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台州市地图 > 温岭市地图 >
城西街道地图
城西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城西街道北部的群山为金华山支脉,土质以红壤土为主,还有部分岩性土。境内坡脚、丘陵多以种植桃、李、柑、茶叶等,还有多种树木和花草。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鼠狼、野兔、布谷鸟、麻雀和蛇类等。矿产有花岗岩等。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4.6℃)、7月最高(29.2℃)。极端最低气温-10.7℃、极端最高气温40.9℃。年平均无霜期为246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344.1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041小时。7月多西南风,8月多偏东风,1~6月和9~12月多偏北风。

历史沿革

据清《义乌县志》载,夏演乡在清朝时属智者乡十五都,民国时称三梅乡,1949年5月解放后,仍名三梅乡。1950年三梅乡分设为夏桥、何鲤、杨梅三个乡,1956年撤区分乡时三个乡合并划为夏桥乡,1958年9月大办人民公社时夏桥乡分设夏演、何斯路两个大队管理区,1961年夏演、何斯路两管理区调整,分别成立夏演乡和何里乡。1992年乡镇“撤扩并”时,何里乡撤并到夏演乡。东河乡解放前曾设香山乡,1949年5月解放后名为东河乡,1958年10月大办人民公社时为东河管理区,1961年改称东河公社,1983年9月改为东河乡。城西街道现辖1个社区,47个行政村。

社会事业

——铁路移线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拆迁安置工作已有6个村进行定点放样,西方、六甲里安置户新居建设大部分已完成主体建筑3层以上;铁路建设涉及的农村道路建设、水利改造等后续工作深入进行,六甲里—马界便道已完工,11个村涉及的12个“小三改”项目已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启动环境整治的夏楼、后叶、新江、荷村、井头徐、横塘、分水塘等7个村已完成绿化、亮化工程等扫尾工作。2006年环境整治工作目标是完成剩余10个村的环境整治,争取率先完成整街整治。目前已完成村内主干道路面硬化31600平方米,路灯安装265盏,村庄绿化52000平方米,“穿衣戴帽”完成590670平方米;拆除旧房276间,6912平方米。黄山口、新双溪、五星等3个村已基本完成“穿衣戴帽”整治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西俞村、夏演村“穿衣戴帽”整治工程已完成,上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已完成;七一村、益公山村第二期旧村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正抓紧进行。——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万元添置大型垃圾桶、保洁箱1000余只并及时放置到位;开展全民创建,组织街道干部、村两委成员、各村群众开展集体创建行动15次,累计参加整治人员5000余人次,清理水面10000余平方米,清理“三乱”400余处,清运垃圾800余吨。探索创建新路子,投资24万元引进专业保洁公司,对约2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实现保洁社会化、专业化。加大创建工作考核力度,党委以文件形式出台创建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责、权、利,增强了干部工作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刑控工作卓有成效,刑事发案率全年同比下降19.83%;外来人口管理日趋完善,全年累计发证35638人,发证率达100%;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有序开展,06年共收到群众来信529件,接访341批1509人次,集体访56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39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6%;“综治进民企”工作全面铺开,全部42家企业已完成综治室规范化建设和制度上墙、人员配备工作。——消防安全整治进一步深化。街道共组织干部工作员3000人次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安全生产集中检查15次,共检查企业4500家次,居民13000户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4169处,取缔无证经营企业25家,查实“三合一”企业74家,目前已关停66家,捣毁土锅炉3只,停用、封闭土电梯和不合格电梯4台,有效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街道所辖企业新增消防灭火器660只,新开辟安全通道76条,40家重点隐患企业老化电线进行了彻底更换,130家企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制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共出生437人,计划生育率95.19%,出生婴儿性别比107.11:100,共落实四项节育措施403例,全年平均“三查率”99.76%,生育全过程管理率100%,完成征收社会抚养费93.8万元,征收率89.04%;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不断推开,全街道实现率已达89.3%;计生协会网络不断健全,全街道已建立计划生育协会50个,会员5000余人,其中市级示范协会5个,村达到“示范协会”标准的38个,并在9家100人以上民营企业中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三项整治”深入开展,9月初到11月初“三项整治”开展期间完成四项手术220例,征收社会抚养费44.8万元。——其他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12个村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总数7178人,全街道共有30352人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社保覆盖率81%;村级财务、政务公开不断规范,完成38个村村务公开栏制作并通过市验收,95%以上的村财务账目做到每月公开;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强,今年新增合同19份,新增面积348.69亩;水库移民安置、民政救助、“三沿五区”坟墓整治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街道概况

