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苏州市地图 >
常熟市地图
常熟市相关地区地图:

民间艺术

虞山琴派:在长达3000年的古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的琴人中间,称某些具有共同特点者为琴派。其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从唐代的“吴”、“蜀”声到“沈”、“祝”声,再到宋代的阁谱、江西谱,记录着琴派产生以前的发展历程,为形成琴派积累了日渐成熟的条件。由于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声”或“谱’都还不是正式的琴派,只能说是它的雏形,历史上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广陵派。元末明初,浙派名师,被琴界称为“徐门正传”的创始人徐天民之孙徐梦吉(号晓山中人),长期在江苏常熟讲学,故可以说,他为常熟出现虞山派准备了条件,而一代宗师,虞山派创始人严澄(字道澈,号天池)和徐上瀛(号青山)共同的老师—一著名琴师陈爱桐和子陈星源则为虞山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明代末年,虞山派兴于江苏常熟,因当地有虞山而得名,(也称熟派、琴川派),其创始人严天池,在常熟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琴社组织—一琴川琴社。他师承了陈爱桐的优秀传统,又吸取了京师琴派沈音的创造,形成了‘清、微、淡、远”的琴风。严天池在所编《松弦馆琴谱》的序言中强调音乐本身的艺术表现,严词批驳了当时滥填曲辞的风气。加之严天池又是文靖公严讷之子,做过知府,显赫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陈爱桐另一个再传弟子徐青山则更有建树,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学观点总结为24条逐条论述,即中国美学史上的重镇《溪山琴况》。他弥补了严天池片面强调“迟”的缺点,主张有迟有速,如四时之有寒暑,还把严氏排斥的快速曲目《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收入他的《大还阁琴谱》,因此可以说他全面继承而又丰富了虞山派的琴学。由于严天池和徐青山的琴学造谐极深,在理论上的建树影响深远,故虞山派风行天下,影响极广。其主要琴谱达十几种之多,流风所披,以至后来兴起的广陵琴派也被人视作“其气味与熟派相同”(《二香琴谱·琴学粹言》),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虞山派上承浙派精华,下启广陵琴风,贡献卓越,故后人称虞山派为“古音正宗”、“黜俗归雅,为中流硫柱”、“明清之际最有影响的琴派”,确实当之无愧。三百多年来,虞山琴派弟子云集,名家辈出,当代琴家吴景略先生尤其值得称赏。吴景略先生有深厚的江南民间音乐基础,有广采博纳的魄力,有敢于进取的创造精神。他的演奏风格连贯流畅,华丽多姿,有我国南方特有的抒情、柔美、如歌的特点。而在柔美之中,又往往交错有跌宕起伏,激昂遒劲的神韵,格调新颖,今人神往。他既完美地诠释了虞山派古琴艺术的美学精华,又把古琴推到了专业学院的层面,培养出了如吴文光、李祥霆等一批当代名家,在古琴领域之贡献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书法:常熟书法,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唐人张固的《幽闲鼓吹》中即记述有“书圣”之称的草书大家张旭与常熟老翁论书的故事。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统计,入选其中的常熟籍书法家就有近200人。如此众多的书法人才,在全国同类城市屈指可数。张旭虽不是常熟人,但其书法却因在任常熟县尉时,结识了一位擅书者才得于日臻精进,从而取得了极为突出的个人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也为常熟开启了以书法陶冶素养的风气。至今城内留有醉尉街、洗砚池等张旭学书的古迹与传说。自元以后,常熟书法名家累世不绝,尤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涌现的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三位常熟籍书法家最负盛名。杨沂孙自幼潜心研究书法,尤嗜篆籀之学,所作篆书,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权量诏版、汉碑篆书而自成一格。近代大书法家吴大澄、吴昌硕、罗振玉等,都曾临习过杨氏篆书。萧蜕幼年即勤于学书练字,盛年时期书法造诣名闻远近。篆书丰盈而不臃肿,隶书浑秀见长,草书纯正自然,行书圆润活泼,可谓四书皆精,被誉为“江南第一书家”。两朝帝师翁同龢,早年学欧、褚、柳、赵。中年学颜,得其风骨,更出入苏米,时称“孩儿体”。晚年学隶,回腕作书,力追静穆。时人得其片纸只字,辙视为珍宝。《清史稿》等文献称翁之书法“自成一家,又为世所宗”、“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为乾、嘉以后一人。”常熟博物馆藏有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书法墨宝多幅,可供观赏。
绘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画家迭出。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即有画家一千余人之多,可谓群星璀璨,代有传人。其中尤以熔南北宗于一炉的“虞山画派”,流风遗韵,于今不衰。常熟绘画,可追溯到元代的黄公望。黄氏多才多艺,工书法、诗词、散曲,尤精于山水画。创作注重写生,取材多以虞山、富春一带山水为主,或以浅绛或以水墨设色。构图气势雄厚,笔下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被誉为“元四家”之首,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深远。黄公望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幅,被世人视为珍宝。其中《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名,现此画一半藏于大陆,一半藏于台湾。黄氏殁后,墓葬于虞山西麓。明代江南名画家周之冕,所绘花卉,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派,被画史称为“勾花夹叶派”。周氏有传世作品三十余幅,主要收藏于京、津、宁等地,常熟博物馆藏有《松梅芝兔图》。清初是常熟绘画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首推王石谷。王氏祖上四世皆善画,少时专访黄公望作品,二十岁后得王鉴、王时敏悉心指授。五十岁后画风成熟,为社会推崇,有“画圣”之誉。王氏画风宗学者甚众,渐成“虞山画派”。其传世作品除藏于故宫、上海等博物馆外,常熟博物馆藏有《芳洲图》。王石谷墓在虞山西麓。王氏之后,尚有吴历、杨晋、黄鼎、马之驭、蒋延锡、蒋宝龄等,均为名重一时的画家。
篆刻:常熟篆刻,自元代缪仲素始,至今印人辈出,不乏名家,且留下大批金石,为世瞩目。1976年在古里铁琴铜剑楼地下,即发掘得一批名家藏印,计564枚,其中铜印479枚,石印58枚,半残石印27枚,至为珍宝,现藏于市博物馆。自号乌目山樵之缪贞(字仲素),善八分书、小篆,正楷尤为高古,名重三吴,著有《书学明辩》。后人称其篆刻“以正为变,以变为正,极乎精微,夺乎天造,殆不可以形迹求也。”明代戈汕(字庄乐)王篆籀,善镌刻,《小石山房印谱》等收入其朱印。清初沈龢、林皋、王瑾之篆刻,师古创新,精妙绝伦,时称“虞山派”。常熟近现代篆刻家中,成就与影响最大的首推赵古泥。赵古泥(1874—1933),又名石,字石农,为闻名海内外的篆刻大师,世称“赵派”。赵氏少时即拜在吴昌硕门下。赵氏得名师指授,书刻技艺大进,受到罢官归里的翁同龢赞许,愈加勤奋,除治印外,先后为收藏家沈汝瑾铭刻由吴昌硕命题的古砚一百余方。赵氏还擅刻碑,敢于攻坚,牙、铜、玉、石,无一不可。又涉猎于甲骨、碑版、古、封泥之属。所治之印,古朴拙茂,恢宏宕落,寓奇于正,自成新意。在晚清印坛被称为吴昌硕之后的“江南第一人”。作品有自辑的《拜缶庐印存》四十卷,另有各家所辑的《赵古泥印存》。20世纪20年代日本著名书法家桥本关习、国内草书大家于右任先后慕名专程到常熟拜访赵氏。赵氏喜掖后进,1928年春,后有“北齐(白石)南邓(散木)”之称的邓氏,到常熟拜赵为师,尽得精髓,故自治小印曰“虞山弟子”。赵氏独女林,篆刻秉承乃父遗风,厚重古朴,拙中见巧,颇得秦汉玉玺真谛。平生所作有《晋凤印存》,近年又由日本中野遵编辑成《赵古泥赵林父女印谱》。

