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聊城市地图 > 冠县地图 >
北馆陶镇地图
北馆陶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北馆陶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有各类企业及私营业户2600余家,以轴承、金属表面处理(五元化学镀),纸箱、面粉、粉皮、豆制品、煤矿专用钻杆、建材、运输、饮食、商贸等为主,企业发展强劲。农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建起了8000余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波尔”改良山羊繁育基地,800余亩稀有果品示范园(美国红巴梨、欧洲李子、意大利杏、冬雪蜜桃),1000亩枣粮间作示范方,花生面积2500亩以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优势。本镇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呈现出“东部林果西良种,南搞蔬菜北轴承,规模养殖遍全镇,中兴民企商贸城”的良好局面。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以轴承、纸箱、煤矿专用钻杆、建材、运输、餐饮、商贸、面粉、油料、粉皮、粉条、豆制品、面食等为主的各类加工企业和民营业户2600余家。农业结构调整达到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抓好典型带动,建起波尔山羊1200只、生猪1000头、鲁西黄牛300头、蛋鸡20000只的养殖小区,各类养殖专业村、专业大户应运而生。同时建成了7000亩速生丰产片林,1000亩枣粮间作示范大方,800亩稀有果品示范园,1000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6000亩油料生产基地,10000亩良种繁育基地,1200余个春秋式蔬菜大棚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优势加快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步伐。

城镇建设

北馆陶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东靠京九铁路,西临京广干线,南近济聊馆高速公路和济邯铁路,北与烟店轴承市场毗邻,008省道、堠马公路、冠北公路在本镇纵横交汇而过,可谓“一个半小时上天(济南),4个半小时入海(青岛)、进京(北京)。”中国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分别建有信号塔,通讯设施完善优良,2000年建成全县第一个电话镇。1999年35kv变电站竣工、运行。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千年古城焕发了新姿,街道宽敞平坦,水、电、路灯及其它基础设施齐全。新开发经济园区占地200余亩,已建成楼房800余间,招待所50余间,道路平坦,电力、通讯等设施齐全,有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客货运输专线,可满足客商的衣、食、住、行的需求。沿008省道新开发的经济园区占地280余亩,已建成楼房1200余间,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并设有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数条客货运输专线,可满足客商各方面的需求。宽松的环境,真诚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已有20余家外来客商在本镇投资建厂,固定资产总计可达1200余万元。

旅游文化

关帝庙遗址:位于北馆陶城内老西街与老南北街交汇处,现老机械厂西墙处。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庙中关公塑像等毁于解放初期,古庙于1958年被拆毁。关帝庙占地300余平方米,由前古棚、大殿、后殿三部分组成,属青砖青瓦、起脊飞檐式建筑,虽然建筑面积不大,但呈现古朴高大,庄严恢弘之气势。城内外百姓每逢初一、十五都到庙中焚香膜拜、乞求平安。传说每当有冤情的穷苦百姓上香叩拜关帝请求伸冤、主持公道后,到夜深人静时,庙内就传来铁链“哗啦”作响声,拍案斥责声。关帝显灵为民伸冤的传说不胫而走,引来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上香,香火鼎盛,经年不衰。
文庙古遗址:位于城内东南角,占地3000余平方米。整座庙宇青砖红柱,双层飞檐,琉璃瓦顶,四面回廊,外设汉白玉护栏环绕庙台。庙内塑有孔子及众弟子像。院内青砖甬道两侧苍松翠柏,碑碣林立,东南角城墙上建有一处魁星阁,后被日军重修城墙时拆除。该庙在日伪军占领时期被日军毁去神像,改建成纺织加工厂。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学校。50年代末,拆除孔庙大殿,划归供销社后,建成棉站。
肖城遗址:在山东省冠县县城西北18公里处,有一座古城遗址。该城占地169万平方米,呈正方形,城墙长各1250米,均系土筑,四门分居东西南北正中,四门均为“扭头门”,城墙外为平地,没有护城河。此城西北3公里即为历史上馆陶县城,也就是今冠县北馆陶镇驻地。据《山东通志》、《馆陶县志》记载,此城为肖城,上个世纪60年代,城中出土的明朝隆庆年间山西按察司杨师震墓志铭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肖城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现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城墙连为一体,现存上宽8米,下宽13米,最高处13米,坚固如初。其南门扭头门墙体保存基本完整,城内有两处点将台,其中一处尚存,东西16.5米,南北15米,高4.8米。据此不远有饮马池若干处,另外还有箭楼、饮水井、万人坑等遗址。专家们评价“肖城遗址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长城以南,首屈一指”。
肖城传说:肖城地处平原,位于黄河故道北侧,历史上属于馆陶县地,其城北有王屯、宗屯、胡屯、耿屯等村庄,出西门向西3公里即为隋朝京杭古运河,城河之间沿线为东沟塞村、孙沟塞村、沟塞村、西沟塞村等村庄。由此可见肖城为古时屯兵打仗之城堡。当地至今流传该城为肖银宗所建,说肖银宗率兵打仗至此,命令士兵自聊城护城河每人取一头盔土便筑起了这座城,因此当地人称肖城为“歇马城”、“盔安城”或“盔干城”。又令士兵抖尽战靴内存土便筑成了点将台,肖银宗所率兵将之多可见一斑。
郎庄面塑:北馆陶镇是座历史古城,这里有著名的“特色三宝”:面塑、粉皮、园铃枣。其中又以面塑最为有名。“朗庄面塑”在当地俗称“面老虎”,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郎姓兄弟从山西迁民至此,立村为“郎庄”,后因“郎”字与“狼”同音,太凶,有巧手村民便用面粉捏制“面老虎”来克制“狼”字,以求平安,经后人发展完善成为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制品,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一绝”。郎庄老艺人制作的面塑有花果、禽兽、人物、吉祥物、贡品等八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其着色以红、黄、绿三大原色为主,以钴蓝、白粉点缀其间,造成冷暖色反差强烈的鲜明对比。其造型奇特夸张、朴实大方,并具有久放数年不干裂、不虫蚀、不变形之特点。半浮雕式的面塑成品色彩鲜艳夺目、绚丽多姿、动态逼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在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联合举办的“中国旅游精品展”上荣获“天马金奖”,在“山东省第二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交通条件

