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乡地图
白马乡相关地区地图: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白马乡
白马乡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37975亩,耕地面积9636亩,退耕还林2404亩,退耕还草96亩。全乡共有土匠、马筐、白马、庄子、沿江五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886户、3747人,其中彝族3289人,藏族274人,蒙古族170人,汉族13人,回族1人。有一所卫生院,一个门诊部;一所中心校,九所村小共有536名小学生。2002年,全乡GDP为1480万元,人均GDP3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2002年全乡粮食产量3967吨,人均拥有粮食790公斤。白马乡的来历
四川省宣汉县有一个乡叫“白马乡”。何以取名“白马”,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哩!,相传明末清初,当今的白马乡叫“复兴场”,场不大,几十来户人家,男耕女织,日子倒也安顺。离复兴场不远,有一村院,住有几户农家。村前有一条小河,村后依山。山上怪石横生,古树参天;村院左右竹木荫护,确是一处幽静所在。这地方盛产沙甜大萝卜。萝卜香脆无渣,远近闻名。奇怪的是,每年总有一颗水桶粗,扁担长的萝卜长在一户人家的地里,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这一年,恰好在刘老汉的地里长出了一颗大萝卜。刘老汉无儿无女,老俩口相依为命,看着这个大萝卜,刘老汉总感觉有个好兆头,因此,始终舍不得挖起来卖。一天,一个外国洋教士打此过路,一眼发现了这颗大萝卜,围着它看了许久,便掏出一两银子要买,刘老汉不卖;洋教士又掏出一两银子,刘老汉还是舍不得;洋教士以为刘老汉嫌少,急忙又掏出一两银子……,刘老汉是个老实人,哪里经得住洋教士的纠缠,最后只收了三吊钱卖给了洋教士。洋教士高高兴兴扛起大萝卜走了。刘老汉心里纳闷:洋教士肯出三两银子买一个萝卜?这当中一定有名堂,于是就跟洋教士后面。洋教士发觉有人跟,就加快了脚步,刘老汉也紧跟了上去。天渐渐的黑了。刘老汉见洋教士走远,也无心再朝前走。回到家里,对老伴讲起了这件事,老伴也觉奇怪。一更时分,刘老汉听见屋背后有脚步声,以为有贼,便翻将起来,顺手摸了一把锄头,轻脚轻手走到门边,眯起眼睛从门缝朝外看。借着朦胧的月光,看见一个人影,肩上扛着一截像树木般的东西,一步一步向后山走去。刘老汉轻轻将门开了,从院子的另一侧一口气爬上后山,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从山下曲曲弯弯伸上来的小路。约莫二更时分,刘老汉终于看见一个人弓着腰慢慢上来了。那人走到刘老汉躲藏的石头跟前,将扛的东西慢慢放下来,竖立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刘老汉屏住呼吸仔细一看,“哎呀,那不是白天买我大萝卜的洋教士吗,怎么半夜三更把萝卜往山上扛呢?”刘老汉惊呆了。这时,只见洋教士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将萝卜抱在怀里,朝一块大石头走去,用一个明晃晃的玩艺儿在石头上划了几下,便抱起那颗萝卜朝石头上撞了一下。隔了一会儿,只听见那石头发出“嗡嗡”声。接着,洋教士又将萝卜朝石头上撞了一下,便听见石头发出“轰隆隆”的雷鸣声,石头中间开了一条缝,从里面放出耀眼的金光;石缝越裂越大,金光越闪越亮,把刘老汉的眼睛都射花了。刘老汉更惊异地看见那洋教士裂开了大嘴,仰起鹰勾大鼻子“哈哈”狂笑起来。紧接着又用萝卜在石头上撞了一下,便听见石缝深处发出“嘶嘶”的马叫声,声音越叫越近,这时,见一匹一尺来长、周身金光闪闪的白马,活蹦乱跳地跑了出来……,刘老汉一下明白了,前几天听人说有外国人到中国盗宝来了。原来这个洋教士就是盗宝的强盗!刘老汉正准备跳出去抢,又怕洋教士使法,急得团团转。眼看洋教士快把白马引出石缝了,突然想起,神灵最怕鸡叫,“对!我来装鸡叫!”于是,刘老汉便用双手唔住嘴“喔喔喔”大声装起鸡叫来,把远近的鸡都引叫了。这时,洋教士慌了,急忙用一根链子套住了白马的头,拼命朝外拖。白马一听鸡叫,立刻不动了,石缝也慢慢合拢来,最后,只留了半截链子在石缝外。洋教士发觉是刘老汉在装鸡叫,便“哇哇”叫着向刘老汉扑来,两个人滚在一起,相互抓打。刘老汉高喊:“快来哟,洋教士偷我们的宝呵!”山下的人听到喊声,都跑上山来,把洋教士撵走了。后来,洋教士串通官府,想把这块石头打下来抬走,谁知刚刚动手,那块石头就自动滚下来,一直滚下河,沉入一个深潭里。洋教士再也无法将那块石头弄上来了。据说每年八月十五,当月亮升上中天的时候,村里的人还听得见深潭里发出“嘶嘶”的马叫声呢!,为了纪念这匹白马,村里的人将石头滚下的地方取名“倒马坎”;将河边那座桥取名“白马桥”;将白马沉没的深潭也取名“白马潭”。复兴场的老百姓在现在乡所在地建起了一座庙宇,也取名“白马寺”,打那时候起,白马寺内便香火不断了。直到解放后,白马寺才香火匿迹。复兴场也随之改名为白马乡了。浙江省平湖市秀洲区白马乡
