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丽水市地图 > 缙云县地图 >
白竹乡地图
白竹乡相关地区地图:

详细介绍

中药材和蚕桑是白竹乡的支柱产业,具有较悠久的历史。2004年全乡种植中药材1432亩,主要药材种类有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等,其中白术、元胡、浙贝母面积较大,近1000亩。但由于农民种植药材技术相对落后,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较为薄弱,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种植中药材的比较效益不是十分明显。今年由于气候、病害和种子质量等原因,浙贝母产量比往年降低20%,加上2004年浙贝母市场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1)新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白竹乡中药材栽培还没有建立严格的规程,生产管理比较粗放,不同农户间种植技术、采收加工技术差异较大,致使单产、质量参差不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相对滞后。(2)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由于白竹乡地处山区半山区,人均土地面积偏少,一般一户农户种植中药材不足一亩,种植规模偏小。而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分散种植(一家农户只种植几分地)很难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管理的统一,没有统一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稳定一致的品质。(3)技术培训相对比较薄弱,由于区域条件限制,科技信息的接受和回馈能力较弱,科技信息资源缺乏,传输手段落后。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材生产重量管理规范》(CAP)等中药材专门法规和一批现成的中药材生产新技术均未得到培训。(4)加工技术比较粗放,白竹乡的浙贝母等药材通常技术采用硫磺熏蒸加工,此加工方法具有防霉、防蛀、增白及耐贮存等优点。但随着中药材有害物质残留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方法的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目前白竹乡各家各户使用硫磺的质量、熏蒸用量和熏蒸技术,都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5)销售渠道不畅,对全省或全国的药材市场信息了解不足,主要依靠邻县,也就是磐安的药材市场进行药材销售。销售渠道相对单一,销售主动权不强,致使单位产品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