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管镇地图
钟管镇相关地区地图: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0年钟管丝厂成立,1984年11月4日镇办企业德清县第二生物化学厂开始筹建,1994年8月以第二生化厂为基础组建浙江升华集团公司。1990~1997年,成功地举办了镇四届运动会。1991年10月钟管至德清公路通车,1997实现村村通柏油路,1998年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1992年始,集镇建成区从原来不足0.2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1992年开通有线电视,1996年12月同县广电局进行光缆联网。1993年8月开通程控电话,至1998年,装机容量达2290门。1995年10月至1998年4月,投资136万元,建成仰家现代农业园区,并通过省级验收,被命名为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996年,占地36亩、投资300万元的全县第一个农民公园——“由乐园”正式建成开放。1997年1月,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建成并交付使用;钟管镇获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称号。,2004年,名列全国千强镇第188位。经济状况
工业:工业上,钟管镇已基本形成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木业、耐火、保温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拥有省级德清县现代特色工业园区和县级中小企业园,有湖州市最早的上市公司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至2006年,全镇共有500万以上规模企业37家,“亿千”企业1家,优强企业4家。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02亿元,销售收入完成50.06亿元,税利3.38亿元,其中利润2.28亿元,全社会出口交货值12.73亿元,其中自营出口11500万美元,技改投入3.96亿元,实到外资1219万美元,实到内资3.04亿元。农业:农业上,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效益农业继续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特种水产、禽畜养殖和苗木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农业企业发展加快,2006年全年新增农业企业9家,累计共有农业企业18家。新建特种水产基地1972亩,总投资4740万元,主要包括:德清县徐旦水产养殖公司投资2500万元、占地500亩的鳗鱼养殖项目;德清县升旺水产养殖公司投资940万元、占地952亩的南美白对虾项目;德清县天杭苗种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占地520亩的苗种繁育项目。新增专业合作社3家,包括总投资480万元、养殖规模40万羽的红亮肉鸭专业合作社;总投资200万元、养殖规模10万羽蛋鸭的利虹禽业专业合作社;总投资260万元、占地面积2000亩的山菜专业合作社。此外,新建了300余亩花卉种植基地。
风景名胜
一、古遗址:辉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东舍墩村辉山塔下。曾有磨制石凿等生产工具和泥质陶罐、钵、夹沙红陶釜、鼎等生活器具出土。1986年发现两座土坑墓,出土木质葬具及琮、璧、珠、坠等玉器,其中一件为国家一级文物。经碳14测定,距今已有4100多年。现为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单位。审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审塘村委员会东南。有大量石斧、石凿和鼎足发现,并有小井数个,其中发掘出“鼎足”较大,是良渚文化遗址中罕见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干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即良渚文化遗址。位于干山村街后茅家弄田小江北海高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建筑:
辉山塔——又名镇北塔,东舍墩村辉山南麓,面临龙溪。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塔高18米,7层6面。塔基由花岗石筑弥座,塔身用砖实砌,每层均有砖筑倚柱和腰檐装饰,塔壁、顶层有砖雕,“南无阿弥陀佛”6字,其余各层每面均砖雕魁星像,塔刹存有覆钵和露盘。是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建筑,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蠡祠及戏台——清康熙《德清县志》载:“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属三致千金之一。”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山,故名蠡山。山北有个湖,称“范蠡湖”。清朝初年,后人为纪念范蠡,在蠡山之巅,建造了范蠡祠,清光绪年间重修,祠形似舟,象征范蠡泛舟五湖,歇山屋顶,飞檐斗拱,正脊彩塑二龙抢珠,戗脊各卧一龙,张口扬须,耸角展足。门楼用用戏台,面积40平方米,可南北两面演戏,东西两侧有化妆、道具室。1982年,戏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石碑:
诰封荣禄大夫恩安县知县德清乡贤傅公家祠碑:碑原立于尚坝村乡贤祠,1993年在建尚坝村小学时,从地下发掘。是傅云龙纪念父亲傅羹梅功绩的碑石,傅羹梅曾在云南恩安县任知县,“乡贤”是其死后,皇帝册封的尊称。碑立于光绪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学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撰写,由傅云龙用隶书书写。碑文15列,每列26字。现立于“由乐园”傅云龙塑像旁。
四、古石桥:经文物普查,下列古石桥列入县文物保护名单:
审塘村——安东坝桥(民国),大顺桥(1917),鼎新桥(1858),永兴桥(1855)。
三墩村——富田桥(民国),后兴桥(1921),龙凤桥(民国),双龙桥(1790),天顺桥(1836),文澜桥(1881)。
钟管集镇——洪兴桥(1868),西安长桥(1930)
北代舍村(罗丰)——化秀桥(1921),永安桥(民国)。
青墩村——康乐桥(1922),庙桥(民国),太平桥(清早期),万寿桥(1917),永春长桥(1906),馀庆桥(1931),云宗桥(清早期)。
新联村——泗塘长桥(民国)。
戈亭村——阜安桥(1905),口福桥(清早期)。
东舍墩村——永福桥(1916)。
干村——安济桥(1922),古兴国桥(1822),观音桥(民国),新安桥(民国),新丰桥(清末),杨家桥(民国),派水桥(1917)。
东坝兜村——高新桥(1937)。
东千村——曹公桥(1847)。
茅山村——会仙桥(1913),茆山桥(1914),太师桥(清早期)。
蠡山村——普济桥(1765),绍隆桥(清早期),万寿桥(1914),西施画桥(1882),镇山桥(清乾隆)。
干山村——双富桥(1806),寺延桥(清末),通富桥(1593),永宁桥(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