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宝鸡市地图 > 凤翔县地图 >
陈村镇地图
陈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海水养殖及海洋捕捞业迈上新台阶。海产品贸易渠道已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全镇优质海产品养殖面积达4500亩,网箱养殖已突破10000箱,海洋捕捞业年产值达2.1亿元。乡镇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工业园总面积380亩,全镇工业企业已达253间。镇委、镇政府制订了优惠措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优惠的扶持政策,吸引了一批民营企业家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多行业、外向型的工业体系,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家具、建材、化工、服装、纺织、花饰和海产品加工等优势行业。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繁荣,商品充裕。以陈村港小海海鲜为特色的美食一条街闻名县内外。镇内的傻记大排档、红头大排档、兆府饭店、候家饭店等都是以专营陈村港海鲜,以其物优美价廉而吸引顾客。

简介

陈村镇位于广东电白县西南部,毗邻县城水东,濒临南海,325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是茂名市区南延和电白县城扩大的心腹地带。全镇面积17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总人口45256人。共有29个党支部,926名党员。2003年人均收入2950元。

简介

陈村镇位于中条山下、涑水河源头,全镇共有陈村、东荆上村、东荆下村、郭家庄村、卓子沟村、紫家村、红卫村、西峪村、东峪村、陈村峪村、花圪塔村等11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9375亩,农业人口9724人,国家著名冲压企业五四四九厂(山西冲压厂)驻扎镇境内,五四一铁路线临境而过,境内有紫家峪、陈村峪两大水库。

经济产业

近三年来,陈村镇围绕“农业特色镇,科教先进镇,环境优化镇,商贸繁荣镇”四大战略目标,抓住山上、山下两个不同区域,发展以牛、羊、鹿为主的畜牧业,以山楂、苹果、桃为主的林果业,以采矿冶炼为主的矿石采炼业。目前三大产业效果明显,形成了该镇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一、畜牧业:目前全镇牛存栏5000头,鹿存栏280只,羊存栏13000只。实现人均畜产值1300元。二、林果业:目前全镇有桃园7800亩,苹果、山楂等果园3200亩,素有“华北桃园第一镇”的美誉。桃的品种有大久宝、晚久宝、中华巨蟠、早丰王、红珊瑚、中华寿桃、春光一号等29个品种。产品远销新加坡、香港、澳门及内陆全国21个省市。三、矿石采炼业:全镇有铜、铁、铬、锌等多种矿石资源,共有矿石采选业8家,每天采集铁矿粉达200吨,有优秀扎材企业2家,可提供各种型号槽钢。2007年该镇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历史面貌

位于县城西南14公里处。镇区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1.2公里,西距宝鸡市22.5公里,是县境西南部和邻县宝鸡、千阳六个乡镇农副产品集散地。农历单日逢集,日赶集数千人,年节时两三万人。年交易额300万元左右。镇上唐代时有酿酒业;明、清、民国时期,手工业作坊较多,生产的“生”字牌水烟,闻名全国,远销山西、河南、北京、甘肃、宁夏、青海、蒙古等地。炉院铸造的犁铧、车钏、锏条、炉齿、钟罄、香炉等铁器和手工弹棉花在外地小有名气。历史上在此镇曾设过十四任县佐。现为陈村镇人民政府驻地。镇辖13个行政村,1983年人口22151,4401户,耕地36528亩。镇区辖东街、西街、水沟3个村,人口6000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0余人,耕地面积6383亩。1984年粮食总产282.85万斤,平均亩产521斤,农业收入人均165元。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变化,集镇建设发展较快,形成以酿酒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制鞋、造纸、纸箱、印刷、塑料、食品、铸造加工、运输、化肥、修理等农村企业网络,多种经营和个体摊点迅增。1984年有亦工亦农职工1430余人,企业年产值987万元,人均年产值6892.5元,工副业人均收入3.91万元。多种经营专业户128户,占总农户的11.7%,人均年收入1089.26元。1988年,总人口23871人,5166户,耕地面积35977亩。有多种经营专业户1869户,占总农户的36%。凤宝公路由镇南穿过,设有客站。宝鸡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和县运输公司每日有定时班车往返于凤翔、宝鸡市,途经陈村。全镇货运汽车20辆,大型拖拉机13台,小型拖拉机80台,日运货量750吨左右。驻镇机关单位有: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邮电支局、税务所、粮站、供电站、地段医院、供销合作社、信用社、工商行政管理所、贸易货栈等。文化设施有电影院、新华书店、文化中心、镇办中学一所、小学三所。

经济发展

近年,陈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建设宜商宜居的商贸名镇”为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喜人。2006年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中陈村镇名列54位。2007年,陈村实现GDP59.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9.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3.2亿元,农业总产值6.08亿元;税收入库6.23亿元;全镇储蓄余额76.96亿元。近年来陈村的物流项目接踵而来,全国最大的冷库群亦即将建成。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陈村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授予了“国家卫生镇”、“省文明示范镇”、“省民间艺术之乡”、“省教育强镇”、“广东最美乡村自然生态旅游示范点”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