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镇地图
长洲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东华寺,位于梧州市区12公里左右的长洲镇龙平村大宕组东华山半山腰。据传,明崇祯年间寡妇张氏始创庙庵并置业供给。当时住持僧募化铜以铸佛像,适逢一采樵老妇给其布施一文铜钱,僧嫌其少而亵弃于池塘。在冶炼时炉中之铜跳跃而不熔,僧悔悟,跳下池塘搜回所弃之币,投入炉中,佛像才顺利铸成。同治年间佛像左肩上宛然有铜钱形藏于衣袖间。
历史沿革
长洲,清代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民国时期属番禺第二区彬社乡(曾一度属第二区)。建国初期,管辖不变。1953年,长洲正式划给黄埔区管辖。1956年7月,长洲归属广州市郊区黄埔大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深井隶属番禺县人民公社一个大队,长洲镇归属广州市郊区新滘人民公社。1959年,长洲划归广州市郊区东圃人民公社。1960年7月黄埔区第二次建区时,长洲城市人民公社成立,长洲大队(农村部分)归黄埔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7月,撤销长洲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8月,黄埔区撤销,长洲归属郊区黄埔人民公社管辖。1973年3月,黄埔第三次建区时,成立黄埔人民公社,长洲属黄埔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1975年11月8日,原番禺县新造人民公社的深井大队划归黄埔人民公社管辖。1976年1月12日,设立黄埔区长洲镇。1977年1月1日,长洲大队和深井大队归属长洲镇管辖。1980年6月长洲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长洲镇下辖长洲、深井2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现镇政府位于长洲金洲路567号。
旅游资源
长洲镇内有众多的革命遗址、名胜景点和纪念胜地,包括黄埔军校、东征烈士墓、中山纪念碑、孙中山纪念馆、北伐纪念碑、教思亭、黄埔公园旧址、济深公园旧址、袖海亭、白兔岗炮台、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蝴蝶岗炮台、新西岗炮台和旧西岗炮台、海军黄埔军事博览中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把长洲开发成多功能的综合文化旅游风景区提供了有利条件。搞好长洲镇的旅游开发,对于发展长洲镇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区域
长洲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位于广州东郊珠江口前后航道交汇处。水陆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平方公里。长洲镇四面为珠江所环绕,东望黄埔港,南与番禺化龙镇、新造镇一衣带水,西接新造镇的穗石、贝岗村,北通海珠区新滘镇的新洲。水道距广州市天字码头15公里,下游离虎门27公里,距香港68海里、澳门71海里。长洲镇总人口19858人(据1999年人口统计),其中农业人口4846人,非农业人口15012人。
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建筑、房地产、建材、食品加工、轻纺、铸造、造船等为主体的企业经济特色,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梧州市竹湾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市建材市场正在长洲镇内兴建,两大专业市场2004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效益。2002年,长洲镇实现工农业总收入7.05亿元,财政投入770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3050元。
名优特产
深井霸王花生产于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是一种观赏植物,既可作花卉观赏,又能绿化庭院,深受人们的喜爱。霸王花晒干后作煲汤配料,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能,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深井霸王花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当地人在村边、屋旁的断壁残垣上种植,每年3月至10月间,霸王花开满墙壁,美艳清香。90年代后,深井农民在岗地试种霸王花,并获得成功。游客可在长洲镇的百达农贸市场、深井农贸市场、上庄农贸市场、下庄农贸市场等地购买到深井霸王花干。长洲粉葛,又名葛根、干葛、甘葛,为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在长洲镇有丰富的葛根资源,野葛是产量高、使用广的品种,粉葛以人工栽培为主,具有解肌开阳、透疹止泻、除烦止渴作用,入药治疗高血压、心绞痛、胃溃疡、胃痉挛、胃炎性疼痛等症。既是常用中药材,又是膳食佳品。可把粉葛加工成葛粉、葛片,精制颗粒状速溶葛粉,葛根茶还可提取葛根素等,长洲镇生产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量达5000多吨,产品远销省内外,市场旺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