城西街道位于义乌市区西部,成立于2003年,东临北苑街道;南界稠江街道;西连上溪镇;北接浦江县。距国际商贸城4公里,距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仅3公里,距金甬高速公路互通口3公里。距义乌民航机场2公里。03省道、雪峰西路、西站大道、四海大道、香溪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其中宽60米的雪峰路直通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铁路新货站建设在城西辖区内,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城西总面积为6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8.1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4.2万人,有汉、苗、傣、彝、回、朝鲜族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街道,城西街道的前身城西镇是2001年义乌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的镇,由原东河乡、夏演乡和稠江街道何泮山村合并而成,2003年12月撤镇建街后,城西镇撤销,设立了城西街道。目前,城西街道正处于农村向城市转换的过渡阶段。2003年街道成立后,设园区、镇东、镇西三个工作片及龙山社区1个社区。近年来,城西按照“抢机遇、抓重点、求突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浙中重要物流枢纽、先进小商品制造基地、国际性商贸城市新城区”三大目标,狠抓重点工程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落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约6.8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收入4421万元,同比增长65%,工业用电量、外贸出口交货值等同比增长50%以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175万元,贷款余额38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8.8%。

主要街道

主要街道有解放西路(南侧)、婺江西路、五一路(南段)、长山路(南侧)、八一北街(西侧南段)、回溪街(南段)。中山路(西段)曾是城区最为繁荣热闹的黄金宝地,两侧商店、旅馆及交通运行服务机构鳞次栉比,各地来金和中转的旅客,大多在此投宿,灯火彻夜通明。如今这种景象已经随着旧城改造拆迁,在这一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世界500强沃尔玛连锁店、银泰百货福华店、广厦时代花园、时代广场等组成的集高档商贸、住宅、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经典社区。

经济建设

——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2006年城西街道共实现工业产值23.2亿元,同比增长33%;工业销售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36%;外贸出口交货值5103万元,同比增长55%;技改投入完成1.2亿元;引进外资70.8万美元,完成任务数的140%;新增工业企业58家,商服企业26家,新建扩建厂房总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农业基础继续得到巩固。06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8万亩,建成了130亩的早稻示范畈和1000亩的旱粮示范畈,粮食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农业特色产品东河田藕完成今年种植面积4430亩,产值达2583万元,成功举办第六届赛藕会,田藕产品保持畅销势头;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兑现扶农资金25万元,申报农业项目50余个,争取上级扶农资金100余万元;完成绿化造林665亩,义务植树近5万株,抓好了2.86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全街道30座小三型以上水库进行了防汛检查和整治;畜牧业发展迅速,新增自防养猪场户3个,奶牛场1个,目前已有3家省级无公害养猪基地,1家生态养殖基地,强化畜牧免疫工作,畜牧免疫注射率100%。——重点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铁路义乌西站于6月份投入使用,西站大道、雪峰西路延伸、香溪路等一批主干道路相继通车;预算投资7200万元的省重点工程第八中学建设工程已完成土地征用和建筑工程设计;安居工程主体建筑已全部结顶,砖砌体工程全部完成,已完成安居工程主体建筑内、外墙粉刷总工作量的70%;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标准农田改造方面何斯路畈690亩已开工建设,上杨960余亩标准田改造项目已完成规划论证,近期招投标,石明堂500余亩标准田改造项目已完成规划论证和立项,耕地垦造方面平桥村60亩已开工建设,建设用地复垦方面涉及7个村221亩已全部动工,已完成50%工程量。——其他产业发展获得新突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完成了3号路两侧商服用地招标出让;探索物流业发展路子,完成了义乌西站煤场货运装卸业务城西部分的招标承包。

城市建设

江边曾为水路码头。浙赣铁路,金(华)千(岛湖)铁路穿越辖境。建国后,城区向西扩展,扩建火车站、汽车南站,辖境成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随着城区的进一步扩展、浙赣铁路改道北移,穿越八一北街西侧的老铁路拆除,铁路金华西站在城北建成,2001年7月溪下街、中山路、横街口以西至老火车站旧房连片拆除改建,汽车南站迁至江南,老火车站只保留了部分货运的任务,交通枢纽的地位不再。婺江上在辖境有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盘大桥、婺江大桥4座桥梁,与城中街道共界的八一北街南端有经加宽的通济古桥。1997年7月在河盘桥下游520米处建成河盘桥水利枢纽工程,用以蓄水、供水、防洪、航运等,在上游形成水面面积289万平方米、蓄水72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