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地图
岑溪市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岑溪市风景宜人,这里无水不秀,无山不青,林木茂盛,风光奇旎,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优势,森独特的自然风光,殊异的景色,宜人的气候,使得岑溪市在广西省中具有独到的地理优势,这是一座未被外界开发污染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国家山地公园——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中国首座全山景公园——岑溪市200级山景公园等等国家级景点均在这里。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主峰天龙顶海拔1221米,相对高度221米,属云开大山山脉的主峰。景区内海拔高于1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石豹顶、公婆顶、湖广顶等四座山峰。景区的自然资源具有多样性,景区内有高山湖泊、原始森林、沟壑峡谷、溪谷瀑布群、海拔1000米之上的高山草甸、海拔1200多米的丹霞山峰、延绵近数十里的断层崖壁等等,形成了一个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景区。同时,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也是一个纯天然自然氧吧,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35000个/M3,是广西省含氧量最高的天然氧吧之一。
岑溪市200级山景公园:岑溪市200级山景公园又称东山公园,位于市区,是本市市民晚上散步最常去的公园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原山资源规划开发建设的全山景公园,有两个主入口,分别为松香厂区入口以及华侨街入口,主要又一条主干道从山底盘旋而上至海拔最高处高度894.5米后再盘绕到其他山上,200级山景公园气候宜人,奇山异卉,四季雨润,山峦起伏,群峰叠翠,是游客观光旅游、寻古探幽的好去处。以及本地市民常去的景区。
黄华河:岑溪市人文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完美典范之一,黄华河是岑溪市的母亲河之一。这条没有流经市区的河流,荟萃了岑溪山水景观的精华,从这里你可以看到岑溪的过去、现在,更可以展望岑溪的灿烂明天。黄华河发源于广东省信宜市,流经岑溪市水汶、大隆、马路、南渡、波塘等镇。市内干流长度111.5公里,落差102米。河的上中游有5个险滩,自头滩至五滩自然落差17.5米,水深流急。全流域集雨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市内97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5.14%,平均流量77.5立方米每秒,正常流量29.6立方米每秒。两岸翠竹常青,鸟语花香,竹林遮天蔽日,苍翠欲滴。黄华河也是人文气息浓厚的一条河流,自古就有不少文人赞颂,黄华河的两岸古有梧州府重要学堂,现有南渡中学,南渡义新中心校等一批历史悠久的学校人文环境。因此被誉为人文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完美典范之一。
石庙风景区:在群山环绕的黄华河中上游,屹立着一座古老的石山,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石庙旅游点。它位于水汶镇西南部,石庙相对高度950米,占地面积170多亩。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石庙四周群山怀抱,连绵起伏,直通云间。一条小溪由左向右环绕着山脚,与黄华河相接,连成一体,就象一条玉带盘绕着石庙。石庙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在石缝间生长,枝繁叶茂景。盘古石下面建了一座庙,叫盘古庙,也叫石庙。
百鸟归巢在盘古石前面,远远望去,一群“石鸟”展翅欲飞,有的象大雁,有的像燕子,有的象鸽子……有一种夜来归巢的感觉,风水先生称之为“百鸟归巢”。
乌龟孵蛋在盘古石前面,上面是天然石乌龟,石乌龟四周是小鹅卵石,形状象“乌龟蛋”。
生命之源在盘古石后面,俗称“石炮”,象一支火箭,直冲云霄。
笑面仙在盘古石左边,形象人头,有嘴、眼、鼻,长年岁月笑个不停,听说是盘古老神派其向天神“哭诉”。
望天仙在盘古石左边,形象人头,有嘴、眼、鼻、耳朵,头望向天,听说是盘古老神派其向天神出鬼没“求饶。
鸳鸯石:在盘古石后面,俗称“双叠石”,周围布满花草,象一对恋人在花间谈情说爱,互倾心愿。石庙山上还有“石墓”、“石棺”等风景点,数不胜数。在盘古老神石尾左边,有一股清泉从盘古石最末端涌出,水流潺潺,清澈见底,味道清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有机物质和元素,系天然矿泉水,邻近的村民称为“神仙水”,喝了提神醒脑,百病消除。从“神仙水”泉眼里吐出来的一些小石头,传说能有消除灾难和疾病的驱邪作用,被称为“神石”。
龙母庙:龙母庙坐落在糯垌河与父老河交汇处。登高远眺,左边百里山脉似龙蜿蜒而来,乘势俯冲,龙头落下在父老河边饮水;右边凤背顶峰,舒展两侧山岭,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徐徐落到糯垌河边,在两河交汇处“龙凤相会”,共饮一江水。据说,龙母庙都建在两河交汇处,广东德庆的龙母祖庙,梧州的龙母太庙如此,大竹村的龙母庙也是如此。六七株两人抱不过的古老龙眼树环绕在龙母庙周围。据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这几株龙眼树在他爷爷的时候已经有现在这么粗了,树龄至少也有300年。龙母庙始建于何年不详,据老人说秦朝已建了庙宇,但从历年修缮拆换下来的旧建筑物中笔者看到了同治年间陶瓷制作的石湾工艺品,可以推断同治年间对龙母庙进行了重修,距今有150年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龙母庙被毁,成为残墙缺壁。现在我们见到的龙母庙是2002年5月由村民集资12万元修建而成。