乡情概况:白马乡位于平湖市区西1.6公里,东邻城北乡、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原嘉兴郊区)的新丰镇和步云乡,南濒嘉兴塘与曹桥乡、胜利乡隔河相望,北连钟埭镇。地属水网平原,交通便捷,平湖大道穿境而过,平湖市工业园区大多坐落在乡境内。乡名来历:据传,宋初在此设有驿站,养有白马,留有白马驿(堰)镇名,乡因此得名,原属嘉兴县。1950年建为白马乡和钟南乡部分,1956年并入钟埭乡,1958年11月随钟埭划归平湖县管辖。1961年从钟埭公社划出,建白马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政社分设,成立白马乡人民政府。
经济状况:近年来,白马乡以国荣工艺鞋业公司为龙头,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拓展外贸市场,工艺鞋业迅速发展。1998年全乡工艺鞋厂发展到5家,从业人员300多人,成为白马乡一个有特色的块状经济。该乡广电站在市有线电视台的帮助下,对全乡6个村的广播实行了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同时对村到户的低压线进行了全面改造,大大提高了农村广播的通响率。从而使该乡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完成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到村的乡镇。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白马乡
地理位置:白马乡地处易县城北7公里处,京赞线路西。乡域东部与桥头乡相邻,西与梁格庄乡相接,南部与易州镇接壤,北部与流井乡相邻。基本情况:辖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1975亩,山场面积5万亩,人口15105人,人均收入2048元。支柱产业以海泡石加工业、畜禽养殖业、甘薯种植业和旅游业为主,建有投资超6000万元的燕源食品有限公司、占地137亩的投资2500万元的火箭推进剂等高新技术企业,有千佛山、莲花山等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东抓工业强乡,中抓甘薯富民,西抓旅游增收)齐头并进的局面。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乡
概况:长途区号:0818,邮政编码:636166,车牌号码:川S,行政代码:513022(身份证号码前6位),隶属政区:宣汉县,行政级别:乡,白马乡位于宣汉县东北角,东经108°05′651″,北纬31°37′583″,宣汉县辖乡。清嘉庆建场,1949年置白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6.3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土(黄)白(马)公路过境。最高海拔1605米,最低海拔420米,境内共辖7个行政村,45个农业合作社和双龙社区居委会,共有住户4120户,总人口18500余人;拥有耕地面积18000亩,其中稻田7200亩,主产稻、玉米、红苕、洋芋、豆类、油菜。猪、牛、羊、鸡、鸭、鹅富有特色。经济:该乡是宣汉县的农业大乡之一,农、林、牧、副和劳务收入是全乡经济发展的主骨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全乡人民以"稳粮增油调结构,猛攻畜牧促发展"为宗旨,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一是狠抓了粮经作物的比例调配。由7:3调整为5:5,认真实施良种良法,严格技术要求,做到服务到位,落实到位,跟踪到位。二是狠抓了山木药材的规模定植,确保药材基地锦上添花。中药材誉响省内外,800公尺以上的24个农业社均以中药材作为产业链,共有面积1万余亩,已投产4850亩,年产值达200万元以上。三是狠抓了畜牧发展及良种繁殖。畜牧是全乡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一项短、平、快的温饱工程。
交通:华白路是白马乡的唯一进出通道,全长10公里,路窄质量差,晴天尘土高扬,雨天稀泥路烂,行车难运输极为不便,该乡制定了适合本乡两个文明的发展思路,"整治一条富路,完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民幸福"。对华白路实施路面硬化,全乡走出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禁区。
名胜:相传三国大将樊哙在征战期间,途经复兴场(今白马)骑马摔下了倒马坎,鞍子摔过了河,有了现在的鞍子梁,炮台山、白秀山、云顶山遥遥相对,印合庙、炮台山打仗坪的将军坟,观音坪神塔(陈道权塔),白秀山上的尼姑庵(白云庵),云顶山上的云顶寺(庙宇),成为全乡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