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乌兰察布市地图 >
察哈尔右翼前旗地图
察哈尔右翼前旗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

综合: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亿元,比上年减少0.1%;第二产业增加值19.94亿元,比上年增长62.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5:47.7:27.3调整为18.4:57.2:24.4。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4,089元,比上年增长33%。2003年~2007年五年间,全旗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5.7%。
农业:2007年,在普遍受灾的情况下,具有比较优势的乳、肉、薯、菜、饲草饲料“五大”主导产业,仍呈现出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呈现了较强的抗灾、避灾能力,加强了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和设施农业建设,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8万亩,粮食总产量42,774吨,比上年减少63%。畜牧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由于2007年物价上涨,蛋、奶、肉出现价格提升状态,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而且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牧业年度全旗牲畜存栏头数达65.7751万头只,比上年减少8.1%;其中:大畜7.266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奶牛5.826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5.2%;小畜51.406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1%,寒羊51.1389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0.6%,生猪7.101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3%。年末我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20000千瓦,比上年减少7.7%,农药施用量18吨,比上年减少21.7%。
工业和建筑业:2007年,我旗实施“工业强旗“战略,一手抓工业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一手抓工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71,443万元,比上年增长6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43,232万元,比上年增长4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30家增加36家,比上年增长20%。2003年--2007年五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5倍,年平均增长60.4%。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9%,比上年减少0.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9,比上年提高6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311万元,比上年增长59.5%。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全旗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909万元,比上年增长64.2%。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加快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工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08,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商业:市场商品销售持续稳定。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6.6%。
