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凉山州地图 >
布拖县地图
布拖县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概况

布拖是一个多种资源富集县。其中气候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为布拖最具优势的五大资源。
气候资源:就纬度而言,布拖属中亚热带气候滇北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1℃,尽管略低,但日照充足,干湿季明显,小气候复杂多样,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差异类似于我国从南到北的气候变化,由低到高形成了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水能资源:县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条,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7.3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在1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为76.8万千瓦。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约253万亩,有耕地、林地、草地、荒山荒坡等,其中,90%以上可供利用,特别是土地资源受污染程度较小,适宜开发无公害绿色产业。
生物资源:布拖气候多样,适生支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多层次的立体分布。适宜于优质绵羊、高山白杨、山地蔬菜、马铃署、荞麦、燕麦、花(青)椒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附子、川贝母、半夏、天麻、虫草、黄苓、黄莲、伍倍子等200余种。
旅游资源:布拖地处大凉山腹地,是彝族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区,也是“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的美称,其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爬杆、火把夜狂欢等传统节目以及民族服饰等都极具特色和观赏性,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潜力巨大。
乐安黑鹳自然保护区:也称乐安湿地,位于布拖县西溪河片区乐安乡境内,距县城约30公里,是四川省境内少有的成片湿地之一,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乐安湿地四周山势平缓,湿地内水草丰茂,候鸟成群,随处可见黑鹳、苍鹭等珍稀鸟类成群结队的景象,是湿地风光旅游、观鸟的好地方。这里分布着11个彝族原始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民风民俗。在保护区内,若顺着小路登上“观鸟台”,湿地全景则尽收眼底。乐安湿地彝语称"依莫火尔",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据《布拖县志》记载:“补莫湖(乐安湿地)位于补莫乡和乐安乡境内,海拔2700米左右,面积7000多亩。湖泊周围为沼泽地。湖边杂草丛生,是水鸟栖息的场所。该湖面积大,水量丰富。”,几年前,这种情况引起了县上和林业部门及乐安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层层签订责任书,在湿地周边落实8200多亩退耕还林,种植了云南松、白杨、柳树、桤木等56万株,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成为了鸟的天堂。因此,湿地里的鸟儿逐年在递增,今年,乐安湿地的黑鹳从几年前的13只增加到现在的19只,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说明乐安湿地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在改善。20年来,乐安湿地虽然成了牧场和耕地,但每年仍然有黑鹳、灰鹳、赤麻鸭等珍稀鸟类来到这里。2004年,乐安自然保护区成为州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逐步恢复生机。单从来此过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来看,观测到的数量就呈逐年递增趋势:2003年6只,2004年12只,2005年18只,2006年19只。目前发现的水生动植物30多种,越冬候鸟每年多达几十万只。湿地面积也由上世纪90年代最低谷时期的不足1000亩,恢复到当前的1万亩。布拖乐安黑鹳自然保护区,以湿地为中心,面积21358.9公顷,是目前已发现的四川省唯一的黑鹳种群越冬地。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布拖境内已发现18只群居的黑鹳。它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亮,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背部通黑,嘴和脚均是红色,腹部呈白色。据省、州专家实地考察,布拖乐安湿地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调查表明区内有野生动物33目91科357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扭角羚、林麝等7种,有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鬣羚、黑熊、獐子、鹦鹉、岩燕、锦鸡等34种。湿地里鸟类的品种也很多,有黑鹳、大雁、赤麻鸭、绿头鸭、苍鹭、天鹅、丹顶鹤等。
布拖白石滩:位于布拖县城南东的金沙江边,有一“群峰壁立,千幢叠翠”的好去处——白石滩。游览者谓之:“布拖第一奇观”。这块长200米,宽50米的巨大“玉佩”,经金沙江水上万年的冲打洗涤,竟被雕刻成为如今千姿百态的巨型“工艺品”。或像塔,或像楼;或似倚天宝剑,或如器物乌兽;或像竹笋、蘑菇,或似文人武士、少女村姑……一石一形,栩栩如生;高低大小,错落有致。摸一摸,光润、细腻;看一看,晶莹、剔透。若顺“云梯”登上“望峰顶”,白石滩则尽收眼底,恍若置身于仙境中。夏秋季节,江水上涨,白石滩匿迹销声;冬春季节,水落石出,方显“庐山真面目”。正所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白石滩有个美好的传说:相传东海龙王西行拜佛途经交际河,深感此地山灵水秀,便将随行的第99个龙女寄养于此。龙女长大后欲返龙宫,土地神之子垂涎欲滴,前来抢亲,眼见龙女顺江而下,士地少爷急忙推起两座高山向江心堵来。龙女急中生智,双手一撑,挤过两山畅然而去,慌忙之中掉下一块玉佩化为此滩。在白石滩下游峭壁上,龙女所留擦痕至今仍一目了然。而滩旁小溪,则是系玉佩之银线所化。

