨客呼朋引友,暂时抛弃书斋的困顿,竹杖芒鞋,提壶携酒,同赴龙径,去欣赏尽染的层林,共度美好的时光。秋天的山野,到处是火红的枫树,朝霞初照,像是落在山腰的红云彩;晚霞辉映,一树树,一坡坡,像是一团团焰火。不过,这些都是诗人时代的秋光。如今,一条公路直穿龙径,坡地变成了水田,葱郁的森林也消失殆尽,代之而来的是寂静的山谷不时传来汽车的轰鸣。
浮村桥影:浮村即是今樟木林乡新华村芳山一带,俗称光头山,只因该山四周悬崖,山顶倾向东南如向日葵且树木稀少而得名。为避讳,雅称旺山。桥,即旺山旁边横跨在招贤河上的那座小木桥,保持着千百年不变的简单式样,桥面由五六根杉木并排铺就,桥墩由粗大的松木构架而成,两边没有栏杆,无法供过客凭栏远眺。路从山背那边伸过来,小桥把它接上对面的青草岸,简简单单的木桥承受的大多是来去匆匆的脚步。这里:杨柳飘绿,夕阳散发着余辉,燕子从天空掠过,沿着山边,三三两两的是一些傍水人家。诗曰:“山村水郭夕阳红,桥影横波卧彩虹,多少游鱼此相聚,也归庄惠乐观中。”,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小桥伴樟木林人渡过了流逝的岁月。1980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原址造起了钢筋混凝土大桥。雄伟的大桥横跨在招贤河上,桥上人来车往的繁荣景象是时代的飞跃的标志,象征着和平幸福。
古观钟声:古观即距樟木林圩东南约一千米处的水洲观。始建年代不详,应不晚于明代。响彻半个樟木林垌的那口洪钟,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造,现聚居樟木林的叶姓先民还远在粤东的河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古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臻于完善,“砖筑台上,起造文、武二帝阁暨玉枢殿,洞后建亭作水月宫。”所须资金完全来自民间。至道光末季,举人曾士珍挑头重修。扩建时还在悲风苦雨中搭屋栖身的叶、全两姓届时已逐渐挑起了地方公益事业的大梁。由此可见,一座古观的兴修史也就是一部地方姓氏的变迁史。古观的景色如何,前人之述备矣。嘉庆六年岁贡林就光云,“余向闻有观山者,岩穴玲珑,中藏精合,为洞天福地。今幸得登览,见峰峦秀拔,溪水滢滞,为一方关锁,诚胜地也。”道光举人曾士珍亦赞此观“境僻清幽,地绝尘嚣,登斯观也,如游罗浮,如到蓬岛,莫不心旷神怡。”抟南诗曰:“古刹山中历许时,长林丰草卧残碑;云深不碍钟声出,猛觉人间一梦儿。”

读书岩

距樟木林乡圩街东面约一里处,有一形似马鞍的石山,山下有一村庄称穿岩。此岩的山腰上有三个不同大小,形状各异的岩洞,而且洞间相互连通,天然成室,若天高云淡之际,从洞口远眺,巍巍的梅岭峰影清晰可见;俯视,秀丽的樟乡风光尽收眼底。此时此刻真令人心旷神怡,此乃樟木林之名胜地读书岩。据传,此岩为一位广东廪生林廷干先生于前清康熙年间在洞中办学,长达十余年故得名。读书岩为石灰石溶洞,攀登者可从穿岩沿曲径而上,先至溶洞的中室,此室砌有石墙,设有石门,石面平坦,可容数十人。从中室往左绕过天然的石笋和钟乳石的通道,即入左室,左室大于中室,且分为内外两间,据传林先生当年办学就是以此为教室,可从中室往右,穿过一条狭窄的"走廊",拐过中厅便入右室,此室石面光滑,通风幽静,是游客理想的歇息之地。读书岩曾为许多历代文人墨客提诗作对之地。清雍正六年(1723),曾就学于读书岩,后中拔贡的林廷干之子林之梧,为缅怀其父在岩洞开设学堂之举,专程从广东回到"母校"读书岩,并请了当地石匠,镌刻下其父的遗诗;光绪十一年(1885),曾在樟木林三圳书屋(即今樟林三圳口)教书的广东梅州叶鹤珊先生两次登临此岩,并手书“小嫏嬛”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镌刻于洞中走廊的石壁上,并留下其登临时的诗作;在石刻"小嫏嬛"的左上方,还刻有贺邑高延林先生游览时所作的七律诗四首,今岩洞中所刻的诗文,均录于本书的诗联部分。

