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克乡地图
阿扎克乡相关地区地图:
税费改革
2004年全乡农业特产税取消,农业税降低1%。全乡“两种税”为29万元,人均24.61元,比上年减少16.02,元,减负65.1%。扶贫攻坚
乡党委、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以扶贫到村入户为突破口,争取多立项目,积极争取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小额贷款资金等手段,使扶贫攻坚成效显著。2004年完成了总投资25万元的下西塔其村100亩优质木纳格葡萄示范园项目;完成总投资27万元的英瓦克村800亩经济林建设;建青贮窖160座、11125.1立方米;发放扶贫羊1289只。特色产业
2004年,阿扎克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州市确定的发展大园艺思路,以实现5万亩园艺面积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惊天动地地宣传鼓动,铺天盖地地干,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目前全乡已发展园艺4.43万亩,挂果面积达2万亩,年产鲜果2.4万吨,全乡葡萄收入2641万元,人均从葡萄产业中收入1284元,已基本实现园艺大乡的目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以建设开发现代园艺科技示范园为主,引导农民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园艺种植迈进,并以示范园为辐射加快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点的培育力度,完成了在下西达其村投资25万元建设百亩优质木纳格葡萄示范园项目。在英瓦克村投资27万元种植800亩白木纳格葡萄项目。二是加快保鲜库建设,努力提高葡萄的市场竞争力。2004年全乡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保鲜库10座,塑料周转箱厂2个,纸箱厂1个,项目总投资890万元,现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实现葡萄保鲜储藏能力达1.32万吨。目前全乡已有保鲜库18座,保鲜储藏能力达1.64万吨。三是采取由农村经纪人牵头,政府协调,成立葡萄协会,现已成立协会1个,分会14个,葡萄的种植、管理、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由葡萄协会参与,形成协会管理,农民参与,提高了葡萄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品尝评比会上,荣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四是成立了由70多名干部组成的信息服务站,为葡萄的销售提供信息服务。五是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及时了解国内外葡萄市场行情,成立了阿扎克乡政府网站,开设了葡萄信息网页,不定期的发布全乡葡萄种植、管理及销售情况,让外界对阿扎克乡木纳格葡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目前已有贵州、北京、广东及北疆等地的客商通过上网联系葡萄销售业务。六是积极申请阿扎克乡木纳格葡萄的商标权,已申请注册了“啊吐仕木纳格葡萄”商标,切实保护了果农的利益和权益及我乡木纳格葡萄的品牌。产业情况
畜牧业:为了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阿扎克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城郊地缘优势,一是加大了对养殖业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2004年新建青贮窖池13个,其中:砖窖12个,土窖1个,目前全乡共有青贮窖池477个,青贮能力达1.53万吨,二是狠抓牲畜防疫工作,年内对9.4万头(只)牲畜先后注射口蹄疫o型疫苗2次,亚洲1号疫苗2次,防疫率和免疫率各达到100%。三是加大了牲畜改良和育肥工作力度,对技术人员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母牛怀胎率达85%,人工授精母牛达1210头。加大了对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现全乡有10头以上牛、50只以上羊、100只以上鸽子的养殖大户达831户,其中养牛大户225户,养羊大户477户,养鸽户129户。2004年全乡存栏牲畜5.5万头(只),年内产羔3.5万头(只),年内育肥牲畜4万头(只),出售商品畜2.6万头(只),商品率达65%。2004年全乡实现牧业收入1346.5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18.7%。种植业:乡党委、政府在铺天盖地发展园艺的同时,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发展优势产业的关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依靠科技,切实加强套种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和复播的管理,运用各种增产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单产。2004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2.79万亩,共完成葡萄套种小麦1.4万亩,复播1.3万亩,套种地膜棉花1689亩,套种甜瓜1588.5亩,实现粮食总产998.80万公斤,平均单产358.05公斤,单产增加25.15公斤,2004年全乡种植业收入1456万元,占总收入的18.4%。阿扎克乡-劳务输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把发展劳务经济,做好劳务创收工作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大力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极大地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2004年全乡累计转移劳动力3595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47万元,人均创收1800多元,占总收入的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