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青岛市地图 > 胶南市地图 >
宝山镇地图
宝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发展

宝山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3.1万人口,耕地面积4686公顷,下设55个党(总)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4个,全镇党员总数1882名。境内的七宝山脉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储有铁、石墨、铅、钾、金、银、大理石等多种矿藏,素有“七宝”之称,市区主要河流风河和流经胶南胶州二市的重要河流洋河均发源于此。全镇水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水库、塘坝133座,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宝山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平安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和谐宝山建设为目标,未雨绸缪,真抓实干,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建设先进单位”,“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财政收入先进单位”,“平安镇”等荣誉称号。

基本概况

宝山镇位于胶南市西北部,胶州湾西畔,北依胶州市,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距胶州火车站30公里,青岛前湾港码头25公里,204国道5公里,青岛国际机场50公里,境内道路四通八达,青红高速、瓦韩路贯穿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简介

宝山镇是北林区大乡镇之一,位于绥化市西南部13公里,地处东经126°54'北纬46°31'。镇域面积140平方公里,东西长22.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全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耕地14.9万亩,人口33457万,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位于宝山村东哈伊公路104公里处。镇内交通十分便利。哈绥、哈伊、绥兰三条公路自西向东从镇内穿过,村屯道路宽广、整洁,形成了环网路。路面全部沙石化。宝山镇名源于境内宝山屯名。1862年(清同治元年)放荒招垦前,泥河两旁已有人定居,此地土壤肥沃,旱涝保收,再从顺泥河向北望去,会看到无数小山包,故当地人称此地为“宝山”。原属呼兰副都统,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后,划归绥化厅管辖。中华民国时期,属永安镇管辖范围。东北沦陷后,1935年设宝山保,1941年改设宝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宝山区,1951年11月改为第二区。1956年4月,并村划乡,设置宝山乡。1958年8月,将胜利乡和新立乡并入宝山乡,成立宝山人民公社。1961年将宝山公社划分为宝山、胜利两个公社。1984年3月,将宝山公社改为宝山乡。1985年4月,改为宝山镇。

近年发展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强支柱、突出特色调结构、扩大规模增效益、力争项目强基础、建设集镇活流通,煤炭产量产值明显突破,烤烟支柱日益巩固,农科推广普遍加强,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畜牧养殖取得新进展,特色产业较快发展,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产加销体系逐步健全,紫云宝乌洋芋、三酱风味、黄豆腐、干酸菜等特色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增收渠道有效拓展,农民负担持续减轻,扶贫济困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418万元,比上年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2163.2元,比上年增8.3%。财政总收入2362万元,比上年增37%;财政总支出2124万元,比上年增29.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2770亩,总产量2619.6万公斤,比上年增2.6%。收购中上等烟205万斤,产值1255.3万元;种植业收入7210万元。出栏肉猪80490头,肉牛226头,肉羊2090只,鸡43169只,畜牧业收入602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62.14万元,工资性收入2132.8万元,其它收入568.56万元。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全镇人民将在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镇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巩固和壮大烤烟、煤炭、马铃薯、生猪、玉米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紫云宝”乌洋芋、经果林、宝山黄豆腐及“三酱风味”酱、蔬菜及干酸菜和生姜、魔芋、药材五类特色产业,强化劳务输出、商贸服务、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加工运销、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四条增收渠道,着力夯实农田水利、交通网络、集镇建设三大基础,依靠科技增效益,突出特色闯市场,改革开放促活力,统筹发展创和谐,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特色产品

高油质大豆,面积:20700亩,其中品种有垦农18、东农163、合丰41、垦4。富硒谷子,面积:300亩。无公害绿色大棚蔬菜,共有大棚155栋,面积:24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29栋,面积5.6万平方米,其中品种有小白菜、生菜、油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油桃、平菇、花卉等。

小城镇建设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工作思路,镇党委政府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严格的建设管理、完善的制度保障,推动了镇驻地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2005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2126万元,开发建设文教卫生设施、商住楼、农民公寓、通用厂房等各类建筑31480平方米。投资380万元将原镇供销社房改造成集农机销售、维修、农机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农机商城;完善了“三纵三横”的道路网,投资100万元对镇驻地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共硬化道路1810米,安装路灯60盏,栽植苗木1200棵,并组建了护路保洁队伍,对所有环镇路进行常年养护,确保了道路畅通;对原镇政府楼周边约40亩地进行了综合改造,规划建设了商贸中心一处,有效解决了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难”的问题;胶南利群便利店、维客购物中心、黄岛国货中泽连锁超市宝山分店等相继落户该镇,进一步完善了镇驻地功能,膨胀了镇驻地规模,提升了城镇化水平。

资源与经济

宝山镇山场广阔,山场面积达1.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71%,生长着柴胡、远志等多种药材。野生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大扁、板栗、核桃等果品,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大扁生产基地。宝山镇主要农产品是玉米制种,大棚蔬菜,畜牧养殖以肉鸡为主,是北京华都公司肉鸡养殖基地。宝山镇在怀柔城区北6公里处区工业开发区内建有工业小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区内企业可享受政策优惠和全方位的服务。宝山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域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境内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朝阳洞(楼岩观)风景区、盘道沟妈妈洞风景区、四窝铺野猪岭自然风景区、牛圈子小龙潭峡谷风景区、四道河天桥旅游度假山庄等多处旅游胜地,还有占地近四亩的红色教育基地道德坑烈士陵园。全镇总面积250.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共92个自然村,10885口人(其中:农业户数3435户,农业人口10068人)。耕地面积11482亩,其中水浇地面积8006亩。山场面积31.73万亩(其中育林面积13.2万亩,宜林荒山面积18.5万亩),拥有公益林29万亩,林木覆盖率65.8%,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绿色屏障。2001年11月,原宝山寺乡与碾子乡合并建立宝山镇。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怀柔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的总目标,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契机,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巩固提高一产、培育强化二产、大力发展三产,以增收富民总揽工作全局。山区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平原工业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预计可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3亿元,增长7.7%;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9.1%;财政收入3200万元,增长31.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增长15%;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9%;工业收入2.3亿元,增长13.4%。全镇经济社会形势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宝山镇一方面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逐步培育,发展起“以肉鸡为主的规模养殖业、以籽种和特菜为主的高效种植业、以仁用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其中肉鸡养殖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全镇鸡舍建筑总面积已达到16.3万平米,年肉鸡饲养量达到400多万只,直接从事肉鸡饲养的农户达到320,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仁用杏总面积2.7万多亩,为发展观光采摘业奠定了雄厚基础;2005年,特采种植面积2000亩,带动农户324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北京奇跃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科越天油汽车管路有限公司;北京奥邦焊业有限公司;北京今世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10家,全镇经济总量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