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电子地图 > 武清区地图 >
城关镇地图
城关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粮食总产量583吨,其中夏粮529吨、秋粮54吨;年末大牲畜存栏572头,生猪存栏2135头,家禽存栏73967只;肉类总产量723吨,蛋类总产量5541吨,奶类总产量513吨。劳务输出4836人,实现劳务收入822万元。
民营经济:引进县外境内资金7050万元,新上项目10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紫竹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引资2050万元已投入使用;乾瑞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5380万元,从三门峡引进资金2650万元已投入使用;肉鸭孵化项目投资1200万元建成投产;在建的河洛花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800万元;红十字医院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前期准备工程就绪。翔梧南路两侧有多家餐饮、建材、装饰商户入驻营业,形成县城东部新的商业中心。全镇民营企业营业总收入完成5.32亿元,实现增加值1.58亿元,上缴税金12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6168万元、248万元、338万元。

面积人口

城关镇总面积111.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林地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0%。城关镇辖21个村,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非农业人口1.8万人。

特殊地貌

距新密市市政府3千米。郑密公路横贯东西,密新公路贯穿南北,京广铁路新密支线直达于此。惠沟村有仰韶文化遗址。有地下雪莲宫溶洞,为中国北方罕见的地下溶洞。

二、使用城关镇作为正式名称的由来

在清代以前,我国的县城是县政府的直属地,没有乡镇建制;县郊则划分为乡,由乡老士绅自治。民国开始,部分县开始将县城也编为乡镇;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有大量县城建立乡镇建制,而且多无城名,一般都被当地人民称为“城关镇”。因而在建国后一般就依照习惯,各地设立了众多的城关镇、城关乡、城关区等等;部分县的县治迁移,城关镇不再是县城,但是治所迁移后一般还是会保留历史原有称谓。自80年代起,各地陆续意识到这个问题,全国千篇一律的诸多“城关镇”开始普遍改名或分设街道。

文水县城关镇

山西省文水县城关镇,是山西省文水县政府所在地。2000年12月至2001年4月,文水县基本完成撤并乡镇工作。经山西省人民政府2001年1月12日晋政函(2001)16号函《关于文水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文水县乡镇调整情况如下:一、将沟口乡和宜儿乡并入城关镇,设立凤城镇。以原沟口乡、宜儿乡及城关镇的行政区域为凤城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城内大陵街118号原城关镇办公楼内。撤并乡镇前,城关镇有人口64800,所辖村: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南关村、北关村、私评村、土堂村、岳村、冀周村、韩村、章多村、龙泉村、堡子村、桑村、桑村营村、南徐村、南峪口村。