地理条件

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63万亩,林地84万亩。境内地形以山原为主,占总面积的89%,低山河谷占11%。最高海拔3891米,最低海拔535米,县城海拔2385米。年平均气温10.2°C,年降雨量1138毫米。总人口13.3万人。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12.5万人,占总人口的94%,农业人口12.4万人,占93.2%,贫困人口3.423万人,占总人口的25.3%。资源有以铅、锌、铁、石膏、铜为主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草场等资源,现有草地110万亩,水能理论蕴藏量76.8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荞子、燕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花椒、水果、魔芋、附子等。

地方特色

苦荞:苦荞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俗称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
马铃薯:俗称洋芋,是布拖县农业主产作物之一,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淀粉含量较高,具很高的商业价值,可深加工制成淀粉、经膨化成片作食品,利润极高。
燕麦:燕麦又名雀麦、野麦。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脂肪含量是大米的4倍,其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大米和白面。

社会事业

【扶贫工作】编制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规划》,扶贫攻坚加快推进。建设扶贫新村6个,完成“彝区‘三房’改造工程”3500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0户、603人,解决1.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解决2000名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4700名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前期工作。实施1700口沼气池建设,农村能源开发顺利推进。惠民帮扶中心积极为710名困难企业职工提供各种帮扶和援助。精心组织抗灾救灾和“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下拨救灾资金231万元、发放救灾衣物8.75万件,解决3.97万名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御寒过冬问题。【社会保障】就业促进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城镇就业235人。启动政府公益性岗位设置,帮助131名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时征收、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费。3101名城镇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2.33万名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1109名农村五保对象全部实现财政供养,1.46万名困难群众享受城乡医疗救助。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2.7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7800名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405名农民工清欠工资298万元。【社会治安】强化公安“三基”建设,建成县城“全球眼”监控系统,提高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全年共立刑事案件140件,发案率下降6%,破案140件。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堵源截流和“双向查缉”,深入开展禁毒破案会战,侦破了一批跨区域大要毒品案件,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49件,查处吸食、注射毒品违法案件157件,打掉组织利用特殊人群运贩毒团伙6个,清理遣返涉毒特殊群体57批次、283人,缴获海洛因63.5公斤。

地域风景

布拖地处大凉山腹地,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彝族“火把文化”的发源地。布拖县具有古老而纯仆的民风民俗,如火把节、彝族年、毕摩苏尼、婚丧嫁娶、民间艺术、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传统的节日,每年都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节日的第一天,各家各户主要举行以祭祀和打火把等仪式;第二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前往火把场举行摔跤、斗牛、赛马、选美、朵洛荷、斗鸡、斗羊、爬杆等活动;第三天,继续第二天的活动,晚上举行送火仪式,火把狂欢夜人们打着火把,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狂欢至天明。自然风光有四川省第二大湿地自然保护区西溪河乐安乡万亩天然补莫湿地、吉留秀原始森林、乌科高原风光及万亩索玛花海、白石滩奇观、金沙江大峡谷布拖段红岩子、瓦都水库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县城距西昌仅11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民族风情、生态、避暑的旅游宝地。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历史沿革

布拖为彝语“布特”之译音。“布”指刺猬,“特”指松树。1952年设布拖县。1960年撤县。1962年复置。2000年,布拖县辖3个镇、27个乡:特木里镇、龙潭镇、拖觉镇、木尔乡、九都乡、拉达乡、乌科乡、沙洛乡、洛古乡、补尔乡、觉撒乡、美撒乡、拉果乡、乌依乡、浪珠乡、包谷坪乡、合井乡、罗家坪乡、牛角湾乡、补洛乡、火烈乡、乐安乡、四棵乡、地洛乡、峨里坪乡、瓦都乡、采哈乡、委只洛乡、基只乡、联补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860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特木里镇20198、龙潭镇6130、拖觉镇10469、木尔乡4994、九都乡4924、拉达乡3011、乌科乡1775、沙洛乡3482、洛古乡2437、补尔乡5665、觉撒乡2696、美撒乡3382、拉果乡3276、乌依乡2709、浪珠乡1640、包谷坪乡3541、合井乡5500、罗家坪乡3124、牛角湾乡6074、补洛乡3912、火烈乡5453、乐安乡6801、四棵乡1758、地洛乡8406、俄里坪乡3467、瓦都乡2139采、哈乡2142、委只洛乡2691、联补乡3041、基只乡3767。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2004年,布拖县辖3个镇(特木里、拖觉、龙潭)、27个乡(补尔、觉撒、美撒、乌依、拉果、浪珠、沙洛、拉达、四棵、瓦都、基只、联补、乌科、木尔、洛古、补洛、火烈、地洛、合井、九都、乐安、采哈、牛角湾、罗家坪、包谷坪、委只洛、峨里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