交通、邮电: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为1517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公路旅客周转量为9,38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9%。邮电通讯发展迅猛,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683万户,比上年减少1.8%。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2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8%。财政支出明显增大,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5,958万元,比上年增长26%。金融运行平稳,存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928万元,比上年增长24,532万元,增长24.4%;各项贷款余额52,473万元,比上年增长8,921万元,增长20.5%。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队伍人员不断壮大。年末我旗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60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81万元。教育改革和发展稳步推进,教育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6798人;小学校64所,在校人数12791人。初、高中入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艺术团体1个,文化馆、文管所、图书馆各1所,电视插转台2座,节目收视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21个,医疗卫生单位病床208张,卫生技术人员328名。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出生人口2667人,出生率10.8‰;死亡人口226人,死亡率0.91‰;人口自然增长率9.89‰,年末全旗总人口为247286人,比上年增长2%。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75元,比上年增加1275元,增长15.1%;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3774元,比上年增加419元,增长12.5%。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旗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7963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154万元;参加养老保险1352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98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2.5万人,参合率达到85.3%

行政区划

察哈尔右翼前旗辖4个镇、8个乡:土贵乌拉镇、平地泉镇、玫瑰营镇、巴音塔拉镇、、呼和乌素乡、乌拉哈乌拉乡、黄茂营乡、高宏店乡、赛汉塔拉乡、煤窑乡、三岔口乡。?年,察哈尔右翼前旗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土贵乌拉镇:辖红卫、安全、新华、解放、向阳、跃进、光明、土贵山8个居委会;南河渠、新建2个行政村。
平地泉镇:辖四号、花村、第三、第一、南村、第二、老羊圈、沈家、来家地、三号地、红房、十号、八印滩、苏集、郝家、泉脑、土城17个行政村。
玫瑰营镇:辖圣家营、富贵、十二股、赵家、庞家、古营盘、红旗、王贵沟、玫瑰营9个行政村。
白海子镇:辖红海子、乔家、土城子、黄土场、白海子、章盖营、南界、泉玉林8个行政村。
巴音塔拉镇:辖八苏木、吉庆、土城子、大哈拉、老泉、李英、小淖尔、查干、大淖尔、南窑、岱青、井子沟、西营13个行政村。
土贵乌拉乡:辖大纳令、小纳令、天丰、七股半、沟口子、东胜利、西胜利、南营8个行政村。
呼和乌素乡:辖庙沟、种地槽、毛虎沟、呼和乌素、口子、乌尔图、乌兰忽囤、大卜子、温井梁、察汗贲贲10个行政村。
乌拉哈乌拉乡:辖保丰、十三号、牧业、八台沟、联丰、东小河、青山、集丰、海丰、庆丰、新丰11个行政村。
黄茂营乡:辖南号、西河、甘草、五号、壕堑、红胜6个行政村。
高宏店乡:辖六号、袈裟庙、老官路、张三沟、高宏店、九股泉、天和永、全生局、赵油房9个行政村。
黄家村乡:辖大河湾、七苏木、哈伊尔、黄家、小东号、南洼、哈拉沟、泉脑、麻盖、章毛、望爱、马连渠、头道沟、磨子山、弓沟15个行政村。
赛汉塔拉乡:辖六苏木、大喇嘛营、沙泉、红富、水泉、赛汉、哈毕格、礼拜寺、南店、脑包沟、碱滩、谷力脑包12个行政村。
煤窑乡:辖喇嘛囗囗、煤窑、李家、十四号、小土城、五里坡、十二洲、西南河、东南河、韩庆坝、南六洲、大土城、白塔沟、新湾子、大三号、义和堂、三城局、四股泉、六号渠、合义永、师家、大十号、三股泉22个行政村。
三岔口乡:辖三岔口、察汗营、十八台、白石头、民生、三股泉、吉丰、布宏岱、沙渠、浩齐德、富河11个行政村。

传统文艺

表演察右前旗境内传统的文艺表演形式有多种,如东路二人台、快板书、顺口溜、抬搁脑搁、舞龙、舞狮、跑毛驴、担花篮、扭秧歌、威风锣鼓、安塞腰鼓等。旗境内老圈沟察汗贲贲(今属呼和乌素乡)的跑圈秧歌别具一格。这一形式的民间社火活动,是在地摊的中央点燃一堆炭火或柴火,表演者围着火堆边转边舞,表演人数不限,舞姿基本统一,有领舞,有群舞,群众围在表演队伍的四周观赏。上世纪80年代初,旗里还选调该跑圈秧歌队,在政府礼堂门前进行过表演。当时的演员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年轻人不会跳,如今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已失传。