婚娶习俗

樟木林的婚娶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逐渐从简,然而在农村,仍颇讲究,现概述如下:介绍认识:昔时男女双方的结合,只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今不少人仍通过介绍人搭桥引线,男女双方才能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此系联姻不可或缺的部分。定亲:通过介绍人的穿针引线,使男女获得见面相叙机会。如男女双方有意成亲,并征得双方家长的同意,男方即可带象征性礼物由媒人送到女家,待女家回礼帖后即为定亲,谓之“缠鸡脚”。报日: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出生的时日,择定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作迎亲的喜期报给女家,称之报日。在迎亲之日的前夕,男家须按原双方商定的礼金(俗称身价银或聘金银)和礼品送到女家,以便为女家备置嫁妆、家具及其它作为婚嫁的物质。迎亲:即迎娶。解放前,迎亲之日,男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筵席相请。同时,还要组成包括锣鼓唢呐乐队和“谢郎”(即扛轿,抬嫁妆,抬食格及挑送猪羊酒肉等礼物者)的迎亲仪仗队。待一切迎亲工作就绪后,负责抬轿者,分别抬着供新娘乘坐的大红花轿和两个送嫁大客及新娘之弟乘坐的蓝布竹轿,先由双邦旗(两旗相连)开路,吹吹打打向女家进发,场面十分壮观。到新娘家,新娘梳妆后步出闺房哭着向父母辞行,出大门时,一人事前准备好米筛,内置一碗水及竹叶等,待新娘打伞经过时倾翻碗水,称“出屋檐水”。到男家后,新郎踢开轿门接新娘进屋。解放后,此项习俗已成为历史,多数以车辆取而代之。但在此日,作为男家工作仍是繁忙,既要作好迎亲归来时的安排,如为新婚夫妇安床和拜祖先,又要组织做好接待女方的送嫁客人以及前来贺喜的族戚亲友等。拜堂:即新婚夫妇在堂中拜祖。当新娘到夫家时,即举行拜堂仪式,即由一多子多女的少妇扶着新娘跨过门槛中间的火盆(即潮俗越火坑),然后与新郎共进厅堂,在祖宗龛前,双双谒拜。拜祖时,新郎还要头戴簪花礼帽,身穿黑色长袍并佩上大红花带。礼毕,由一长者高呼“夫妻进洞房,满屋喜洋洋,百年相好和,永世共其昌”即称说四句,新郎于洞房门边举手让新娘从腋下钻过,然后新娘步入新房。闹洞房,即新婚之夜,男家的亲朋好友,邻居的男女老少齐来为新婚夫妇祝贺。为表谢意,男家要准备喜糖,果品,甜茶等为贺喜共偿,而新娘也要备一些食品,把染红的花生、瓜米和糖果裹在床上的被窝里,到时解开,让小孩兴高采烈地争抢,此为象征日后生得金童玉女。回门:新婚第三天,夫妻到女家,省视父母称之三朝回门。一些因路遥或其它缘故,此项习俗亦可取消,但日后仍要补上这个不可缺少的回门礼。在婚仪中,作为婚嫁的女方家,在礼仪上虽无男家办得隆重,但也颇崇古训,其内容大致有下:(一)接到男家的喜报佳期后,女方家要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尽量为女儿出嫁做好安排,要提前给购置加工珠宝花帽及嫁妆,还要落实送嫁人选。(二)出嫁女子,婚前要为未来的家公家婆等长辈备好礼物,如鞋袜、衣布、毛巾等,以示对男家长辈的孝敬。其实,许多女子,在定亲时就进行此项工作了。(三)新娘出嫁前数天,有哭嫁习俗。内容有哭述自己成长过程,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哭诉自己不愿离家之情和同龄姐妹的惜别之情。(四)出嫁当天,女家要给前来迎亲的“谢郎”哭骂,其形式为歌,意思是新娘不愿离娘家,是狠心的“谢郎”硬要拉她去男家等等。当新娘上轿起程时,扛嫁妆者在前,随后是坐着大红花轿的新娘,然后是坐着蓝布竹轿的送嫁大客和新娘之弟,跟在最后的是送嫁的姐妹。送嫁人数和嫁妆越多,场面越隆重,就越显示出女家的富有和社会地位。(五)所有送嫁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在当天返回,不在男家住宿。

