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汶镇地图
水汶镇相关地区地图:
知名人物
水汶镇的知名人物有:杨晓峰,1992年5月9日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覃庆彬,1997年5月,获供销系统全中国劳模。
基础设施
水汶镇是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基础设施完善,有农贸市场4个,工贸商场1个,大小商店600多间,有码头、汽车站,是邻近三县(市)乡镇的商贸中心,圩期赶圩人流达1.5万人。水汶镇现有完全中学1所,初中3所,小学23所,教学点18处,在校学生10672人。乡镇级图书馆1个,藏书达6500册。交通方便,国道207线从境内通过,还有连接岑容一级公路的南(渡)水(汶)二级公路。
经济发展
水汶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有种粮食、割脂、种养、竹织和劳务输出。2005年,水汶镇国民生产总值2.1亿元,工业总产值2.276亿元,农业总产值1.655亿元,财政收入244.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9.1元,年均增长9.38%,居民存款余额突破亿元大关。经济农作物有水果、粉蕉,蚕桑、淮山薯、台湾大肉姜、甜蔗等,其中:水果种植面积达900公顷(有水果规模种植基地10个),年产水果共10000多吨;在旱田村有一个230多亩的淮山薯种植示范基地,年产量达600多吨。水汶镇畜牧业以养鸡、养猪为主,有山地养鸡专业村5个,龙宝猪养殖示范点2个,牛品改示范点1个。2005年,水汶镇家禽出栏188.64万羽;生猪屠宰16869头。先后引进了东林松香有限公司、独峰竹木制品厂、宝隆皮具厂等8个项目,其中:超千万元项目2个,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56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64万元,为水汶经济提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行政区划
辖1个社区居民委会,石村村、旺田村、良乃村、南六村、太云村、云会村、大卫村、耀华村、云秀村、曾子村、王强村、翰田村、大南村、西河村、兆阳村、尚智村、旺公村、尚仁村、尚勇村、三村村、竹兰村、严垌村22个村委会,505个村民小组,12179户,2002年末总人口53227人。
文化氛围
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交流,提高整体素质,岑溪市水汶镇竹兰村村民们自发建起“茶话居”,制定规章制度,长年开展读报、棋类等有益活动,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风气健康向上。经常到该“茶话居”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在60人以上。要在平时,在座的老年人在20人左右,如是圩日,就更多了。村“两委”对他们的活动也给予支持,帮“茶话居”买电风扇和电开水壶等物品。驻该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岑溪市市志办莫燕同志到竹兰村驻村后,把竹兰村老年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的情况向单位领导汇报后,单位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充实“茶话居”的内容,6月26日,岑溪市市志办带来《岑溪市志》、《岑溪年鉴》、《岑溪艺文选》、《岑溪当代人才录》等书送给竹兰村的“茶话居”。
旅游资源
水汶镇境内有石庙旅游风景点,其奇石幽洞和神奇的传说以及碑文等景点吸引不少市内外游客游览。有文物古迹“五世衍祥”牌坊,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庙山:位于水汶镇西南部,石庙相对高度950米,占地面积170多亩。石庙四周群山怀抱,连绵起伏,直通云间。一条小溪由左向右环绕着山脚,与黄华河相接,连成一体,就象一条玉带盘绕着石庙。一条公路盘旋石庙山间而上,直通石庙顶。石庙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在石缝间生长,枝繁叶茂,每逢早晚,云雾笼罩,就象人间仙景。有民诗赞“石中溪水万上青,庙前风景千古秀”,可与“桂林山水”相毗美。石庙山是自然生态及展示道教文化的旅游景区。该地属丹霞地质结构,因一巨石下有一洞,洞中设有盘古庙而得名。石庙山相对高度950米,占地面积10多公顷,石庙四周群山环抱,连绵起伏,直通云间。一条小溪由左向右环绕着山脚,与黄华河相接,连成一体,就像一条玉带盘绕着石庙。石庙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在石缝间生长,枝繁叶茂,每逢早晚,云雾笼罩,就像人间仙景。石庙山上不仅有着神秘美丽的传说,而且到处都是怪石奇松:有百鸟归巢、乌龟孵蛋、三眼仙、望天仙、笑面仙、鸳鸯石、生命之源等怪石。在石庙山顶一块巨石下面有一座盘古庙,是人们为纪念盘古(早期道教尊之为元始天王)而建的。据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元始天王派三个石人赶石山往土柱顶,赶到石庙山时天已亮,就赶不动石山了,就让其坐落在此处,并指派神仙在此镇守,后取名石庙。盘古在大石上种下一株柑橘树,每年中秋月圆时分就“流泪”(流橘子)向天哭诉申冤,但始终喊天不应,叫地不灵。后来,当地人在盘古石下面建了一座庙,叫盘古庙。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于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该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为表彰岑溪水汶镇南禄村百岁寿星刘运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砖结构,牌坊高11米,宽10米,厚1.1米,牌坊顶翘角飞檐,坊身有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灰塑,造型雄伟独特。牌坊上还镶嵌梧州知府、岑溪知县等官宦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