鼓匠民间吹奏和打击乐艺术。每班由六、七人组成。乐器有唢呐、笙管、胡琴以及鼓、锣、镲等。婚嫁、丧葬时雇用。所奏乐主要是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当代除保留过去传统的曲调外,还吹奏一些流行歌曲、戏剧片断等。有的还自编自演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曲目。
花灯用竹棍、铁丝绑扎和彩纸或彩绸裱糊的灯笼。式样有多种,如瓜菜类、十二生肖类等,其中不乏创意之作。每年春节、元宵节挂于门庭户外,供人观赏。现代花灯式样不断翻新。旗政府所在地举办一年一度的元宵灯展及评比活动。
剪纸察右前旗民间手工艺术之一。一般是用彩色纸剪成花卉、鸟兽、喜字等各种图案,贴于窗户、玻璃、墙壁上,作为装饰美化品。农村家庭妇女多擅长此作,只是剪纸的图案较为简单。
刺绣用不同颜色的线(五色线),在布底上刺绣各种图案,一般是手工制作,城乡都流行。旧时,农村妇女多在腰爪爪、烟荷包、钱包、鞋帮、鞋垫上刺绣。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改用缝纫机在门帘、枕套、电视机外套、洗衣机外套、被罩和衣服上绣图。吉祥图案常见的有“丹凤朝阳”、“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嫦娥奔月”、“熊猫和竹”、“松鹤迎客”,以及其它活灵活现的动植物等。
墙围画是绘在火炕墙壁上的一种装饰画。高约0.6m~0.8m一般用淡绿色或浅黄色作底色,间画戏剧人物、山水花鸟、瓜果桃李等主图,镶以“花草”、“富贵”、“竹节”等花边。旧时,仅个别富户人家画有。
面雕民间习俗技艺。主要是在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十五这两个时节制作。一是用小麦面塑成形态各异的鸟雀,熟制,点红,再用树枝一个个扎上,插于屋内高处,俗称“寒燕儿”。二是用同样方法制成面人、面兔、面鱼、花环等,俗称“面人人”,供摆在柜台上。农村妇女中多有面雕能手。地方小戏。始称秧歌,后为了区别于社火中的跑圈子秧歌,改称大秧歌。据老艺人忆述,约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移民走西口带到内蒙古。起初只是农民自娱演唱,同治年间以后(公元1862-1894年)开始出现班社,白口用本地土语,多取材于通俗故事。乐器与大戏略同,唯多一笛。音乐既有大戏的板腔体,也有小戏的曲联体。文场乐器主要有板胡和三弦,还有二胡、唢呐、月琴、笙、琵琶等;武场乐器有手板、鼓板、战鼓、大锣、手锣、梆子等。由于受到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唱腔高亢,富于草原气息。表演上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还有唱、做、念、打等程式。民间小戏。早期表演角色只有一丑一旦,道具为手绢、折扇和霸王鞭;乐器只有笛、四胡、扬琴等。演唱内容多属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舞蹈身段和秧歌相似。辛亥革命后,演出形式由化妆演唱逐步发展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的小戏。戏中除旦角扮演固定人物外,其他人物由丑角一人串演,谓之摸帽戏。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剧团,由流动卖艺进入剧场演出。五十年代初期,新文艺工作者深入剧团进行戏改工作,与老艺人合作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创作新剧目。《打金钱》、《走西口》、《打秋千》、《打樱桃》等剧目经过多次加工整理,曾多次参加全区和全国的会演,并灌制唱片和拍成电影。五十年代还大量移植歌剧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刘胡兰》、《白毛女》、《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茶瓶计》、《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二人台成了“多人台”。同时还创作了大批现代戏,如《二板头进城》、《巧巧和亮亮》、《杨柳青青》、《接婆婆》等。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由一戏一曲,专曲专用逐渐变为一戏多曲,多曲多用,唱腔板式更加丰富。舞台美术、服装道具、表演导演等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名吃特产

蒙古火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列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到宋代,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百锅千味。著名的如内蒙的羔羊火锅,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鲜嫩香辣,饶有风味;湘西的狗肉火锅,享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美誉;重庆的毛肚火锅,麻辣醇香,名扬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锅风味别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等,也风味别具,诱人馋涎,堪称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不少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时倍添雅趣。