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岭乡地图
安岭乡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安岭乡明代归遂宁乡,明清时属一都,民国改都为乡,称安仁乡,解放初归缙云县管辖。1956年,由上宅、後塘、石舍三乡合并,因上宅至石舍需要翻岭,故改称为安岭乡。1958年,改建为管理区,属缙仙人民公社。1961年,建为安岭人民公社。1962年7月划归仙居县管辖。1984年改为安岭乡,1992年仍单设为乡,直属仙居县政府。1993年被省民政厅定为革命老区乡。特产
茶叶:现有茶园5500亩,2005年,1000亩有机茶通过认证,打响“灵江源”品牌。2006年,茶叶总产量60吨,总收入600多万元。2007年,发展350户茶叶加工户,重点扶持1家茶叶加工企业,扩容4台变压器,解决茶叶加工过程中用电紧张问题,推动全乡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果脯腊肉:2007年,引进省农科院“浙薯13号”优质蕃薯新品种,发展1000亩蕃薯新品种基地。创有1家果脯、腊肉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企业与农户合作生产、销售模式。
茭白野菊花:2007年,在金坑口、徐村、麻山等村发展300亩茭白基地;在横岭、後塘、章乢等村发展500亩野菊花基地。茭白总产量1500吨,总收入150多万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区划
新官、横岭、上宅、表门、上门楼、吕坟、柏塘、塘里、徐村、金坑口、章尽、下里、後塘、金岙、下会、西岭後、西溪、麻山、四联、石舍、西斜、陈坑、雅楼。区域经济
特色农业:现有茶园5500多亩,其中1000亩有机茶叶基地得到了有机茶认证;蕃薯基地2000亩,高山蔬菜1000亩,高山水果800亩,高山药材500亩,打响“灵江源”茶叶、安岭果脯、安岭腊肉三大品牌,培养了一大批种养殖户和加工户,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林业:安岭石长坑是灵江源发源地,具有较多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主要以长叶榧为主。龙潭坑是县级森林资源保护小区,具有丰富的阔叶林树种。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安岭”建设,1995年建有生态公益林5万亩。2003年创建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2万亩,享受国家补助。现有山林面积58132亩,森林蓄积量7万立方米,森林复盖率79%,封山育林5万亩。
安岭人:20世纪中期开始,每年劳务输出都达到3000多人,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出人员增多到6000多人。2006年,经济收入1696多万元,多在义乌、温岭、温州、广州等地,从事皮鞋加工、油漆、卖烤蕃薯、开小吃店、开旅馆等行业为主,尤其是在温岭横峰街道,形成皮鞋加工一条街,共有180家加工店,近2000人。另外,乡党委政府也积极鼓励较早通过劳务输出成功能人回乡办厂,创办初具规模仙居县中辉密封件有限公司和以勒陶瓷厂,实现工业企业零的突破。同时,积极出台下山移民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群众下山移民的积极性,将原先的一家一户零散式移民向整村移民推进,在横溪大林村建有一个移民点,目前下山移民158户,670人。
社会事业
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6个村集镇规划和2个村整治村规划。下里、金坑口率先完成整治任务和推广沼气池建设,全乡建有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新建公共厕所3座,拆除露天粪坑600口,猪舍37间,村居村貌焕然一新。文化教育:1995年开始,全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现有教学班19个,教师52人,在校学生746人,其中贫困学生就有300多人。先後投资100万元建成希望小学新校舍,投资150万元建成友谊教学楼,投资80万元建成石舍小学,投资50万元修建後塘小学,安岭中心校师生宿舍楼危房改造工程准备启动。
道路交通:1994年,投资35万元,建成安辽公路,长4.3公里,宽6.5米;1998年,投资150万元,安岭至缙云县全线通车;投资70万元,完成表门新大街,金坑口、下里、後塘等5村水泥路面硬化。2001年,投资360万元,建成长10公里,宽4.5米的石舍片主道路;2004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长6.5公里,宽4.5米,乡政府通往石舍村公路;投资50万元,建成上门楼至吕坟、徐村至金坑口共计3.6公里长的路面改造工程;2005年,完成了溪港至下洋坑县道路面硬化。2006年,完成了乡政府至永坑至石舍至雅楼至陈坑近15公里的通村机耕路改造建设,大岭头至石舍、下里至金岙、下里至下会等12公里长的通村道路面硬化工作。今年,又完成石舍至西斜、上门楼至吕坟合计7公里长的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到目前,全乡已有20个村完成通村道路建设,15个村村内道路得到硬化。
引水工程:2005年,启动省水利厅立项的石长坑水库节水灌溉工程。到目前,已完成5000米长的北渠三面光水泥浇铸,5000米长的南渠“U”型渠浇铸完成,1000米长的引水隧洞;修复了8口山塘水库和乡政府门前河道坝、永坑段明渠;完成了16村的饮水工程,到目前,全乡8000人能喝上卫生自来水。
通讯文化设施:全乡23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程控电话,移动信号复盖20个村;有线电视和广播复盖17个村,已建远程教育站点21个村,文化俱乐部7个村。今年,又新建全乡老人活动中心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