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青岛市地图 > 平度市地图 >
张舍镇地图
张舍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1945年为张舍区。1952年,张舍区和城子区合并为平西县第九区。1953年8月称为蓼兰县第十八区。1956年改称平度县张舍区。1958年1月,撤销张舍区,分为张舍乡、官庄乡。1958年9月,张舍乡和官庄乡合并为张舍人民公社。1976年2月,张舍公社西部19个生产大队划出,成立官庄公社。1995年1月,官庄镇和张舍乡合并,为张舍镇。辖60个行政村。

社会事业

2004年全镇有中学2处、小学9处,年内共有在校学生4600名。医疗卫生院1个。电话装机量达到8000部,占全镇总户数的62%。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5‰。

张舍镇下辖村

张舍东前疃南尹家商家,庄头岭子桃园南坦坡,官南官北北坦坡中坦坡,于埠任家洼韩家铺高家,西白家洼子付家东姜家,邓家西姜家东白家盆李家,肖家东南营东官庄吴家屯,流丹埠宫东宫西廉家,李家徐家匡家郑家庄,东石岭西石岭小田庄苍村,宝落吉戈庄刘戈庄习礼埠,苏村坡子郝家寨石埠,石泉夏庄南滚泉北滚泉,王家营柘埠穆家郝家营,西官庄南孙家祝家铺李家铺,张舍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834男20111女19723家庭户户数13702家庭户总人口(总)39549家庭户男19899家庭户女196500-14岁(总)77260-14岁男40160-14岁女371015-64岁(总)2729415-64岁男1396315-64岁女1333165岁及以上(总)481465岁及以上男213265岁及以上女26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8341

文物古迹

白家花园:清代白家村有一户全国有名的大财主“老白家”。老白家的家业兴于康熙、乾隆年间,败于道光年间。从兴到衰,历经130余年。老白家从第四代白魁开始,人丁兴旺,家景日隆。从白魁之子白克敏起,一连几代“科第盈门”。白克敏以国学生候选布政司理问,授承德郎,封中议大夫。白克敏之子白玉田,贡生,因道光十六年(1836年)办赈有功,议叙布政司经历,授文林郎,封征仕郎、中书科中书;次子白玉书,供职户部,封中议大夫;三子白玉堂,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候选道员,改知州盐科司提举;四子白玉佩,道光八年(1828年)举人,候选内阁中书,授文林郎。白克敏的孙辈。白星煌,庠生,候选中书科中书,授征仕郎;白星灼,候选詹事府主簿,授征仕郎;白星庚,太学生;白星炜,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白星明,候选兵马司副指挥,封征仕郎;白星炳,太学生;白星耀,太学生;白星文,候选卫千总,授武略佐骑尉;白星光,候选州同,授文林郎。白星光之子白永修,光绪十一年(1885年)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这一时期,老白家人、财、势炽盛。据传拥有土地1.2万顷(每顷合100亩),骡马上百计,在各地开设当铺72家,“银钱桌子”70多处。传说当年白家“上府进京不吃人家饭,不住别人店”。白家四大宅的院落总占地面积三四百亩,各宅大门两侧的石狮雕琢精致,口中所衔石团,系镂雕而成,能顺口滚动。四宅大门门楣上方迭悬两块横匾,上匾题“龙跃云津”,下匾题“文坛拔帜”。白家花园名曰“漱芳园”,占地百余亩,坐落于张舍村东北角、白家村前,园内山、石、亭、池,松、竹、花、木一应俱全。传说老白家花园的假山,是以平度城东北华山口的山石所筑,形奇而妍丽。白克敏一生恪守“聚而不能散,非仁也;知己不知人,非义也。”他“富而无骄,积而能散,桑梓所传不可殚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平度一带歉收,白家以粟500余石赈济乡民。嘉庆十五年(1810年)输粟粮400石予官府以助赈,并自赈乡社捐粟粮1350石。道光三年(1823年)捐置义学屋舍十余间,捐田50亩资建文昌祠。道光七年(1827年),捐钱400缗,助山东省改建贡院。据载道光十四年(1834年),白家兄弟四人共捐钱2万缗助莱州府赈灾。白家的“善行碑”迄今犹立于张舍村西北隅的场地上。
白氏墓地:白氏墓地二处,分别建在张舍村西岭和东岭。西岭墓地有碑楼一座,雕龙碑四座;东岭墓地有雕龙碑五座,雕龙碑碑身约3米高,碑座为石龟,高约70厘米,碑顶为石龙,高约1米,雕琢精细,玲珑剔透。“文革”期间被破坏。1947年,群众曾在白氏墓地掘出黄金20余公斤,其中有金元宝、金凤冠及各种饰物。