新安县城关镇

概况:新安县城关镇位于洛阳市区西20公里处,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全镇,道路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商业繁荣,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7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6万亩。全镇辖27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8.4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苹果、桃、葡萄、石榴、药用菊花、朝天椒等多元化分布;工业结构形成以铝矿石加工、煤炭运销、建筑、商贸流通等行业为主的骨干工业群。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400余户,有投资在千万元以上企业15个,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缴纳税金超千万元的企业1个。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2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工商税收完成8013万元,财政收入完成4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41元。近年来,该镇先后被授予省级“六好乡镇党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招商引资先进乡镇”、“文明乡镇”、“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双拥模范镇”、“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管理”、“财税工作”、“招商引资”、“关心下一代工作”、“妇联工作”、“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县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合作医疗”、“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特别贡献奖”等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文明单位”。2007年获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称号。
农业:2008年底,有耕地32730亩,人均近0.94亩,其中涧河沿岸10个村,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东部、北部水源缺乏,条件较差。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20179吨。经济作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宋村、石庙、东高、西高、尤坟嘴、古路、林庄等村发展朝天椒1000亩;在上杨、尤坟嘴、刘村、王庄发展林药间作1000亩;在赵沟、王沟、尤坟嘴、上杨、宋村等中部地区巩固发展桃、杏、石榴、核桃等小杂果基地3000亩,该基地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无公害小杂果基地;在南庄、厥山、河南、安乐等南部地区发展涧川蔬菜、旱地瓜果3000亩。2008年,发放种粮补贴236万元,能繁母猪补贴47万元,退耕还林131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补贴2098800万元。
工业: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突出“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08年底,有非公有制企业45个,从业人员3352人,上缴税费69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58万元,其中小企业125个,从业人员5210人。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中超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不断拉大产业链,2008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上缴税金上千万元,成为城关镇骨干财源企业。
招商引资:2008年,通过领导招商、专职招商及部门招商,共引进项目11个,其中工业项目7个,三产项目4个,到位资金12100万元,7个工业项目分别是:投资2000万元的恒基铝轧卷项目,新上了一条年产4000吨铝轧卷生产线,8月建成投产;投资1500万元的坤源机械加工项目,7月份投产后,生产销售形势较好;实现产值45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华通金属制品公司精练钢生产线项目,形成日加工500吨钢坯生产能力;投资800万元的轻质隔墙板项目;投资600万元的建统粉煤灰烧结砖项目;投资800万元的继泰金属构件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鑫源铝业有限公司铝扁锭项目。4个三产项目分别是:洛阳宇欣商贸公司的钢材销售项目、顺驰手机专营店、龙光足浴、上杨养兔厂,这些项目的成功引进,为城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商业:充分利用城关区位、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创优环境、加快商贸流通、饮食服务、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发展,先后吸引大张盛德美、大事利鞋服广场、港澳家具城、容威家电超市、顺驰手机、龙光足浴等一批三产项目落户城关;新城中心市场、东商贸区、菜市场、紫霞街商贸市场等商业市场逐渐繁荣,建材市场、汽修市场逐步兴盛、品牌服饰、便民超市、连锁超市及饮食服务商店日益增多,呈现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底,共有商业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1858人,全年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个体商户发展到5000余家,从业人员22800人,实现利税487万元。
林业:2008年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及村庄绿化工程,全年共完成环城防护林工程900亩,栽植速生杨12万余株,其中在厥山、王庄、寨湾3个村实施城西工业隔离带项目545亩,在北关玄帝庙、城关街羊角山实施城东防护林355亩;在西居委、上河、暖泉、河南、中居委、南庄6个村完成生态能源林工程435亩,栽植黄连木4万余株;廊道绿化完成57.49公里;在杨岭、厥山、林庄等10个村完成村庄绿化,营造围村林760亩,完成林业育苗75亩。