如东北人招待贵客时,火锅里的菜摆法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芫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蒙古火锅,其制作方法与什锦火锅有不同之处。蒙古火锅把用的木耳、黄花、丸子、海带及肉片等原料都用肥肉片隔成四五格,看时美观,吃时味道极好。内蒙古涮羊肉多选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芝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丝、虾油等作佐料,肉片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现今内蒙古各地的饭店、餐厅几乎都经营涮羊肉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文化的交流,火锅的原料也由单一的羊肉扩展到牛肉、鱼肉、鸡肉等,而且融汇了南方火锅制作的特点,加入了食疗滋补的功能,火锅有多种,铜质、铁质、不锈钢等,有多人合用和单人使用两种,燃料也分木炭、液化气、酒精、电等数种。现今包头市的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就以涮火锅而驰名,其连锁店遍布全国,已形成品牌效应和独特的“火锅文化”。
沙葱包子:在乌兰察布的荒漠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名叫沙葱的植物。沙葱其实也就是野葱,它有葱的形状,有葱的辛辣,还有家葱所不具有的独特的芳香。沙葱高不过半尺,葱叶尖而细。乌兰察布草原雨水极少,一年之中能有一至两场大雨那就算不错的了。然而生长在干旱草原的沙葱却神奇般鲜嫩,只要你轻轻地一折葱身,断口处便会流出鲜汁和油花来,折一小段放入口中,似葱、似韭、似香草,同时还夹含有一种油香、一丝微甜,其鲜香嫩美,妙不可言。沙葱在草原最简单的吃法是将采摘来新鲜的沙葱放入罐头瓶内,撒上一点盐,两日后就成了美味小菜了。在乌兰察布草原上,主人用采摘来的新鲜沙葱和刚宰杀的大尾羊肉所做的沙葱包子招待客人,是与手扒肉、烤羊腿一样最好的待客佳肴。凡是来到乌兰察布草原的客人们,尝过那用沙葱、羊肉做馅的蒙古包子后,无不为其鲜香而称好叫绝。沙葱开的花虽然小,但那略呈粉白色的花却是牧民们离不开的上好调料。人们将葱花采摘回来,用盐腌上或晾晒干,做汤煮肉时往锅里放上一把葱花,那汤那肉就四溢飘香。沙葱的营养很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况且它又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大漠草原上,因此是绝好的天然绿色食品。
灌肠:灌肠是游牧民族发明的一道美食,是在新鲜羊、猪、牛等动物的肠子里灌注不同汤料,煮或蒸熟后汆食、煎食的一种食物。因原料不同,灌肠分三肠、五肠。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肠;以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肠;填装切碎肝脏丁的叫肝肠等。灌注血肠时,拌入食盐,有的加点葱末,在开水锅中翻滚十余分钟,即可捞出切段而食。装肉肠的肉丁切得比较粗,并加盐、花椒粉、生姜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时肉嫩味鲜,不腻不塞牙,味道绝美。面肠以豆面为主(也有用白面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调以盐、姜粉,煮熟后切—段放在火上反复烘烤,等到皮黄脆硬时吃,馅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肠以肥腻见长;肝肠以嫩软取胜。
肉肠:用切碎的肉丁、炒熟的面粉、肠油和葱花、盐、花椒面、姜面等调料拌和后,装入洗净的肠子,慢火煮熟即是。汉族、土族和农业区藏族农民杀猪时用猪肉、猪肠制作,称为“起码”(藏语音译,意为肉肠)。回族、撒拉族群众则用羊肉、羊肠制作。
血肠:在宰猪杀牛、羊时,用干净容器盛接的新鲜干净血液中加入盐等调料,搅匀,灌入洗净的肠子,煮熟即为可食用。
面肠:将豌豆面粉和葱花、盐、花椒粉、姜粉等调料和匀调成糊状,灌入洗净的牛、羊、猪肠子,煮熟即可食用。
油肠:新鲜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灌羊肠。特点是突出肥腻。用刚屠宰的新鲜肥羊肉或羊油加肉丁,调入盐、花椒粉、姜粉、葱末、蒜苗、野葱末等,用冲洗干净的羊肠灌装,投进锅里煮几滚,即可出锅享用。具有很浓的草原风味和野外风味。