邓公庙:邓公庙最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四根蟠龙柱,每根高5.4米,直径40厘米,四条蛟龙雕工精细,形态威猛,精美堂皇,是广西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龙柱,十分珍贵,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4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学教育
教育机构:广西岑溪中学〔重点高中〕,岑溪市第一中学〔高中〕,岑溪市第二中学〔高中〕,岑溪市第三中学〔高中〕,岑溪市第五中学,岑溪市第六中学,岑溪市文华学校,广西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岑溪市安平中学,岑溪市思孟中学,岑溪市木郎中学,岑溪市岑城镇甘冲中学,岑溪市归义中学,岑溪市归义镇第一中学,岑溪市马路中学,岑溪市马路镇第二中学,岑溪市南渡中学,岑溪市南渡镇第一中学,岑溪市南渡镇第二中学,岑溪市南渡镇第三中学,岑溪市糯垌中学,岑溪市糯垌镇第一中学,岑溪市糯垌镇第三中学,广西岑溪市诚谏中学,岑溪市诚谏镇第二中学,岑溪市三堡中学,岑溪市三堡镇第一中学,岑溪市波塘中学,岑溪波塘第二中学,岑溪市昙容中学,岑溪市吉太中学,岑溪市大业中学,岑溪市筋竹中学,岑溪市梨木镇第二中学,岑溪市水汶中学,岑溪市水汶镇水汶第二中学,岑溪市大隆中学,〔以上学校不完全记录〕交通条件
截止2010年,岑溪市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经过15年的交通修建以及发展,现在在交通方面已经形成高速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交通局面(陆路、水路已经极其成熟,目前尚欠空路运输)。其中,洛湛铁路是广西东部第一条铁路,让桂东没有铁路成为了历史,在广西交通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目前,岑溪有洛湛铁路,包茂高速公路、岑梧高速公路,岑兴高速公路,岑(溪)罗(定)高速公路等,现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现在经岑兴高速公路到达南宁仅需3个小时、经岑梧高速公路到达桂林仅需3小时,经岑(溪)罗(定)高速公路到达广州需要4小时。特产与美食
竹笋酿:岑溪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竹子资源非常丰富,葱葱郁郁的竹林遮天蔽日,苍翠欲滴。每到春天,河畔、山上的竹笋就沐浴着春雨破土而出,人们这时总要采回一篮篮嫩绿可爱的竹笋,制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竹笋酿。特点: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原汁原味,吃起来爽滑可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豆腐酿:岑溪有一道鲜美可口的特色菜--煎豆腐,本地又称“豆腐酿”。这特色菜从何时开始,已无从可考,起码有百多年的历史了。煎豆腐,油少容易粘锅。避免粘锅,要放足量,而且火候要得当,要文武兼施,一般是先武后文,时间要比较长,一般大概要20-30分钟左右,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煎豆腐”,火候太猛,容易煎糊,甚至连馅都不熟透。煎了一面,又要反过一面,至两面豆腐香黄。煎熟后,再在外面淋上酱油、南乳、淀粉配制成的调料,依各人口味不同,可适当增减,比如可放些辣椒粉,和味后再煎几分钟,便成了一道鲜嫩可口、色香美味的佳肴了。这煎豆腐,有蛋的脆嫩,有肉的鲜美,老幼咸宜。
岑溪米粉:相传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岑溪米粉的制作非常讲究,关健在于其传统工艺及水。.首先,岑山溪水为制作米粉提供绝好的水质,樟木街的米粉之所以好吃,得天独厚是来源于大井水。次者就是选米,米首选晚禾,如是早禾蒸出的粉就大打折扣了。三就是其工艺,所谓三磨一汤是绝招。半夜三更起床,几十斤泡好的米,要经粗磨,细磨,精磨才能蒸粉,这样蒸出来的粉用手拿着扭抟都不会断。上好的米粉还要有上乘的佐料,佐料定必是猪骨熬制加上香料及不告他人的配料,和米粉一拌,使人回味无穷。
自然资源
岑溪市境内蕴藏金、银、铅、锌、钛等金属矿,磷石、萤石、沸石、稀土、珍珠岩、花岗岩等多种非金属矿,其中中国岑溪红花岗岩质地优良,储量达21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被誉为“花岗岩之都”。岑溪市水电力资源储藏量达1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7.2万千瓦,全市共有3座11万伏变电站、一座22万伏变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一个重要基地和出口。历史沿革