常熟特产

常熟花边: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也是常熟传统的出口手工艺品。常熟花边精工细巧,色彩绚丽,雕绣结合,扣贴相配,素雅大方,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常熟花边曾荣获国家金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红木雕刻:被誉为“红木之乡”的常熟,红木雕刻历史悠久,著名的雕刻技艺师众多,有明故宫建筑设计师蔡思诚,有以雕刻“苏东坡游赤壁图”核舟而闻名于世的王毅,有精于剔漆的杨士谦、顾思云。如今,常熟有红木雕刻厂1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河豚鱼:常熟长江口区,除盛产鲥鱼、黄鱼、刀鱼等美味海产外,还能捕到一种形如滚筒、眼小肥实的河豚鱼。此种海产品虽然鲜美无比,旧时有“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之说,但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拼死吃河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汤”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鸭血糯:常熟特产鸭血糯,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鸭血糯粗蛋白含量为13.3%,并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强身补血之功能。它米皮紫红,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为滋养补品,曾列为皇宫内膳“御米”之一。民间常作产妇和体弱者粥食进补。
桂花栗子:桂花栗子原产于虞山支峰顶山,故以顶山栗子为贵,后遍布虞山。据1918年出版的《常熟指南》记载:“顶山之栗,质软而香囊,自古著名,其嫩时剥而食之,犹带有桂花香也”。桂花栗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糖份,营养价值很高,既能生食,亦可煮熟吃。生食香甜脆嫩,熟吃甜糯细腻,满口桂香。