肝肠:将羊肝切成丁,加适量羊油和调料,然后灌羊肠,煮熟。五肠五味,各有千秋,吃后定让您大饱口福,回味无穷。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荞面:盛夏时节,漫步在乌兰察布的山坡上、平川里,连阡接陌,丛丛簇簇,那嫩绿的叶、红艳艳的杆,衬托着粉红色的花,烂漫多娇,香气扑鼻,招惹的蜂儿嗡翁,蝶儿翩翩。这便是荞麦。荞麦,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荞麦已被认为是21世纪的健康主食,那是因为荞麦营养价值高。荞麦粉的营养价值高于小麦粉。荞麦粉中含有其他谷类作物所没有的芦丁,苦荞麦粉中的芦丁含量最高(20.3mg/100g)是普通荞麦粉的2~4倍。荞麦营养丰富,其面粉含蛋白质13.5%,脂肪2.5%,均明显高于大米、白面和小米;含碳水化合物72.2%,高于高粱和玉米。荞麦粉的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合理,接近鸡蛋蛋白的组成,也是一般谷物所不及的。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达0.67%~1.17%,是白面的3倍。国外营养专家研究表明,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指数高达80%~90%(大米70%,小麦59%),是粮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最全面、营养最丰富的粮种。以荞麦为原料的各种饮食在世界上可谓丰富多彩,在意大利和瑞士,荞麦面条被称作“皮草齐瑞”,法国的荞麦面食品“加勒太”,俄罗斯的尼煎饼,德国、奥地利的荞麦饼等,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西安的荞麦烙饼,山西的猫耳朵、灌肠更是享誉世界。阴山山地阴湿凉爽,适宜于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于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固尔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饸饹、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选用内蒙古产阴山荞麦、苦荞麦为主料,加入一定量的小麦粉经过特殊磨制成超细面粉,把荞麦、苦荞麦所特有的营养成份完全包容到面条内,形成全营养面条,易熟煮不断,好吃营养全,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味。近年来,随着食品营养科学的发展,人类食品营养结构的不断改善,对荞麦生产及其研究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荞麦方便面”、“荞麦挂面”的相继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为蒙古族察哈尔部落游牧之地。清天聪年间编为察哈尔正黄旗。民国年间隶属绥远省。1948年,绥东四旗相继解放,成立了绥东蒙旗办事处。1949年建立了新的正黄旗,旗政府设在八苏木的印上(现巴音塔拉乡驻地)。1950年成立中心旗,正红,正黄,镶红,镶蓝合署组成联合旗,隶属于中心旗。1954年以正黄旗为基础新组成并定名为察哈尔右翼前旗,旗政府亦由印上迁至官村(1956年改名土贵乌拉)。1957年撤销集宁县,改为市,原属集宁县的大部分地区划入察右前旗。?年,察哈尔右翼前旗辖22个乡、1个镇。年,察哈尔右翼前旗辖:土贵乌拉镇、玫瑰营镇、平地泉镇、土贵乌拉乡、新风乡、乌拉哈乌拉乡、小淖尔乡、黄茂营乡、高宏店乡、弓沟乡、黄家村乡、三城局乡、煤窑乡、大土城乡、固尔班布拉格乡、三号地乡、礼拜寺乡、呼和乌素乡、巴音塔拉乡、三岔口乡、白海子乡、老圈沟乡、赛汉塔拉乡。2000年,察哈尔右翼前旗辖3个镇、20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09448人,其中:土贵乌拉镇32296、玫瑰营镇12389、平地泉镇13707、土贵乌拉乡15452、呼和乌素乡5483、新风乡5599、乌拉哈乌拉乡5767、小淖尔乡5714、黄茂营乡9721、高宏店乡11172、弓沟乡9824、黄家村乡4611、巴音塔拉乡11845、赛汉塔拉乡9381、礼拜寺乡3709、老圈沟乡3979、固尔班布拉格乡3800、三号地乡9479、白海子乡10070、三城局乡7227、大土城乡4123、煤窑乡5566、三岔口乡8554。民族情况: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民俗风情

敖包节:敖包节是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当草原上鲜花怒放、气候宜人之时,选择吉日祭敖包,喜庆丰收、祭奠英雄并祈福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06月27日,水草丰美的格根塔拉旅游点,我旗的蒙古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度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敖包节”每人捡起一块石头,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3圈,然后把石头丢到敖包上,用最虔诚的心,为广袤的大草原祈福。悠扬的马头琴声、欢快的蒙古族舞蹈、动听的女声唱调把敖包节气氛推向了高潮。
蒙古礼帽: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男子夏季头系绸围或戴仿清代红缨凉帽、圆锥形,会客或宴席上戴礼帽。冬季在家戴卷边红缨暖帽,出门戴大耳羊皮尖顶风帽,本地亦称羊尾巴皮帽。女性多以彩绸、彩纱包头,男性多戴呢质礼帽,女性出门探亲访友或遇重大节日和礼仪场合,也着礼帽,多以棕色为主。冬季戴羊皮尖顶风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套马:打马鬃、套马、驯马是草原牧区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一般在春夏之交进行。届时,驯马手先把烈马套住,其他人一涌而上,迅速地打马鬃、马尾,之后就有人骑在马背上奔跑,直到把烈马驯服为止。每逢此时,勇敢的骑手都要在这里大显身手,以博得众人特别是姑娘的青睐。套马用的工具叫套马杆,是一根很长的木杆,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也叫套马杆子,一般以用湿牛粪捂过的白桦木制成,是牧民们木马时必备的工具,也可以用于套狼。