养殖业:养殖业为城关镇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底,大家畜存栏649只,猪13085头,羊9210只,家禽107435只,出栏生猪13635头,牛568头,羊8511只,家禽131018只,有各类饲养专业户420户。2008年底,在塔地、大章、宋村等发展规模养殖小区8个,其中大章新安永基牧场占地30亩,猪存栏1500头,母猪230头,牌楼的曙光养殖有限公司,猪存栏420头;厥山养猪场,猪存栏600余头,其中母猪270多头;塔地的黄牛养殖场牛存栏200头;上杨的新安县风草地养殖有限公司,占地6亩多,兔存栏可达6000多只;安乐的养牛厂占地60多亩。这些养殖小区采用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实行养殖、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增加了群众收入。
旅游开发:坚持以城市建设和创建环境优美小城镇为载体,改善旅游环境、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先后建起了以净化、绿化、美化山水相依为标志的世纪生态园、翠屏山生态园、慕蓉山森林公园、西湖生态园、铁路公园、绿苑、滨河游园等园林生态景观和防风降尘的环城隔离带;建成了气势恢弘、蕴藏深厚文化的世纪广场、地质广场、体育中心等文化广场和具有河洛文化风韵的民俗文化村、紫霞街;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开发建设四星级酒店项目,协议已签,按照园林式星级酒店标准进行设计;围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建设汉函谷关防古一条街,正在进行拆迁安置;围绕娱乐、休闲、郊游,开发建设鹿鼎山庄,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建成示范性文化大院18个,标准化文化大院10个,新农村书屋15个,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2008年筹资120万元,新建镇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使城关镇文化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组织“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送科技知识到田间地头;利用文化院、远程教育站点等抓好实用科技培训,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成立门球队、秧歌队、锣鼓队、舞龙舞狮队、书画协会等团体,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进行比赛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群众组织,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启动了对汉函谷关的拆迁、恢复重建工作。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健身房、KTV歌厅,钢琴、古筝、舞蹈等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不断丰富着人民的业余生活。至2008年底,境内发现古文化遗址7处,县城的“汉函谷关”及安乐、林庄、厥山的夏、周文化遗址等,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生:2007年,投资110万元新建城关镇卫生院,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设有19个科室、医护人员58名,增设各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其下属的精神病院,建筑面积3030平方米,拥有医护人员30个,是全县唯一的1所精神病院。2008年底,实现了全镇村村都有达标卫生室的目标。积极落实国家惠民政策,2008年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5万人。
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展道路综合整治,高标准整治310国道城关段。对脏、乱、差进行全面整治和清理,在国道两侧绿化带内栽植雪松和蜀桧,提升了绿化标准和档次;取缔了东出口汽修市场,重新铺筑了路沿石和人行道采砖,补栽了行道树。对西出口进行了绿化、美化,墙体重新粉刷一遍,对店牌、广告牌进行了规范;对新峪路景观大道、工业大道、李仓路、尤三路、林蔡路、高速路沿线城关段的路林进行补植补栽,修枝打杈、涂白及培护路肩、清除杂草等。强力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以公路沿线各村为重点,带动其他村认真开展了以“三清七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活动;对城中村及县城周边15个重点村,合理建立垃圾池,每村聘请2名保洁员,配备服装、工具,保证每人每月300元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天保洁。其他经济条件较薄弱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农户房前屋后垃圾自行清扫,村主干道、重点部位由村党员干部分包路段,义务劳动定期清扫,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立督察考核及奖惩制度,镇督查办坚持每周检查评比,党政班子定期深入各村现场督查,促进了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全镇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累计投资80余万元,出动人力4000人次,清运垃圾2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8处,修复残墙断壁92处,粉刷墙体17137平方米,绿化空地3000平方米,农村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为民办实事。抓住县10件惠农实事机遇,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办好为民实事,积极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在后峪、刘村、杨岭等12个村新修通组入户道路30公里,并创建标杆路7公里,文明示范路15公里;在厥山、河南、暖泉、寨湾等村新建文化大院11个;在上河、北关、王沟、刘村建成达标村室4个;在石庙、东高、王沟建成达标卫生室3个,实现了全镇村村都有达标卫生室的目标;在后峪、火虫驿、古路等10个村建成村级连锁超市10个;在林庄、王沟、王庄等村完成特困户危房改造30户;在后峪、牌楼、南庄、林庄等村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420座;在石庙、后峪完成土地三项治理500亩;在古路、林庄、宋村、西高、牌楼完成人畜吃水工程5处,解决了2000口人吃水难问题。
扶贫开发:2008年底,有4个村,280户,1104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占全镇人口的1.2%。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扶贫机遇,对贫困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林庄、赵沟等贫困村,实施村组道路4公里,安全饮用水工程1处等基础建设工程。2008年,移民后期扶持1134户,3498人。