本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东靠京九铁路,西临京广干线,南近济聊馆高速公路和济邯铁路,北与烟店轴承市场毗邻,008省道、堠马公路、冠北公路在本镇纵横交汇而过,可谓“一个半小时上天(济南),4个半小时入海(青岛)、进京(北京)。”中国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分别建有信号塔,通讯设施完善优良,2000年建成全县第一个电话镇,镇供电所容量目前已达6300KVA,为全镇经济发展可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千年古城焕发了新姿,城内街道宽敞平坦,高楼林立,水、电、通讯、照明、食宿、运输等基础设施齐全。沿008省道新开发经济园区占地200余亩,已建成楼房1200余间,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并设有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数条客货运输专线,可满足客商各方面的需求。宽松的环境,真诚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到目前为止,已有20余家外来客商在本镇投资建厂。

招商政策

镇长赵德仲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外来客商来我镇投资程序从简,镇政府协调办理一切手续。2、凡投资额在50万元、年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免费使用土地。3、凡在经济园区投资建厂者一律实行“免三减五”的优惠政策(即免征三年个人所得税,4-5年减半征收)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协商解决。4、对全年纳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按镇所得部分的5%予以奖励,10万元以上的10%,20万元以上的20%。5、凡引进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独资工业项目者,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引进国内独资工业项目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引进合资、合作工业项目及公益事业项目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0.5%给予奖励,固定资产由镇经委初审,报镇党委、政府核准认定;奖励资金待项目达产后,每年以税金额的10%奖励,直至全部兑现为止,2006年北馆陶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大力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紧紧围绕“强班子、正作风、抓发展、上项目、攻城建、增收入、保稳定、促和谐”的指导思想,以镇村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以扩大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团结一班人,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脚踏实地,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林业发展

腾飞的林业强镇开放的轴承之乡党委书记:曹家岭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简介北馆陶镇位于冠县西北部两省三县(市)交界处,西与河北省馆陶县隔漳卫河相望.北与临清市烟店镇接壤。镇域总面积52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5万亩耕地,3.2万人,其中镇驻地人口近万人,流动人口0.4万人。镇驻地北馆陶城始建于隋大业二年(606年),1350多年间,曾是历代县城所在地,全镇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风淳朴诚实,善良好客,具有浓厚的经商传统。本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东靠京九铁路,西临京广干线,南近济聊馆高速公路和济邯铁路,北与烟店轴承市场毗邻,008省道、猴马公路、冠北公路在本镇纵横交汇而过,可谓“一个半小时上天(济南),4个半小时入海(青岛)进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