鹿棋:鹿棋是蒙古族的传统娱乐项目,起源于七八世纪以前。在古老的阴山岩画中发现了有鹿棋棋盘。据当代岩画学者盖山林考证:“古代游牧人的娱乐活动,除了赛马、斗骆驼和舞蹈之外,还有鹿棋等娱乐活动。在阴山苏木图沟畔和乌兰察布草原上,都发现了西夏至元代的鹿棋岩画,其形象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林城出土的鹿棋十分相似,而与今天的鹿棋稍异。”,岩画上的棋盘呈正方形,纵横线各五条,斜线六条,交叉成二十五个点。在中心纵线的两端各有一座山(蒙语乌拉),一个呈尖顶形,一个为平顶形,内画十字线,也构成几个交叉点。两人对弈时,一方执二子,称作包哥(即鹿);另一方执二十四棋子,称作脑头(即狗)。鹿棋是以牛羊髌骨做成,狗棋可以铜钱和小石子代替。在对弈前,先摆棋盘,鹿棋摆在两个山口,狗摆在棋盘内成四角的八个点上。剩余的十六个棋子备用。下棋的规则是:鹿可以在整个棋盘内走,而狗只能在大正大正方形的区域活动。鹿先走,如隔着一只狗,就算吃一狗,隔两只狗则不能吃,每走一次,狗可以加一棋子,执狗的一方努力使两狗相连,阻止鹿吃狗,如果最后两只鹿的位置在棋盘中心或山口上,鹿就处于自由的位置,则鹿胜狗负,反之,鹿被狗围到死角里,没有左右移动的余地的时候,则狗胜鹿负。棋盘纵横交错,变化无穷,所以一千多年来,这种游戏一直盛行不衰,后演变为“狼吃羊”的游戏。鹿棋是“鹿吃狗”到“狼吃羊”的演变,表现出了游牧民族与牲畜的密切关系,人能够征服和驯化动物。
博克:“博克”蒙古语摔跤一词的译音,因蒙古族的摔跤方法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摔跤方法,汉语称之为蒙古式摔跤。按蒙古族传统,摔跤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着德格”袖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腰系“来布尔”(即围巾),下身穿肥大“班斯勒”(即摔跤裤),是用三十二尺或十六尺白布制作的专用摔跤裤,外套有花色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颈套五色绸穗制成的“景嘎”,标志着获胜次数,名次越多,彩条依次增加。在悠扬激情的摔跤“乌日雅”赞歌声中,摔跤手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狮子舞步、鹿舞步或鹰舞步入场。跳跃是蒙古族摔跤比赛的一个民族特色,出场退场,双方跤手都要跳跃,出场跳跃高而快,时间也长,这是激战前的准备活动。退场跳跃基本上是慢跑回原地,是放松活动。凡参加摔跤比赛的摔跤手都有奖。历史上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冠军,可获“九九八十一”份奖品,即骆驼九峰,骏马九匹,黄牛九头,绵羊九只,山羊九只,马鞍九套,以及砖茶九块等九种物品。到了近代,“那达慕”摔跤冠军的奖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有的奖骆驼、马、牛、羊,有的奖毛毯、收音机甚至电视机,虽无一定之规,但均比较重,对前八名予以重奖。此外,与一般体育比赛不同,博克比赛对失败者发鼓励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各级体育部门和民族体育工作者,按照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对博克比赛的规则进行了全面地改革。一九八六年由自治区体委审定颁布了《蒙古式摔跤比赛暂行规则》,对于“竞赛性质”、“竞赛制度”等都作了较合理的修改和规定,并确定了女子参加蒙古式摔跤的具体办法,破除了“只有男子才能摔跤”的陈规,为女子参加广泛的体育锻炼开辟了广阔道路。经过自治区四十年大庆前夕的“蒙古式摔跤研讨会”和第一届全国博克邀请赛,对蒙古式摔跤及其暂行《规则》再次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修改,于一九八八年,自治区体委正式审定颁布了《博克竞赛规则》,为博克运动的广泛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博克运动是少数民族强身健体、赖以生存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将以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在其中。
马术:蒙古族的马术表演非常精彩,有很多项目。“跨越障碍”是在运动场跑道上每隔几十米设置一个高一米的跨栏。跑道终端立着一个直径约2米的火圈,矫健的马从起跑线踏蹄起跑,越过跨栏,钻过火圈直达终点。“乘马斩劈”是在200m~250m距离之间树立起十几个目标。骑手们手持马刀,疾驰如飞,经过一个个目标时举刀劈砍,刀起目标落。“马上技巧”是由运动员们在飞驰的马背上做出各种造型动作。运动员一般八九岁就要在马术队里接受严格的训练。技巧表演可分单项和多项,其中又分别包括单人单马、单人双马、双人双马和多人多马。一匹飞奔的马经过骑手身边,骑手可以突然抓住马鬃翻身上马,又会突然下马脚尖点地再跃上马背。其他技巧还有在马背上“空翻倒立”、“侧方隐蔽”、“镫里藏身”以及惊险的马上叠罗汉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