经济概况

农业产业化城关镇粮食产区分布在上河南、大南沟、陈家和西地4个行政村。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种豆类和薯类。90年代,农业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由过去以种粮为主,转变为以种植蔬菜为主,兼顾食用菌和畜禽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多种产业并举发展的新格局。1999年,全镇共种植蔬菜150亩,总产75万公斤。发展养殖专业户16家,年累计养鸡6万只,养猪4.4万头,养羊1280只。发展经济林171亩,水果产量达101吨。农业综合收入9059.4万元。90年代,城关镇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998年,建成花卉基地1个,面积100亩,引种了百合、玫瑰、唐菖蒲、满天星、花叶菊、非洲菊和玉扇豆等近20个品种花卉。除美化县城外,还远销郑州、北京等地。花卉种植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新上项目1600个,农户上项率100%。发展食用菌基地2个,代料香菇65.05万袋,药用菌8300穴,中药材基地3个,面积210.5亩。
扶贫开发90年代初,城关镇发挥区位优势,提出“突出工商业、扩大蔬菜生产、依托城区开展多种经营”方针,大力发展加工、建材、运输、建筑、服务、商业等行业,逐步建立起以工商企业和蔬菜生产为主的服务型经济体系。1997年,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松散型的经营模式,形成一村一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镇政府根据4个行政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先后建成上河南村的粮食、养殖基地,大南沟村的林果、加工基地,西地村的蔬菜基地,陈家村的食用菌基地。耕莘东路、兴华路南、兴华路北、君山路4个居委会以发展商业、服务业、养殖业为主。至2000年,已初步形成多业并举、多方创收的良好局面。是年,全镇国民人均收入27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2元。1999年,西地村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
乡镇企业90年代,城关镇企业发展很快,至1999年,已有水泥、造纸、冶炼、建筑等7个镇办企业,从业647人,年创产值3932万元。1983年,建成万方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水泥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1999年有固定净资产值380万元,职工122人。初期只生产325号、425号水泥,随着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增加525号水泥生产线,填补了栾川县525号(600号)水泥生产的空白。产品畅销全县15个乡(镇)及西峡、卢氏等地。是年,共生产325号、425号、525号水泥,计1.8万吨,产值420万元。1993年,城关镇接收原造纸厂,组建百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扩大生产规模,固定资产390万元,年生产瓦楞纸、卫生纸5500吨。至2000年,产值达800万元,利润100万元,产品销往浙江、江苏、洛阳等省、市。1995年6月,豫钼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属股份制企业。初期,年产钼酸钠50吨,产值220万元。1997年,改进工艺,增加钼酸铵、钼酸钡生产线,新增产值800万元,利润60万元。至2000年,固定资产200万元,职工70人,产品质量均达国家标准。畅销江苏、浙江、广东、海南、上海、大连、齐齐哈尔等省、市。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利润250万元。1997年12月,城关镇投入240万元建成万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锌焙砂2000吨,回收副产品硫黄500吨。产品销往东北葫芦岛和河南安阳、偃师等地,供不应求。年产值1100万元,利润200万元。2000年,全镇有伟业、建安公司等5家建筑企业,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创收1000万元,利润65.4万元。是年,全镇以发展私营企业为重点,新上项目14个,使全镇私营企业达1200多家。盛达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资100多万元进行改造,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泰丰公司、伟业公司等为纳税大户。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89亿元,营业收入3.5亿元,利润4418万元,入库税金920万元,入库金额名列全县第一。
商业城关镇位居县城,发展商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初期,镇区没有专业市场,个体商户大多在街头路旁占道经营。1985年,由县统一规划,在伊河大桥西的伊河北岸开辟西农贸市场,安排商户472户,每天市场人流量2500人(次),成交额2.5万元。1987年,城关镇投资47万元扩建西农贸市场,市场布局更加合理。1988~1997年,先后开辟了八一路、文化路和君伊路3个蔬菜市场以及耕莘路和八一路两个饮食城。1992~1993年,在伊河大桥东的伊河北岸建成东农贸市场。至2000年,镇区共形成各类专业市场8个,为广大商户提供了良好的营销场所。20世纪60年代,镇区只有县百货公司和县供销社两个百货商场。改革开放后,大小商业门店快速发展,遍布镇区大街小巷。至2000年,镇区集体及个体商户2399个,从业7697人。经营服装、小百货、五金建材、家用电器、医药及土特产等1000多个品种,年营业收入1.84亿元,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商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