汉初,赵佗建立南越国,今市境隶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后,置苍梧郡猛陵县,今市境大部分为猛陵县境。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在今市境大部分地区置永业郡,郡治在今筋竹镇旧县村。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为永业县。曾一度废县,于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唐武德五年(622年),以永业县地置南义州,分置安义(在今市东部)、龙城(在今市中部)、义城(在今市西部)三县,州治设在龙城县。唐至德二年(757年),安义县改为永业县,龙城县改为岑溪县,是为岑溪县名之始。宋开宝六年(973年),原南义州三县先后并归岑溪县。此后历代除隶属变迁外,岑溪县名及建置基本不变。1951年和1953年,原属藤县的糯垌、三堡两区先后划归岑溪。1995年9月,岑溪撤县设市(县级市),仍隶属梧州地区。1997年4月,改由梧州市代管。2000年,岑溪市辖16个镇、1个乡:岑城镇、樟木镇、南渡镇、昙容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归义镇、大业镇、筋竹镇、安平镇、糯垌镇、三堡镇、波塘镇、马路镇、诚谏镇、吉太乡。以现有材料找相关的内容修补:
《隋书·(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地理下)》:永熙郡【永熙今罗定市西南】,梁置泷州【泷州今罗定市南】。统县六,户一万四千三百一十九。泷水旧置开阳县【开阳今罗定市东南】,置开阳、平原、罗阳等郡。平陈,郡并废,以名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曰泷水,罗阳县为正义。大业(大业605年正月—618年三月)初置永熙郡,开阳、正义俱废入焉。怀德,旧曰梁德,置梁德郡。平陈,废郡。十八年改名怀德。良德,陈置,曰务德,后改名焉。安遂,梁置建州、广熙郡,寻废。州大业初废。永业,梁置永业郡【永业今岑溪市筋竹镇旧县】,寻改为县,后省。开皇十六年(596年)又置。永熙,大业初并安南县入。
《晋书·(志第五地理下)》:穆帝(司马聃343年生,344年即位-361年驾崩,享年19)分苍梧立晋康、新宁、永平三郡【永平今藤县东】。
《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剑南道东西道九岭南道五管十)》:义州【义州今岑溪】,隋永熙郡之永业县。武德五年(623年),置南义州及四县。贞观元年(627年),州废,以所领县入南建州。二年(628年),复置义州,还以故县来属。五年(632年),废义州,县属南建州。六年(633年),复置义州。又改县来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连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义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二百二十五,无口。天宝领县三,户一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至京师五千七百五十里,至东都四六百九十里,东至梧州隔鄣岭一百七十里,北至藤州二百里,西至容州九十里,东南至窦州一百七十二里,东北至泷州二百七里。岭溪,州所治。汉猛城县,属苍梧郡。武德四年(622年),置龙城县【龙城约今岑溪归义】,置南义州。贞观初(627年)废,二年(628年)复置义州,领龙城、安义【安义今岑溪筋竹】、连城【连城约在今岑溪大隆】、义城四县。至德中(757年),改安义为永,龙城为岭溪,永业旧安义县,至德年(758年)改连城,武德五年(623年)分泷州之正义县置。
《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义州连城郡,本南义州,武德五年(623年)以永熙郡之永业县地置。贞观元年(627年)州废,以县隶南建州。二年(628年)复置,五年(632年)又废,以县隶南建州。六年(633年)复置,后第名义州。土贡:银。户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县三:岑溪,本龙城,武德五年(623年)置,并置安义、义城二县。至德中(757年)更龙城曰岑溪。其后又省义城。有郡山。永业,本安义,至德中(757年)更名。连城。武德五年(623年)析泷州之正义置。
《宋史·(志第四十三地理六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燕山府路)》:藤州,感义郡,军事。开宝三年(970年),废宁风、感义、义昌三县。元丰户六千四百二十二。贡银。县二:镡津,岑溪。熙宁四年(1072年),废南仪州为县,隶州。
《元史·(志第十五地理六)》:藤州【藤州今藤县】,唐改感义郡,后仍为藤州。宋徙州治于大江西岸。元至元十三年(1277年),仍行州事。户四千二百九十五,口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八。领县二:镡津【镡津约今藤县西北流】,岑溪。
《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福建广东广西)》:岑溪府南少西。元属藤州。洪武十年(1378年)五月改属府。东北有乌峡山。西有绣江。东南有上里平河村、西南有南渡二巡检司。又东南有连城乡义平巡检司,废。
《清史稿·(志四十八地理二十广西)》:梧州府:桂平梧郁道治所。梧州协左右营驻防副将驻。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府,领州一,县九。顺治(1644年-1661年)初,因明旧。雍正三年(1725年),升郁林州为直隶州,割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往属焉。西北距省治九百三十五里。广二百七十里,袤四百六十里。北极高二十三度三十分。京师偏西五度二分。领县五。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设关通商,以桂平梧盐法道兼梧州关监督。三十年(1905年),由桂林移驻。岑溪。府西南百八十里。东:白石山。西:邓公山。东南:通天岭。东北:周公。黄华江自广东信宜入,流经县南,西北流,折入藤县。腰峨岭,东北义昌江出,西南流,铁根隘水合黄陵隘水西北流注之。又西,洋罗隘水东北流注之,西北经治南入藤县。梧州协左营分防汛驻城。东:大洴汛。南:大峒镇。有平河巡司,因明旧置。
年代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