山根古石寨胜景

在樟木林乡潮江村西北约一公里处的猫头山下,有一村寨称山根寨,寨的后山上有一个石头围成的小城堡,谓之山根古石寨。猫头山是座陡峭的石山,常年林木葱郁茂密,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从山脚下沿着一条依稀可辨的险峻的小道慢慢往上爬,约上二十米,就可看见一堵长约二十多米的石墙,墙体上砌有一道石门,此乃古石寨的南大门。石门建于两峰之间,全部用大石块垒成,使石墙与两山连成一体,是进入石寨的必经之处。进入石门往十余米,即可见一块石碑,碑名为“重修石寨碑记”。此石碑一半藏于岩石内,一半露在外边,因年代久远,雨淋日晒,字体已不能全部辩认。据载此碑为山根寨刘鼎新、陈文光等于清咸丰甲寅岁孟秋所立(即公元1854年),碑云:“从古幽逸之士多出山林,夫山何尝有,出则为廊庙,而处则属山林……”大意是山根村后的山垭很久以前曾经是避难之地,但明清时期人民生活还是安居乐业的,比较平静,村后的石山多树木,村民保护得很好,山上终年充满绿意。山垭前还建有一座庙宇,人们经常到此祈拜。时至清末,清政府腐败无能,造成内忧外患,连山区边远山寨也深受其害,附近的村落也经常因事而发生械斗。尤其到了咸丰甲寅年间,山匪增多,械斗频繁,抢劫增多,时常造成“村无犬吠,野鲜行人”的境况。为避世乱,周围村人就在村后的庙宇后的山垭间用大石块重新建起了石寨,这样每逢械斗发生,附近村落成百上千老百姓就到山寨上来躲避,南北两边寨墙则派人把守,则械斗之人或山匪无法攻上来了。在碑记旁边有一块突兀的岩石,由于长年累月的水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石碗,碗中盛满了水,一滴滴的水滴还在不断滴落。沿着小道走过一片嶙峋的怪石堆,眼前豁然开朗。站在这里望整个寨内,石寨躺在高耸入云的两山峰之间,形成一个宽敞的盆地,盆地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平地分三级,每一级都非常的平坦,长满了绿草。其间行人居住的痕迹依稀可见,旧房的宅基也隐约可寻,只是已无烟火,盆地四周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大岩石。越上第三级,在山垭的北侧,用斗大石块垒成的寨墙近两百米长,全部墙体都达三至四米高,所用大石块全都是经过打磨成长方体,一些还足有两米多长,宽厚近一米。在这堵墙上设有一道北门。咸丰甲寅年,也就是150多年前,在当时没有现在的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人力把盆地中间的大石头打凿成长方形的石块,然后将一块块重达五六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石块垒成三四米的高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同时也足见工程之艰巨。站在雄伟的寨墙上,望着后边的深谷,有一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表现出当年山根人民的英勇气概。

九如溶洞

昭平县东北部的樟木林乡属石灰岩地区,具有典型的岩溶地形,因而形成了石峰悬崖峭壁,奇异独特;溶洞曲折幽深,千姿百态的地貌,其中该乡九如村的九如洞就是一个古老而奇特的岩洞。九如洞坐落于九如村的狗儿山腰上,昔称狗儿巢。其洞口高约七米,洞内宽敞而夏凉冬暖。令人确有“暖风驱腊月,爽气在炎天”之感。该洞的总长约为四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米。从洞口入约十米,有一盆形大厅,可容五千余人。再往里三百米许,还有一个天然的清水池,池边有一小孔,仅容一人匍匐出入。沿着天然石梯而下将十米,便是“人骨坪”。据传,清咸丰年间(1851----1866),以贺州李尚斌为首的五百多农民起义军,就是在此岩洞被数千清军所包围,义军被困多日,终因粮草断绝,死者甚众,洞里白骨垒垒故得名。绕过白骨坪再进千余米,据说还能听到巩桥阳洞的舂米声。此洞结构复杂,洞中有洞,共计有十个洞天和洞府,因受年深月久的沉积,洞府形成上高下险,曲折迂回。洞内还有四个不同大小的水潭和一条阴河,河水终年长流不尽。洞有三个出口,其中北端洞口从石山的半壁破石而出成为天然石窗,窗下悬崖峭壁,神奇险绝……,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九如村民先后集资数万元,对这个古老的奇洞进行勘探设计和初步开发,一些景点已向游客开放,不久将来,该地即为桂东的旅游胜地,同时亦将成为九如村民的一项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