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十庄镇地图
总十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代码
130183101总十庄镇,130183101201总十庄村,130183101202东钓鱼台村,130183101203孔目庄村,130183101204毛家寨村,130183101205庞古庄村,130183101206官庄村,130183101207盐厂寨村,130183101208永丰村,130183101209八里庄村,130183101210枣园村,130183101211射佛头村,130183101212盐厂村,130183101213武邱村,130183101214河头村,130183101215马坊头村,130183101216庄合寨村,130183101217西张口村,130183101218胡士庄村,130183101219河沟村,130183101220张家庄村,130183101221王石碑庄村沿革
因镇政府驻总十庄而得名。1956年建总十庄乡,1958年属东方红人民公社,1959年因驻地总十庄更名总十庄人民公社。1961年本社分为四社,仍留总十庄公社辖12村。1984年更为总十庄乡,1985年改总十庄镇。1996年,将河头村乡并入总十庄镇,辖21村。总十庄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三条县级路交汇于此,刚通车的省级路衡井线在镇区横穿而过,周围与辛集市、宁晋县、赵县、藁城市接壤,素有“五县连庄”之美誉。其中晋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总十庄坐落。特色发展的晋州市外国语学校也驻地总十庄村。经济发展
总十庄新时代商城发展:1、位置优越升值无限?,新时代商城位于大赵公路和新开衡井公路交汇处,晋州市总十庄。周围同晋州市、辛集市、宁晋县、赵县、藁城市接壤,交通便利,享有“五县连庄”之美称,极有商业氛围和升值潜力。?,2、规模宏大专业经营?,新建的商城占地146亩,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可容纳370余商户经营,规划经营分八个区:日用百货、糖酒副食、布匹、服装鞋帽、五金家电、家具建材、综合经营。?,3、集市兴旺人气聚集?,在商城北部投资300万元,建成5个彩钢板大棚,棚区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设摊位1000个,集市兴旺,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每年举办春季、秋季两届商品交易庙会,年交易额突破15亿元,从业人员4000人。?,4、设计独特配套完善?,采用欧式建筑,富于现代气息,水、电、暖、通讯等自成一体,停车场、绿地等公共设施齐全,餐饮、洗浴、娱乐、购物应用尽有。?,5、政策优惠轻松运营?,(1)国税、地税予以最大轻税。?,(2)免征工商管理费、租赁管理费、河道费、水资源费。?,(3)任何单位不准进入商城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4)大的商户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议的办法,让利于经营户。?,6、招商意向?,商城可整体、分割出售;可整体、分割出租;经商户、批发商、加工商到商城,以经销板材、小商品等为主。?农业经济
总十庄镇有着优越的土地资源,果树种植主要有梨树,葡萄等,其中共栽种梨树230000亩,葡萄5000多亩,另外还种有李子树、苹果树、杏树、柿子树、草莓等。养殖业:种猪5000头,年出栏2000多头。私营企业:机械配件厂、曲轴厂、实验一厂、印染厂、化工厂、钢厂、等等一大批新兴技术化产业正陆续在总十庄镇落户。历史
总十庄:明朝为总管庄、十字路两个自然村,民国30年(1941)并为一村,故名。盐厂:明朝建村,当时居民多以轧食盐为生,故名。
盐厂寨:无。
射佛头:相传,西汉更始二年(24),刘秀避兵时夜行迷路,见一兔,引弓射之,兔带箭逃奔,追里许失其踪,遂驻营,见箭镞在石佛身上。驻营处名留箭古营(现属营里乡),射兔处称射佛兔,又名石佛兔。后改射佛头。
孔目庄:无。
武邱:据本村唐代碑记载,原名五业村,明燕王朱棣扫北时村庄被毁。后由山西六安府迁民到此建村,因有五个沙丘,取名五丘。后改武邱。
东钓鱼台:明朝建村。因始建于滹沱河漫流地区的高地上,故称钓鱼台。至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老鸹窝张氏迁来,人口陆续增多,遂分南、北钓鱼台。后河道改南北正流,村庄被淹,居民分迁东西两岸,西岸名西钓鱼台(今属周头乡),东岸名东钓鱼台。
庞古庄:明永乐年间庞姓自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此建村,名庞家庄。后因村庄渐大,他姓增多,为表村为古时所建,改为庞古庄。
官庄:无
枣园:建于明朝以前。因产大红枣得名大枣园。后改为枣园。
毛家寨:相传,明燕王扫北时,原籍江苏江宁府可容县南阳村部分士兵留此建村。因村小,皆为军人,故名。
永丰:原名涕泗沟。因位于古滹沱河南侧河沟附近而得名。相传过去屡遭水灾,光绪三十二年(1906)一位姓夏的县官来此说:“涕泗沟”三字都带三滴水,犯有水灾。后便改名为永丰,以表免除灾祸,永保人寿年丰之意。
八里庄:相传唐代村西有一佛寺,因寺内僧人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得名霸王庄。明永乐二年(1404),山西洪洞县民迁来后,为避名不雅,改称八里庄。
河头村:滹沱河原从村边流过,清初小南海暴发洪水,由此入河,故名。
胡士庄:明代胡姓建村得名。
王石碑庄:相传一姓王者居于此,死后,人们立一石碑作纪念,故名。
马坊头:传说,西汉末年王郎赶刘秀时,刘秀逃过一村至一片芦苇中遇狂风,天昏地暗,不辨路径,勒马停下,马吃起芦苇来,当马咬住最后一片叶子时,竟上蹦下蹿,长嘶起来,刘秀以为马疯了,回头一看原来是王郎又追来了,便策马奔向东南。从此,该村名为“马疯头”,后转音为马坊头。清朝曾改名安澜镇,后复称马坊头。
庄合寨:清时为庄头、庄头寨两个自然村,民国27年(1938)并为一村,故名。
河沟村:明代该村建于滹沱河南岸沟区之风,故名。
跳鼓张家庄:因张姓迁此后以跳鼓为生,且鼓大音响,故名。清代曾名张家庄,清末改南张家庄,后复称现名。
西张口:相传,汉朝王郎赶刘秀途途经该村西侧,刘的马四蹄岔开张口长鸣,故取西张岔口,后简称西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