经济状况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5%、19%。财政收入1050万元,财政支出15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36元,同比增加8元。
工业发展:全镇已发展民营企业62处,其中中外合资企业5处,拥有企业总资产3.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石墨、铁粉、黄金矿产采选加工、精密铸造、建筑建材、铅笔文具、工艺蜡烛、工艺草编、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实力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04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4.41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6家,工业总产值(现价)9.49亿元,利润总额3270万元,利税总额4210万元;限额以下工业企业86家,工业总产值(现价)4.92亿元,销售收入4.30亿元,上缴税金550万元。
招商引资:2002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5个,到位资金4023万元;外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2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490万美元。2004年新入驻项目19个。其中,内资15个,到位资金1.22亿元;外资项目4个,到位资金227万美元。出口创汇370万美元。
农业发展:张舍镇共有12万亩土地,盛产粮食、果品、蔬菜、棉花等农作物,其中果品面积已发展到2万余亩,川中岛桃种植面积3000亩,金花梨600亩,“红地球”葡萄1200亩,黄金梨400亩。主要生产“胶泽牌”苹果、桃、梨、葡萄、山楂、杏等,其中“红富士”苹果被评为省优产品,“金花梨”和“红地球”葡萄被评为青岛市优产品。现有一处果品蔬菜保鲜库和一处果品蔬菜生产加工企业。2004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3.74亿元,其中,农业1.63亿元,林业166万元,牧业2.04亿元,渔业234万元。粮食总产4.4万吨,花生总产7400吨,蔬菜、瓜类总产8.66万吨,棉花总产445吨,水果总产7890吨。大牲畜年末存栏1.17万头,猪年末存栏1.8万头、出栏3.35万头,家禽年末存栏187万只、出栏850万只,肉蛋奶总量1.4万吨。拥有大小机械1.06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11.7万千瓦。有大小型水库、塘坝各10个(座),有效灌溉面积5018公顷。
个体私营经济:截至2004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累计达到548家,个体工商户1115户。个体私营经济税收1500万元。
特色经济:张舍镇地下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石墨、铁、黄金、石英石等,尤其是石墨资源具有埋藏浅、易开采、鳞片大、品位高、质量好等特点,探明储量约24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30%,有“石墨之乡”的美誉。2002年到2004年,张舍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强石墨资源管理,规范石墨生产经营,引导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石墨资源。截至2004年底,全镇石墨企业发展到3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年产各种规格型号的中、高碳系列石墨和高纯石墨8万余吨。2004年,全镇石墨企业交纳税金占全镇税收总额的80%以上。其中,山东天象集团公司、青岛黑龙石墨有限公司和青岛海达石墨有限公司是张舍镇的三大龙头企业,属全国“中型一档企业”和大型二档企业,石墨深加工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中、高碳石墨、可膨胀石墨和柔性石墨板材、石墨垫圈、石墨复合板、石磨盘根、石墨填料环、铅笔铅芯等石墨制品。年生产中高碳石墨6万余吨,石墨制品3000余吨。其中“天象牌”石墨、“海鲸牌”石墨、“文林牌”铅笔等获得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墨产品具有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性、抗热震性、热电传导性、化学稳定性、可塑性、附着性、回弹性等优良性能,可用来生产建筑建材、铅笔铅芯、密封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低钼无功电池材料(增速剂)、保温材料添加剂、润滑材料添加剂、灭火材料添加剂等,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建筑、机电、航空航天、军工业及国防核工业(核反应堆(铀)减速剂)等高、精、尖科技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潜在用途,是不可多得的“黑色金子”。

交通运输

张舍镇驻地毗邻青平高速张舍出入口,南连潍莱高速公路和804省道,北接烟潍公路和德龙铁路,距青岛港和流亭国际机场120公里,距烟台港200公里,距潍坊火车站50公里,镇内及工业园区内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交通极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