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北海市地图 > 合浦县地图 >
常乐镇地图
常乐镇相关地区地图:

常乐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4578男34962女29616家庭户户数16420家庭户总人口(总)64399家庭户男34898家庭户女295010-14岁(总)204320-14岁男116210-14岁女881115-64岁(总)3898315-64岁男2084015-64岁女1814365岁及以上(总)516365岁及以上男250165岁及以上女266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2399

基本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常乐镇位于合浦县北面,与浦北县接壤。离县城32公里,距北海市60公里,209国道合(浦)灵(山)公路横贯全境,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常乐镇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1公顷,山地面积1万公顷,常乐镇设22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有28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510个,2001年末常乐镇总人口72722人,其中农业人口64509人。

经济概况

常乐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月照总时数1920小时,年均气温22℃左右,无霜期362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年均湿度74--84%;常乐镇土地肥沃,镇内多为丘陵地和南流江冲积小平原,西部为南流江沿岸小平原,东部为低丘(缓丘)山地,地势平坦,土层疏松深厚,有机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适宜林果种植。农业以水稻、花生、玉米、蔬菜、甘蔗、蚕桑、香蕉等为主,是合浦县的农业大镇,也是北海市主要的冬季农业开发示范基地、蔬菜基地和蚕桑基地,蚕桑业久负盛名,已有300多年历史。该镇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联动、项目启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缫丝厂、酒精厂、木片厂、食品加工厂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调整形成了蚕桑、木薯、速生林、甘蔗、蔬菜、良种牛繁殖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常乐镇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按照“3618”工作思路、(即扶持壮大三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十八个重点项目)发展经济、效果显著,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200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0782万元,农业总产值21978万元,财政收入69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3元。

历史沿革名人

唐朝为富义镇、宋朝为讲德镇、明代为永安镇、清代至今为常乐寺镇也。大清时道光年间,蓬溪分13甲,常乐寺.任隆场为西八甲。大清咸丰时,全县推团甲牌制。全县分3局。常乐属中乡团保局。1966年常乐换名为常胜,天福为五星,康家渡为红江。1981年,常胜换名为常乐。大清同治年间置保。大清宣统为镇议会驻地。中华民国24年设保。全干卿修建常乐第一所女子广仁祠义塾,1906年办常乐初等小学校。1940年倡办常乐私立崇文初级中学,终于1942年春正式成立。1960年去世。),温怡斋1895中秀才。善书法。著作有《水青杠叶养山蚕》,全利甫1945年在常乐中学组织“荒原学术研究社”任社长。),全绍愚善书法,清代潼川府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后学医。著作有《圣学指归注释》;《养心启蒙录》;《白云斋笔记》等传于后代。胡烈武军阀李家钰曾上门求医。郭汝成是常乐中学的名人作品有《中国国耻史》,如空五台山方丈,..............

常乐镇下辖村:

多蕉村京竹村中直村低坡村连丰村陂山村车板村皇后村李家村阳月村火星村竹山村平心村石城村莲北村莲南村西城村大教村北城村平洋村大冲村象古村

经济发展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党建开路稳镇,菌果富民兴镇,招商引资强镇,加强交流活镇”的总体思路,勇于开拓、奋力拼搏,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扭住不放,造福一方”。几年来,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一致,开拓拼搏,完成了“村通”工程130公里,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历史;新建教学楼9座,修复危旧校舍494间,完成了留史、西侯初中和高小的合校并点工作,使该镇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006年中考全镇共有19名考生分数超过了600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为群众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中心卫生院的建成,彻底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群众无钱看病的现状;涉及17个村的移民搬迁工程已顺利完成,使607户3026人彻底告别了山庄卧铺,摆脱了危窑危房的威胁,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善。其中2006年完成了10个村181户855人的搬迁工作;25眼机井的建成,26座蓄水池的完工,15000米水渠的建设和60000米管道的铺装,解决了7000名群众和5000头大牲畜吃水难问题,使2000亩旱地变为水田。其中当年完成引水安全工程7处,受益人口2000人,水保工程治理面积4500亩,封禁面积7000亩,打旱井53眼。在大力发展传统农业的的基础上,党委政府积极号召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林,目前,全镇共有小麦面积4.2万亩,年产小麦6.1万吨;玉米2.58万亩,年产玉米0.34万吨;现有果树面积20000亩,年产苹果30000吨;桃5000亩,年产鲜桃8750吨;杏3000亩,年产红杏3000吨;枣树面积3000亩,年产鲜枣4500吨,可加工干枣2250吨;柿树面积达1000亩,年产鲜柿1500吨,是全县三大水果产地之一,其水果以口味纯正、物美价廉而远销广东、深圳和越南等地。“大田经济靠果树,庭院经济抓菌牧”,这是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畜牧业已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一项主导产业,全镇每年可出栏生猪20000头,肉羊6000只,肉牛2500头,出栏鸡4万只,年产鲜蛋100万公斤。去年,该镇元里村与河南天河牧业公司签约,在村里建起了公司加农户的肉牛养殖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效益十分可观。“菌果富民兴镇”的发展战略提出后,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农户外出参观学习,与河南西峡科委签约,在该镇办起了公司加农户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全镇共种植香菇10万袋、白灵菇50万袋,可产香菇25万斤、白灵菇30万斤,可为群众增加收入200万元,产出的鲜菇以其口味鲜美深受福建、广东等地客商晴睐。“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工商企业,截止目前,全镇共有企业200个,年工商企业总产值达3500万元,实现利税120万元。“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县上招商引资精神的指引下,党委政府一班人思招商、谋招商,积极创造平台抓招商,号召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由太原下元经贸商城总经理李伟民投资300万元的华波石灰厂一期工程已于昨天剪彩投产,预计年产量可达4万吨,年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由山东客商吴海军投资160万元的三合木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效益甚为可观;由运城商人刘强投资100万元的如意家俱城已落户前村,预计8月底可正式运营。

常乐山系

《蓬溪九大山系之高峰山系统》:常乐高成山海拔499.9米,可眺涪江。高成山上有蓬溪广播电视转播站,建于1983年;黄龙山上有著名的大唐贞观常乐寺。高峰山海拔547米,可眺60华里以内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