行政区划

常熟地域内行政区域划分始于唐代。《吴地记》称:常熟“管乡二十四”,其后集又载“常熟县十二都”。宋代,常熟境内设9乡,乡下设都、里、村。元代改里为图。清代中期,易乡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清末民初,实行市乡制,常熟境内划为4市31乡。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统乡。民国二十三年,乡以下推行保甲制。其间,区乡划分几经变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重新调整区划。1957年撤区,由县直辖各乡。1958年各乡建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61年划出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归属新成立的沙洲县(即现张家港市)。1983年政社分离,仍为乡建制,乡以下为行政村。是年常熟撤县建市,设一个市属镇、33个乡、3个场。1985年10月继福山撤乡建镇后,各乡陆续改建为镇。继1992年12月城郊、琴南两乡并入虞山镇后,1999年6月以来,先后又有梅李镇、赵市镇、珍门镇合并为梅李镇,王市镇、福山镇、周行镇以及市棉花原种场合并为海虞镇,碧溪镇、浒浦镇、吴市镇、东张镇合并为碧溪镇,辛庄镇、杨园镇合并为辛庄镇,董浜镇、徐市镇合并为董浜镇,支塘镇、任阳镇、何市镇合并为支塘镇,沙家浜镇、唐市镇合并为沙家浜镇,王庄镇、冶塘镇合并为王庄镇,练塘镇、张桥镇合并为练塘镇,古里镇、淼泉镇、白茆镇合并为古里镇,虞山镇、藕渠镇、兴隆镇、谢桥镇、莫城镇、大义镇合并为虞山镇,虞山镇现设琴湖、方塔、兴福、虹桥、谢桥、莫城、大义7个管理区。常熟市现有10个建制镇、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招商城。常熟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虞山镇。辖镇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碧溪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附: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0.06.20同意撤销常熟市碧溪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碧溪街道办事处,驻滨江新市区江南大道1号,管理6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常熟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少数回、满、蒙、壮、白、高山、拉祜等民族。全市总户数为34万户。总人口为106.8万人,其中男性50.8万人,女性53.0万人。全市共有非农业人口50.8万人,农业人口53.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21人。人均期望寿命为77.1岁。此外,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外来人员增多,常年流动人口保持在35万人左右。全市人口城镇化程度为51.2%。

交通运输

常熟的交通四通八达,全市公路里程385公里。现过境的干线公路有204国道、205省道(常熟——苏州)和323省道(常熟——无锡),离沪宁高速苏州出口仅30公里,无锡出口40公里。建成57公里苏嘉杭和沿江两条高速公路常熟段,2002年动工兴建苏通长江大桥。市区到各镇的公路全部达二级以上标准,镇到中心村的公路基本达三级标准。境内河道密布,水上交通便利,现有航道60条,通航里程533公里。有南北两大汽车站,其中招商城的客货联运中心,有1000多条线路通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全市拥有汽车出租公司多家,出租车近千辆。近年来又新辟市内公交线路20多条,各主要景点均由双层观光巴士抵达。目前已形成以公路为主,内河航道为辅,依托常熟港连接海洋航运的交通集疏网络体系。常熟港于1996年1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籍船舶开放,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熟港拥有37.5公里长江岸线,已建有兴华码头、华润电力码头、常熟电厂码头、华润石化码头、益成码头、芬欧汇川纸业码头、常通汽渡码头等泊位2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869万吨。2006年,江苏皮尔金顿耀皮玻璃有限公司1个万吨级泊位和1个5000吨级泊位,江苏长春化工有限公司1个5000吨级煤炭泊位和1个5000吨级化工泊位,以及江苏理文造纸公司3个万吨级泊位将在年内建成。还将华润石化码头下游,新开工1个万吨级化工泊位。常熟港水域建有锚地2个,其中常熟港公用过驳作业锚地,水域面积为3.48平方公里;常熟港海轮锚地,水域面积为3.36平方公里,设置锚位6个。常熟港配备3艘大马力港作拖轮。常熟港集疏运条件。目前常熟港主要的内河水路通道有望虞河、常浒河、白茆塘等,陆路通道有204国道、通港路、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随着苏通大桥(已于2008年6月30日正式通车)、沿江铁路、沿江一级公路等一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建设,常熟港的集疏运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风景名胜

沙家浜风景区:沙家浜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全区以“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崛起于旅游市场。沙家浜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沙家浜原名横泾乡,在常熟城南,曾是著名的新四军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
尚湖风景区:尚湖风景区位天常熟古城西,虞山之南,是国家级太湖风景旅游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建有荷香洲、桔香洲、桃花洲、枫林洲、鸣禽洲、渔乐洲、烟雨洲等7个景点。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于2010年入选“中国十大休闲湖泊”。尚湖在当地也称为“西湖”,或者“山前湖”,水面面积有800公顷(1200亩),相传姜太公吕尚居住在常熟虞山时,曾在此湖钓鱼。后人取名“尚湖”,以资纪念。曾赵园,常熟旧有虚廓园、水吾园两处私家园林,俗称曾园、赵园。后经修缮,两园合二为一,称曾赵园。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以水景见长,亭台楼榭布局错落,更借景虞山,风致卓绝。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虞山是全国闻名的常熟胜景,古称乌目山,因商末周太公次子虞仲让国南来建勾吴,去世后葬此山,遂改名为“虞山”。山高160丈,绵亘18里,周围46里,峰峦回环,林木葱郁,山间山麓遍布自然及人文景观。全区自然景观多崖、洞、泉、林。有剑门奇石、拂水晴岩、拂水双桥、常熟田、老石洞、小石洞、秦波涧、桃源涧、兴福桂栗林、宝岩杨梅林、桂香园桂林等。人文景观多寺、台、亭、墓。有齐梁兴福寺、南宋维摩寺(今扩建为维摩山庄)、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宋辛峰亭。商周以来的名人冢墓,有商末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清代文坛宗师钱谦益墓及其妾才女柳如是墓、抗清名臣瞿式耜墓、“画圣”王石谷墓、两朝帝师翁同和墓、小说家曾朴墓等。名人墓众多,是常熟胜迹的一大特色,标志着常熟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与辉煌。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南部与尚湖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不仅森林景观独具特色,而且文脉史迹极为丰富。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1989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名闻遐迩的江南旅游胜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虞山海拔259.03米,是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最高点,在上海、无锡、苏州、南通等大中城市的环抱之中,有国道、高速公路和水路相接。“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山水城园融为一体,使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大放异彩,自古就有“福地”之称。虞山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一年四季可游,年人均入园旅游人次在80万左右,是大中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首选之地。森林景色绚丽多彩。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森林面积为11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是北亚热带天然更新与人工更新相结合的森林物群落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有89科309种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春季,这里桃、李吐艳,梅、梨争春,红如流云,白如雪飞;盛夏,乔木蓊郁,灌木丛丛,野藤缭绕,苔藓低伏;深秋,桂花香飘,枫香、乌桕绯红点点,如血如胭,红绿相映,五彩缤纷;隆冬,满山松柏,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虞山的四季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堂、美的仙境。文脉史迹久负盛名。上至商周,下至当代,常熟名人辈出,史迹丰富。位于虞山东岭,有商周逊国的仲雍墓,及南方夫子言子墓;西岭,有商相巫咸墓、春秋石室、龙门摩崖石刻;北麓深山幽谷中有齐梁古刹——兴福禅寺,寺中堪称三绝的唐诗、宋书、清刻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千古传颂。此外,虞山还有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民族英雄瞿式耜、清两代帝师翁同和、两弹元勋王淦昌等墓园和文物,形成常熟人文史迹的一大特色。景区景点形成网络。虞山很早就有十八景之美称。通过整理和修复,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7个景区,50多个景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景观旅游网络。这7个景区分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宝岩五个游览区。园内涧沟、瀑布、名泉、怪石到处可见,雾幔烟雨,古树名木,古寺古墓、园林民居、田园酒肆别具风味,使游人流连忘返。AA级绿色食品“剑门”绿茶,宝岩杨梅、桂花板栗、白云水蜜桃、松树蕈等林果产品久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